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视角下幼儿园户外种植活动初探
2021-11-21戴丽佳
戴丽佳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崇文幼儿园 江苏 常熟 215500)
幼儿园户外种植区一直是容易被“冷落”的一个区域,因为种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种子播种后,会经历发芽——开花——结果,而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与植物无法产生“游戏”互动,久而久之,种植区慢慢就被“冷落”了,种植区的植物也慢慢垂下了失落的脑袋,枯萎甚至死亡。这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深思:是否可以通过创设积极有效的种植环境,使幼儿积极主动、自发地参与到种植活动中,并且进行深度研究?针对本园户外种植活动面临的困惑,笔者进行了以下思考:
1.从被动到主动,幼儿在参与中获得经验
以幼儿为本,让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建立长期有效的参与机制,让幼儿真正参与到种植区的环境创设、规划中来,让幼儿有事可做,让环境活起来。如何真正将“参与机制”落到实处,这是我们一线老师需要深思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一日生活皆课程。”我们何不带着课程的意识引领孩子们走进每一个活动?教师做好前期准备工作,预设活动方案,预设的活动方案只作为活动的指南起到方向性的引领作用,教师要对幼儿的表现进行敏锐的判断,捕捉幼儿的兴趣点以呼应幼儿的需求。
1.1 自主规划,让幼儿参与落到实处。在规划“萝卜六兄弟”种植田地的活动中,孩子们觉得不同种类的萝卜要分开种,需要将种植田重新划分,于是我们展开了“萝卜田我来做规划”的活动,幼儿分组讨论,绘画图纸,投票决定。确定了划分方案,用什么材料进行划分呢?围绕这个问题,我们又展开了大讨论:“上次我走到泥土里踩了一脚泥,我觉得可以用砖头铺成小路,这样我们就可以走在小路上了”“也可以用木板来隔开”“可以用树叶”……孩子们天马行空,大胆假设,这次讨论中幼儿又有了新的想法,他们想到对“幼儿园里都有些什么样的路”进行调查,于是我们走遍了幼儿园的各个角落,通过观察、比较、统计,最后发现,幼儿园里一共有5种不同种类的小路,有的是一个接一个连续排列;有的间隔一些距离;有的铺的是直直的路,有的铺设的弯弯的小路……在实地调查中,孩子们自己就发现了只有用坚硬的、不容易坏的材料才适合在户外铺设小路。另外利用记录表的方式帮助幼儿将调查到的信息进行梳理统计,让幼儿做到心中有数。
2.从抓手到放手,幼儿在分区中深度探究
幼儿园种植区本来空间就不大,哪怕是一个角落、一个过道都应充分利用。种植区的砖地、水泥地只要够用就行,要尽可能扩大种植的面积。在规划种植区的空间设置时,应让幼儿成为种植、管理和欣赏的主人,所有的空间设置与规划应该从幼儿视角出发,教师要善于倾听孩子的声音,改变以往老师阿姨一手包办的现状,而是做幕后的支持者与引导者。经过与孩子们的共同商量,我们将种植园地进行合理规划,精心布置成“种植区”“体验区”“展示区”。
2.1 多维种植,让种植园地散发魅力。在种植区,我们结合“秋天适合种什么”调查表,由幼儿投票确定种植种类:蚕豆、青菜、萝卜、豌豆、金钱草……种下去后,幼儿发现种植的种类过多,很容易混淆,应该设置一些指示牌,于是我们分别给这些区域取了好听的名字:“蚕豆园”“一园青菜”“萝卜六兄弟”“豌豆公主”“百草园”,并由孩子自己确定指示牌的位置进行布置。在种植方法单一的情况下,我们还利用水池边上的废旧水槽进行水培,将许多塑料瓶悬挂于围栏上,形成了空中花园一般的水培区域,利用水培的方式,更有利于幼儿观察植物根部的生长,感受生命生长的奇妙。我园种植区三维空间的开发空间比较大,边上的铁丝网围墙可以种植爬藤类植物,如南瓜、丝瓜、豌豆等。还可以将一些小工具悬挂在铁丝网上,如小水桶、洒水壶啊等,便于幼儿随手取放。
在种植园里,每个区域都有相对独立的一个小区域,就像“区中区”的设置,动静态区域有效区分,种植空间高低错落:有低矮的种植区,有搭建的爬藤架,有悬空的水培容器……种植空间充满层次感。
2.2 主题实验,让种植活动持续升温。随着种植活动的深入开展,幼儿会产生很多疑问:为什么有的植物长得快,有些长得慢?为什么植物不发芽?泥土里的根长什么样子的?在体验区,我们根据幼儿想探索的方向,生成许多“植物小实验”。
以“暗箱实验”为例,同时种下三盆植物,一盆放在阳光下,一盆放在黑暗的箱子里,一盆一半照到阳光,一半照不到阳光。一段时间后,观察他们的生长情况,孩子们惊喜地发现三盆植物的长势各不相同,从而总结出“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这一要素。在体验区,教师给予适宜的跟进与指导,提供恰当的支持策略,幼儿在亲身实验中探索植物生长的秘密,获得成功的体验。
以对比实验“看看萝卜的根”为例,孩子们很好奇泥土下面萝卜的生长情况,于是我们想出妙招:将萝卜种在塑料瓶子里,这样就可以透过透明瓶子观察根茎的生长情况。孩子们发现萝卜发芽后,泥土里的茎长得很长很长,在泥土里盘根错节,很努力地往泥土深处扎根,并且知道了萝卜是吃生长在泥土下面的部分,孩子们都感到非常新奇。
根据幼儿的意愿,在不断地操作中,各种植物小实验不断被完善。他们要注意观察植物和分析现象,这也有效地提高了幼儿的有意注意和科学智能,帮助幼儿学会整体观察、全方位思考,提高了幼儿的探索能力和思维能力。链接《指南》中提到的“给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与适宜的工具,支持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探索并感知。”幼儿与植物之间产生了互动,探究的兴趣就被激发了,种植区自然不会被“冷落”了。
2.3 艺术呈现,让种植文化自然融入。带有“操作”性功能的展示区,能调动幼儿多感官通道进行探索,若展示的内容丰富有序,层次明显,自由度高,那么这样的展示平台能够给幼儿带来多元的享受。
(1)工具类展示。工具展示区中,我们通过家长收集、废旧材料改造等方式为幼儿准备了足量的种植工具,有:耙子、小铲、挖坑铲、抓钩、小水桶、浇水壶等,我们将这些工具摆放在工具展示区,随取随放,便于幼儿操作、易于清洗。除了摆放现代常见的种植工具,我们还设置了“过去——现在——未来”三条线索,我们希望幼儿既能够回顾历史,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又能展望未来勇于创新。我们利用图片的方式展览古代农具(如:犁、耙、水车、镰、谷筛、纺车、连枷等),结合幼儿收集的现代农具实物展出,让幼儿观察、了解和分享人类文明使的进步。在展望未来农具这条线索中,我们投放吸管、小木片、螺丝螺帽、绳子、纽扣等可操作性材料以及设计纸张,幼儿可以大胆想象,设计未来农具图,并且尝试动手做一做。通过工具类体系的清晰划分,幼儿能有效感知工具演变的历程,形成初步的工具体系概念。
(2)种子类展示。植物的种子多种多样,当一颗种子慢慢发芽,慢慢成长,慢慢变成成熟的植物的过程,我想每一个小朋友都是好奇的。我们在“生命体验馆”内创设一面种子标本墙,利用悬挂展示的方式巧妙利用立体空间,将种子直接悬挂与馆内悬梁或者墙面,节省空间的同时增强了视觉层次冲击。我们用透明小瓶子装上种子,贴上图文标签,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它们的名称、用途以及种子的发芽过程。当然,我觉得幼儿园的种植活动可以摆脱场地的束缚,在种子区,如果幼儿感兴趣于每一种种子的生长过程,那这里就可以变成孩子们的种植乐园:在种子区小角落,孩子们摆上自己装饰好的花盆,种上了小雏菊;“生命体验馆”边上光照充足,大班的孩子和老师一起架起了PVC管道种上了金钱草……
(3)作品类展示。对一些种植器皿加以个性化装饰,就可以当做工艺作品展示。如:将一次性杯子装饰成各种小动物造型;将收获的南瓜有柄的一头划一些口子,再用毛线塞进去固定住,再用纽扣、瓶盖等制作五官,一个漂亮的南瓜娃娃就完成了。在这个天然的美工吧里,孩子们可以自由寻找种植地里的自然材料,一粒果子、一片菜叶、一颗石子、一片花瓣、一根树枝都可以是装饰的材料。陈鹤琴提倡“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生于乡土的五谷杂粮,野花野果,飞鸟虫鱼都是孩子们天然的玩教具,是幼儿学习和游戏最有利的教育资源。
3.从“死角”到“乐园”,教师在实践中悟出新经验
3.1 抓住契机,让问题成为有效学习的起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就是幼儿通过自己特有的方式与周围环境互动的过程,是幼儿主动地探索周围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物质世界的过程。”只有让孩子真正参与到种植区的环境创设,才能激发幼儿持续管理的热情,才能使种植区成为幼儿心中最漂亮的“乐园”。以“小小农夫堆肥记”为例,孩子们对叶子发黄这一现象产生了疑问,我关注到了孩子们的兴趣,尝试抓住这一小小契机,生成了厨余垃圾堆肥活动,在种植园地开辟了堆肥区,将厨余垃圾——放错位置的宝贝变成植物赖以生存的营养,既满足了孩子们探究的欲望,也让我体会了一个生成活动的产生与推进。
3.2 教师“隐身”,让幼儿成为种植活动的主人。对于种植活动,其实我和孩子们一样,也是摸索前行,我选择放手让他们自己去看、去思、去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将和孩子一起亲身体验,将户外种植区与班级自然角进行结合,满足幼儿个性化的种植需求,让幼儿在与自然亲密互动中感受自然带来的愉悦,探寻自然中隐藏的秘密,收获自然给予的馈赠。亦可以结合“自然课程”,创设具有班级特色的种植课程,从幼儿感兴趣的问题出发,生成系列活动,并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之中。打造一个有深度的种植“微景区”,将种植区从“死角”变成幼儿走进自然、认识自然、探究自然的窗口。
虞永平教授提到:“课程游戏化建设应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户外种植区从“死角”到“乐园”的转变,是幼儿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这是教师理念的转变,也是幼儿视角的转变。这一系列的转变、重塑是服务于幼儿发展需要的,只有我们真正读懂幼儿,才可能够创造一个充满生机的幼儿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