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乐美学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

2021-11-21

读与写 2021年34期
关键词:演唱者音乐作品声乐

刘 琪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文化艺术馆 山东 临沂 276000)

引言

在声乐演唱中,演唱者用声乐来传递美感,为了使听众可以更好的感受到声乐之美,为了使声乐演唱可以更好的展现美、创造美,艺术学者对声乐美学展开了研究,对声乐美学的影响元素、主要特征、表现形态、功能作用等展开研究,促进了声乐文化的发展。

1.声乐美学的内涵

声乐美学以艺术美学和音乐美学为基础,探究声乐审美规律,探究声乐美的本质,对演唱方法、艺术形式、演唱要素、表现形式等进行研究,从不同的维度和角度,对声乐美进行探究。

声乐美学对于声乐演唱的研究和指导,包括许多方面,比如声乐演唱从演唱方法上来说,声乐演唱大体包括民族唱法、美声唱法、通俗唱法三种,而每种唱法下面又细分出多种唱法,如民族唱法中,又细分为民族歌剧、民歌、曲艺、戏曲等,美声唱法又细分为艺术歌曲、声乐套曲、歌剧等,通俗唱法又细分为摇滚音乐、校园歌曲、乡村歌曲等。而从声乐艺术形式上来说,包括独唱、合唱、重唱、对唱、轮唱、齐唱、食领唱、清唱等。从演唱者的声音特征来说,又包括男声、女声、高音、中音、低音等不同的组合形式,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演唱者在进行声乐演唱时,声情并茂的演绎歌曲,通过演唱来抒发情感,引起听众的情感共鸣,通过节奏控制,使听众更好的感知音乐体裁,增强声乐演唱的表现律,突显出演唱旋律的特色。当然声乐演唱不仅仅是听觉艺术,还是视觉艺术,具有表演性和表现性,演唱者在进行声乐演唱时,还需要通过舞台表演来表现艺术形式,创设出歌曲的情感意境,引起观众的联想,激发观众的情感体验,并通过舞台表演,来突出演唱者的个性化风格,这些都是声乐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通过对这些内容进行研究,使演唱者可以更好的演绎声乐之美,使观众可以更好的感知声乐之美。

2.声乐美学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

2.1 指导歌唱技术。影响声乐演唱的主要因素,就是演唱者的声音,声乐演唱以人声为主,美好的声音是最基础的条件,也是演唱者个性特征的主要表现,而声乐美学通过对影响声音美的各种元素的研究,找到发声和演唱的技巧,并制定声音美的标准,实现对演唱者声音的美化,指导演唱者的歌唱技巧。

演唱者的声音,主要会受到三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当然是先天条件,每个人的嗓音条件都是天生的,不同的嗓音条件造就了不同的音色特征,有些演唱者的音色非常具有辨识度,可以使听众只通过声音就识别出演唱者。其次,是专业训练,虽然嗓音是天生的,但并不代表不可以改变,通过后天的训练,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一个人的声音,通过发音技巧训练,协调共鸣器官与歌唱器官,从而使声音的音质更佳,发音更加准确,吐字更加清晰,气息控制能力更强,促使声音发生转变,并保持着听觉的敏锐性,可以分辨出声音好不好听,发声对不对。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发声训练,使演唱者表情更加自然,姿势更加优雅。再次,心理因素也会对声音产生一定的影响,紧张、兴奋、悲伤等心理和情绪,都会使声音发生变化,声乐美学除了对发声的技巧进行指导外,还会对演唱者的表演技巧进行指导,从而使演唱者在演绎歌曲时,不受到情绪等心理因素的影响,更好的发挥出声音特色,实现美化声音的目的。

声乐美学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对于歌唱技巧的指导,美学观念从最初的炫技式歌唱,发展到现在越来越成熟,在尊重原创的基础上,也突出演唱者的个性特征,使声乐审美水平和审美层次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声乐美学的指导下,声乐歌唱技巧也不断的完善和提升,促进了声乐演唱的发展。

2.2 指导声乐表演。声乐演唱并不仅仅表现为唱,还表现为演,是一个表演和歌唱的综合过程,声乐美学除了可以美化声音,指导歌唱外,还可以指导表演,提高演唱者的艺术表现力。声乐美学,有着音乐美学和艺术美学的理论支撑,建立了声乐表演的艺术标准和审美标准,并通过这个标准来对演唱者的声乐表演,进行衡量和评判,美或者不美,美学原理是什么,通过逻辑论证,促进声乐表演艺术的发展,并丰富声乐表演的艺术内涵。声乐美学为声乐表演提供了美学原则,在遵循这个美学原则的基础上进行表演,就可以使声乐表演具有美感。声乐表演的美体现在声腔造型和形象表现上,声腔造型要气韵生动,形象表现要声情并茂,这些都需要声乐美学来进行指导,使声乐表演表现出令人回味无穷的境界,塑造出具有神气与韵味的音乐作品形象。

声乐美学的标准是传神和写真,创设出情景交融的意境,以此标准对声乐表演中,各表演要素进行指导和构建,包括声音、形体语言、面部表情、眼神、手势等,通过指导和训练,使声乐表演更具有美感,因此演唱者在舞台上进行演唱时,除了要具备发声、演唱的技巧外,还要具备艺术素养,这样才能使声乐表演更具有美感。演唱者的艺术素养,包括演唱者的文化底蕴和演唱能力,一个音乐作品如何演绎,演绎得是否生动,与演唱者的文化底蕴和演唱能力密切相关,演唱者要提升自身的演唱能力,掌握各种演唱技巧,并提升自身的文化底蕴,用深厚的人文素养,和广博的学识,更加深刻的理解音乐作品,感知音乐作品,然后再利用演唱技巧,准确的传达出音乐作品的内涵,突显出音乐作品的艺术特性[1]。

以声乐美学对形体语言的指导来说,演唱者在进行音乐作品的演唱时,还需要通过身体动作来进行解释性表演,从而使观众更好的感知音乐作品和声乐之美,那么这些表演动作,就需要依据声乐美学的标准来设计,如何使形体语言传神写真,如何构建出意境美,就是需要声乐美学来指导的。首先要结合角色特征,来进行动作设计,要对人物形象的身份特征、年龄特征、性格特征等进行综合考虑,比如一个老年人物形象,那就不能设计得健步如飞,朝气蓬勃,比如一个英雄人物,就不能畏手畏脚,缩头缩脑。在声乐美学的指导下,结合演唱者自身的艺术素养,来进行艺术形象的表演,从而演绎声乐之美。其次就要考虑美学因素,如何使表演动作更加自然传神,更加具有美感和特色,都需要声乐美学来进行指导。

2.3 促进艺术创新。演唱者在对音乐作品进行演唱时,是一个二次创作的过程,其创作原则,要符合声乐美学的三个统一原则,技术性与艺术性统一、历史性与时代性统一、真实性与创造性统一,只有符合美学原则的创作,才能使声乐演唱更加成功。当然不同的演唱者,会创造不同的音乐作品形象,打造出不同的演唱风格,而声乐美学贯穿于声乐演唱的过程中,就会促进演唱者的艺术创新,使演唱者的演唱水平,从演唱合格到演唱出色,在这个创造过程中,使声乐作品更加形式多样,内容丰满,在充盈声乐作品艺术形象的同时,也实现演唱者的艺术个性,通过声乐美学理论的指导,在每次的演唱后,都对自己的演唱进行反思和总结,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演唱表现力和歌曲诠释力[2]。

在进行声乐作品演绎时,不但要用演唱技巧来体现出声乐演唱的技术性,还要用艺术素养来表现出音乐作品的艺术性,那么审美价值就显得至关重要了,演唱者自身的审美,与观众的审美是否契合,演唱者是否可以把自身的审美体验,有效的传达给观众,就是演唱者艺术创新的过程。声乐美学通过美学理论,提升演唱者的审美能力和声乐表现力,从而使声乐演唱不断的创新,实现声乐演唱艺术与技术的统一。

声乐演唱作为一门艺术形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历史特征的表现形式和内容,有着与历史相融合的特定风格和特定审美,随时时代的车轮不断前进,声乐演唱需要尊重其历史性,同时还要融入时代性,毕竟审美属于一种主观感性行为,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标准,而声乐美学则为声乐演唱提供了适宜的美学标准,促使声乐作品不断的融合新的元素,不断与时俱进的创新。

演唱者二度创作的过程,就是把声乐作品声情并茂的演唱出来,在声乐作品的演唱过程中,要坚持真实性,还要具有自身的创造性,这样才能更符合声乐美学原则。声乐艺术具有抒情性,演唱者在演绎音乐作品时,需要结合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创作者的情感经历,来了解音乐作品,在尊重原创的基础上,再结合自身的生活阅历和情感体验,来进行音乐作品的演绎,演唱者需要融入自身的情感体验,来增加情感表达真实性,并借助于音乐作品,抒发自身的情感体验,在传递声乐美的同时,也传递真情实感,然后再通过情感共鸣,激发观众的感受,从而产生审美效应,因此这一创作过程,既实现了声乐作品演唱的真实性,也实现了声乐作品演唱的创造性[3]。

3.结束语

声乐美学促进了声乐演唱的发展,使演唱者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在艺术素养和情感体验的支撑下,运用演唱和表演的各种技巧,使演唱和表演迎合人们的审美心理,达到美学规范,使声乐美学贯穿于声乐表演的始终,提升了声乐演唱的美学水平。

猜你喜欢

演唱者音乐作品声乐
声乐表演中音乐素养对美声唱法的重要性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声乐演唱中弱音技巧的训练与运用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雷晓伟音乐作品选登
声乐诊疗室
声乐钢琴伴奏在与演唱者合作中的协调作用
论我国民族声乐演唱者的舞台形体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