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

2021-11-22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杨崖集镇陇川小学李自仁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21年16期
关键词:说明性竹节创设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杨崖集镇陇川小学 李自仁

大多数的实践证明,所有的教学改革措施都需要有据可循。为了从根本上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课堂教学环境等多种教学因素进行教学创新,转变课堂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用动态性教学,在探索中不断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实际教学效率。

一、创设情境,引导结合实际理解

兴趣是学生思考的动力,而实际生活的经验是学生思考的抓手。基于此,教师可以基于理解分析性问题,使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情境。如此,教师就可以用学生感兴趣,并且能启发、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经验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思考积极性。在创设情境时,教师需要基于教材中的插画风格和问题的具体内容,在网络上寻找相对应的素材。

在教学《丁香结》的文章各段落大意之后,教师展示各类花草和相应名人的组合图片,如菊花与陶渊明、牡丹与杨贵妃,并在图片中写下“淡泊名利、富贵”等词语。依次展示之后,教师先提问:“你们觉得,作者赋予了丁香结怎样的象征意义呢?”提问后,教师再提出要求:“思考,不要说出来,在纸上用几个词形容一下。”此时,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在纸上写下了“愁怨”等词语。教师此时辅助学生进行总结:“这是花消极情绪的一面。”然后,教师再展示丁香结的写真图画,并让学生想一想文中有没有积极的词语。对此,许多学生便又添加了“优雅、娇俏”等词语。如此,教师便基于情境,完成了对学生的有效提问、启发。

学生对分析作者情感的相应问题,通常都会只关注问题的一个面。所以教师可以先创设情境,以相似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启发。在学生记录下自己较为偏颇的认知之后,教师便可以再对学生进行启发,有效引导学生完成对问题的理解、分析。在之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对比认知,以此实现学生之间的启发。

二、循序递进,基于能力进行思考

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能力差距,所以教师需要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问题。在实践中,教师可以设置循序递进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匹配给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在应用这一策略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思考问题,然后点名或者让学生自主回答问题。为了保证提问的有效性,教师需要设立电子提问档案,以便在整个学期的视角下,保证每个学生课堂回答问题的次数尽可能相同。

在《竹节人》的教学中,教师设置“为什么这篇记叙文有这么多说明性内容”的主问题。然后,基于电子提问档案中的记载对不同学生进行提问。首先,教师提问小明(能力较弱):“这是一篇记叙文,但其中有说明性内容,你能指出来吗?”之后,教师可以略微解释“说明性”内容的要点。在教师的辅助下,小明很快总结出了“竹节人做法”的说明片段。之后,教师同样点名小刚(能力稍强),让他进行补充。小刚在小明的示范下,也很快找到了“怎么玩竹节人”的片段。之后,教师提问小林(能力很强):“你觉得为什么要写这些片段呢?从你对竹节人的认知来想。”

在循序渐进的提问中,教师需要意识到,即使是学生能力与问题的难度相匹配,单个学生也不一定能正确、完整地回答出问题。所以,教师在拆分问题并提问后,需要基于学生回答问题的完整程度,继续提出其他的问题。此时,教师对有效提问的判断便应该基于学生个人,即如果学生认真理解、分析了问题,那么对该学生而言,提问就是有效的,即使教师之后还需要提问其他学生补充答案。

综上所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从学生的个人兴趣、各项能力的最近发展区、阅读思考的特点等方面入手,并结合循序渐进等教学理念,设计有效提问。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提问时,还需要以记忆或者记录表等方式,了解班级学生回答问题的频率,然后将提问落实为点名、学生举手回答的一种。如此,教师就可以落实有效提问,增强教学的效果。

猜你喜欢

说明性竹节创设
廖瑞霖:竹节人
竹节人风波
学做“竹节人”
创设未来
多重关联落实说明性文章教学
“竹节人”中说“趣味”
说明性讲述在大班建构游戏分享环节的运用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以“三个维度”说明性文本的阅读价值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