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介学视角下《三字经》英译本海外传播研究
2021-11-22朱星宇陈昕
朱星宇 陈昕
(南昌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2)
一、引言
在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对外交流合作频繁的背景下,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中国传统经典蒙童读物作为中华传承千载的重要文化典籍,是理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作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启蒙著作之一,《三字经》是古人智慧和知识的凝结,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哲学道理。此类传统典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其译介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三字经》译介的重要意义
《三字经》作为我国传统经典蒙童读物之一,在中华民族浩如烟海的历史长廊中,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关注度。全书以文言写成,内容囊括了各层次、各领域,体现了以孝文化和传统礼仪为核心的儒家文化思想。在语言上,内容整体押韵和谐,文字更是生动形象、言简意赅。不仅是青少年启蒙教育学习中华文化的首要选择,同样担负着对外传播的重要作用,促进了中西方文化交流和增进不同文化间的认识,被誉为西方学者了解中国文化的“启明星”。
从现实意义看,《三字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所在,承载了中国千年的文明和思想源流,其翻译和输出将在世界文明史上增添靓丽的一笔。中华传统蒙童典籍外宣研究也将为中国文化典籍对外译介和传播提供建议,在全球的视野中起到提升中国文化影响力的作用,一定程度上改变社会和学界对蒙童读物等中华传统典籍外宣普遍缺乏认识的现状,为我国优秀经典蒙童读物的海外传播提供更好的借鉴。
三、从译介学分析《三字经》的海外传播研究
(一)关于译介主体的研究
据文献记载,《三字经》成书于南宋时期,在明、清时期受到广泛重视。随着越来越多的西方传教士和学者来到中国,对外传播和文化交流逐渐增加,《三字经》的对外译介进入了繁盛时期,产生了较多具有影响力的各种语言版本。这一时期英译本的主要译者有(Robert Morrison,1782~1834)和(Herbert Giles,1845~1935),这些西方译者针对尚显空缺的中国翻译市场,翻译了一系列的中国传统典籍,为当时西方学习中国文化起到了很大的助推作用。与此同时,《三字经》还作为中文语言学习教材,受到了不少西方读者的青睐。
学界对于这一时期《三字经》的译介主体存在不同意见,即研究什么人来翻译中国典籍的问题,一部分人认为西方译者以英语为母语,在翻译国学典籍的时候,能够将译作以较好的语言风格呈现出来。因此,根据本国语言的特点将国学典籍翻译出去才算是有效的译本,能够更好地为本国读者服务,加速思想和文化的对外传播。
还有一部分人则认为,不同文化之间的意识形态和翻译理念各不相同,因此西方译作难以还原出中国传统文学的原始状态。其中不少译本在处理内涵丰富、源远流长的中华语言汉字时,采用的翻译策略通常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对于难以理解的文字或词语采用加注释的方法。西方译者在处理汉语中的深刻文化内涵和对文字的把握度上,难以像中国译者那样充分体现中华文化和语言文字的精髓与奥妙。只有在理解汉语的前提下开展翻译工作,方能顺利地完成国学典籍的译介工作,从而达到传播思想文化的效果。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西方交流的逐渐加深,不少国内译者针对中国传统典籍进行译介,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翻译作品,以王宝童翻译的《英译三字经·千字文》(The Three Primer& The Kiloword)和赵彦春翻译的《英韵三字经》(The Three Word Primer)为主要代表。二者译文风格各具特色,在译介过程中分别采用了不同的翻译策略与思路,而译文风格体现出的差异性并未影响翻译工作的内核,其出发点都是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文化。
以《三字经》为代表的中华传统经典蒙童读物富含文化特色,由于国学典籍的独特性,海外读者在理解这类读物时存在一定的困难。为真正把握中华文化的精髓,使中国传统蒙童读物的传播达到积极的效果,具有丰富的汉语和外语知识的中国译者、中国学者成为译介这一类书籍的最好译者。王宝童和赵彦春两位译者均在高校担任教师多年,同时具备专业的汉语和英文水平,拥有丰富的翻译经验;在充分理解中国文化的前提下,对不同国家语言与文化上有着充分的认识和学习,翻译此类中华传统典籍具有明显优势。
(二)关于译介内容的研究
在翻译中国传统典籍《三字经》的过程中,译者站在译介中国文化的角度,在深入分析并继承发扬的基础上,突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因此,在转变西方中心论的思维定势的前提下,积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应保持相对统一,具体表现为以形式为载体来表达观点和思想,最终内化为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试分析如下: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Be righteous, kind, Faithful, polite, And use your mind,Good Virtues quite.(王宝童译)
Grace, justice, courtesy, Wisdom, and fidelity,Good order derive,From Constants Five.(赵彦春译)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一句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仁、义、礼、智、信”,在处理译文风格上,赵彦春和王宝童的译本不尽相同。赵彦春坚持“三言一句”的翻译理念,在风格化的语言中寻找到了一条发扬《三字经》形式美的路径,遵循了“AABB”的押韵方式,在形式上与原文基本一致。与赵译本不同的是,王宝童着重原文中的词语翻译,注重用词习惯,在形式上不拘一格,为《三字经》译介开辟了新的道路,是对诗性翻译特点的突破。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The king guides the Court,The dad guides the son, The man guides his wife, So the Three Guides run.(王译)
Three tenets always:Subject Lord obeys;Child Father reveres; Wife Man endears.(赵译)
这一部分介绍了传统的纲常理念。两位译者在翻译此类中国特色经典内容时,针对汉语的特点进行了专门的翻译。赵译本先翻译总起句,后翻译分句;而王译本则采取“分总”的特点,把总结句放在后面。从韵律的角度看,赵译本每一句都使用了以字母“s”结尾的单词,句式严谨,韵律和谐。王译本不注重形式上的对仗,而在内容上更为翔实,外国读者更为容易接受。因此,选择将国学典籍以汉语的特点来进行翻译,还是从译本受众群体的角度出发进行翻译,需要从不同的语用环境来进行选择。无论是对外国读者不熟悉的中国文化特色词进行科学的解释,还是在保留原文形式美的基础上加大投入的力度,都值得人们思考。
(三)关于译介受众的研究
西方世界对《三字经》翻译传播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学习中国文化与文字。出于对传教的需要,英国传教士马礼逊以中国传统蒙学读物《三字经》入手,为学习中国文字的西方传教士翻译了《三字经》,并于1812年在伦敦出版,在当时引起了重要的关注。尽管《三字经》马译本因其历史局限性无法全面呈现中华文化,其儒家精神和极具韵律感的语言风格也让西方传教士大开眼界。这一时期的译介尝试将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到了西方世界,从此开启了国学典籍外译的进程,因此,在历史的进程中不应忽视其重要性。
如今时代的发展也给中华传统启蒙典籍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放眼全球,在中国大国崛起的时代背景下,西方逐渐意识、了解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不容忽视的影响力,许多西方学者加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行列中。因此,在国家“文化走出去”的战略下,国学典籍的译介再一次回到了聚光灯下。《三字经》包罗万象,文字精练,其包含的政治、文化、历史等方面的知识,不仅能够帮助外国读者了解中国的文化特征,对于传播中国特色文化思想,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同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译者在尊重各自国家的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的前提下,如果能对文中的中国特色进行解读,将更加有利于帮助外国读者加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
四、新时代《三字经》英译本海外传播的启示
《三字经》作为中华文化对外译介与传播的代表著作,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首先,以中国译者为主的译介主体受到了更加广泛的关注。其次,译介内容更加深刻,富有内涵,将《三字经》所具有的文化底蕴和其诗性语言的特征进行研究,填补了国内在这一方面的研究。最后,海外读者的阅读兴趣也发生了显著改变,因此译本风格从简单的翻译文本转变为译介中国特色文化内容。
《三字经》翻译和传播研究中,译者在交流和信息传递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翻译国学典籍中,译者需要具备过硬的中国文化素质和翻译知识,还要了解在时代的大变革背景下,以更加优质的译文质量传递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示出中国在推广传统文化的自信和决心。
五、结语
在文化“走出去”战略指导下,《三字经》的译介与海外传播拥有跨时代的重要意义,有助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通过科学的翻译策略和传播途径,中国译者可以将中华经典蒙童读物中的文化信息传递给西方世界,从而凸显翻译的跨文化传播作用,为对外译介中国传统文化典籍提供借鉴,让中国文化通过翻译加快跨出国门,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