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校共育视角下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教育管理①

2021-11-22朱传德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15期
关键词:体育院校共育家校

朱传德

(武汉体育学院网球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0)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1]。”从2018年9月起,“00后”步入大学校园生活,他们生长于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等飞速发展时期,其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更加多元化,生活方式与精神需求更高。这对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在学校中进行的,但社会大环境和家庭教育等也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迫切需要家长与学校的沟通合作。同样,体育院校中体育专业大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是推动中国体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新形式下,体育院校中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同样需要学校和家长全力合作。辅导员是学校联系家长的代表,他们的联络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因此,研究和探讨家校共育背景下,体育院校加强体育专业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的对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1 体育院校中体育专业大学生家校共育的提出

1.1 新时代体育院校大学生的特点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网络信息化等,当代大学生正逐渐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大学生群体中的体育院校大学生,在具备新时代大学生特征的同时,还表现出独有的特点,他们大多为独生子女,具有“自我意识凸显,敢于挑战权威;依恋虚拟世界,善于获取信息;职业定位明确,勇于突破自我”等特点[2]。此外,体育院校由于其学科专业性,重“武”轻“文”,学生整体文化素养有较大上升空间,但学生性格开朗大方,呈现出思维活跃、接受新生事物迅速等特点。

1.2 体育院校大学生面临的新挑战

现今,许多大学生为独生子女,他们是在家长宠爱、社会“温室”中逐渐长大,有部分大学生表现为缺乏生活自理能力,遇事不能沉着冷静,情绪容易失控,抗挫和抗压能力比较弱。这样导致他们在恋爱、心理、人际关系及学习生活等方面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2.1 部分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不高,理想信念不坚定,个人诚信缺失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西方思潮的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出现了新的变化,改变了传统的个人理想主义与英雄主义,逐步转化为现实世俗主义和实用主义的价值观。大学生道德观念有所下降,少数学生思想政治觉悟较低,如:个人信用缺失,不能按时偿还国家助学贷款;消费观念超前,消费水平大大超出家庭的支配能力;极少数学生带来了学费,但不按时上交学校,而是留着个人肆意消费;应届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弄虚作假;在校生考试作弊屡禁不止等,这些现象令人担忧。

1.2.2 互联网的发展,导致部分大学生的生活现状与现实世界脱节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随时随地收集和处理各种信息,而大学生正是最易受影响的群体。网络时代多种文化思潮汇集与交错,许多大学生深受西方不良思想的影响,在思想观念、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等方面,与以前相比,产生了很多不同。另外,网络中虚假、暴力等垃圾内容使少数大学生依赖电脑,沉浸在虚拟世界之中,乐于网上交友,贪恋网络游戏,排斥社会集体活动,缺少和他人的互动与交流。

1.2.3 学习氛围不浓,参加集体活动积极性差,违法乱纪屡禁不止

体育院校由于其专业特殊性,学习氛围不浓厚,大多数体育专业学生重技术、轻理论,有的学生经常旷课迟到、上课玩手机。日常比较急功近利,大多数学生靠辅导员“亲点”或奖助学金评定及入党等才报名参加校内外各种集体活动。另外,受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虽然学校非常重视安全法制道德教育,并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如辅导员利用晚点名、形势政策、网络新媒体及节假日等进行安全教育,但体育专业大学生违法乱纪行为时有发生。

1.2.4 伴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和激烈竞争,学生心理问题日趋严重

如今社会飞速发展和生活节奏加快,高等教育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特别是就业形式日趋激烈,使体育专业大学生承受着比以前更大的学习、就业和生活等压力。另外,受西方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及拜金主义的冲击及网络不良因素的影响,“00后”的体育专业大学生,在面对学习、就业、情感、人际关系及社会竞争激烈时,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相关调查结果表明,高校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层出不穷,同样,体育院校中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也不容乐观。

1.3 家校共育的提出

新形势下,体育院校中体育专业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机遇和挑战并存,家校共育是值得探讨的重大时代课题。家校共育是指形成辅导员代表学校和学生家长之间有效联系、形成共识,实现整合资源、通力合作的家校共育机制,以助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成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学、教育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可见学校和家庭既是教育承担者,又是学习教授者,更是命运共同体[3]。所以,体育院校与家庭之间应建立良好的家校共育机制,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2 体育院校中体育专业大学生家校共育的现状分析

2.1 体育院校辅导员和家长形成家校共育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提出:“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家教在社会责任形成中发挥着基础作用,与学校教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唯有坚持高校、家庭、社会等的多方合作、协同配合,才能确保大学生更好地成人成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由家庭、高校、社会共同承担。

2.2 体育院校和家庭对学生教育的现状

2.2.1 家长教育观念有误差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家长认为孩子成年考上大学后,学校要全面负责学生的教育工作,他们关心较多的就是学生学习成绩和生活情况,忽略了对孩子们的思想道德素养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的培养教育。

2.2.2 学校与家长联系较少

中小学教师与家长之间经常沟通联系,还定期召开家长会,家长也会积极协助学校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及行为习惯,共同助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相比较而言,大学学校与家长联系不够紧密,只有学生出现突发问题及特殊情况时他们才会相互沟通,共同商议解决问题的办法。

2.2.3 学生与家长的沟通方式方法欠佳

根据调查发现,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由于家长文化层次不一和忙于工作等原因,与孩子交流沟通较少或方式方法不合理,容易造成大学生出现两个极端现象:一类是学生过于依赖家长,另一类是亲子关系比较疏远。前者是凡事都依靠父母,缺少自立自强的精神和自主生活的能力;后者是以个人为中心,无视家长的教诲,认为父母的付出是天经地义的,较少主动关心父母,感恩之心有待增强。

2.2.4 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

经过研究发现,经济困难、单亲、残障及文化程度较低的学生家长普遍缺乏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不能及时发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并帮助学生解决,无法给予暖心的关怀,长时间积累会使孩子产生心理困惑等,有时会出现心理疾病或性格缺陷,从而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3 家校共育下体育专业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的措施

3.1 精准掌握学生信息,建立健全学生个人档案

在新生进校之前,辅导员主动到学校招生办了解新生的生源地、高考分数、招生类型(单招、普招)及家庭情况并进行建档,当学生进入学校后,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个别谈话,了解他们思想状况、学习目标、职业理想等,并完善建立健全个人档案信息,做到精准帮扶。

3.2 创建“互联网+家校共育”平台

改变传统服务学生和联系家长的方式方法,探索新时代“互联网+”的新型发展和服务模式,努力拓宽学生家长信息服务平台和参与渠道。利用“互联网+”功能,有效实时发布学校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学分要求、奖助金评定、教学、学生活动及课表等与学生培养相关内容,开通线上、线下互动,形成开放共享、互助参与的机制,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情况,并积极配合学校,形成合力。另外,针对特殊学生(学习困难、心理困惑、家庭贫困及违法乱纪等),体育院校辅导员代表学校利用互联网等途径与学生家长一对一沟通交流,商定有针对性的学习和帮扶计划,做到精准施策,努力使这些学生回归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来。

3.3 定期开展家校互动活动

3.3.1 组织家长参观校园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分类分层邀请学生家长到学校进行参观,并安排学校教务、学工、场馆、后勤等职能部门进行现场解说:教务部门解读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学生学业完成的标准、师资及学科建设等;学工部门说明学校学生管理规章制度、奖助学金评定标准和评选办法;场馆部门宣讲学校场馆硬件设施;后勤部门介绍学校的住宿条件和饮食安排等。另外,还可组织学生家长参观学校的办学历史、办学成就及竞技体育特色,观摩室内、室外课堂等现场教学情况。同时,学校安排相关人员解答家长提出关于学生教育的各种疑惑,并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3.3.2 定期举办家长交流会

相关数据表明,大多数同学很少与家长分享在学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等,只有出现本人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才会联系家长,长此以往易造成信息不对称。因此,应利用互联网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种形式适时召开家长交流会,让家长享有知情权。会前周密安排、精心准备,会中与家长交流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成绩、生活状况及日常表现等,商讨出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教育管理良策,共同创造和谐的育人环境。另外开展心理健康及亲子教育等相关知识讲座,引导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注意方式方法,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3.3.3 邀请家长参加学生的重大活动

在学校教育中,应该诚挚邀请家长参与、见证和共同分享学生成长收获的喜悦,例如,学生的新生典礼、毕业典礼及像建国70周年庆典等重大庆典。让他们见证孩子的成长历程、分享他们的喜悦,同时也感受大学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和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的辛勤付出。

3.4 做好家访工作

辅导员家访是搭建学校和家庭联系的重要桥梁,体育院校辅导员应根据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在校期间的学业表现、家庭结构及地域差异等因素进行筛选,利用寒假、暑假对学生的家庭进行走访,通过家访工作可以真实地掌握学生的成长环境及家庭教育等情况,并做好记录,回校后进行梳理分析,能解决的就立即解决,若有困难的就形成材料上报学院或学校,寻求帮助共同解决。同时,家访也便于家长对学校的各类情况,以及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工作和心理等有全面的了解,并以此为契机让学生家长知晓学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使家长大力支持学校的工作,从而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帮助他们早日成人成才。

4 结语

青年大学生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是未来的领导者和建设者。要重视、关怀、信任青年大学生,帮助他们健康茁壮成长,使他们为早日实现中国梦贡献聪明才智。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在新形式下,体育院校中体育专业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机遇和挑战并存。因此,体育院校要广拓渠道、整合资源,多形式、全方位加强家校共育,辅导员与家长及时沟通、有效施策、精准帮扶,共同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有理想、有本领和有担当的新时代体育专业大学生。

猜你喜欢

体育院校共育家校
谈如何有效的开展幼儿园家校共育工作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校共育合力托起明天的太阳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