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咽喉肿痛刺血治疗选穴规律分析
2021-11-24邹德辉么美康张亚倩钱朝良杨金月蒋子贤
邹德辉 么美康 叶 瑶 张亚倩 钱朝良 杨金月 蒋子贤
1华北理工大学中医学院 河北唐山 063210;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急性咽喉肿痛是以咽喉部红肿疼痛及扁桃体充血、肿胀、化脓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喉科急症,严重者咽后壁可出现滤泡增生,伴吞咽困难及恶寒高热[1]。刺血治疗咽喉肿痛由来已久,且疗效较佳,临床常用点刺法、挑刺法、割刺法、啄刺法、络刺法等以宣泄郁热、化瘀解毒、通经活络、开创引流、消肿止痛[2],《针灸大成》[3]、《儒门事亲》[4]皆有相关记载。然而,目前刺血治疗急性咽喉肿痛的选穴尚未统一,本文基于数据挖掘技术进行用穴特点分析,以期为针灸治疗喉科急症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文献来源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F)和维普数据库(CQVIP)中收录的刺血治疗急性咽喉肿痛相关文献351篇,其中CNKI 175篇,WF 79篇,CQVIP 97篇;去重159篇,人工筛选去除57篇,最后纳入135篇。
1.2检索方法 检索发表在CNKI、WF和CQVIP中的刺血临床文献,检索时间为1984~2018年,语种限制为中文,主要采取主题词结合自由词方式进行检索。检索主题词为急性咽喉肿痛、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急性喉炎、急性咽喉炎、急性会厌炎、扁桃体周围脓肿、咽后脓肿、咽峡炎、急乳蛾、急喉痹、急喉风、喉关痈、会厌痈,自由词为放血、刺血、刺营、刺络、点刺;主题词和自由词可自由组合。
1.3文献纳入标准 ①刺血治疗急性咽喉肿痛的临床文献包括临床疗效观察、随机对照研究;②研究对象为具有咽喉肿痛症状的急性起病者;③以刺血法治疗为主,单独或结合其他方法治疗;④刺血治疗急性咽喉肿痛显效;⑤明确给出刺血腧穴或部位;⑥病例数少的经验介绍或具有临床价值的个案报道;⑦重复发表或数据雷同的文献保留发表年限最近的1篇。
1.4文献排除标准 ①研究对象为慢性咽喉疾病、非咽喉疾病或未出现咽喉肿痛症状的急性咽喉疾病;②治疗方法不是以刺血法为主;③未明确指出或描述不清刺血腧穴或部位;④综述类文献。
1.5数据的规范与数据库的建立
1.5.1数据的规范化 录入时病名用词统一参考《中西医病名对照大辞典》[5]。腧穴用词统一参考《腧穴名称与定位》[6]。
1.5.2数据库的建立与数据分析 将纳入的文献录入Excel建立数据库,内容包括发表时间、文题、作者、疾病种类、刺血腧穴或部位。应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选穴、归经、所属部位、所属特定穴的频次和频率统计,穴位配伍采用数据挖掘软件Clementine 12.0进行关联规则分析。
2 结果
2.1选穴应用频次分析 刺血治疗急性咽喉肿痛的腧穴共52个,其中经穴25个,耳穴12个,经外奇穴14个,阿是穴1个;应用总频次342次。频次排名前五位的腧穴依次为少商、商阳、耳尖、咽喉患部、大椎。耳穴频次排名前五位的依次为耳尖、耳背静脉或络脉、耳穴扁桃体点、轮1、轮3;奇穴频次排名前五位的依次为耳尖、中商、老商、金津、玉液等。见表1。
表1 选穴应用频次统计表
2.2选穴所属经脉分析 刺血腧穴或部位共涉及肺经、大肠经、膀胱经、心包经、胃经、三焦经、心经、小肠经、胆经等9条经脉和督脉、任脉等2条奇经八脉。肺经、大肠经应用频次最多,总频次高达147次,占总频率的75.78%,见表2。
表2 选穴所属经脉频次和用穴统计表
2.3选穴所在部位分析 本文将刺血部位划分为咽喉患部和咽喉患部以外的部位,其中咽喉患部以外的部位包括耳部(包括耳穴、耳背静脉或络脉)、掌指和跖趾关节以下的腧穴或部位、其他体表腧穴或部位。分析结果显示刺血治疗急性咽喉肿痛选穴主要集中在掌指和跖趾关节以下,总频次达159次,占总频率的46.49%,见表3。
表3 选穴所属部位频次统计表
2.4选穴中特定穴应用分析 刺血治疗急性咽喉肿痛共采用特定穴22个,总频次为192次。其中,五输穴中的井穴出现频次高于其他特定穴,井穴占特定穴总频次的78.13%(150/192),其次为交会穴,占特定穴总频次的14.6%(28/192)。见表4。
2.5穴位关联性分析 对频次排名前5位的腧穴进行穴位配伍关联规则分析,设置置信度≥60%、最小支持度≥10%,所得穴位配对列表见表5。腧穴处方中同时包含少商—商阳组合的处方支持度为35.294%,置信度为95.833%,说明少商-商阳关联性最强,其次为商阳-大椎-少商,再次为商阳-咽喉患部-少商。
表5 腧穴配伍关联分析
3 讨论
3.1选穴归经特点分析 本次分析结果显示刺血治疗急性咽喉肿痛以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督脉为主,见表2。从经脉特性来看,“阳明经多气多血,太阴经多气少血”,肺经十一个经穴中,有七个经穴可用于治疗咽喉疾病,包括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从经脉病候主治来看,肺经和大肠经的病候均与咽喉热性疾病密切有关。如《灵枢·经脉》[7]曰:“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是主津所生病者:目黄,口干,鼽衄,喉痹……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热肿……”。从脏腑病机来看,肺为华盖,乃娇脏,通过咽喉、口鼻与外界相通,与大肠相表里,若外感风热火毒或肺胃积热,肺失肃降,肠失通调,气机上逆,搏结咽喉,郁而化热,气血壅滞,痰瘀痹阻,可致咽喉肿痛、热腐成脓。从腧穴应用频次来看,少商穴为肺经止点穴,应用频次最高,点刺放血,可清肺解毒、开窍利咽、通经活络、消肿止痛。如《针灸大成》:“咽喉肿痛,少商……”;《医学心悟》:“咽喉肿痛,肿塞,……取之少商泻血”;《儒门事亲》卷四:“男子妇人,喉闭肿痛,不能言,微刺两手……少商穴……刺血出立愈”;《医宗金鉴》:“少商惟针双鹅痹,血出喉开功最奇”;《古今医统》:“少商治喉痹,三棱针刺出血,立愈”[8]。商阳为手阳明大肠经起点穴,点刺放血,可清热通腑、利咽消肿;如《针灸甲乙经》曰:“喉痹……能言,取手阳明,……商阳主之”。此外,督脉的分支循行从少腹直上贯脐,至咽喉与冲、任二脉相会合,至下颌部,环绕口唇,至两目下中央,故诸邪侵犯督脉,易致发热及头项咽喉局部病症。因此,急性咽喉肿痛的病位主要在咽喉,与肺、大肠、督脉密切相关,疏风清热、清肺通腑、消肿利咽是治病的关键。
3.2选穴分类特点分析
3.2.1重视循经井穴刺血 刺血治疗急性咽喉肿痛的腧穴主要分布在掌指和跖趾关节以下的井穴,如少商、商阳、中冲、厉兑、少冲、关冲、少泽等,占总频次的78.13%,见表3、表4。如《素问·缪刺论》曰:“邪客于手少阳之络,令人喉痹,舌卷,口干,心烦,臂外廉痛,手不及头,刺手小指次指爪甲上,去端如韭叶,各一清”。①从井穴自身特性来看,井穴位于四肢末端,皮肤浅薄,周围的感觉和触觉神经密度较高,放血便捷,针感明显,利于调动经气运行,泄热开窍;②从井穴的功能来看,井穴位于四末,为阳气聚集之处,营卫郁遏不通,则郁而化热,针刺井穴可通营卫、泻郁热。如《灵枢·终始》:“阳受气于四末”;《素问·气穴论》:“荣卫稽留……外为发热,内为少气,疾泻无怠,以通荣卫”;《针灸大成》:“所出为井,井象水之泉”。十二井穴既可泻同经之热(如少商泻肺热、商阳泻大肠热、关冲泻三焦之热),又可泻全身之热,如《针灸图翼》[9]载:“少商,泄诸脏之热”;③从现代研究来看,刺激井穴会促进体内内啡肽等物质的释放,扩张局部微小血管,缓解血管痉挛,改善血液循环障碍,促进相关致痛物质的转运和分解,起到快速镇痛作用[10]。此外,刺络放血可阻碍血液中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表达,抑制炎症反应[11]。总之,井穴是十二经脉的起止穴,也是表里经循行交接的重要部位,点刺井穴可疏通阴阳两经之气,醒脑开窍、宣通营卫、清热祛邪、消肿止痛。
3.2.2重症、顽症多局部刺血 临床上对于发热并咽喉肿痛较重的患者,常对其扁桃体肿大处、脓头、咽后壁小颗粒或滤泡等病灶处进行局部刺血。如清代《针灸则》:“喉痹,出血:放其肿处出毒血”;《外科理例》:“咽喉肿痛,药不能下,针患处出紫血少愈”;《疫喉浅论》:“看咽喉红紫肿痛,已溃未溃或溃而未深,项外漫肿,痰塞气闭,汤水难受,急用喉针在喉之两旁高肿处刺入分许,或一二下,或二三下,去紫血,亦能泄热消肿”;《辨证录·卷三·咽喉痛门》:“人有感冒风寒,一时咽喉肿痛,其势甚急,变成双蛾者……法宜先用刺法;一则刺少商等穴,尚欠切近;用刀直刺其喉肿之处一分,则喉肿必少消,可用吹药以开之,然后煎剂方,名救喉汤,此症用两地汤加减亦神”[12]。因此,直接在咽喉患部(肿大、滤泡、化脓等部位)放血,可迅速排出恶血,泻火解毒,消肿止痛[13]。
3.2.3重视耳穴、奇穴等反应点刺血 治疗咽喉肿痛的经外奇穴中有28.07%的穴位位于耳部,主要有耳尖、耳背静脉和络脉、耳穴的扁桃体点、轮1-6、耳垂、大肠点、咽喉点、耳根等耳穴,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耳尖(12.57%),其次为耳背静脉和络脉(5.85%)。“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耳尖位于耳郭最顶端,为咽喉病的反应点和治疗点,刺血可解热、镇静、消炎、止痛[14]。《灵枢·官针》曰:“络刺,刺小络之血脉也,可泻余血邪气,固守经隧,以防大乱”。手少阳三焦经的支脉循行于耳背,三焦经为人体气血运行之通道,耳背静脉点刺出血可开窍泄热、活血消肿、利咽止痛。此外,《针灸大成》:“十宣治乳蛾,用三棱针出血,大效”。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喉痹,刺手小指爪纹中,出三大豆许血,逐左右刺,皆须慎酒面毒物”。刘完素在《药略》中记载:“大烦热,昼夜不息,刺十指间出血,谓之八关大刺”。近年来,如中商、老商、十宣、金津、玉液、四缝穴、扁桃体穴、颈百劳、下颌角前、对嘴窝、第三颈椎棘突下、中指微络及背部反应点等奇穴或经验穴在刺血治疗急性咽喉肿痛方面均有较好疗效,值得深入研究[15-16]。
3.3选穴配伍特点分析 腧穴配伍中少商和商阳合用几率最大,其次为商阳—大椎—少商,再次为商阳—咽喉患部—少商。少商、商阳均为井穴,两井相配可泻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常用于治疗肺炎、扁桃体炎、咽炎等所致的咽喉肿痛[17];且针刺放血可起到通经活络、开窍泄热、消肿止痛之效,快速治疗患者咽痛、发热等症状[18]。《针灸甲乙经》言大椎为“三阳督脉之会”,可同时调节本经和六阳经经气,具有疏风退热、消肿散结的作用。风热火毒易袭阳位,大椎是督脉与诸阳经的交会穴,也是全身的退热要穴。大椎刺血可增强白细胞介素-2的作用,影响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促进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起到抗炎消肿的作用[19]。咽喉为肺之门户,外邪入侵,咽喉首当其冲,通过咽喉局部刺血配合远端少商、商阳等井穴治疗,可驱邪通络、解毒化瘀、通利咽喉、调和阴阳[20-21]。如《喉科指掌·卷之五·痈门第五·大红喉痈》[22]载:“此因肺脾积热,其色鲜红,肿胀关内,六脉洪大,身发寒热,急针少商、商阳,或针患上肿处出恶血。”可见少商-商阳-大椎-咽喉患部四穴之间的组合相配,是刺血治疗急性咽喉肿痛的优选穴组。
综上所述,急性咽喉肿痛刺血选穴以肺经、大肠经、督脉为主,多取井穴之少商、商阳穴,重症、顽症多局部刺血,重视耳穴、奇穴等反应点刺血,穴位配伍以“井穴-咽喉患部-反应点”组合为刺血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