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手臂按摩仪
2021-11-18李梓洪李宏旭
李梓洪 李宏旭
摘要:按摩器是人们为了满足自身需求而设计研制的新一代保健器材,其是在物理学,仿生学,生物电学,中医学以及多年临床经验的基础上研制的产物。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凭借自身不断的创新与发明,按摩器产品也随之涌现出各式各样的种类,比如颈部按摩器、手部按摩器、腿部按摩器等等,这些按摩器均能够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一定的作用,但是对于单独的手臂按摩器却少之又少,此款手臂按摩器是对其结构进行设计,不同市面上手臂电动按摩器和带前臂按摩装置的按摩椅。此产品不仅组装方便,设计精巧紧凑,能满足大部分机械的生产加工,降低生产和使用成本,传动稳定性好,噪音低等优点。
关键词:手臂按摩仪;新型;非用电结构;性能好
一 引言
随着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胳膊酸痛的情况也越发普遍,而市场上的手臂按摩仪十分缺少,特别需要一种轻柔式,类人手抚摸式,具有美肤功能的手臂按摩仪力度轻柔,物理按摩的按摩仪。我们这款按摩仪方便快捷,可以移动,美观安全,可以为身体承受不了电流刺激的患者提供按摩服务,并且无需用电,环保高效。综合以上,当下的市场对于我们的按摩仪发展极其有利,有一定的市场前景。
二 按摩仪简介
1 按摩仪合理化的方案
此款轻柔式美肤手臂按摩仪,以人体穴位为基础,经过中医、和使用人群的调研设计,告别以电为驱动方式,改为机械传动,安全可靠,选择新型材料贴和人体肌肤,更加舒适。在结构上,设置多个部分组合,使用时活动方便,通过对按摩仪指压力度的调控和选取高弹材料来做指压器,选取具有良好性能的高弹材料来做指压器,使按摩体验更像是多觸点型轻柔滚动式抚摸,而指压方向,则以简单直接的单向滚动为运动形式,能帮助使用者舒缓肌肉,疏通经络,达到活血化瘀的功效。
2 按摩仪总结构的选型
本产品目的在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与弊端,提出一种可以从降低成本,噪音低,结构紧凑,节能环保等方面进行设计。而且可以对前臂和上臂都可以起到按摩作用的新型手臂按摩仪,它属于一个单独的装置,本次设计采用的主要传动方式为同步带传动,但这仅是本产品运动方式的一部分,为了达到手臂按摩仪的按摩效果,在其同步带上安装直线导轨滑台模组,作x轴方向的直线运动;在滑台上在安装个滑轨使其按摩装置进行Y轴方向的直线运动,总体不仅组装方便,设计精巧,能满足大部分机械的生产加工,成本较低,适合批量化适用,具有减振能力,噪声低,维护保养方便,不需润滑,维护费用低等优点。本次实用新型通过手动进行操作,不同于以往的电动控制,以手动代替电动,大大减少使用成本,减少了噪音而且杜绝了用电安全风险。
三 按摩仪主从轴强度校核
1 主轴的强度校核
注:1-2段安装深沟球轴承,其轴颈为5mm;
4-5段用于安装同步带轮,其轴颈为19.5mm;
5-6段用于安装手摇轮,其轴颈为28mm;
2-3段、3-4段为轴肩,其轴颈分别为5.5mm和3mm;
则主轴的总长度L=55mm。
从手册中查取在确定轴承的支点位置时的a值,对于6800型深沟球轴承,查得a=2.5mm。
根据图3-1可以计算出主轴的支承跨距:
L=28+19.5+3+5.5+5=61mm
L1=7+2.5+5.5+3=18mm
L2=19.5-7+2.5=15mm
①对轴作受力图,弯矩图,扭矩图
②根据T=334.25N.mm可以进计算出同步带齿轮的力:
④根据公式求出主轴的弯矩和扭矩后,进行弯扭合成校核计算。
所以传动轴的强度满足要求,之前确定的轴径是完全符合要求的。
四 按摩仪评价
1 创新之处
在有限的空间内拥有多层结构,结构间紧密配合。按摩仪利用传统机械部件,即手摇杆,滚轮和齿带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按摩,这样的特殊结构既能保证每个按摩点达到合适的力度,又能使使用者在整个按摩过程感到舒适。仪器将运用具有蛋白质高弹性的材料来代替传统的ABS材料,用PU软皮来替代硬树胶材料,从而解决按摩触感不良的问题。驱动方式是该按摩仪的又一个创新亮点,它抛开了如今惯有的充电式启动方式,而采用了摇杆式机械传动。这种新型的机械传动不但能解决使用者的用电需求,让按摩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而且能使机械磨损大幅降低,增长仪器使用寿命。
2 优势之处
此手臂按摩仪采通手摇轮的方式进行手动驱动,其不同于现有市场上的按摩产品,采用的是主动的按摩方式,其主动按摩器具有“在运动中按摩,在按摩中运动的双重保健功能”。
参考文献:
[1] 张媛珍.按摩椅行业:市场进入上升期,智能、精准化成主流趋势[J].电器,2020(11):60-61.
[2] 按摩手臂健头脑[J].吉林水利,1998(10):47.
[3] 黄薇.基于生活形态研究的老年产品设计需求分析[J].装饰,2007(05):116-117.
[4]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王昆 汪信远 何小柏 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6)
[5] 《机械零件强度计算的理论和方法》. 王步蠃 主编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