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拉松参赛业余选手运动损伤调查——以2019年成都国际马拉松为例

2021-11-21山郑鹏邵林海

运动精品 2021年4期
关键词:护具半程马拉松

山郑鹏 邵林海

马拉松参赛业余选手运动损伤调查——以2019年成都国际马拉松为例

山郑鹏 邵林海

(牡丹江师范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业余马拉松选手损伤产生的类型、以及参赛选手年龄,受训练情况,护具佩戴情况、伤后处理等原因进行分析、比较、归纳,并按照“全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两种类型总结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使业余选手能够正确认识损伤及其类型和产生原因,并对业余选手参加马拉松运动提出建议,旨在有效避免损伤的发生。

马拉松;业余选手;损伤;预防

马拉松运动是一项深受国人喜欢的运动,而比赛造成的损伤使许多运动员饱受其害,特别是业余选手,如果预防或治疗不当,会对其日常生活产生显著不便,更严重的话,运动生涯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参加2018年成都国际马拉松赛的业余选手,包括全程组和半程组。全程组42.195km;半程组21.0975km.随机抽样2019年成都国际马拉松参赛的业余选手共221名。其中全程马拉松选手62人,半程马拉松选手159人。男性选手全马为39人(62.90%),半马为103人(64.78%);女性选手全马为23人(37.10%),半马为56人(35.22%)。年龄最大62岁、最小19岁、平均年龄为27.24岁。

1.2 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

向参赛者发放调查问卷,并回收。

1.2.2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²检验分析,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方差分析,若有差异,组间进行LSD多重比较。以双侧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与分析

2.1 参赛业余选手损伤部位

表1 参赛业余选手比赛中损伤部位(n=221)

损伤部位人数(半马)(%)人数(全马)(%) 颈C2-C7及周围附着肌群、皮肤42.5223.28 肩关节及周围附着肌群、皮肤3924.53 *1422.58 肘、指掌关节及周围附着肌群、皮肤148.81812.90 腰及周围附着肌群,皮肤3220.131930.65 * 膝关节及周围附着肌群、皮肤6742.14 *2743.55 * 踝、趾跖关节及大小腿附着肌群、皮肤5132.08 *2337.10 * 髋关节及周围附着肌群、皮肤2213.841219.35

注:*表示占比为前三

由于马拉松运动员需要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的速度进行运动。故在此过程中,运动员下肢部位,如膝关节、踝关节会承受长时间的压力,受这些因素影响,运动员遭受运动损伤的概率会大大增加。排在损伤部位前几名的部位分别是膝、踝,趾跖、腰及其周围附着肌群、皮肤,其表现主要为关节囊肿胀、肌肉拉伤以及关节疼痛。腿部损伤,主要表现为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以及半腱半膜肌不同程度的抽筋、酸痛。皮肤挫伤,表现为因不良跑步习惯以及着装问题造成度各部位皮肤不同程度的挫伤。如:乳头、脚踝、男性外生殖器等。根据表1的数据,结合项目特点来看,参加半程马拉松的业余选手主要损伤部位为膝(42.14%)、踝,趾跖(32.08%)、肩关节(24.53%)及周围附着肌肉、皮肤。此外,跑步过程中会一直伴随的挥臂动作,很容易产生疲劳,从而引起各种突发状况以及颈椎酸痛、小腿抽筋、脚趾损伤等的出现。参加全程马拉松的业余选手主要损伤部位为膝(43.55%)、踝,趾跖(37.10%)、腰(30.65%)以及周围附着肌肉。最典型症状为“跑步膝”,“慢性腰肌劳损”等。

2.2 参赛业余选手损伤种类

表2 参赛业余选手运动损伤种类(n=221)

损伤类型人数(半马)(%)人数(全马)(%) 局部皮肤擦伤2716.98 *812.90 肌肉,韧带拉伤4327.04 *1727.42 * 延迟性肌肉酸痛6138.36 *3048.39 * 关节扭伤2113.211016.13 * 心绞痛63.7711.61 肩袖损伤127.5534.54 足趾损伤1710.6958.06 休克0000 内脏器官损伤10.6200

注:*表示占比为前三

马拉松运动因比赛时间久、距离长、能量消耗大等特点,损伤的原因多为体力不支、热身准备活动不充分、身体素质及技术水平不足等。同时,由于马拉松运动距离长、落地惯性大,要求运动员必须要用尽全力去完成动作,这也容易导致运动员的运动损伤。如表2所示,参与比赛的选手,赛后很大概率会产生延迟性肌肉酸痛和肌肉韧带拉伤。此外,肩袖部位也非常容易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从比赛类型来看的话,半程马拉松参赛选手损伤类型主要为延迟性肌肉酸痛(38.36%);肌肉,韧带,软组织拉伤(27.04%);局部皮肤擦伤(16.98%)。另外,由于个人原因也会导致休克,内脏器官损伤的产生。虽然发生次数少,但为了避免这种紧急事件的发生,参赛选手应当在赛前做好各种防护工作(如合理的能量补给,热身活动等)。全程马拉松选手损伤类型主要为赛后延迟性肌肉酸痛(48.39%),常年病症堆积而造成的肌肉,韧带拉伤(27.42%)以及局部关节扭伤(16.13%)等。

2.3 业余选手年龄与损伤的关系

由表3可知,在参赛半马选手中,19-39岁年龄段选手的损伤率最高,高达54.75%,40-62岁年龄段的损伤率较低,有17.19%。在参赛全马选手中,31-51这个年龄段损伤率最高,占58.00%,52-62这个年龄段损伤率最小。通过相关分析对半马、全马年龄和损伤率的比较,得出全马运动员年龄与损伤率的相关系数的检验P>0.05,无统计学意义,年龄与损伤概率无相关关系;半马运动员年龄与损伤率的相关系数的检验P<0.01,有统计学意义,年龄与损伤概率呈显著负相关。半马选手由于参赛经验不足,缺乏专业的预防保护措施,导致损伤率较高。但是通过比赛经验的积累,这部分选手慢慢学习到了许多专业知识,使得损伤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全马选手因为赛事经验的积累,已经掌握了许多相关专业知识,损伤率较低,但是由于长期比赛经历,导致各种“旧伤”的积累,这些“旧伤”往往会在比赛中或比赛后复发。在人们的认识里倾向于随着年龄的增长,运动损伤的发生率也显著提高,国内有调查研究则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加,运动损伤的发生率反而降低,认为年龄是运动损伤的一个保护因素。

表3 参赛业余选手年龄与损伤情况(n=221)

年龄人数(半马)损伤率%人数(全马)损伤率% 19-306830.7750.08 31-395323.982837.10 40-51177.691920.90 52-62219.50100.06

2.4 业余选手训练程度与损伤情况

由表4可知,在半马参赛选手中,有54.72%的选手训练年限不超过1年,其损伤概率高达39.62%;训练年限大于一年但不超过3年的选手有59名(37.11%),其损伤率有所降低,为25.83%;训练年限3年以上的选手有13名,损伤率最低,为6.92%。在参见全马的选手中,训练年限不超过1年的选手有23名,其损伤率为25.81%;训练年限大于一年但不超过3年的选手有19名,损伤概率为30.65%;训练年限超过3年的选手有6名,其损伤率为4.83%。通过SPSS软件将两组数据分别进行相关检验,所得数据均显示P<0.01。得出结论:在参赛的业余选手中,无论是半马还是全马,其训练年限与损伤概率呈显著相关。可认为,年龄是损伤的一个保护因素。年龄越大,对所从事项目的认知也就越强,从而从各方面科学的避免损伤的发生。

表4 参赛业余选手受训程度与损伤(n=221)

训练年限人数(半马)损伤人数损伤率%人数(全马)损伤人数损伤率% 1年876339.62231625.81 2年352515.72211320.97 3年241610.111269.68 3年以上13116.92634.83 合计15911571.95623658.14

2.5 业余选手护具穿戴情况与损伤

在所调查221位参加比赛的半马和全马的参赛选手中,完全佩戴护具的人数为半马37人,全马24人;部分佩戴护具的人数为半马67人,全马33人;没有佩戴护具的人数为半马55人,全马5人。由此可见,护具的佩戴在半程马拉松选手中不受重视,穿戴率仅为65.41%,而在所调查的全程马拉松选手中受重视程度较高,穿戴率为91.94%。结合表2-5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在半程马拉松参赛选手中,完全佩戴护具损伤率为11.95%,部分佩戴护具受伤率为28.30%,而没有佩戴护具的受伤率达到了32.07%;在全程马拉松参赛选手中,完全佩戴与部分佩戴损伤率分别为19.35%,32.26%。而没有佩戴护具的选手受伤率为6.45%(全程马拉松中,未佩戴护具选手仅有5名,其中有4名选手完赛后有表示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出现)。综上所述,在马拉松比赛中,无论是全程马拉松还是半程马拉松,随着比赛时间、距离的增长,选手运动损伤的机率也随之增加,但是相关护具的佩戴(如:护膝、长筒袜、护膝、乳贴等)却能够有效的降低损伤的产生,保护选手身体各重要部位。

表5 参赛业余选手护具穿戴情况与损伤(n=221)

穿戴情况半马损伤人数损伤率全马损伤人数损伤率 完全佩戴371911.95%241219.35% 部分佩戴674528.30%332032.26% 没有佩戴555132.07%546.45% 合计15911571.95%623658.14%

2.6 业余选手伤后处理与二次损伤

由表6可知,无论是半马选手,还是全马选手,在比赛中损伤经过即时处理后,其愈后率能达到70%以上;而在赛后才进行处理的选手中,愈后率有下降,半马为56.86%,全马为42.85%。此外,在赛后未处理的26名选手中,半马愈后率只有28.57%,全马为40.00%。相较于全马,半马参赛选手损伤处理情况不容乐观,有很大一部分选手赛后未进行处理。在全马选手中,考虑存在旧伤或皮肤擦伤情况的存在。运用SPSS软件对愈后率、恢复人数、处理措施数进行偏相关分析,其相关系数半马为0.845,全马为0.731,两组数据P<0.01,无论是全程马拉松还是半程马拉松,赛后处理情况与损伤概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积极的损伤处理对损伤的恢复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表6 参赛业余选手损伤后处理情况与损伤(n=221)

处理措施受损人数(半马)恢复人数愈后率%受损人数(全马)恢复人数愈后率% 即时处理433172.09171270.58 赛后处理512956.8614642.85 赛后未处理21628.575240.00 合计1156657.39362087.10

3 结论和建议

3.1 结论

3.1.1 马拉松运动常见损伤部位为髋、膝、肩关节及周围附着肌肉、皮肤等。常见的损伤类型半程马拉松参赛选手为肌肉、韧带拉伤、延迟性肌肉酸痛等;全程马拉松选手损伤类型主要为赛后延迟性肌肉酸痛、关节扭伤等。

3.1.2 马拉松运动有很多的业余选手参加,但通常这一类业余选手也常常因为年龄偏小,受训练年限较少等因素导致运动损伤发生。

3.1.3 比赛中积极佩戴护具能有效降低损伤发生的概率。

3.2 建议

3.2.1 马拉松业余选手在准备参加马拉松运动前,应提前一个月进行适当强度的加强训练,以刺激机体运动水平的增强。

3.2.2 在进行马拉松比赛前,业余选手应多食用淀粉类食物以储备糖原,在比赛开始前,必须进行一定时间的热身活动,促进痕迹效应,适当的放松全身肌肉与韧带。在比赛结束后,应及时进行放松按摩,足部冰水浴等措施,不仅可以消肿止痛,放松韧带肌肉。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方便在体内堆积的乳酸的排出。

3.2.3 在比赛过程中积极穿戴相关护具,培养在运动中保护好身体各重要部位的意识。

3.2.4 在进行马拉松比赛前,因从各种渠道,如书籍、教练、互联网等多储备马拉松损伤相关知识,包括损伤的急救、损伤的预防、损伤的愈后康复等。

[1]肖梅.马拉松运动损伤的预防康复措施研究[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8(1):105-109.

[2]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6.

[3]伍学名.马拉松参跑者运动风险认知的调查研究--以2016北京国际马拉松为例[D]:北京:首都体育学院,2017.

[4]陈垍航,毕擎.杭州山地马拉松赛运动损伤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6(6):558-560.

[5]赵娜娜.马拉松运动伤害事故风险管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

Sports Injury Investigation of Amateur Marathon Runners--Take 2019 Chengdu International Marathon as an Example

SHAN Zhengpeng, etal.

(Mud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Mudanjiang157011, Heilongjiang, China)

山郑鹏(1997—),硕士生,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理论。

猜你喜欢

护具半程马拉松
冰上马拉松
关于一种新型可调节护具应用于骨关节炎患者的可行性分析与研究
岸上容易水里难
学习是一场马拉松
蕲春烟坡寨
泉力跑!跑出PB!法国碧欧泉助力上海半程马拉松
护膝紧身裤并非运动必备
一起来跑马拉松
本期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