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财务管理中业财融合问题浅析

2021-11-22刘曙辉珠海醋酸纤维有限公司

财会学习 2021年32期
关键词:业财业务部门财务部门

刘曙辉 珠海醋酸纤维有限公司

引言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企业的业务部门是企业发展的“领头羊”,是一线部门。与此同时,企业的财务部门需要对业务部门的业务进行及时的记录和处理,形成可以量化的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在现代业务部门逐渐实现科学化的发展中,财务管理活动也需要及时地升级,实现财务管理的价值最大化。企业的业务活动为财务活动的基础,长期以来的财务处理单独对企业业务按照有限的规定进行信息化。但是,在业务不断更新的情形下,企业财务管理与业务活动之间产生的差距变大,导致企业的财务处理以及后期的财务管理活动的执行与实际的经济业务之间产生了失真。在此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开展,逐渐推崇实行业财融合,通过业务和财务之间的结合使得企业的价值得到完美地呈现。

一、业财融合基本概述

“业财”融合,顾名思义,其主要的含义是指企业的实际业务、企业财务人员以及企业的整体管理活动之间的融合。业财融合的关键化核心目的是实现资源使用的合理化和最优化。通过企业内部的基本业务和财务的结合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在管理的过程中,将业务发挥以及企业的监督机制进行有机结合,通过管理的理念实现财务价值的提升。以上的业财融合的开展需要企业内部合理的设计科学的管理模式,加强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水平,在管理活动实施的过程中利用管理理念将企业的财务事务的开展和企业的业务进行充分的结合。

企业财务管理中实现业财融合主要包含的内容涉及两个部分,首先是风险的管理控制,其次是财务处理。风险管理控制中主要是企业要追求经济效益的最佳,企业内部需要执行合理的风险评估以及风险运营实现企业的财务融合和管理控制。以上的活动从管理的角度阐述,具备一定分预估风险的因素。财务的处理主要要对企业的业务开展以及财务信息进行充分的整合,结合双方的特征考虑。但是,财务管理中财务和业务进行融合的管理方式开展还在不断地完善和摸索中,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分析和完善。

二、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业财融合问题

(一)管理制度不完善

业财融合活动的开展需要完善的制度作为指导,通过制度的制定来促使财务管理中财务和业务信息的结合。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需要进行业财融合这一理念是对之前管理制度的更新,也是对之前制度的完善。传统的财务管理的执行中,仅仅站在财务的角度思考问题,对于企业价值链的融合和优化缺少业务信息作为基本的指导。业财融合理念的提出可以极大地弥补之前财务管理存在的缺陷。但是,现阶段的实现制度的更新还需不断地探索,业财融合管理制度不完善的问题依旧存在。

(二)业财融合基础项目工作规范性不足

财务管理业财融合中主要涵盖对企业业务部门的管理工作和财务部门的管理工作。实际的管理活动开展也需要财务和业务部门之间的彼此配合。这个结合需要在两个部门各自工作完成的前提下再进行工作之间的渗透和交流。因此,在业财融合实际工作开展中需要具备一定的规范性。票据填写工作涉及两个部门的交流,在填写中必须严格规范,避免填错和失误给企业信誉造成不利影响,为后续的业务部门活动带来不便。

(三)绩效考核不合理

在业财融合中,关键的问题和矛盾也比较集中在企业的业绩评价部分。绩效考核是财务管理活动中绩效和激励机制的体现。但是,在企业中,参与绩效评定的人员还是财务人员,绩效工作还是在财务部门执行。但是,在实际的管理实例中主要进行相关业务实施的主要前台业务部门对此类的活动参与积极性有待提升,从而使得业务部门在绩效工作中的作用发挥几乎的不到体现。企业财务活动和具体业务的融合,需要对原有的绩效考核模式进行一定的优化,多维度地从业务的开展、业务执行的结果来做出全方位的分析。但是实际在执行绩效考核时,这一全方位的绩效实施会被业务部门所误解,甚至导致业务部门的消极情绪的产生,从而使得绩效激励这一财务管理活动的效果不佳,问题突出。

(四)目标点和关注点上存在差异

企业财务管理业财融合的执行需要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的融合,但是两个部门中业务部门是前台部门,而企业的财务部门是企业的后台部门,两个部门之间的关注重点存在很大的差异。对于业务部门来说,实现业绩的提升和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是主要的,业务部门关注销售额、客户维护等工作的推进。但是,财务部门的工作主要是站在企业的高度来控制整体的成本支出和费用金额,实现企业价值的最佳。二者之间的关注点的差异也使得财务管理业财融合的实施产生目标不一致的问题。业务活动开展需要费用支出,但是费用管控又是财务活动的关注重点。

三、企业财务管理中业财融合的优化对策

(一)构建完善的业财融合制度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企业财务管理业财融合需要对有关制度做出新的完善和构建。业财融合在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占据的地位愈加重要,制度的完善和构建是基础。首先,需要在已有的制度中建立约束性的机制。该约束性在于实现在一定的资源约束下,调动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的积极配合和参与,通过奖励制度的构建来调动积极性。其次,对业财融合中的岗位要做出一定的明确,并配合一定的岗位约束。明确每一岗位的具体职责和权力,实现责任的明确追索。通过有效的制度完善,实现各个部门人员的规范作业。通过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还可以实现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从而降低分歧事件在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之间的产生,通过以上方式使得效用得到发挥。

(二)提升财务人员的协调交流能力

财务管理中业财融合的主要职能部门还是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财务部门是企业的后台职能部门,培养财务人员的沟通协调能力可以更好地实现职能部门的作用,同时也可以避免业财融合中管理活动产生的矛盾。强化财务人员的沟通能力,及时地获取和掌握有关信息的能力是需要不断培养的。在企业管理的流程中,财务人员渗透了解业务的实施过程十分必要,培养财务人员成为业务中的“知情人”。数据结合财务实现具体的业务和财务处理的共同进行,进一步促进信息的交流和共享功能的实现。

(三)灵活运用业财融合施行准则

对于业财融合的实施,我国也在准则制定方面进行规范。准则中表示业财融合的开展涉及兼顾全面、适用以及实用这三个元素。以业财融合为基本,通过具体的实践和实用性的管理活动的开展,切实地实现企业价值链的优化以及经济效益的再增加。业财融合标准的制定是对企业开展实施业财融合的一定指引,但是并不是严格的限制。在借鉴准则的同时也要实现灵活使用,结合企业自身财务管理的设计来实际开展,避免生搬硬套的流于形式的低效率实施。

(四)实现财务预算的动态化

企业财务管理中预算活动的动态化发展可以为后续的财务工作提供便利。业财融合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传统的预算进行了优化,结合业务的开展情况对预算的执行可以进行及时的动态调整。通过动态预算的实现,可以使得实时跟踪业务流程的目的得到实现,客观地对公司内部的业务进行分析,也更有利于财务预算数据的准确。

(五)培养专业的业财融合队伍

业财融合是部门之间协同下的管理工作;企业财务管理中,业财融合的实施要实现各个部门之间的及时有效的沟通,协同处理公司的业务活动和财务活动。在以上的背景下,专业的管理团队是必须的,也是企业后续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首先,严格地规范有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意识,强化团队思维的建设。其次,强化有关的环境的构建,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后期发展空间。重视团队内部的沟通,实现人员的进步机会均等化。最后,设置业务中的阶段化目标和量化指标,合理利用和培育人员的优势,扬长避短。通过以上方式,实现企业内部业财融合队伍的构建,形成专业化队伍。

结语

本文在分析企业财务管理业财融合的基本概念和内容前提下,分析现阶段财务管理业财融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科学合理的优化建议,促进企业不断推进业财融合,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猜你喜欢

业财业务部门财务部门
业财一体化财务共享模式对建筑企业成本管控
企业财务管理标准化下的业财融合
基于云ERP系统实现业财一体化战略研究
电力企业构建纪检监察与业务部门协同工作机制的研究
在当前形势下“业财融合”的发展
企业业财融合若干基本问题探讨
供电企业纪检监察与业务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建设研究
财务人员深入业务部门的重要性和策略分析
科研经费报销抑制科研积极性的治理研究
基于BSC的高职院校财务部门绩效管理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