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做合一,助力高效课堂
2021-11-22江苏省昆山市信义小学
江苏省昆山市信义小学 周 晴
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学做合一”这一观点,告诉我们教学做是一件事,而不是三件事。他说:“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才是真的学。”语文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它的理念就是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其中有一点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适应实际生活所需要的各项读写能力。我们知道,培养读写能力最好的途径就是通过各种实践,所以,我主张让学生更多地接触教材,体味与教材相关的生活体验,在多次的实践过程中掌握语言文字的基本规律,从而更好地运用。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认为教是为了学,学是为了做,把这三者统一结合才能创造出和谐而又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因此,“教学做合一”非常适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下面我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内容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教学做合一”,创设学生喜爱的教学情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教材本身就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来编写的,教师要做的就是结合课程和学生,寻找能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因素,鼓励学生表达,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主动学习,在师生、生生的互动教学中,学生的手、眼、脑、口都能得到锻炼。我在教学中会设计生动又形象的教学情境。情境教学往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主动学习让课堂效率大大提高。在教学中,《小公鸡和小鸭子》的课堂导入是猜谜语:(1)头戴大红帽,身披五彩衣,好像小闹钟,清早催人起。(2)小巧玲珑一条船,来来往往在江边,风吹雨打都不怕,只见划桨不挂帆。学生一下子就猜到了谜底是公鸡和鸭子,从而引出课题“小公鸡和小鸭子”。接下来,课件出示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图片,让学生和他们打打招呼,课堂氛围一下子就轻松活跃了,学生的精神状态格外饱满。可见,有趣的导入,真的能让学生更快地投入学习中。
现在的语文教材都是编者精心编写的,文笔优美,但对小学生而言,有些文本还是有点远离他们的生活实际。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借助成年人的生活经验,创设生活场景,引导学生积极地去学,主动地去“做”。例如,我在教学《草原的早晨》时,利用多媒体的视听效果,创设了草原的情境。学生没有见过成群的羊儿奔腾在草原上的那种欢快景象,也没有体会过牧羊人跨上骏马追赶羊群的那种欢乐的心情。于是,我给学生观看视频,让学生仿佛置身其中。再让学生去演一演那羊儿,体会成群的羊儿涌出圈门飞奔在草原上的快乐;演一演牧羊人跨上骏马赶着羊群的样子,体会牧羊人的愉悦心情……课堂教学中顿时弥漫着如草原那般欢乐的气氛。学生在又看又演之后,读起课文来更加有声有色。他们在情境中学习,在体验中学习,这样才学得既快乐又有价值。
又如,在教学《小毛虫》一课时,我运用绘图的方法给孩子们创设了有趣的情境。首先,教师领读课文。在我读之前,幻灯片出示一片空白,我提示学生看投影,询问他们发现了什么。学生好奇地睁大眼睛,什么也没有呀!奇迹要发生啦!于是,我开始领着孩子们一同用朗读来参与小毛虫的生长过程。当读到“一条小毛虫趴在一片叶子上”时,幻灯片上慢慢出现了一片叶子,叶子上画了一只毛毛虫,读到“它织啊,织啊”时,再出示一个茧子,一直到“轻盈的翅膀”“色彩斑斓的花纹”“它飞啊飞”……然后再用箭头把这些图画连起来,就形成了从毛毛虫到茧子,最后变成蝴蝶的整个蜕变过程。孩子们不仅清晰直观地看到毛毛虫到蝴蝶的演变过程,也懂得了生活中要乐观,要充满信心,唯有努力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才能更真切地感受到快乐而美好的生活。
二、“教学做合一”,让生活丰富学生的课堂
“教学做”来源于实际生活,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与我们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的身影。《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语文课程要加强综合性,要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在语文课程中学到其他方面的知识和方法;在其他课程、其他场合中也可以学到语文,拓宽学语文,用语文的天地。”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少,在教学时,更要从现实生活出发,将生活搬到课堂教学中来,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我上过一节识字课,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只是简简单单的六个词——“闹钟、太阳、小鸟、刷牙、洗脸、早餐”,这些词语所描述的事物都是学生熟悉的,有的甚至是每天都会做的事,那不如让孩子们说说平时的生活。我请学生用上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词说一句话,学生想到生活中的场景,一下子就能说了。接着提高难度,我让学生用上几个词语,用几句话说说自己早晨的生活状态时,学生说出了这样的句子:“闹钟叫我起床,太阳对我微笑,小鸟对着我唱‘早上好’。”“闹钟叫我起床,我向太阳问好,小鸟为我唱歌。”虽然说得都很通俗,几句话串起来却也朗朗上口,能成一首小诗呢。当我教学“刷牙”这个词时,我提问道:“你们会刷牙吗?怎么刷的?”瞧,课堂就如生活一样真实,却又更加有趣,因为在交流和表演的过程中,学生充分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和语文课堂的吸引力了。这一节课,学生边做动作边想象着平时生活中的画面,他们学得轻松,学得有趣,他们所学会的不仅仅是那六个词,还有生活的习惯、做人的道理。
又如,在教学《荷花》一课时,我会带一盆盆栽荷花到课堂中,让学生观察荷花,也会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去荷花池边走一走,看一看,真正感受到荷花“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全展开了”“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的模样,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荷花的清新美丽,理解作者的入迷和陶醉,从而让自己得到真切的感受。
三、“教学做合一”,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陶行知先生说,“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如何教?要看学习的方法;怎么学?要看做的方法。也就是说,根据事情的做法能确定学习的方法,最后确定怎么去教学生。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他以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我们鼓励开放的、充满生命力的课堂,那就要解放学生的大脑和双手,让学生走出课堂,鼓励学生动手做,去实践,去读活书,而不是死记硬背,生搬硬套。《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也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学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增加语文实践的机会。”
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深刻感受文章所描写的情境。例如,我在拓展教学《怀素写字》这篇文章时,不仅让孩子学习文本,更多的是让孩子通过学习文章知道怀素怎样认真把字写好,“先看清字的形状,记住字的笔顺,再一笔一画地照着写”,刚开始学写字的学生得到了榜样力量的支撑,掌握了练字的方法,懂得向怀素学习,刻苦努力地去写字,在实际学习中去实践,并且能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怀素刻苦努力的精神。
又如,在写话教学中,强调尊重学生特有的认知,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写出有趣。有一道习题是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动物,说说它的样子,再用几句话写下来。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自己家或者周围邻居家的动物,一点点小小的观察收获也许就是写作的源泉。又如,在教学《找春天》时,我布置了一个写话练习,让学生在周末放假时出去玩一玩,感受自然,真切地体会春天的美丽,再写出具有自身感受的文章。写作不可以东拼西凑、纸上谈兵,只有在实践、观察、用心体会之后,才能真正感受生活,有感而发,有话可写,写得具体,写得精彩。
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理论告诉我们,“教学做”是一个整体,它们是相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三者密不可分。它们在语文教学中真真实实地体现着,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会遵循先生的理论,发挥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体验到语文课程的独特魅力,让语文更好地指导学生未来的生活,为“教”“学”“做”这三者的合一体现出它真正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