APP下载

教师体态语在对外汉语课堂中的应用

2021-11-25皇甫倪萍

现代交际 2021年6期
关键词:体态语交际语言

皇甫倪萍

(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 焦作 454000)

Birdwhistell认为语言交际最多只占整个交际行为的30%左右。Samovar等认为在面对面的交际中,只有35%左右是语言行为,其他都是非语言行为。还有研究表明,声调和面部表情所传递的信息多达93%[1]。由此可以看出,非语言行为在交际中不可缺少,并且传递出高于语言交际的丰富的信息。在对外汉语课堂上,由于师生之间没有相同的语言、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教学和交流都无法顺利进行,因此,非语言行为便在教学中显得尤其重要。

一、教师体态语

1.体态语

体态语(body language)又称身体语言、体势学(kinesics)或态势语,是非语言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面部表情、眼神、手势、身势、体触、体距等。体态语在交际中有五种基本功能:重复、补充、替代言语行为、调节和否认交际事件的真实性。[2]人们在语言交际的同时,经常会有意无意地使用体态语,或者直接用体态语代替言语行为。比如我们在路上遇见同学时,通常会面带微笑并挥动左手或右手说“嗨!”彼此打招呼示意;在餐厅吃饭时,由于环境比较嘈杂,我们通常用“摆手示意”代替“大喊大叫”,等等。

2.教师体态语

教师体态语是体态语中的一种,是凸显教师职业性的体态语形式,它是限定于特定人群的体态语表达形式。[3]蒋同林、崔达送(2001)认为教师体态语是一般体态语的变体,因教师职业而产生的特定变体,在普遍性基础上,又有其自身独特性。罗明东(2007)指出教师体态语是指教师在教学时运用面部表情、手势、姿势、副语言等非语言因素来辅助教学、表达情感态度及交际的语言。[4]

在对外汉语课堂上,由于语言障碍,教师会更加频繁地使用体态语辅助教学,与学生交流,学生耳濡目染,在教师体态语的熏陶和教育下,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要意识到体态语在课堂上的重要性,合理使用体态语,规范自己的体态行为,使教学和交际事半功倍。

二、教师体态语在对外汉语课堂中的运用

教授非汉语母语者时,教师在课堂上经常会使用教学性体态语和伴随性体态语;其中,教学性体态语辅助语言教学,伴随性体态语可调控课堂、沟通师生感情。

1.教学性体态语在对外汉语课堂中的运用

教学性体态语是指在教学时教师使用体态语辅助语言教学,化繁为简,使学生更易理解老师讲授的内容,使教学更为简明、直观。与教授汉语学生相比,教授汉语二语习得者时,教师无法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很快地了解老师的意思、理解学习内容。汉语课堂的主要目的是让二语习得者习得语言,习得过程主要是模仿教师的发音、口型和重复练习。因此,认识到教学性体态语对语言教学的重要性,有助于提高教学能力。

语音教学中,教师经常使用夸张法、手势法讲解。在学习声母、韵母的时候,为了使声音清晰、易于学生掌握,教师通常在演示发音的时候,口型比较夸张,通过夸大口型、延长音程、增大音量等帮助学生理解。如教翘舌音zh、ch、sh、r和送气音p、t、k时,将口型、音程适当延长;还可以用手势法模拟口腔中的舌位,使其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具体做法是,两手掌水平相抵,上面手掌弯曲第一节表示牙齿,后面的手掌从前往后依次表示上齿龈、硬腭、软腭,下面的手掌依次表示舌头(舌尖、舌面和舌根),教师教发音时,用手势模拟展示给学生发音的部位,学生根据教师的模拟寻找口腔中的位置,这个方法能帮助学生找到相对准确的发音位置;外国学生在学习汉语时总是读不准声调,声调是他们学习上的“拦路虎”。这是因为他们感受不到汉语四种声调的升降曲折,不明白调值的上限和下限。在教学时,可以用手势辅助表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让学生通过视觉感受声调的变化,并帮助学生找到四声相应的调值,使学生的发音更准确。

在词汇教学中,有些词语教师往往用体态语代替语言解释,这样更为清晰、直观。如学习行为动词“走”“跑”“跳”时,教师可以边教学生读音,边做出相应的动作,学生能很快理解词语的含义,并模仿老师的动作,这不仅使课堂生动有趣,还便于学生掌握理解;为了使学生明白词语的具体含义,教师要尽量避免使用易产生歧义的中介语解释,而使用体态语辅助解释。如,教师在教“泣不成声”“号啕大哭”时,可在学生面前通过表情和体态表演出来,既省去了复杂的语言解释,化繁为简,又让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记忆更加深刻。

语法教学中,如趋向动词的意义和用法、方位名词的意义、连谓句、“把”字句、“被”字句等这些语法,既是教学中的难点又是重点。讲述这些语法现象时,除了讲清语序、语法规则外,常用具体动作将外国人认为较抽象的东西转移成直观的感受。[5]

2.伴随性体态语在对外汉语课堂中的运用

伴随性体态语贯穿教学始终,比教学性体态语使用更为广泛。从教师走入教室开始,其一言一行,都代表着教师的个人形象。如,教师带着和蔼的笑容进入课堂并亲切地跟同学打招呼。微笑是交际的重要工具,教师面带微笑会使学生感觉亲切,减少距离感,拉近师生关系。学生喜爱老师,才会更喜欢学习汉语,也会更愿意参与课堂、积极回答问题。眼神的交流也很重要,教师在课堂上要环视学生,给每位学生同样的关注,不能总是将眼神停留在某一个学生身上,这样会让其他学生感到不被重视,不利于激励学生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教师要通过环视了解全体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即从学生的体态语中获得反馈并及时调整。如果大部分学生眼神空洞、迷茫,可能是无法理解老师所讲内容,这时老师应改变方法再讲一遍,

此外,教师在课堂上会使用许多肢体动作,如需要学生回答问题时,老师可以举起自己的右手向学生示意,让学生也举手回答问题;在请学生上台表演或做示范的时候,会伸出右手,掌心朝上做出“请”的姿势;学生的答案是正确的,教师带领学生们鼓掌以示赞扬;回答错误时,教师可通过摆动手掌示意,并为学生纠正错误;在进行课堂游戏时,游戏规则的讲解往往比较复杂,教师可以在解释的基础上,以肢体动作辅助说明。教师在课堂上的动作能使学生养成指令意识,即使听不懂也能明白是什么意思。在长时间的熏陶之下,学生能潜移默化地习得很多还没学过的词语和句子,对于教学也是一种促进。

由于老师和学生的二语水平都有限,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不必要的语言解释能免则免,借助体态语进行教学和交际,不仅能将抽象的语言和知识直观化、形象化,增强教学和语言表达效果,而且能够有效调控课堂氛围和内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三、对外汉语课堂上使用体态语的建议

1.了解体态语差异,学习体态语知识

体态语有共性也有独特性(即民族性),每个国家或民族的体态语所表达的意义不尽相同。因此,对外汉语教师在上课前要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了解对方国家的体态语的意义和需要避讳的体态语,以免在课堂上闹出“笑话”,或者触犯到民族禁忌。一旦出现这方面的错误,小则导致教学无法进行或课堂秩序混乱;大则造成跨文化交际冲突,使学生感到不被尊重,留下不好的民族形象。教师要经常向学生传授中国人常用的体态语,让其了解不同文化下不同的体态语意义,一旦发生误会,也能够理解那是一种善意的表达,而并非有意冒犯;只有语言和体态语皆宜,语言和体态语才能相得益彰。[6]67教师要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有意识地向外国学生了解和学习他们的体态语,而不是一味地“灌输”本国体态语。这样做,既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其国家和文化的尊重,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教师的认同感。

2.简练、适度地使用体态语

教师在对外汉语课堂上使用体态语一定要掌握适度原则。适度使用体态语不仅能创造温馨的学习氛围,而且能刺激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课堂参与度,使教学效果更上一层楼。反之,如果教师刻意地、频繁地使用体态语,不仅会让学生感觉老师不够严肃,而且会使学生将关注点从知识转移到教师身上,影响课堂学习效果。

教师使用体态语要简练。越是简练的体态语,直观性越强,越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理解。体态语的作用是辅助教学,使学生能更充分地领悟目的语,太过复杂和花哨均会增加学习的难度,吸引学生过多的注意力,语言教学的目标就无法实现。让学生用语言表达是教学的最终目标,而教师对体态语的运用,只能起着润滑油、调味品的作用。[6]64

3.及时接收学生体态语的反馈

因体态语的普遍性,适用于中国学生的体态语大多也适用于外国学生,教师可以将国内学生体态语类推到国外学生身上,及时从中获得反馈,调整课堂教学,使教学取得相应的效果。如教师讲课时,如果学生眉头紧锁,抓耳挠腮,则表明学生不理解讲课内容,教师要重新讲解;如果学生上课时东张西望,窃窃私语,可能是学生学累了或是觉得老师讲课比较无聊,教师可以让学生站起来做一些课堂游戏,让学生发现学习的趣味性,感受课堂的魅力;有的学生体态语丰富却不喜欢学习,教师可以扬长避短,在课堂游戏时让他们为同学做示范,在获得老师和学生的认同和赞扬时,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主动要求加入学习。

四、结语

在教授非汉语母语者时,教师体态语的作用不可小觑。一方面,教学性体态语大大降低了对外汉语教学的难度,减轻了教师的授课负担和学生的学习负担,有利于学生保持学习汉语的兴趣;另一方面,伴随性体态语辅助教师调控课堂教学,在营造课堂氛围、调控教学进程方面发挥了作用,且有利于师生之间沟通感情,拉近双方距离。但在跨文化教学中使用体态语时,教师要注意提前了解体态语差异,向学生学习体态语知识,在课堂上简练、适当地使用体态语并及时接收学生的体态语反馈。只有得体地使用体态语,才能发挥体态语的最大作用,在教学和交际两方面取得良好的进展。

猜你喜欢

体态语交际语言
情景交际
交际羊
语言是刀
两块磁的交际
课堂教学中教师体态语的作用
培养恰当体态 营造高效课堂
我有我语言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
语言的将来
职业院校文化教师体态语的教育功能及其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