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的有效性研究
2021-11-21吴菊芳
吴菊芳
(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桂林小学 江苏 启东 226200)
引言
小学时期正是获取知识,培养人格的重要时期。而在当今这个信息化时代,小学生在很小的时候就要面对社会中多元化的信息,为了使他们能够正确辨别信息优劣,健康成长,开展针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了十分紧迫的任务。
1.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
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根据受教育对象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和必然趋势,是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切实落实的重要任务。
2.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
2.1 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我们都知道“言传身教”的重要性,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通过观察他人进行学习,通过对从他人那里听到、看到的内容进行整合,来形成自己的价值体系。[1]而小学时期,正是这个“价值体系”的形成时期,许多老师和家长在这个时期对孩子的关注度不够,过多的注重他们的学习成绩和物质需求,而对于他们其他方面的一些需求重视度不足。甚至还会因为他们的一些表现“不够乖”,对他们进行训斥,这也就让孩子越来越封闭自己的内心,很多心事不愿意再和家长老师分享,遇到困难时也可能会埋在心里,而非向身边的成年人寻求帮助。这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十分不利的,而想解决这种状况,就需要老师用充满耐心与爱的态度对待学生,用关怀包容的态度走进学生的内心,了解他们的诉求,帮助他们成长。
每个老师或多或少的都见过那种“调皮捣蛋”或者“平平无奇”的学生,面对这种学生时,很多老师不知道该怎么教育,从而采取漠视态度,其实这可能会给学生带去再一次的伤害。例如,有一个学生平时特别沉默,作业按时完成、不调皮捣蛋,但是学习成绩很一般,老师可能会觉得这个学生很“平常”,只是性格比较内向,没有什么值得关注的。所以很少把注意力放到他身上。殊不知,这个学生的父亲常年在国外,他自小缺乏父亲的关怀,所以性格比其他同龄人更加的内敛,但他其实是非常想拥有长辈的关怀的。再后来,这个学生碰到了其他老师,在老师的影响下他变得越来越开朗,成绩也越来越好。只有真的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才能针对性的对学生采用合适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才能实现教育的成功。
2.2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小学阶段,学生一般都喜欢将教师的话奉为“真理”,他们可能会不认可父母的一些观点,但对老师的话几乎都会无条件认同。[2]这就更意味着要建立师生间的良好关系,如果师生关系紧张,学生可能会怀疑自我,认为是自身出现了问题才不受老师喜欢,从而产生自卑心理,这种心态可能会跟随学生的一生。也有的学生会因为师生关系不融洽而讨厌学习,这对他们的成长发展是十分不利的。所以教师应该积极主动的和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让他们能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健康的成长。
有的学生会因为与老师关系不融洽,留下终身的阴影。有一个在一年级时曾经是合唱团的学生,因为某件事情被音乐教师指责“唱的什么都不是”。从此之后,他就不愿意再在人前唱歌,到后面甚至已经没办法唱出一首好听的歌曲了。小学时期是人塑造性最强的一段时期,如果这个阶段的师生关系没有处理好,学生极易留下心理阴影,所以要想把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就一定要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2.3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师应该不断加强自身素养,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努力提升自身心理教育水平,学生在校期间可以通过开展活动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开展主题班会普及心理学知识,讲授心理学保健小技巧,帮助学生建立起积极向上、三观端正的人格;通过做游戏,让同学间的人际关系更加融洽,让学生能够一个轻松融洽的学习环境。[3]邀请专家讲座,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都是可以采纳的活动,这些活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也是有好处的。
例如: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时,曾让学生们做了一个小游戏。前面的学生要闭着眼往后倒,后面的学生会接住他,但是在一开始,前面的同学都不敢往后倒。因为这时候,两个同学的信任关系还没有建立,到了后期,大部分学生都敢于向后倒了,这是因为他们相信自己的“伙伴”一定会接好自己。在这个活动中就可以有效的构建起学生间的信任,在与同学的积极相处中,学生无疑会获得更好的成长。
3.结语
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不仅是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家长、学校乃至全社会都需要重视起来,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努力。小学阶段是学生三观、性格的塑成时期,这一时期的心理健康教育直接影响着他们未来的发展,教育工作者对他们进行的积极引导会使其受益终身,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性格健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