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

2021-11-22江苏省如东县双甸镇双甸小学丛星星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21年19期
关键词:乡情思乡立德

江苏省如东县双甸镇双甸小学 丛星星

党的十九大以来,立德树人已经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一篇文章都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是实施小学德育的重要载体。古诗词是流淌在中国人血液里的文化根基,也是语文教材中的一种独特的文体形式,因其蕴含着深厚的中华文化、重要的审美价值、悠久的民族精神、丰厚的道德资源,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在部编版教材中,古诗文由原来的75 首增加到112 首,增幅高达49.3%,它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古诗词教学能滋养学生的心灵,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既是实现民族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的需要,更是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需要。下面,笔者就如何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挖掘传统文化内涵,增强文化自信

古诗词中蕴含着很多传统文化知识,教师要有意识地挖掘出这些传统文化背后的内涵,在进行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适时地向学生讲授这些文化的来源、意义,帮助他们走进祖国历史,加深文化理解与认同,树立民族自信。例如,古诗词中描写的传统节日,就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见证,更是中华民族精神代代相传的重要途径。它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涵盖了信仰、历史、天文、哲学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

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中写到的传统节日就是中华民族最盛大隆重的节日“春节”。通过这首诗,我们知道了春节的一些习俗,如放爆竹、喝屠苏酒、贴桃符等。我们可以继续引导孩子思考:为什么要放爆竹呢?屠苏酒是一种什么酒?为什么过年时要喝屠苏酒呢?桃符是什么样子的?它和现在的春联又有什么不同呢?……由此引发孩子们对春节这一传统节日的理解,它不仅是中华民族一个阖家团圆、共享天伦的节日,更是一个为来年祈福祝愿、积蓄力量的节日。当然,在孩子们逐步丰满对“春节”这一节日认知的同时,他们也能感受到现代春节的新变化与新习俗,正是折射着中华民族不断进取、不断发展的精神内涵。

教师在教学这种类型的古诗词时,需要引导学生向深处思考,通过不断挖掘,帮助他们深入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

二、品悟诗人内心世界,涵养爱国情怀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朝代的更迭往往跟战争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紧紧相连,生于乱世中的诗人、词人,感受尤为深刻。他们把对国家和民族的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融会成一种爱国情怀,镌刻在诗词之中,读来荡气回肠,让人热泪盈眶。我们在教学时,要引领孩子感受诗人的内心世界,感受那或热烈真挚,或壮烈豪迈,或深沉执着的情感背后,是对国家、民族深深的热爱。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他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让我们仿佛看到诗人一马当先,完成了统一祖国的伟业。然而,最后一句,词人却笔锋一转,悲愤长叹“可怜白发生”,原来,这一切不过是梦境。为什么诗人会把这一切都寄托于梦中呢?走进诗人内心,我们可以得知,一向主张抗战的辛弃疾,不得重用,报国无门。这一句“可怜白发生”,包含着多少的无奈、悲愤和痛苦啊!可是,从词中,我们可以看到,字里行间洋溢的都是他的高昂激越的爱国之情;醉里梦中,表现的都是他勇往直前的献身之志。此外,陆游、文天祥、岳飞等文学家的诗词里,也都诉说着自己对国家的热爱。

我们在教学这类诗词时,一定要让孩子们了解诗词的创作背景,品悟诗人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深切的爱国之情,从而涵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链接生活引发共鸣,培养良好习惯

细细研读教材中的古诗词不难发现,虽然它们意蕴深远,包含着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但毕竟古诗词创作年代距离学生的生活时代比较遥远,造成了学生不感兴趣或者学习起来比较困难,无法体会诗词背后的含义,因而达不到“育人”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在教学古诗词时,要抓住时机将古诗词与学生的生活进行巧妙链接,让古代诗词跨越时空,在学生的心里被激活,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

例如,《长歌行》是一首乐府诗,诗中的“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直白易懂,成为千百年来劝告人们珍惜时间的名句。在教学时,我发现从字面上去理解这句话,大部分孩子都没有问题,但对时间的珍惜也仅仅是口号式地停留在表面上。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组织孩子交流:你有没有因为没有珍惜时间而后悔的经历?接着可以列举班上孩子的一些事例来个“辨析大讨论”,如做作业拖拉是不是不珍惜时间的表现?因为贪玩落在别人后面了,就奋起直追算珍惜时间吗?最后可以让孩子们说说自己的想法:你觉得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怎样做才是珍惜时间?

经典诗词中的“传统美德”“热爱大自然”“与人相处”“刻苦勤学”等专题,都可以用这样的教学方法,让文本和学生的生活巧妙融合,把古诗词教学的“育人”功能落到实处,达到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目的。

四、精心设计群文阅读,培育醇美乡情

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正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乡村就是要留得住乡音,记得住乡愁。无论是让人倍感亲切的乡音,还是睹物思怀的乡愁,背后蕴藏的都是醇美的乡情。乡情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是人们对亲人故友的思念,是对哺育自己长大的故土的依恋。在古诗词中,就有很多表达诗人浓浓乡情的作品,我们可以精心设计群文阅读,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游子思乡”是诗词中的经典题材之一,这类作品中,诗人或直接抒发对家乡的思念,或借物咏怀。我们在教学时,把这一类诗词进行整合重组,例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王维的《杂诗》、张籍的《秋思》、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山一程》,这些作品很有典型性。在教学时,可首先教学《泊船瓜洲》,引导学生从“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体悟作者从江南美景中想到了家乡,寄情于明月之中。接着,组织孩子开展自学,看看下面几首诗词和《泊船瓜洲》有什么共同点?学生很快就会发现它们都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接着,再引导孩子深入思考,同样是表达思乡之情,有什么不同点?在诵读、交流、思考中,孩子们会发现李白的乡情因偶然听到笛声而触发,王维他乡遇到故人而思乡,张籍把对家乡的思念融入那拆了又写、写了又拆的家书之中了,纳兰性德因风雪交加搅碎了乡梦,倍觉惆怅……最后进行拓展总结,家书、故人、笛声等,这些物件虽然各不相同,但都寄托了诗人浓烈的思乡之情,是他们无论走多远,都要把根留住的绝唱。

这样的群文阅读设计,不但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诗词的意象,体悟诗词的意境,而且能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感知乡情,记住乡情,向往乡情,成为一个热爱家乡的人。

总之,只要我们语文教师用心挖掘古诗词特有的德育因子,巧用策略,就能在教好古诗词的同时,实现古诗词意蕴与学生精神世界的融合,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

猜你喜欢

乡情思乡立德
昭君思乡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思乡
巧化课堂意外 践行立德树人
例谈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立德教育
思乡与蛋白酶
一坛乡情煨酒
侨讯乡情
侨讯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