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学生心理变化,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2021-11-21王吉玮
王吉玮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麒麟中心小学 江苏 南京 211135)
引言
小学的数学教学质量如何更有效的提高,因素不是单一的,把握好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的调整课堂,是有效的教学策略之一。在小学数学的实际教学中,数学老师要设立有效的课堂教学情景,对数学教材进行深度的挖掘,重新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科学合理的把握住学生的适时心理变化,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与优秀的思考习惯,消除学生畏难情绪,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学习,全面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
1.丰富数学课堂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乐学情感
在心理学中,学习兴趣对于一个人的学习热情等都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具有较多数学法则、定理、抽象的概念、枯燥的运算等等,数学的学习过程比较枯燥乏味。因此,教师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借助情境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这样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使学生充分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借助故事、童话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开展小学数学的教学,能够促使学生注意力较为集中的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一些有趣的小故事,给学生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不仅使课堂教学更具趣味性,还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观能动性,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1]。例如,学生在学习“负数”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故事情境:小鱼在跳跃的过程中不小心跳到海岸上,正巧遇到乖巧的企鹅,小鱼哀求企鹅说道:“善良的企鹅你能把我送回大海吗”,于是企鹅帮助小鱼回归到了大海。由此教师可以引出负数的教学,以海平面为界,海平面以下为负数,海平面以上为正数,学生在注意力较高的状态中学习,学习效率会大大提升;同时,在故事的引导下,大大降低了学生的理解难度,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使学生心理产生了“我要学”的积极情感体验。
2.课堂注意观察发现,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变化
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注意观察学生的情绪与表现,对于学生出现这样活那样的问题,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教师要分析其原因,给与学生科学的引导与帮助,从而促使学生更加专注的投入到小学数学学习中。由于小学生年龄的原因,情绪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内心敏感脆弱,这就要求教师要时刻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例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曾有一名学习较为优秀的学生,课堂中发言较为积极,但是不知是何原因,教师发现此学生不仅学习成绩下降明显,课堂中也变得沉默少言,对于学生存在的这一变化,引发了教师的高度关注,教师从侧面了解到此学生父母外出打工,学生跟随爷爷奶奶生活,学生的情绪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教师在得知这一情况,给与学生充分的关怀与开导,逐渐引导学生走向积极乐观,此学生又恢复到往日的优秀,人也变得阳光起来,学生也能更好的投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中。
3.加强师生间的交流,消除学生畏难情绪
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影响较为深远。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促进小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教师要高度重视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为更好的开展小学数学的教学,消除学生的畏惧情绪,教师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给与学生足够的关怀与温暖,为学生营造温馨、愉悦的学习环境,从而促使学生高效的学习,所以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有效沟通,也是培养师生间和谐关系的基础[2]。例如,教师可以利用业余增加与学生的交流,教师要放低姿态,与学生像朋友间的交流,教师也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尊重,从而建立平等友好的关系,这样能够促使学生将真心话讲与教师听,教师才能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的给与学生更有针对性的疏导与帮助。如班级里曾有一位学生,学习成绩较为落后,课堂上很少发言。教师日常的询问,学生也总是敷衍,不愿与教师交流。于是,教师就转变思路,像朋友间与其聊一些轻松的话题,逐渐打开了学生的心扉,在课堂上的发言也日益增多,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有了显著的提高。所以,师生之间的交流要灵活多样,不能局限于教学内容、课堂、成绩,更应该结合学生的生活、兴趣等,不仅使课堂学习氛围更加和谐、愉悦,还能为学生更深入的学习数学奠定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不只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还要兼顾学生的心理健康,在学生最容易受到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小学教育阶段,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特点,找到相应的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教学方式,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潜移默化的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充满自信,性格上乐观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