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探网约车发展下传统出租车的改革之路

2021-11-24潮州市交通运输服务中心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13期
关键词:网约车网约出租车

林 哲 潮州市交通运输服务中心

2021年2月8日,潮州日报《优化出租车运营环境 保障乘客合法权益——我市开展出租车乱象整治行动》曝光了部分出租车存在不打表计费、漫天要价的乱象。有市民认为,出租车的乱象如实地反映了传统出租车市场管制政策的失灵,出租车向来被广大市民插上了“量少、价高、服务差”的标签,根本原因在于出租车固有的观念、垄断的制度和落后的技术(单一线下运营模式)。下面通过对传统出租车的困境和网约车发展历程的分析,初探一下网约车发展下传统出租车的改革之路。

一、传统出租车的困境

传统出租车有三种经典服务模式:一是“招手停,上车走”的巡游模式(主要模式)。二是停于车站、机场、商场、宾馆、景区等人流密集地方的定点候客模式。三是电召预约模式。

多年来,我国大部分城市对出租车行业实行的是严格的管制政策,即准入管制、总量限制和“量价”管制。政府实行严格的准入管制、总量限制,本意并非为了获取高额的牌照收入和税费,而是想抑制出租车的外部性负效果(尾气污染、交通拥堵等),但却直接使得本该在市场环境下自由竞争的出租车行业变成了紧缺资源,也使得出租车公司旱涝保收,获取了高额利润。相关部门拥有了极大的管制权力,就有了寻租的潜在可能性,政府后来才以公平拍卖的方式出售出租车牌照,这又导致了牌照的不断涨价,2007年深圳市牌照每辆的成交价曾高达50多万元。牌照涨价了,经营成本上升了,出租车公司就通过提高出租车司机每月应上交的承包费(即“份子钱”,包括运营管理费、税费等)而将经营风险和压力直接转嫁给了出租车司机,甚至是变相转嫁到乘客身上,这就引发了乘客、出租车司机和出租车公司之间新的矛盾。另外,出租车的起步价、每公里价格、等候费、空驶费等项目都由政府部门统一定价,并给出租车统一安装计价器,这种严格的“量价”管制也衍生出很多负面问题。以上问题错综复杂造成了出租车行业“高价格、低服务”的固定格局。还有,政府部门为了继续维持出租车行业高额的牌照收入、税收等,又不得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查处黑车,社会管理成本增加了,黑车却还是成了社会的顽疾。

二、网约车的发展历程

网约车是“互联网+”产生出来的新型打车方式,有三种服务模式:一是快车,它大众化,是网约车的绝对主流,运价低,无起步价。二是顺风车,它从快车衍生出来,是一种拼车模式。三是专车,要求车辆品牌、配置要高尚,平台收的管理费也较高。

网约车属于共享经济的新型模式,其最大的特征就是体现共享经济的原则和经济学原理,共享经济的实质就是运用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和机制,将有限的资源尽量多地提高利用率以服务更多大众的一种经济模式。自2014年以来,短短几年,网约车便发展成了快捷出行市场最优先选择的方式。

网约车蓬勃发展的原因,除了共享经济带来的新模式优势外,还有更多的因素:(1)大量私家车化身为网约车,解决了运力问题;(2)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精准定位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和高效算法技术,通过网约平台高效准确匹配,提升了乘客打车的预见性、计划性和知情权等体验,出行便捷性大幅提高。(3)网约车的经营模式主要是利用网约车平台,以较优质的服务和合理的价格,通过市场的充分竞争来获得利润(平台一般按营业收入的30%收取营理费),突出了市场性特点,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随着各地网约车暂行规范的陆续出台,网约车正逐渐规范化和合法化,市场上合法注册的网约车数量大幅减少,却出现了大量的“黑网约车”。

三、传统出租车的改革之路

一边是网约车蓬勃发展,一边是传统出租车出现了生存危机。对传统出租车要加快加大改革,主要是改革严格的管制政策,政府部门可以考虑采用“一紧一松”的办法,对网约车以规范、管控为重,对出租车则主要以提升、松绑为主。

除了落实好目前实行的网约车规范政策和管控好各网约车平台,政府部门应借鉴外国经验,建立一个网约车差异化牌照发放平台,平台使用标准化的API数据接口接收和处理传送自各网约车的实时开放数据,参照数据结果,批准和监管网约车的运营总里程数、价格等级、接单权限等,对网约车发放差异化牌照,如部分网约车被限制只能在节假日、高峰期、运力不足的时段才能接单,而部分则被限制为只能接受从机场、火车站等特定地点发出来的派单。这样,在繁华地区和不允许停车的路段上,出租车凭借“招手立停,上车即走”的传统巡游模式,比起网约车就有了无可比拟的绝对优势。

除了针对网约车实行差异化牌照政策,建议政府部门对传统出租车从以下六个方面来进行改革:

(一)建立出租车、司机多宿主挂靠管理平台

政府管平台,平台管出租车和司机。政府部门先要搭建一个出租车、司机多宿主挂靠管理平台,统一来管理全市出租车、司机的挂靠关系,实现出租车、司机的自由挂靠流转。出租车公司属下的出租车变成了由原有出租车、公开投标拍得、出租车司机带车挂靠组成,这样一来,哪家出租车公司好,挂靠的出租车和司机就多,企业的规模就壮大了。各出租车公司之间有了竞争,就彻底改变了一心只想收“份子钱”,不想为车辆和司机多服务的现状。在运营利益分配上,要效仿网约车来一个大变革,以“每单订单分成”的方式取代固定的“份子钱”,将每一笔收入背后的租车成本、税费、管理费等通过平台进行实时清分,使司机多劳多得。

(二)升配出租车网约化装备,加快出租车网约化的步伐

因为网约车实现了路线可视化、自动计价,乘客用手机上网约车后,不用担心司机绕路、拒载和计价器出问题,还能进行服务评价,这使得传统出租车在竞争上完全处于劣势。因此,要建设好出租车挂靠管理平台的网约功能,为出租车安装智能终端设备,实现出租车网约化。管理平台要整合出租车、司机、移动支付、计价器、实时定位等多维数据,利用平台的大数据分析和订单功能,综合考虑距离、拥堵情况、运力供需、司机服务评价等因素,实现智能化地将订单定向匹配给某一位出租车司机,而不是如网约车一样抢单载客。此外,还要实现:乘客不论是网上约车还是线下打车,都能一次扫码即能实现费用预估、实时位置查询分享、在线评价、车费支付、使用多种出行工具等;出租车公司能获取经营决策的基础数据和大量信息,如司机收入、订单量、订单履约率、服务评价、投诉情况、车辆行程轨迹等;平台对各片区、各公司进行多角度的数据统计和分析,为政府部门制订出租车行业管理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三)增加安全保障,升级安全优势

网约车安全事件频发,究其原因是很多网约车平台采用简单的网上审核制度,导致许多安全不达标的车辆和资格缺乏严格审查的司机混进了网约车市场;网约车平台与司机、租车公司、劳务公司签订的“四方协议”安全主体责任不清,乘客安全得不到切实保障,出于安全考量,晚上或到偏僻区域,较多乘客放弃网约车而乘坐出租车。为切实增加安全保障,可在出租车上配装多路高清摄像头和录音麦,通过智能终端设备不间断与平台保持畅通联系,这样出租车的安全优势就升级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四)制定服务和信誉考核评价标准,发挥好平台的评价功能

乘客以前对服务不满意,只能向出租车公司打电话投诉,严重的话会投诉到有关部门。管理平台有了与网约车一样的评价投诉功能之后,通过乘客在平台上的评价,出租车公司可以实时对司机的服务进行严格监管,促使司机服务质量整体提高,服务优秀的司机不但可获得平台优先定向派单和额外奖励,还可以参与行业中的评优评先,获得荣誉的还可以换算为个体参加出租车经营权投标的得分;通过在出租车经营权投标时把各公司的信誉考核换算成投标得分,能直接影响投标的结果,促使企业加大管理和服务力度,创建企业品牌,扩大企业的规模和市场占有率,从而整体促进了出租车行业发展登上新台阶;平台也能按信誉评价标准对乘客接受服务的全过程进行客观评定,通过建立征信档案规制乘客,使其不能利用身份优势进行恶意的投诉。

(五)松绑“量价”管制,实行新型运价体制

以往对出租车的“量价”实行严格管制,定价的机制不合理,调整的机制又僵化,调价周期长,程序复杂,严重制约着出租车的转型发展。因此,政府部门要联合出租车公司进行市场调研,充分协调好乘客、司机、出租车公司之间的利益,制定出能被市场接纳的多样化和动态调整的新型运价体制,使出租车价格水平保持在合理的区间内。

(六)加大对纯电动出租车的扶持力度和投放量,增加出租车总存量

新型纯电动出租车的能源成本约是燃油车的三分之一,而续航能力已达到了300公里以上,在本市运营或接跑中短途都没有问题,老司机只需联网升级版本系统和更换空调滤芯就能实现日常维护。政府部门要加大对纯电动出租车的投放量,通过招投标增加出租车总存量,加大对纯电动出租车的扶持力度,普及和完善充电设施,以人性化的方式供应最优惠电价,使纯电动出租车有充分的营利空间。

四、结语

各地纷纷出台的网约车合法化政策,明显地都带有限制网约车无序发展的倾向,市场上合法网约车大幅减量,黑网约车大量涌现,政府部门的监管重点,要移向严厉打击黑网约车、黑平台,维护好市场秩序。改革后的出租车行业必将与网约车融合发展,大众出行更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城市形象更美好。

猜你喜欢

网约车网约出租车
网约车平台责任条款的识别方法——基于解释进路的正当规制
共享经济税收征管挑战及对策——以网约车为例
网约车侵权责任在司法实践中的认定
乘坐出租车
对网约车地方立法若干法律问题的几点探讨
网约车问题研究及对策
网约车安全性提高研究
凭什么
政策制定复杂过“网约车”
国外是如何管理网约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