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学校体育健康教育的价值重塑
——以“体医融合”理念为研究视角

2021-11-21郭静洁

运动精品 2021年1期
关键词:体医融合体育锻炼理念

郭静洁

(山西传媒学院,山西 晋中 030619)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并提出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1],体现了党对全民健康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这也是新时代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2019年8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在战略任务中明确要求,“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助力健康中国建设”[2]。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青少年群体的健康成长则是建设健康中国的重点目标,由此,学校体育无疑成为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场域。长久以来,党和国家对学校体育工作和学生身心健康问题高度重视,从近些年的现实情况来看,虽然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有所改善,但问题依然严峻,仍然是学校体育工作需要重视和解决的现实问题。基于此,《“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大学校健康教育力度”的同时,也提出了“体医融合”理念——即“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3],从理念层面和执行层面为当下的学校体育教育实践与改革指明了努力方向:学校体育应在“体医融合”理念指导下开展好学校健康教育,切实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实现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的战略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1 体育健康教育与“体医融合”理念的内在关联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体医融合”承载了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历史使命,极具深刻内涵和现实意义。“体医融合”的本质,是“体育学科提供手段和方法,医学学科提供思路和路径,用医学的思维方法和知识体系将常见的体育运动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使之处方化,变得更加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科学性[4]。”“体医融合”理念,可以说是将体育与医学两个学科进行有机融合,在医学理论指导下通过体育进行非医疗性的健康干预,从而达到“健康促进、慢性病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5]。”“体医融合”不是将体育与医学两方面功能简单叠加,而是以社会所有人群的健康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优势互补,融合并施。“科学的体育运动在防病和康复两个健康维度均有重要贡献,在预防、治疗和康复三位一体的健康链条中有重要意义。二者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渗透、协调发展[6]。”故此,“体医融合”自然成为新时代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必然选择。

在现代教育观中,自然科学的体育健康观认为,运动能够促进机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带来积极的生活方式;而人文社会科学的体育健康观认为,体育要面向全人类发展的根本需要,促进人类健康是体育的终极目标[7]。早在 2007年,美国运动医学学会联合美国医学学会就曾发起“运动是良医”的倡议口号[8]。可见,体育与医学不仅有着促进人的身心健康这一共同目标,而且两者的有机融合将会产生更好的化学反应。故此,本文所探讨的“体育健康教育”这一概念,就是以“体医融合”理念和医学基础理论为科学指导,将健康教育与体育教育有机融合,以体育为手段和方法,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目的的教育实践活动。201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指出,以“天天锻炼、健康成长、终身受益”为目标全面推进学校体育工作,体育教学要加强健康知识教育,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提高学生的伤害应急处置和救护能力[9]。这也对应了“体医融合”的理念,强调学校体育不仅要教授学生体育技能和组织学生体育锻炼,也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

体育健康教育,是一个融合了多种专业门类,其中可涵盖体育保健学、运动营养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生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实践与分析、运动心理学、运动损伤学、体育康复学、医务监督等专业基础知识,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从指导、监督、预防、治疗、康复等方面,将体育理论和医学理论有机融合的教育体系。由此可见,体育健康教育与“体医融合”理念有着紧密的内在关联,不仅呼应了“体医融合”理念的宗旨和内涵,而且具有一脉相承的理论基础和价值意义。

2 体育健康教育:“体医融合”理念与学校体育的契合点

针对学校体育工作和青少年身心健康问题,近些年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学校体育仍然是整个教育工作的薄弱环节,学生体质健康形势依然严峻[10]。”可见,青少年健康问题一直是我国教育改革关注的重点,更是学校体育改革亟待突破的难点。

2018年2月,教育部下发通知,在全国校园开展“师生健康中国健康”主题健康教育活动,其宗旨是“把健康教育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关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健康观,形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1]。”基于此,学校体育作为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场域,亟待剖析严峻的现实,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在体育教育中加大力度融入健康教育,而体育健康教育正是“体医融合”理念与学校体育改革创新的契合点。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中也着重强调了“体医融合”的重要性,要求“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和健康服务模式”[12]。

青少年学生正处在人体生长发育、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体育健康教育在学校体育中全面、切实、合理地开展具有重大意义:在“体医融合”理念指导下,注重学生体育健康教育的广度与深度,使学生科学、系统、实效地建立体育健康观、掌握体育健康知识,从而为突破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的困境,为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发挥积极的催化作用。

3 体育健康教育在学校体育中的价值重塑

新时代党和国家的政策要求之于学校体育工作而言,就是要进一步全面深化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科学合理地建构、发挥其健康价值。体育健康教育是学校体育中凸显“体医融合”理念的典型代表,是学校体育工作中落实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对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和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1 体育健康教育基础在于培养体育锻炼与身心健康关系的认知

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疾病和病症,还要有完善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即现代三维健康观:“健康不仅要身体发育正常,功能健全,体质强壮,对疾病和自然环境有高度的抵抗能力和适应能力;同时还应有健康的情绪,愉快的心境,以及适应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能力[13]。”毋庸置疑,科学的体育锻炼对促进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故培养学生建立体育锻炼和身心健康之间相互关系的正确认知,成为体育健康教育的重要价值体现。因此,体育健康教育应融入学校体育教育之中,使学生正确掌握健康的内涵、外延及科学评判标准;指导学生科学地看待机体与外界因素的相互作用与影响;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体育与健康的紧密关系,即科学的体育锻炼对促进身心健康所独具的多元价值,是促进自身健康的有效手段。

3.2 体育健康教育任务在于普及科学体育锻炼的原则与方法

众所周知,体育运动是把“双刃剑”,通过体育锻炼达到促进身心健康的目的有个重要前提就是做到“科学和合理”,否则将背离初衷。“传统的学校体育教学,注重运动技能的教授和体育项目的实践,却忽略了体育素质的培养和体育知识的灌输,使学生难以肯定体育锻炼的价值,难以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14]。”因此,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原则和方法是强健体质和促进健康的基础和保障。普及科学体育锻炼的原则与方法,是指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首要任务,也是体育健康教育在学校体育中的重要价值体现。不同阶段的学生处于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而且体质健康状况因人而异,而是否能够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将会对体育锻炼效果,尤其对促进青少年生长发育、促进身心健康产生不同的影响。故此,通过体育健康教育在学校中普及体育锻炼原则和方法,不仅符合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客观规律和要求,提高其科学性;也能使学生掌握形式多样的体育锻炼方法,使学生能够针对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方式,以满足不同的兴趣需求;同时作为促进健康或康复的手段,使学生切身体会到运动带来的乐趣和效果,进而更愿意坚持体育锻炼。

3.3 体育健康教育重点在于传授运动损伤和运动性疾病的防治知识

学校体育在开展过程中,如果不重视运动损伤和运动性疾病防治意识的建立和知识传授,学生在体育参与过程中很容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事故,这样一来,不仅没有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还将对学生和学校产生不良后果和影响。体育健康教育可以传授学生常见的运动损伤和运动性疾病的种类、起因、机理、规律及预防措施和急救、康复手段,能够让学生认识到运动缺乏、运动过量和不当运动对机体不同系统、不同功能造成的影响,了解运动损伤和运动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规律和结果,提高运动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加强医务监督,掌握一定的预防方法、急救技能和康复手段,有效规避运动风险,进行非治疗性健康干预,是学校体育教学工作安全、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和必要保障,也是“体医融合”理念的有力体现。

3.4 体育健康教育关键在于引导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但在享受现代文明成果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受到“亚健康”问题的困扰。据调查研究显示,“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和作息制度,缺乏体育锻炼,不良的生活方式,面对激烈竞争的社会心理承受能力差是导致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原因[15]。”有学者指出,“儿童青少年时期以及成年后的健康,与他们所选择采纳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密切联系[16]。”实施健康中国行动之一的“实施中小学健康行动”中也明确要求,要“引导学生从小养成健康生活习惯,锻炼健康体魄,预防近视、肥胖等疾病[17]。”由此可见,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对促进青少年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它有建立、巩固和发展的过程,最后内化为一种习惯,一种自觉行为。而坚持体育锻炼是健康生活方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调节并改善着人们由于饮食、营养、体重、作息等方面长期不合理的积习所造成的生活方面的健康效应[18]。”“国内外大量科学研究显示,学校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减少学生中危害健康行为的流行[19]。”利用学校完整、系统的教育体系、资源和手段,在学校体育中加强对学生的体育健康教育,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分析健康的意义,指出影响健康的决定性因素,进而培养学生增强健康意识,引导青少年学生在成长地过程中逐步形成、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自觉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3.5 体育健康教育宗旨在于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

终身体育是“个体接受终身体育思想和实施身体锻炼行为的过程,是人一生当中各种体育活动之总和[20]。”即全面可持续地坚持科学性、系统性的体育锻炼。终身体育是促进人类健康的长效手段和途径,同样也是建设“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的重要环节。法国教育家保尔朗格朗在《终身教育引论》中指出,“如果将学校体育的作用看作是无足轻重的,不加以重视,那么学生进入成年阶段后体育活动将不复存在[21]。”可见,学校体育是青少年建立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的重要场域和阶段。由此,在学校体育中广泛开展体育健康教育,从认知层面,使学生全面整体地了解人体生长发育规律,正确地认识运动与健康的密切关系;从实践层面,使学生掌握系统完整的体育健康理论,进行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逐步建立起终身体育意识和体育习惯,完成学校体育向终身体育成功过渡,以推动实现全民健康这一长远目标。

4 结语

当前,党和国家把全民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体医融合”已成为实现健康中国的重要途径,是时代的选择,是国民的诉求。学校体育作为青少年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肩负着普及、强化健康教育和促进青少年健康的重大历史使命,而“体医融合”为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发展提供了理念和方向。学校体育应立足于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现状,深度融合健康教育和体育教育,以体育为手段、以健康为目的,切实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和全面发展,为建设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体医融合体育锻炼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方传芸舞蹈创新理念拾微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关于体医融合人才培养的探析
“体医融合”下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
体医融合背景下社区医疗与体育健康产业协同发展模式研究
体医融合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发展创新模式与路径选择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