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完善人才管理机制的路径分析

2021-11-24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审评查验中心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13期
关键词:管理机制知识产权广西

谭 凤 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审评查验中心

引言

20世纪90年代,广西推出了一系列高级人才引进策略,使地区经济在短短几年间得到快速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全国各地人才抢夺日益激烈,又因广西本土高等教育人才产出短缺,广西的人才队伍建设,尤其是高级人才队伍建设遇到了一系列问题,如何采用科学的人才管理机制引进、留住高级人才,是需要我们着力思考的问题。

一、完善人才管理机制的意义

(一)高级人才能促进地区整体发展

高级人才代表的是技术领域的“高”“精”“尖”“广”,给企业、地区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往往具有革命性的意义,纵观全国人才分布情况,北京高校众多,当之无愧成为中国科技公司的聚集地;上海依托地缘优势,金融行业在全世界的地位数一数二,高级金融人才在陆家嘴的咖啡馆到处可见,没有这些高级人才为地区行业的发展添砖加瓦,就没有这些地区经济的迅速腾飞。

(二)良好的成长环境是吸引人才的根本

无论从个人成长角度出发,还是从科研实力出发,亦或是个人报酬考虑,人才对于地区选择具有较高的要求,然而全国能满足这三点要求的地区寥寥无几,中国近几年来的“公务员”热潮,近几年,国内各大科技公司在“社区团购”领域的厮杀大战,大学里计算机专业人才迅速爆棚的现状,充分说明了以上问题。地区如果不能给人才良好的待遇和专业对口的可栖身行业,则很难留住人才,尤其是高级人才。

(三)完善的人才管理机制在其他地区成效显著

地区在人才管理机制上的建设力度影响着人才去留,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推出了一系列人才引进策略,全国各地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纷纷在这些地区安家落户。以上海市为例,上海市至今仍然实施着国外归来的高等教育人才可享受本土户口策略,这对于高级人才的诱惑力是极大的。纵观全国,人才管理机制越是完善的地区,经济发展的后劲就越足。

二、广西人才管理机制现状分析

(一)人才量高需求与地区竞争激烈之间的矛盾

广西属于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需要更多优质人才来支援建设工作,但是在全国的人才争夺战中,广西的政策较缺乏优势和体现地域特点。目前全国各地,对于人才尤其是高级人才的争夺竞争激烈,沿海地区拥有诸如阿里巴巴、腾讯等国内顶尖的科技公司,薪资水平远高于广西,其他城市在人才争夺中也煞费苦心,例如武汉市2018年就提出人才落户奖励政策,属于武汉的引进人才可一次性获得最高100万元的现金奖励。这些地区在人才引进方面非常清楚自己的定位,房价高的地区就标榜人才的高收入,收入低的地方就标榜买房的优惠政策,从而对比出广西的人才竞争缺乏优势和地域特点,因而难以引进符合广西发展需要的优秀专业人才。

(二)人才管理和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不健全

近年来,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在不断加强,很多高级人才的劳动成果得到保护。但是在21世纪初,广西上至企业下至民众,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普遍缺乏[1]。广西各地区政府的人才管理机制中未将人才的知识产权保护做到位,辛苦付出劳动的人才,却得不到应有的报酬,这极大损害了高级人才的劳动积极性。近年来,广西公务员考试大军越来越庞大,高级人才普遍选择在政府机关就业,能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科技领域却鲜少有人问津。同时从有关机构关于专利的申请报告来看,广西地区专利申请相对较少,产业创新力也比较低。而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与广西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密切相关,不需要知识产权保护的工农业人才汇聚,依赖知识产权保护的科技人才较少,也导致了广西在高精尖科技领域发展后劲不足。

(三)人才协同机制不到位,成果转化率较低

上世纪90年代广西制定了“以编引才”、“以官引才”、“重金引才”等人才引进策略,在短时间内吸引了众多高级人才来广西落户,他们的知识和能力具有极强的专业性,但大多被安排到了政府部门工作。政府部门对于人才能力的要求比较宽泛,这就让具备高精尖专业知识的人才没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据统计,广西党政机关研究生学历占比为6.8%,比全国党政机关研究生学历占比6%高0.8%。他们选择在政府部门工作的出发点是正确的,只有政府部门中拥有更多高级人才,才能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出更多良策,但同时也让这些人才自身具备的高科技专业技术被浪费。2015年的《南宁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应当积极发展产业创新和高新技术行业,从各个方面提高广西总体的知识产权水平和产业创新能力,目标非常华丽,但据目前广西的人才环境和科技创新创业环境来看,要实现这一目标,还任重道远。

(四)引进人才与已有人才在政策扶持上存分歧

对人才的区别对待是地区人才引进口碑建设的一大禁忌[2]。广西高等学府培养出来的人才,如果享受到的待遇与外来引进人才的待遇差距过大,会造成本土人才的过度流失,而外来引进人才看到本土人才的大量流失,更不敢来到广西落户,这一问题在全国各个地区都有体现,海归人才优于国内人才,985、211院校毕业的人才优于普通本科人才,这种凭学历给待遇的政策,对高级人才和普通人才来说都会造成很大伤害。高级人才对于地区选择的考虑是综合性的,但无一例外是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因此当下的优良待遇并不是吸引他们来广西发展的主要原因,而普通人才对于发展地区的选择首先考虑的是满足生活和生存需求,如果给地区发展带来的价值与外来人才没有明显差别,却在待遇上低人一等,那么这种显而易见的不公平就会造成普通人才的流失,进一步加剧人才短缺[3]。

以广西崇左市为例,属“985工程”全国重点院校硕士研究生、紧缺急需专业的非“985”硕士研究生,发放安家费补贴或入企补贴10万元,与用人单位签订5年以上聘用合同的,在崇左完成5年工作任期后即可申请购房补贴,补贴购房面积标准为100m2,按50%补贴;签订10年以上聘用合同并完成10年工作任期的,补贴补足至100%。但是广西本土普通高校的毕业生却享受不到这些优待,因此广西在人才待遇上的过大差异也是导致人才管理现状不乐观的原因之一。

三、广西完善人才管理机制的路径分析

(一)着力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打造优良学术氛围

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激发高级人才潜心研究积极性,从科技根源上为地区经济发展注入长足推动力[4]。政府部门在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制的同时要做好协同保护机制,构建统一权威的知识产权保护队伍,强化执法办案联动,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各级企业、科研院所要充分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强知识产权政策学习与宣贯,让国内其他地区的人才看到广西对于人才引进的决心和力度,从而被吸引到广西扎根落户,也让本土人才看到广西在知识产权保护上的改进,从而选择继续留在广西发展。因此,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创建优良的科研环境,也是一种引进更多外来人才留住本土人才的不错之举。

(二)完善人才协同机制,加大企业扶持力度

完善人才协同机制,让人才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充分发挥作用,不断提升研究成果转化率。各地政府要明确自身的人才需要,人才引进后,要注重从专业对口、特长对口的角度对人才进行妥善安排,避免出现“高、精、尖”人才引进后,集中在政府部门就职的情况;要加大对企业人才,尤其是支柱企业紧缺人才的引进扶持力度,探索建立企业高层次人才引进激励机制,把企业人才引进作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工作;强化广西本土高校研究成果转化,为研究团队和相关企业创造合作平台,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因此,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应该保持开诚布公的态度加强与人才的交流和合作[5]。

(三)优化本土人才与引进人才待遇,以“留”促“引”

要增加人才总量,提升人才素质,在引进外来人才的同时,还要千方百计留住本土人才,为本土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例如:给达到一定条件的本土人才发放安家费、住房补贴;与单位签订一定年限以上劳动合同的可以获得现金奖励;对达到引进人才条件的优秀本土人才给引进人才同等待遇。让本土人才留下来也是吸引更多外来人才来桂发展的方式之一,广西各地区政府要主动牵线本土人才与当地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主动为本土人才提供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对于引进人才也要实行跟踪培养服务,在研究项目、科研经费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每年定期回访,及时掌握人才成长状况,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及人文关怀,发挥引进人才的引领带动作用。以此形成留好用好引进人才,培养提升本土人才的格局,构建良好的人才生态体系。

四、结语

目前,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广西应当抓住经济发展的机会,提高知识产权水平和产业创新能力,完善招募人才、管理人才、留住人才和培养人才的相关政策制度,建立起完善的人才管理机制,通过人才促进广西地区的经济发展,形成人才促发展和发展吸引人才的良性循环局面,必须多主体、多体系、多方面共同完善人才招募和管理机制,才能让近者悦、远者来。

猜你喜欢

管理机制知识产权广西
关于软科学质量管理机制的问题探讨
工电道岔结合部联合管理机制的探讨
广西广西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广西尼的呀
关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几点思考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知识产权
广西追歼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