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落实“准、法、延”三原则
——推进部编版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迈上新台阶

2021-11-22安徽省宿州市泗县大庄镇万安小学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21年19期
关键词:编者文言文原则

安徽省宿州市泗县大庄镇万安小学 刘 莉

自部编版教材使用以来,小学文言文数量从人教版的4 篇增加至14 篇,首篇出现的年级从五年级下册前移到三年级上册,这不仅是量的增加,更是质的改变。如何理解这种改变以及突破这种改变,推进部编版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迈上新台阶,成了摆在小学一线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在笔者看来,只要掌握好“准、法、延”三原则,我们便可掌握部编版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的精髓,从而高效推进文言文教学。

一、原则一:准

“准”包含三重含义,分别为:准确、精准和标准。

1.准确把握文言文的文化含义以及时代含义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伴随着中华民族历经千年而不衰。部编版教材精选出14 篇小学语文文言文,它们的内核不约而同地指向了品质、品格、学问和情操等最具中华文化的元素,它们由浅入深地分布在不同年级,循序渐进地塑造着小学生的美好品质。基于此,教师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在文言文教学上,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在学生的心中埋下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

文言文一头连接着优秀传统文化,一头迸发着巨大的文化力量。我们必须深刻领悟党中央关于“文化自信”阐述的深刻含义。文言文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的构成部分,它蕴藏着无穷的文化力量,蕴含着历代文人积累的文化自信,孕育着能塑造人乃至国家品格的巨大能量。教师要准确地掌握好文言文与文化自信之间的联系,从而在文言文教学中给予学生文化自信的熏陶。

2.精准解读教材编者的意图

作为教师,要将教材中的知识精准地传授给学生,我们必须精准解读出教材编者的意图,不要拔高要求,也不能降低标准。那么,我们该如何去解读呢?有两个途径可以帮助我们解读。

第一,清楚编者的解读。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权威的了解途径。我们可以参加培训,现场聆听编者对教材编写的意图,也可以阅读编者针对教材发表的文字材料。我们必须通盘考虑如何落实核心素养,或是反复朗诵以培养语感,或是创设语境获取经验,或是运用联想树立批判意识,或是感受品读领悟审美体验,如此,我们便能在教学过程中不打折扣地输出知识、能力与素养。

第二,通过解读教材去了解编者意图。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对教材要有全局观、年级观以及知识板块观。编者在编写教材前有整体考虑,如知识点分布情况、能力形成阶段情况和思想情操渐变情况等,那么我们在解读教材时,就要站在编者的角度去看待教材,解读教材,这样,我们所解读出的教材才不至于偏离编者意图。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共收进14 篇文言文,从三年级一直贯穿到六年级,篇幅逐年变长,难度逐年加大,契合学生成长的规律,这是其一。我们将这14 篇文言文放在一起考虑,我们就会发现编者对教学的要求有一条明显的线索,从三年级的理解到四年级的了解,从五年级的把握再到六年级的体会,这是核心素养从理解到运用再到批判审美的进阶过程,这是其二。在语文要素中,编者也作了特殊的处理,基本遵循了“课文内容—语言表达—方法体会”这样的一个过程,这是其三。

综合以上三点,我们便可清晰地看到编者意图:第一,循序渐进地进行文言文教学;第二,文言文教学要落实核心素养;第三,文言文教学也要富有语文味。

3.标准是不可动摇的准绳

每一个知识点要落实到什么样的程度,都是有参考标准的,文言文教学也有自己的标准。标准是评价的依据,也是编者编写教材的依据。小学语文教学的标准不在于其他,而在于语文课程标准中。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告知了文言文学习的程度,文言文考查的范围,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掌握了标准,也就掌握了教学的核心。由此,我们把握了“准”的原则,在文言文教学难度、深度和广度等方面,我们就能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二、原则二:法

法,即方法。

要学好语文,就必须掌握学语文的方法。那学好文言文的方法又是什么呢?我们需要去哪里寻找方法呢?我们不必舍近求远,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就藏在我们的教材中,藏在我们的语文课程标准中。笔者对文言文的课后习题作了梳理,从中,我们便可以发现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1.背诵法

在我们的教材中,基本每一篇文言文的课后第一道习题就是要求背诵。

在两个学段的要求中,就明确指出了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那就是要背诵一定数量的优秀文言文,在教材文言文的课后习题中,再一次将背诵法进行了强化。背诵法虽然不能很详细地指导我们了解诗文大意,但是背诵法能让我们培养出文言文的语感来,这对学好文言文有着重大意义。

2.借助注释法

从我们梳理出来的表格中可以发现,借助注释法也是编者极力要求我们掌握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之一。每一篇文言文下面都带有注释,这就给学生预习自学提供了支架。

教材不仅提供了注释的支架,还提供了使用注释的方法与作用。借助注释,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话说出文言文内容;借助注释,学生可以重点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借助注释,学生可以了解课文大概。借助注释法贯穿在整个小学文言文学习全过程,由此可见,借助注释法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也是我们教师要教授给学生的重要方法。

3.利用插图法

文言文是古人用于表达的书面语,它跟我们现在的语言存在一定的距离,通常具有言简义丰、韵味深长的特点。由于缺乏语境,我们的编者在编写教材时,为每一篇文言文都配上了精美生动的插图,这些插图在辅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重点词句等方面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例如,在《司马光》一课的配图中,学生通过图片便可直观了解“瓮”是口小肚大的陶器;又如《精卫填海》一课,从插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弱小的精卫,可以看到惊涛拍岸,两者一对比,我们便能感受到精卫执着坚韧的精神品质;再如《王戎不取道旁李》一课,文中的“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中的“折”,很多学生将“折”解释为“折断”。如何能简洁快速给学生答疑解惑呢?引导学生关注插图即可。从插图,我们看到李子是将树枝压弯了,并不是压断了。

除了这三种方法,还有很多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去学好文言文,例如,联系生活实际法、裂词法等。只要我们掌握了“法”这一原则,我们一定可以在文言文的学习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三、原则三:延

延,指的是延伸。

凭借着14 篇文言文就想学好文言文,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跳出教材,触摸教材之外的更多文言文知识,才能扎实掌握好文言文。

是不是所有的文言文我们都要接触学习呢?这样未免矫枉过正了。我们可以有哪些途径接触到更多的文言文呢?其实,教材已经为我们指引了方向。

1.相同体裁进行延伸

在教材《守株待兔》一课中,阅读链接了《南辕北辙》的故事。我们可以发现,《守株待兔》和《南辕北辙》同为寓言故事,因此,我们在拓展延伸时,可以延伸相同体裁的内容,如此一来,我们课内所学的方法便可以迁移使用。

2.人物意义进行延伸

在教材《伯牙鼓琴》一课中,课后的“资料袋”为我们介绍了伯牙、钟子期两人衍生出来的“知音”的意义,同时还介绍了一些诗文中提及伯牙、钟子期的传说。因此,我们在进行延伸时,可以考虑人物所衍化出来的文化意义,这对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人物内涵具有积极意义。

3.典籍名著进行延伸

凡是精选出来的文言文,在注释的第一条都清楚地注明了文章的出处。由单篇文章延伸到典籍名著,这是我们最希望能看到的。例如,教授《杨氏之子》后给学生拓展《世说新语》;教授《古人谈读书》后给学生拓展《论语》、朱熹和曾国藩;教授《伯牙鼓琴》后给学生拓展《吕氏春秋》。如此一来,我们就不用担心文言文缺乏趣味,更不用担心学生缺乏文学底蕴了。

在文言文教学中,延伸的角度还可以有很多。把握好“延”的原则,我们就可以带领学生领略到更多文学的风景。

对一线教师来说,部编版教材中的文言文教学是挑战,只要把握好“准、法、延”三原则,我们就一定可以推动文言文的教学走上新的台阶。

猜你喜欢

编者文言文原则
《翼教丛编》编者问题考辨
文言文阅读专练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
党支部的工作原则是什么?
当代人写文言文,就是一场尴尬的行为艺术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文阅读练习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