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和家国情怀
2021-11-18陈清华
陈清华
一
“‘龙门金刚活了!河南卫视又破圈了!
“2021年8月13日晚,为迎接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河南卫视推出了《七夕奇妙游》,35分钟的节目不负观众期待,再次引爆话题,火热出圈。其中首个节目《龙门金刚》备受关注,古风舞蹈遇上龙门石窟,金刚大力士邂逅飞天仙女,一步一重天,一夜一千年,带来视觉盛宴。
“河南卫视推出的《七夕奇妙游》共有六个节目,从现代到古代,唐小天穿越来到大唐盛世,遇见了另一位‘唐小妹唐小竹,共度七夕佳节。开场舞蹈《龙门金刚》采用实景拍摄辅以特效技术,融合《飞天舞》与古风街舞《金刚伎乐》,伴随着激昂鼓点和古典旋律,以天地为舞台,龙门金刚与飞天舞女刚柔并济。飞天舞女腾飞而舞,飘带半空飘起,抱弹琵琶,美轮美奂,几乎和《洛神水赋》如出一辙。
“不仅画面好看,这段舞蹈仿佛也是一次古今对话。节目中十三个飞天仙女代表神州十三号,男性舞蹈者着重塑造龙门金刚大力士的艺术形象,加上AR技术加入科技感包装,震撼十足,在节目尾声,主创团队根据龙门石窟的研究成果,将奉先寺进行电脑着色复原,独具匠心地表达了深刻的文化内涵。
“节目中的男女领舞都是业内知名舞者。女領舞为《舞林争霸》桃李杯金奖得主骆文博,而男领舞是凭借湖南卫视《舞蹈风暴》‘出圈的中国歌剧舞剧院演员魏伸洋。
“据悉,这个节目历经6天6夜拍摄而成,因为是实地拍摄,为了保护龙门石窟,剧组用人力搬运几十块地板,做好充分保护。
“河南卫视自从春节《唐宫夜宴》开始,逐渐依托本土文化资源优势,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真正打造出适合年轻人喜爱的节目,一方面让年轻人看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另一方面提升了文化认同感和增强文化自信,这值得一些只用流量明星的卫视好好反思,认真学习。”[1]
河南卫视破圈之作,又上新了。持续“出圈”的背后,是千年古都的文化担当。
2021年8月14日,《龙门金刚》得到了《人民日报》在海外社交平台上的大力推荐。《人民日报》英文推特、脸书账号,《人民日报》繁体推特、脸书账号,视频中国脸书账号,美丽中国脸书账号,《人民日报》优兔账号分别发布《龙门金刚》视频,并配文:“当传统中国舞蹈遇到龙门石窟:七夕之夜的精彩演出,让东方美学焕发生机。七夕是一个不仅庆祝浪漫,还庆祝梦想和努力的中国节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龙门金刚》较好地践行了这一重要论述,也为推进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探索了路径,为大力弘扬黄河文化提供了启示。
“2021年8月13日晚,舞蹈节目《龙门金刚》与广大观众如约见面。飞天柔美、金刚孔武,衣裙飘曳、刚柔并济间,仿佛石窟中的飞天和金刚雕像已化作真人,在网络上引发热烈讨论,再次占领热搜榜。
“龙门石窟是世界石刻艺术宝库,为了更好地还原雕像形象,节目团队前后8次到龙门石窟踩点,并人工搭建了99台相机,以‘子弹时间的专业手法360度展现演员们精湛的表演。
“这次‘出圈的除了‘飞天小姐姐,还有‘金刚小哥哥。节目组透露,金刚是龙门石刻艺术中最具亮点的形象之一,造像一手举在胸前,一手叉腰,尽显威严气势,代表着守护和力量,也寓意着守护爱和家园。
“从《唐宫夜宴》到《洛神水赋》《龙门金刚》,在一次次的文化输出中,频频‘出圈的除了打破常规印象的河南文化,还有许许多多绕不开的洛阳元素。
“洛阳作为本次节目的主要实景拍摄地,继2020年中秋晚会惊艳登场后,这次携龙门石窟、隋唐洛阳城、应天门、洛邑古城等文化地标和文化元素在节目中精彩亮相,为节目带来了绚丽的‘盛唐色调,呈现出千年前熙熙攘攘的市井烟火气,成为整个节目文化、视觉的‘C位担当。
“每个‘爆款的背后,其实都是传统文化展现出的强大吸引力。洛阳市贯彻落实‘文旅文创成支柱要求,充分发挥历史文化深厚的优势,加强对文旅文创的顶层设计、项目包装、品牌打造、产业培育,推动文物遗存的具象化和活化,打造沉浸式体验,塑造‘行走洛阳、读懂历史的文化品牌。
“大年初一,舞蹈节目《唐宫夜宴》在一天的时间里被观看了1000万次;端午佳节,《洛神水赋》令整个晚会在各大视频平台投放的总播放量超过60亿;七夕前夜,晚会微博相关话题阅读16.5亿人次,节目将晚会主题延展至梦想层面获得网民点赞。
“在这一次次‘出圈背后,不仅是源于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还在于互联网时代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和国潮美学的大行其道。……《龙门金刚》以天地为舞台,以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为背景,采用奇幻、奇妙、奇绝的形式给观众和网友带来了别样的惊喜、惊奇和惊艳。……路红莉表示,创作‘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目的就是让传统文化更加生动、形象。事实再次证明,这样的文化讲述方式确实赢得了大家的喜爱,也进一步坚定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
“正如网友评价的‘始于颜值、兴于文化,优秀的传统文化始终是节目创作的基石和源泉。节目的细枝末节也都能‘引经据典: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仇英的《千秋绝艳图》、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大量‘黑科技的运用进一步加强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弘扬、活化利用,引起更多年轻观众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2]
从《龙门金刚》中,我们听到了未来的呼唤,坚定了文化自信,明确了肩头责任。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形成新的节日习俗。”相较于春节、元宵、中秋等传统节日,七夕无论是节日内涵,还是过节仪式,都尚缺乏共识。
现代社会如何过七夕,如何让七夕这一古老的节日重新焕发光彩和活力,这需要各界人士共同努力。有一点是大家的共识:传统节日只有找到与现代社会、时代精神的契合点,才能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在这方面,河南卫视做了非常有益的尝试。自从春节《唐宫夜宴》开始,河南卫视逐渐开始依托本土文化资源优势,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真正打造出适合年轻人喜爱的节目,提升了我们的文化自信。一方面让年轻人看到了我们文化的博大精深,艺术之美被充分呈现了出来;另一方面提升了文化认同感和增强文化自信,这是如今很多综艺节目做不到的。《七夕奇妙游》是又一次现代与传统的完美结合,是又一次对传统文化的充分挖掘与展现,《龙门金刚》更是这一理念的充分体现。
依托传统节日打造出一个个出圈节目,河南卫视显然已经找到了流量密码。
《七夕奇妙游》导演路红莉说:“我们这个系列节目至今没有依赖流量明星的支撑,但是无论从节目选择、视听手段、表现形式,还是传播方式,它都是适应现代网络的,这是我们一直在追求的一个方向。”
是的,没有依赖流量明星的支撑无疑是最佳的选择,也是成就它出圈的原因。该节目以“文化传承”为脉络,以“家国情怀”为核心,进一步打造有创意、有潮流、有品质的文化盛宴,“中国节日”系列节目还将为接下来的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国节日注入想象力和创造力,延续传统文化路线,将文化与节目多维融合、大跨度奔腾,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美起来。
没有真挚的感情就不可能有“出奇的灵感”,河南卫视有责任、有家国情怀,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也有大台的担当。
2021年8月13日(农历七月初六),是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的前夜。
奇妙夜“节节过”,但次次有新意。这一次的七夕节,不只谈爱情和浪漫,还多层次挖掘七夕节的传统文化,进而把节目主题延伸至梦想层面,传递勇敢、坚定、力量感、自强的民族文化精神。
把七夕传说、龙门石窟文化、石雕艺术、中国戏曲文化、敦煌乐舞融合于一体,不仅好看好玩,其文化内涵也令人震撼。
要想了解七夕节的文化内涵,就得先了解这个节日的来历。
七夕,时在夏历七月初七,又称“七月七”“双七节”,这一天,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七夕节。七夕节的来历与民间流传的牛郎与织女的故事有关,它最早的渊源可能在春秋战国时期,不过那时候的七夕,是为了祭祀牵牛星、织女星,并无后面的故事。直到汉代,其细节才与牛郎织女的故事联系起来,并且正式成为属于妇女的节日。
因为七夕节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故而人们又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少女们会在这个节日里“拜织女”。她们大都是预先和自己朋友或邻里约好五六人,多至十来人,联合举办。举行的仪式,是在月光下摆一张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鲜花几朵,束红纸,插瓶子里,花前置一个小香炉。然后,约好参加拜织女的少女们,斋戒一天,沐浴停当,准时都到主办者的家里来,于案前焚香礼拜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向织女星默祷,希望长得漂亮或嫁个如意郎。玩到半夜始散。
七夕乞巧的习俗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穿针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代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传: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林杰《乞巧》诗云:“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更写出了唐代人过七夕的盛况。在民间,女孩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仙女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
在我的童年、少年记忆中,七夕和观星有关。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闪耀,一道白茫茫的银河像一座天桥横贯南北,在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人们传说在七夕的夜晚,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的银河相会,或在瓜果架下可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在浙江绍兴的农村,这一夜,会有许多少女一个人偷偷躲在生长得茂盛的南瓜棚下,人们相信,在夜深人静之时如能听到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悄悄话,这待嫁的少女日后便能得到千年不渝的爱情。
有一种俗传,认为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主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一定要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魁星爷就是魁斗星,廿八宿中的奎星,为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也称魁星或魁首。古代士子中状元时称“大魁天下士”或“一举夺魁”,都是因为魁星主掌考运的缘故。据说,魁星爷相貌丑陋,但志气奇高,发愤用功,竟然高中了。皇帝殿试时,问他为何脸上全是斑点,他答道:“麻面满天星。”问他的脚为何跛了,他答道:“独脚跳龙门。”皇帝很满意,就录取了他。还有一个完全不同的传说,说魁星爷生前虽然满腹学问,可惜每考必败,便悲愤得投河自杀了,岂料竟被鳖鱼救起,升天成了魁星。因为魁星能左右文人的考运,所以每逢他的生日七月七日,读书人都郑重祭拜。当然了,这只是民间传说。在现实生活中,真想求取功名、考个理想的大学,还需要自己勤奋读书才行,不能僅仅靠祭拜魁星。过去,老人爱说一句话:很多事先天注定,那是“命”;但你可以决定怎么面对,那是“运”。生活,需要追求;梦想,需要坚持;生命,需要珍惜;但人生的路上,更需要坚强。
咱们接着说七夕节的习俗与文化。
七夕节还有很多称呼。俗传七夕牛郎织女相会,织女要梳妆打扮、涂脂抹粉,以致满天飘香,故也称香日;牛郎织女二星所在的方位特别,一年才能相遇一次,故也称这一日为星期;因七夕有乞巧的风俗,故也称巧夕;七夕节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赛巧等为主要节俗活动,故称女节,亦称女儿节、少女节;农历七月古称“兰月”,故七夕又称“兰夜”;因为乞巧、乞文等俗多由少女、童子为之,故也称小儿节;因为这天有穿针的习俗,故也称穿针节。
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充满着童趣。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七月七夕“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宋周密《乾淳岁时记》说:“以小蜘蛛贮合内,以候结网之疏密为得巧之多久。”明田汝成《熙朝乐事》说,七夕“以小盒盛蜘蛛,次早观其结网疏密以为得巧多寡”。古代的儿童怎么过七夕节呢?他们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又叫“贺牛生日”。因为传说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织女分开后,老牛为了让牛郎能够跨越天河见到织女,让牛郎把它的皮刨下来,驾着它的牛皮去见织女。人们为了纪念老牛的牺牲精神,便有了“为牛庆生”的习俗。
七夕节,在过去也和“种生求子”有关。旧时习俗,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们生出绿油油的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称为“壳板”,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瓷碗中,等它们长出肤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各地也称为“泡巧”,将长出的豆芽称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针,抛在水面乞巧。还用蜡塑各种形象,如牛郎、织女故事中的人物,或秃鹰、鸳鸯等动物之形,放在水上浮游,称之为“水上浮”。又有蜡制的婴儿玩偶,让妇女买回家浮于水土,以为宜子之祥,称为“化生”。
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同一个七夕节在各地的节日活动内容也各不相同。在我国西南一带,七夕节有妇女洗发、染指甲的习俗。当地的年轻姑娘喜欢在节日时用树的液浆兑水洗头发,认为这样不仅可以年轻美丽,而且未婚的女子可以尽快找到如意郎君。七夕沐发这项习俗大约和七夕“圣水”的信仰有关。人们认为,七夕这天取泉水、河水,就如同取银河水一样,具有洁净的神圣力量。有的地方直接叫它“天孙(即织女)圣水”。因此,女性在这天沐发也就有了特殊意义——用银河里的圣水净发,必可获得织女神的护佑。有的地方还流行用脸盆接露水的习俗。传说七夕节时的露水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把露水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用花草染指甲也是大多数女子与儿童在节日娱乐中的一种爱好,也与生育信仰有密切关系。
直到今日,七夕仍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但不少习俗活动已弱化或消失,惟有象征忠贞爱情的牛郎织女的传说,一直流传民间。
二
在《七夕奇妙游》特别节目中,2035年的女宇航员唐小天借用科技的力量“穿越”唐代来到 “神都”洛阳,结识了医药世家出身的唐小竹和说书艺人唐小可,在她们的带领下度过了一个特别的奇妙夜晚……
看到这里,作为一个医生,我开始自问:如今,医学世家缘何越来越少?“前不久,原上海医科大学迎来八十华诞。一位校友向母校致辞间动情地说道:‘我家三代七口人都与上医有联系。我们或毕业于上医,或曾工作在上医。参观校史博物馆之际,笔者亦惊奇地发现:子承父业的医学世家,在上医校友录中还真不算少。
“醫学世家,向来是传承医道的好载体。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卫生部部长陈竺……诸多名家出身医学世家。父辈正直博学的品格,于耳濡目染间授予后来人,使精诚的为医风范得以延续。
“然而,近来笔者也常听闻业内人士叹息:越来越多的医生不愿子女从医,医学世家正日渐稀少。临床工作廿余年的医生坦言,‘不想让孩子再走自己这条艰辛的路了。不赞同子女从医,原因大致可归结为三点:医疗工作风险高强度大,无法顾及个人及家庭;目前的工作环境较为紧张,医患矛盾多,难以得到社会理解;此外,工作所得报酬与付出不成正比。
“古人云: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医疗行业曾因崇高的社会地位、稳定的收入吸引大批拔尖人才。而今行业优势正慢慢淡化,医学院生源中,专业调剂生数量已盖过志向明确的学医者;学生毕业后,好苗子放弃临床选择药企的不在少数。一位教授向笔者倾诉内心担忧,‘留不住最好的人才当医生,若干年后,我们的医疗水平如何不受影响?我们的病人怎么办?”[3]
不说这个了,还是说说洛阳文化吧。
临黄河而知中国,临河洛而知华夏。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言:“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他高度概括了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之间的关系。而我们的先祖,通过与黄河打交道读懂了大自然,也认识了我们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原也是黄河的赠礼。河流孕育生命,也孕育着人类文化。河流文化作为一种人类文明类型,已成为一种共识。黄河文化陪伴着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蕴含在丰富多彩的“黄河故事”里,缔造了黄河文明之舟。
《七夕奇妙游》节目总导演路红莉表示,洛阳作为千年古都,处处充满历史的厚重感和人文的浪漫情调,这种文化底蕴与《七夕奇妙游》的定位、创意完美融合,因此把本次实景拍摄的重点放在洛阳。
洛阳“居天下之中”,自古便有“河山拱戴,形胜甲天下”的美誉,既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古代帝王理想的建都之地。曾经的汉魏洛阳故城,城郭巍峨、宫阙壮丽,北依邙山,南临洛水,是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五个朝代的古都,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据《括地志》载,早至秦代,洛阳城内置南宫、北宫。东汉时,光武帝刘秀“幸南宫却非殿(正殿)”,同时又重修了北宫。诗云:“两宫遥相望,双阙百尺楼。”北宫正殿为德阳殿,“南北七丈,东西三十七丈四”,异常华丽,可容纳万人。虽然今天我们已看不到当初富丽堂皇的宫城,但透过巨大的城门墩台和阙台台基,足以领略洛阳历史的厚重与沧桑。
河洛文化是中原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洛阳文化底蕴厚重,在全国乃至全球具有很高的认同度,有基础有条件打造国家文化创新高地。近年来,洛阳打破传统思维,进一步提高站位、拓宽视野,聚焦营销洛阳文化旅游的目标,善于用传播思维策划活动,针对不同受众群体设置话题,坚持移动优先,扩大网络传播,不断提高洛阳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洛阳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建城史,先后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作为千年古都的文化地位不可替代;洛阳现有世界文化遗产3项、6处,千年凝聚的文化宝库给了洛阳作为‘文化担当最生动的注脚。如今,文化洛阳正借助一个个年轻化的平台,闪亮登场。”[4]
洛阳是多少人魂牵梦萦的地方。“洛京千里近,离绪亦纷纷。”“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李白、杜甫、白居易、孟浩然、韩愈……唐代诗坛的众多巨星在洛阳会聚,或定居,或旅居,或游历,为后人留下珍贵的诗句,诸如“欲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香”“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功夫织得成”“千娇百媚看不够,魂牵三月洛阳花”“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等等。
“追本溯源,根在河洛。”洛阳北邙因山势雄伟、水深土厚,伊、洛之水自西而东贯洛阳城而过,可谓古人崇尚的“枕山蹬河”的风水宝地。“生在苏杭,葬在北邙”,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平民百姓,墓主的命运与洛阳城的命运紧紧相连。
历史上,戍边的将士、留守的闺妇、旅居的游子、买卖的商人,“古来名与利,俱在洛阳城”。作为唐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都城洛阳吸引着多少达官贵人、商贾名流、文人墨客。
白居易在洛阳龙门饮酒作诗,卜居了18年!龙门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让大诗人白居易如此魂牵梦萦?
“从远处看,龙门伊阙正对着洛阳城,东山、西山犹如伸出的双臂,似乎要把洛阳城揽入怀抱。
“这张开的双臂,一张就是永远!成了永伴龙门左右的精神援手,点拨着洛阳人的文化灵性。
“有这样一个故事,伊川县有一个少年,家住龙门南侧。他天天赶着一群羊,到龙门放羊。那是20世纪40年代,龙门石窟没有采取保护设施,野草都跑到洞窟边的缝隙里扎根了。这个少年一边放羊,一边在石窟里面转悠。
“突然,他发现一个洞窟里镌刻着漂亮的书法。这些字,与他以往见过的大不相同,每一笔下力都很重,如刀砍斧劈一般。他是稍稍懂得一些书法的,也曾帮别人写过春联。他被迷住了,找来小树枝,蹲在地上照着写起来。
“此后,这少年天天来临摹书法。后来,他才知道他临摹的是魏碑;再后来,他成了全国有名的书法家。
“这个少年当年去的洞窟,就是古阳洞。该窟开凿于北魏太和十六年,也就是公元493年,是龙门石窟中开凿最早、内容最丰富的一座洞窟,里面有很多造像题记。这些题记由当时最有名的书法家题写,是研究北魏书法弥足珍贵的资料。在金石碑刻艺术中负有盛名的《龙门二十品》,有十九品都在这个洞中。
“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明确提出了‘尊碑抑帖的观点,将碑学的地位推到了极致。由帖学占据了800年的‘龙位,只好让给了碑学。康有为还总结了《龙门二十品》的‘十美,即:‘魄力雄强,气象浑穆,笔法跳跃,点画峻厚,意态奇逸,精神飞动,兴趣酣足,骨法洞达,结构天成,血肉丰美。‘龙门二十品改变过中国书法艺术的前进方向——它让中国书法不再媚美媚上(皇帝),有了骨气浩气。难怪那少年一进此窟,就像进了宝山一样。
“一开始,龙门石窟的造像就是‘改梵为夏,即改变了古印度造像的模式,形成华夏风格。‘改梵为夏的代表作品,无疑是奉先寺。奉先寺给人的第一感觉是明亮,是大唐光彩照人的气度。空间上宽宽敞敞,布局上主题突出。奉先寺不像其他石窟,拥挤地排列着许多石龛,而是卢舍那独立自若地居中而坐,而且不穿袈裟,紧紧贴在身上的衣裳轻盈如纱,好像江南丝绸一般。这绝对是中国风格,具有其他造像所没有的独特之美。
“卢舍那大佛高17米多,气质中有着女性的妩媚与娴雅。最有意思的是,那宝相庄严的面部,却在唇边绽放了一个花骨朵般的微笑。这微笑,远比维纳斯的微笑内涵丰富,你无论走到哪个角度去看,这微笑都是专注地送给你的,亲切、圣洁又略带调侃,意味深长。
“北京大学的博士生導师费振刚教授来洛阳,他乃饱学之士,是《中国文学史》的编者之一。他看了卢舍那之后,对记者说:很想在夜里独自面对卢舍那,夜深人静,定可与大佛心灵交通也!
“为龙门秉烛而行,这就是龙门的魅力!
“作为洛阳人,我们守着龙门,守着卢舍那,反而不像外地人那样急切地来游览。而外地人,是很羡慕我们的。
“当然,‘有一百个观众,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文学家发现了大佛夜间的静美,书法家发现了魏碑的精美,而地质学家却发现了龙门山石的独特。你看那万佛洞的造像,共有1.5万尊,每一尊只有几厘米高,如果石质不坚硬,就极易断裂。正是这里的特殊石质,才造就了万佛洞万佛云集的宏大场面,造就了岩中佛国的洋洋大观。”[5]
舞蹈节目《龙门金刚》呈现出飞天仙女和金刚力士在龙门石窟漫舞的惊艳场景。其实,正如孙钦良、任丹丹在《艺术的龙门和永远的龙门》一文中所写的那样,“站在万佛洞中,绝对有一种艺术的享受。这个洞里是有音乐的!这是唐代宫廷乐舞的鸣奏声,回响在石刻舞女的衣裙和飘带之间,萦绕在洞顶的祥云与莲花之间。石壁上雕琢的舞伎和乐伎,翩翩起舞,弹着琵琶和箜篌。主佛阿弥陀佛的背上,有几十朵石雕的莲花,每一朵莲花之上,都坐一尊菩萨——在这里,佛和音乐是和谐的,佛国与人间是相通的,一切都是世俗的和亲切的。世俗化的美丽,是能够传播的美丽。生活化的艺术,是活蹦乱跳的艺术。龙门石窟的浪漫气息到处弥漫:飞天仙女簇拥着飞天仙女,飘带联结着飘带,那动作竟然不是舞蹈,而是一种破壁而出的姿态。这些飞天仙女仿佛在做着准备,准备穿过石刻的行云,向更高更远的空中飞去。而且,大大小小的飞天仙女,无一例外地都做着这种努力,就连那小小龛楣上的飞天仙女,也是这种姿态。”[6]
三
历史上的“洛阳八大景”中,“龙门山色”名列其首。
提起“龙门山色”,人们都喜欢引用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诗句:“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其实,这个引用并不全面,白居易在《修香山寺记》中开篇是这样写的:“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十寺,观游之胜,香山首焉。”白居易喜欢龙门,同样喜欢香山,甚至自号“香山居士”。白居易落户洛阳之后,曾捐资六七十万贯,重修香山寺,并撰《修香山寺记》。白居易死后,还遗命葬于香山,要生死守着香山寺,可见对香山的喜爱程度。香山寺“希声”,但“大音”绕梁。
香山和龙门山两山对峙,伊河水从中穿流而过,远望犹如一座天然的门阙,所以古称“伊阙”。到了隋朝,隋炀帝在洛阳建起了隋朝的东都城,把皇宫的正门正对伊阙,从此,伊阙便被人们习惯地称为龙门了。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顺便说一下香山寺,处于龙门石窟的斜对面,我几次经过洛阳,均与它失之交臂。或者,应该这么说,香山寺很善解风情,露不如藏。
香山寺,始建于北魏熙平元年(公元516年),历经1400多年的锤炼,别有一番风情。乾隆皇帝有诗云:“龙门凡十寺,第一数香山。”至今那块镌刻着此句的石碑还伫立着。
该说说龙门石窟了。
龙门石窟是石窟艺术的巅峰之作。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城南10多公里处,龙门石窟与山西云冈石窟、敦煌莫高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2009年,龙门石窟被中国世界纪录协会收录为中国现存窟龛最多的石窟,创造了现存窟龛数量中国之最。
望着那深深浅浅的雕刻在南北长达1公里的石壁上的佛龛,我就特别好奇:奉先寺卢舍那大佛以外十几米就是悬崖,唐代的工匠们用温热的双手琢磨冰冷的石头,用非凡的毅力和精湛的技艺,表达了天人合一的理念。他们靠什么把佛像的表情雕刻得如此完美?卢舍那为什么成了中国古典雕塑的绝唱?
被雕刻、被信仰为龙门石窟大卢舍那佛的造像石,慈祥而自信地微笑着,那神态仿佛定格了盛唐气象。
作为看客,有些能懂,有些不懂,有些似懂非懂,可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看出自己的感觉就行了。这就好比说到“独孤九剑”,鲜少有人能记全九种招式,但是说到“无招胜有招”,就谁都知道了,而且每每说起总是心潮澎湃。
今天的游人从千万里之外不辞辛劳来到龙门,直奔的就是那个再无袈裟、也永远再没人敢给其画上袈裟的卢舍那大佛。仿佛,在人们的潜意识里,龙门就是卢舍那,卢舍那就是龙门了。
著名的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说:“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特定的情绪。”北魏佛教盛行,洛阳佛寺竟多达1367座,其中最大的一座是永宁寺,其高大的佛塔建于北魏熙平元年(516年)。据《洛阳伽蓝记》记载:永宁寺“中有九层浮图一所,架木为之,举高九十丈,上有金刹,复高十丈,合去地一千尺。去京师百里已遥见之。”龙门石窟就开凿于山水相依的峭壁间。它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3年)前后,后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
千年过去,一行人远去天国,但人们依旧能在龙门石窟的峭壁间,倾听到石匠开凿石窟的余音。
“北魏皇家开凿的宾阳三洞,在历时24年,耗工803366个后,却因政治动荡等原因烂了尾巴,南北二洞的造像工作没有最后完成。说得具体一点儿,就是在宾阳三洞那么大一块绝壁上,每天都有大约100个匠人在敲打石头,而这整整24年的敲打,也只是完成了宾阳中洞的造像任务。北魏虽然留下了宾阳三洞这个半拉子工程,但北魏的代表洞窟古阳洞却完成得干净漂亮。”[7]
北魏(5世纪前后)、初唐盛唐(7世纪前后)是中国石窟造像的两大高峰,而龙门石窟是在这两次造像高峰时期由皇室贵族发愿营造的,它是皇家意志和行为的体现。北魏时期人们崇尚以瘦为美,所以,佛雕造像也追求秀骨清像式的艺术风格。而唐代人们喜欢以胖为美,所以唐代的佛像的脸部浑圆,双肩宽厚,胸部隆起,衣纹的雕刻使用圆刀法,自然流畅。北魏和唐代的造像反映出迥然不同的时代风格。中国的佛教造像藝术大概经历了如下的过程:开始从过大的肉髻、过小的耳朵、不正确的手印,这种“原始型”;到追求气韵生动的美学理想,风格走向中国本土化的“秀骨清像”型;再到头部硕大,颈直而短,肩胸浑圆的“过渡型”;直到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高度完美统一,而极富人性味的“唐代古典型”的高峰。
龙门石窟的唐代造像继承了北魏的优秀传统,又汲取了汉民族的文化,创造了雄健生动而又纯朴自然的写实作风,达到了佛雕艺术的顶峰。
龙门石窟也是书法艺术史的宝藏。著名的书法精品龙门二十品,是后代碑拓鉴赏家从龙门石窟众多的石刻造像题记中精选出来的书法极品。清代学者康有为曾大力提倡整个社会书写要用魏碑体,还称赞魏碑有十美,如:笔法跳跃,结构天成,血肉丰美等。
奉先寺是龙门唐代石窟中最大的一个石窟,长宽各30余米。据碑文记载,此窟开凿于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在位时期,于公元675年建成。洞中佛像明显体现了唐代佛像艺术特点,面形丰肥、两耳下垂,形态圆满、安详。天王手托宝塔,显得魁梧刚劲。而力士像就更动人了,他右手叉腰,左手合十,威武雄壮。
“奉先寺卢舍那大佛以外十几米就是悬崖,当时工匠们显然不能后退以观察佛像面部各处细节的安排,而隔伊河相望又嫌太远,且那时还没有望远镜之类的辅助工具。唐代的工匠们靠什么把佛像的表情雕刻得如此完美?卢舍那为什么成了中国古典雕塑的绝唱?
“在中华文明的腹地,人类两大文明终于联合起来,打造出了石窟艺术的巅峰之作——龙门石窟。
“石头和人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艺术之始,雕塑为先,盖因人类穴居野处之时,必先凿石为器,以谋生存——人类与石头年复一年,相互磨砺,渐渐地,‘人猿相揖别,人和动物分野了。
“‘人猿揖别后,人类并没有忘记与石头的旧交:西方人喜用石头给自己盖房子,东方人喜在石头上给佛爷凿房子,并题记,并造像。
“被雕刻、被信仰为龙门石窟大卢舍那佛的造像石,慈祥而自信地微笑着,那神态几乎就是‘有情于天下的盛唐气象。
“龙门造像尽管雕刻的大都是从印度来的神灵,但它们却大都是中国人的面孔,穿的是中国人的衣服,佛在龙门‘入乡随俗了。佛教源于印度,其建筑与构筑物有多个种类,石窟则是最古的形式之一。石窟本是僧侣的住处,后来发展成两种形式:‘礼拜窟与‘禅窟。礼拜窟雕造佛像,供人瞻仰礼拜;禅窟主要是比丘居住的地方,但也雕佛造像。
“在我国,除云冈的昙曜五窟等造像外,由皇家直接开凿的石窟几乎全都集中在龙门。作为北魏、唐代皇家及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龙门石窟体现的无疑是皇家的意志,它具有浓厚的国家宗教色彩。龙门石窟的兴衰嬗变,不仅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公元5世纪至10世纪皇室崇佛信教的盛衰变化,而且因其与众多重要人物和历史事件有关,也披露着中国历史的政治风云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龙门石窟的这一突出特征,是其他石窟无法匹敌的。
“‘相好希有,鸿颜无匹。卢舍那,我们只能这么形容它。
“大卢舍那像龛坐西朝东,开凿于唐高宗时代,是高宗发愿为他的父亲唐太宗李世民建造的。《大卢舍那像龛记》云:‘大唐高宗天皇大帝之所建也……皇后武氏(则天)助脂粉钱两万贯……支料匠:李君瓒、成仁威、姚师积等。至上元二年(公元675年)乙亥十二月卅日毕功。大龛的造像内容是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共九尊大像。卢舍那大佛坐像通高17.14米,弟子立像高10.65米,菩萨立像高13.30米,天王、力士各高10.30米。在九尊造像中,以主像卢舍那大佛为最高,两侧造像高低波浪起伏,构成优美的天际线。大卢舍那像龛以卢舍那大佛为中心,组合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收到了众星捧月的艺术效果——卢舍那庄严典雅、丰腴秀美、雍容大度、摄人心魄,是理想化的圣贤形象。
“大卢舍那像龛这种唐代皇家石窟的恢弘气派,正是大唐帝国强大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体现,它不仅是唐代雕塑艺术的最高成就,更是盛唐这一伟大時代的象征。‘相好希有,鸿颜无匹。大慈大悲,如月如日。说到卢舍那,不能不引用唐代对‘大卢舍那像龛的‘自评。
“众所周知,营造石窟艰巨而危险,它势必要凝结一大批古代匠师的心血和智慧。在《大卢舍那像龛记》中,我们看到了几个陌生的名字:李君瓒、成仁威、姚师积……他们是唐代匠师的杰出代表,他们曾经劈山凿石,在险峻的崖壁上,用温热的双手琢磨冰冷的石头。他们默默无闻,经年累月,用毕生的精力解放石头的灵魂,石头活了,他们却在九泉之下鲜为人知。
“这盖因我们的匠师所处的社会地位极其低下,他们虽亲手创造了辉煌的艺术,但青史上却难觅其名。
“‘他们基本上是农奴(官奴)身份。北魏和唐代的中央政府下设石窟丞,他们都归石窟丞管理。作为特殊工种,他们子承父业,世代为奴,其身份是不容变更的。因为皇家世代开凿石窟,他们就必须世代为皇家服务。郑州大学教授、龙门研究院顾问温玉成说,‘他们的心是虔诚的,技艺是世代积累的,他们创造的巅峰,是我们后人永远不可企及的。敦煌、云冈等处属于砾岩、沙砾岩,质地松散,易于开凿,而龙门属石灰岩,质地坚硬,不易雕像。但‘不易雕像恰恰是‘宜于雕像。‘不易雕像是就开凿难度而言的,‘宜于雕像是从石质细腻上说的,因为细腻的石质能让雕像更为秀美而传神。在石灰岩上大规模造像的,除却龙门,可谓‘别无分店。卢舍那不可企及,这也是一个原因。
“造像是有‘粉本(蜡样)的,粉本好做,‘放大样很难!何况,架子搭在那里,人悬在半空,怎样处理好整体和局部的关系?这是现在的雕塑家也很难解决的问题。‘不信?看看我们现在的作品,你就知道了。温玉成说。奉先寺卢舍那大佛以外十几米就是悬崖,当时工匠们显然不能后退以观察佛像面部各处细节的安排,而隔伊河相望又嫌太远,且那时还没有望远镜之类的辅助工具。唐代的工匠们靠什么把佛像的表情雕刻得如此完美?这个问题也许永远也不会有答案。
“卢舍那是按照武则天的面形雕造的吗?
“卢舍那是梵文‘光明遍照的意思,是释迦牟尼的报身像,也可以通俗地说,它是释迦牟尼的另一种身份或境界。有的学者认为,龙门的这尊卢舍那是按照武则天的面形雕造的,可以作为武则天的化身人佛像。‘这是没有道理的。武则天拿了两万贯脂粉钱,是以一个贤惠皇后的身份来行事的。既然这样,她岂能将唐高宗为唐太宗作功德的卢舍那佛雕成自己的模拟像?何况卢舍那雕成于公元675年,正是武则天出于政治的需要,竭力取得高宗信任的时候。温玉成说,‘再说,艺术是永远高于模特儿的,把伟大的艺术作品看作是一个人,这本身就有问题。
“武则天确曾利用佛教为其掌权鸣锣开道。温玉成说:‘弥勒是未来佛,按照佛的神话预言,50多亿年以后,弥勒才能修炼成佛,但武则天让他提前成佛了。在印度,弥勒现在也没有修成佛。但在中国,武则天之后,弥勒也频频成佛,他几乎成了农民发动起义、改朝换代的理论基础。在龙门摩崖三佛龛中,武则天将本尊的位置由释迦牟尼佛改成了弥勒佛。当时白马寺方丈也就是武则天的情夫薛怀义说,武则天是弥勒下世,要做人间之王。这之后,龙门石窟弥勒像多了起来。一般情况下,佛像两侧协侍的,应是弟子或菩萨,但摩崖三佛龛为突出弥勒佛的地位,在其两侧协侍的,依然是两尊佛,这在佛经中,是找不到根据的。叫人疑惑的是,这组雕像最终没有完工,留下了一个千古之谜!
“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一个女人两个皇帝丈夫,且两个皇帝还是父子,这事本来就是千古奇观。
“但龙门的千古奇观不只是凿满了龙门半壁悬崖的佛教造像,还有撑起了龙门半壁河山的‘诗唐(闻一多先生称唐代为‘诗唐)——开启初唐盛唐诗坛大幕的龙门诗会,发生在龙门东山香山寺;中唐诗坛的主将、新乐府运动的领袖白居易,安葬在龙门东山的白园。”[8]
因为胸中少墨,所以笔者不敢乱说,只能谈谈自己的感受,相关的资料引用了于茂世撰写的《永远的龙门》。有新闻界的前辈评论说,于茂世的《永远的龙门》,全篇以“面对中国雕塑巅峰时代的经典之作(龙门石窟)18年之久,老白(白居易)视而不见,这是为什么?”开始,以一个现代人的心理揣摩着古人白居易的想法,一步步追随着白居易的脚步漫游龙门,并不时拿自己的观点与古人观点相碰撞,最后在结尾处留下颇为情绪化的感慨:“只有卢舍那,1000多年来,始终坐在龙门的高山上微笑着。卢舍那的笑,就是半个盛唐。”
“古阳洞‘秀骨清像的佛爷让梁思成、林徽因惊叹。
“北魏孝文帝把南朝士大夫们的风流时尚‘移植到佛国,塑造出‘褒衣博带、‘秀骨清像的佛爷。这是天国难以远离人间的又一佐证。
“北魏虽然留下了宾阳三洞这个半拉子工程,但北魏一代的代表洞窟却完成得干净漂亮,它就是在1936年时让梁思成、林徽因一行叹为观止的、开凿于孝文帝时期的古阳洞。
“龙门山的石径崎岖坎坷,生满滑腻的青苔。1936年初夏,梁思成、林徽因、刘敦桢及他们的学生陈明达、赵正之等5人‘上下而求索的龙门石窟,还是个人迹罕至的荒芜之地。害怕野外骄阳的林徽因,来洛阳前特意带了把用于遮阳的油布伞。没想到在龙门,这把油布伞却被派上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用场:进得洞窟,他们迎来的‘第一道风景就是因受到惊吓而横冲直撞的蝙蝠,这时,伞正好能抵挡成群的蝙蝠和雨点一样落下的蝙蝠的粪便。
“在古阳洞,他们发现了一个怪现象——主尊是道家天尊,两旁的雕像却是菩萨。梁思成凑近看了看,说:‘这肯定是清末补上去的,门户之争竟至于此(古阳洞那时叫老君洞,曾住过道士。解放后,用泥改塑的道家天尊被剥去,释迦牟尼佛才得以重见蔚蓝的天)!
“林徽因则深深地被这座大洞窟的艺术建构迷住了。她席地而坐,把画板放在膝盖上,不停地自语着:‘太美了,真是奇迹!真是奇迹!
“忽然,林徽因喊道:‘你们来看,这就叫秀骨清像、褒衣博带!这就是南朝的画风!你们看,这衣纹,这线条,像不像顾恺之的画?刘敦桢凑过来仔细看了看,说:‘嗯,是有《洛神赋图》的韵味,徽因,你真是好眼力!
“大画家顾恺之不但画画得好,还擅长雕塑佛像。可惜的是,这一点并不为世人所知。他雕塑的佛像,很像他的朋友戴逵的手法,面容清癯,两肩削窄,是谓‘秀骨清像。这种风格,也是被东晋、南朝共同体认的艺术风格。南朝的士大夫,平日讲究漂亮的容貌,涂脂抹粉,穿著宽大的衣服,结着宽带子,戴着高帽子。他们出则乘车,入则扶持,整天饮酒赋诗,吃药学仙,坐而谈玄,装出一副神仙的样子。这种流风相仿相习,成了‘秀骨清像风格的社会基础。
“‘我觉得龙门石窟造像所体现出的这种艺术风格,和北魏孝文帝所推行的汉化改革有关。北魏迁都洛阳后,中原汉族褒衣博带式服饰风行,南朝的思想和艺术传入北方,这给佛教艺术的发展造成了新的条件。你看这些佛像,它们所表现的正是秀骨清像式的瘦削形体和衣带宽大的褒衣博带式的服饰。这些佛像雍容安详,表情温和,潇洒飘逸,完全代替了北魏前期面相丰圆、肢体肥壮、神态温静的那种佛像风格。这种造像艺术风格和服饰的变化,显然是孝文帝实行汉化政策,借鉴东晋、南朝和中原汉文化的结果。林徽因道。
“刘敦桢击掌赞叹:‘精彩!精彩!北魏造像艺术的后期变革,算让你讲活了,因为有对云冈石窟的研究,你才有这样精辟的见解。
“古阳洞造像体态修长,面相清癯秀美,眉目疏朗,颏尖唇薄,脖颈细长,两肩削窄,就连那壁上浮雕的飞天仙女,也一样修长飘逸,长裙曳地。在古阳洞,‘褒衣博带和‘秀骨清像和谐统一,臻于完善,龙门北魏雕刻的成就,诚如法国汉学家格鲁赛所言,‘代表人类宗教艺术的一个高峰。
“梁、林此次结缘龙门,意义深远。解放战争时期,他们编写了《全国重要文物建筑简目》。
“1961年,这本册子经修订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目录》,由国务院颁布。
“都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个‘清谈误国的时代,但浪漫的谢安一边和客人下棋,一边指挥着淝水之战——‘孩子们到底把秦人打败了。
“都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个‘盛产昏君的时代,但孝文帝不仅借来了谢安的浪漫,于公元493年开凿龙门石窟,创造出‘褒衣博带‘秀骨清像的佛教造像之中原风格,给我们河南留下了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还于公元496年敕建了少林寺,可谓功德无量。
“李世民有14个儿子,长子李承乾小时候很聪明,8岁即被李世民立为太子。但随着年龄的渐长,李承乾两面派的本质也暴露出来。更不巧的是,一场大病后,李承乾成了瘸子,走起路来十分艰难。作为未来的皇帝,承乾的这种形象让李世民有些不太满意。
“承乾的弟弟中,有个叫李泰的,聪明不让承乾,且20来岁就主编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综合记述全国情况的志书《括地志》,颇有文名。李泰身体肥胖,走起路来很费力。在与哥哥的较量中,李泰使出了吃奶的劲儿去讨好老爸李世民。
“贞观10年,唐太宗的老婆长孙皇后因病去世,李泰请求出巨资为老娘在龙门开窟造像,以博取唐太宗的欢心。
“李世民的瘸儿子李承乾、胖儿子李泰在‘夺嫡中两败俱伤,斜刺里杀出来个被史家称为‘软弱无能的李治,是为高宗。
“如果不是后来害了‘苦风疾(可能是高血压病)的李治,而是瘸子李承乾或胖子李泰做了皇帝,也许武则天的皇帝梦就胎死腹中了,也许我们今天就不能看到呈现着十足盛唐气象的龙门卢舍那大佛了,因为武则天与卢舍那‘关系千万重。”[9]
四
龙门石窟还有一个药方洞,刻有100多个药方,反映了我国古代医学的成就,也定格了“从前慢”。
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外面世界车辚辚,马萧萧,正如明代张士隆《渡茅津》诗中所写的那样——“路远回岩花柳青,秦兵曾此渡茅津。青骢来到穷荒日,多少风光不属人。”
可在龙门寺院内,有僧人,忘记刀光剑影、鼓角争鸣,将其收集到的药方,平静地刻在了药方洞内,以便让朝圣的香客和附近百姓按病索方,治疗疾病。
把一些药方刻在石碑上或洞窟中,在别的地方也有发现,这是古代医学成就传之后世的一个重要方法。
药方洞是中国医药学与佛教石窟艺术融合在一起的独特传承。龙门药方是世界上最早的石刻药方,这部刻在石壁上的医书,是世界医学宝库中的瑰宝。
历史的变迁,使许多显赫一时的东西烟消云散;时光的流逝,使许多喧嚣一时的东西归于沉寂。但这些龙门药方不会过时,也不会归于沉寂。
“龙门药方被称为龙门方,得到广泛地传播,到目前还在使用。早在北宋时,龙门方已跨越国境漂洋过海,流传到日本,被编入《医心方》一书。
“《医心方》的作者是丹波康赖,为汉灵帝刘宏后裔。在西晋时,灵帝五代孙高贵王(亦作阿留王或阿智王)刘阿知,率母子及其两千族人离开洛阳,经朝鲜赴日本,归化日籍,住桧隅郡,日本应神天皇封他为东汉使主,为移日第一代。其子刘都贺,被赐姓为东汉直,居丹波。高贵王第八代孙为康赖,他精通医术,被赐姓丹波宿弥,累迁针博士,兼丹波介(地方长官之副职)。公元984年,丹波康赖编成《医心方》一书。
“《医心方》是日本现存最早的中医养生疗疾名典,它汇集了久已失传的中国医药养生典籍近200余种之精华,是一部失而复得的中华医药集大成之作。《医心方》是日本的国宝,是中日医学交流史上的一座丰碑。
“《医心方》三十卷,其中有96个药方注明引自《龙门方》。值得注意的是,公元918年日本深江辅仁撰写的《本草和名》一书中,提及《龙门百八》的书名。显然,龙门药方在刻成后,出现过以《龙门百八》《龙门方》为名的大批拓本或抄本,流传于各地,并逐步流传到日本。……日本名医丹波元坚,是丹波康赖的后裔,他于公元1825年依据王昶之书,亲手抄录《都邑师道兴造石像记并治疾方》全文,编成一册。这个抄本,今藏于上海中医学院图书馆。”[10]
“龙门石刻药方”系北齐武平六年镌刻在洛阳龙门石窟药方洞的药方,距今1400多年,是我国最早的原始医籍之一。多数药方是在当局号召下,百姓出于各种吉祥动机,奉献而来。这些药方,在洞内经过1000多年风化、侵蚀,多已残缺不全,难以辨认。考证、整理、校注的难度可想而知。这对研究我国古代医学,特别是北齐前后的医学状态,增添了不少困难。丹波康赖所著《医心方》,收集唐代以前中国医药典籍200余种而成,称得上是汇编综述,且每录一文,均标明出处,这就为校勘、辑佚“龙门石刻药方”等典籍带来了偌大方便。由于其中许多原医著现已遗失,故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与临床价值。比如,书中《房内》篇,则是专门论述性医学的,内容非常丰富,对中国古代性医学思想是一个重要贡献。《医心方》反映了公元9世纪以前中医思路。该书于天元五年(公元984年)编写成书,约相当于中国的北宋时期。在书中明确标明、详细记载了《龙门方》的内容。
公元575年,北齐武平六年,有一位叫道兴的人,在药方洞拱门通道北侧的壁面上,雕刻的碑文中写道:“若不勤栽药树,无以疗兹聋瞽”等句。此后,开始有人在这块碑的边沿,雕刻药方,并且开始延伸到窟门以内的前壁上。后人把道兴碑当作了序言。有人推测,药方洞的药方来源,很可能是禅居于龙门寺院的僧人,将其收集到的药方作为一种善事刻在了洞内。
“你看那药方洞的洞口,竟然刻着近140个药方,可以用来治疗40多种疾病。这些药方,早已被附近的农民抄了去,据说按方抓药,吃了病就好了,还真管用。
“大有趣味!大有看頭!本来,佛国圣地,是何等庄严肃穆,却时不时地走来一群老太太,寻寻觅觅地来抄写药方,用来治病疗疾,你说怪不怪?
“说怪也不怪,佛门普度众生,禳灾驱病本就是分内的事情。只是别处的佛为人消灾,靠的是精神的力量,而龙门石窟却有实实在在的药方,使百姓更有操作性。”[11]
千百年来,无数人曾到这里寻医问药,它毫无保留,将洞口石壁上的药方悉数献出,供人用来治疗常见疾病或疑难杂症。
“药方洞原有药方153个,现存药方140个,其中文字完整者65个,部分残缺者42个,残缺过甚者33个。这些石刻药方可治疗疟疾、狂言乱言、呕吐反胃、瘟疫、癌症等40种疾病,分属于内科、外科、皮肤科、神经科、肛疾科、肿瘤科、妇科、儿科、五官科、针灸科等。这些石刻药方不仅可以治疗常见疾病,有相当一部分还能治疗现代人所说的疑难杂症。这些药方,在制剂方法上有丸、散、膏、汤等,在治疗方法上有内服、外洗、敷、熏和针灸治疗,治疗工具有针、钳、绢、竹筒、葱管、铛等。
“龙门药方所用的药物多是农村常见的,据统计约有119种。其中植物药77种,如黄连、苍耳、马齿苋、白菜、艾、绿豆、黑豆、石榴皮、车前草、酒糟、细糠、丁香、白杨树枝等,动物药28种,如刺猬皮、鸡尾、蜂蜜、头发、猪肉、猪油、鲤鱼鳞、猪胆、牛耳毛、蟾蜍等,矿物药9种,如钟乳石、石灰、雄黄等。其他药5种,即渔网、井华水(每天早晨从井中打的第一桶水)、灶底黄土、釜底墨(即锅底灰)、古屋上的瓦。
“龙门药方多数为单方,绝大多数用药为一二种药物。药方中无鹿茸、麝香、牛黄、犀角、藏红花之类的名贵药材,多是农村常见的动植物,容易寻找。龙门药方中所用药物的产地,绝大部分在中原地区。”[12]
龙门药方非常珍贵,和现在用药原则基本一致,多为“土单验方”。原来,我小时候生活的农村,房前屋后,那长满萋萋荒草的院子内,“藏”着很多宝贝的中药啊。当时乡间最常见的狗尾巴草,细细长长的叶子,中间的草茎纤细而柔韧,把长着蓬松茸毛的花穗托过头顶,风儿过处,花穗轻摇;抓地龙喜欢长在玉米地、烟地里,把根深深地扎到土里,从根部长出的嫩蔓向四周延伸,延伸到哪里就把根扎到哪里;葛芭草则喜欢生长在小路上、地埂上,不怕车碾人踩,匍匐在地皮上,一个个嫩头翘首向上,像列阵的士兵……
龙门药方虽然简单,效果却出人意料地好。有时候,简单的药反而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治疗卵巢囊肿,有的医生辨证之后,就用三味药(辣蓼20克,山栀子10克,甘草6克,随症加减),疗效颇佳。
卵巢囊肿的发生多因正气虚弱,加之情志所伤,或外感风邪乘虚内侵,产生气滞血瘀。七情所伤、肝气郁结使气血运行不畅,经期产后,血室正开,胞脉空虚,风寒之邪乘虚而入,寒凝则血瘀,气血瘀阻运行不畅,瘀结成块,滞于少腹,积而成症。治宜化瘀消肿、清热燥湿。上面这三味药如何随症加减呢?对于气短乏力者,加黄芪30克,盆腔炎加苡仁、败酱草各30克,腹痛加香附、川楝子各15克。水煎,取药液500毫升,分4次慢慢饮服,每日1剂,两个月为一个疗程。(本文所载验方,仅供参考,使用时需经医生指导)
方中辣蓼味苦、辛,性微寒,能清热利湿、杀虫止痒;山栀子味苦性寒,入心、肺、肝、胆经,能清热利湿除烦、凉血祛瘀、消肿止血;甘草清热,调和诸药。三味合用,可化瘀消肿、清热燥湿,故能使气滞消而瘀血散,进而囊肿消。
老百姓常说,“西医治标,中医治本。”中医看病,看的不是某一个症状、某一局部,而是站在你面前的这个人。就像我们看一座山,低头盯着一棵树、一块石、一片林,你能说你看到山了吗?而这棵树、这块石、这片林,只是咳嗽、发热、咽痛咽痒、腹痛腹胀等症状,这整座山才是我们要找的人。任何一种疾病,只要我们按照规律辨证,都能找到其对应的治疗办法。因此中医治本,要依规律,明医理,看整体,辨阴阳,调气机,因势利导,审因论治,最终达到阴阳和合、天人合一的境界。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为喜欢,所以专注。每次来到龙门石窟的药方洞,我就特别安静,只有在这里,我的心才能安下来。我成了传说中的“药方癖”。常有人说“人无癖不可交”。没有令自己痴迷的事物,生活将是寡淡无趣的。我想,我大约应该属于“可交”之人。
中医的核心是辨证,因此,除对病人对症下药外,还必须通过观察、诊断,根据病情变化调整用药和用药计量,才能达到辨证治疗的目的。大家不要小看“土单验方”,医圣张仲景就善于用“姜”治病。“姜”,多么常见,家家户户的厨房里面基本上都有。但你用好了“姜”,那你就是中医高手。你看,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用药法度多么严谨,尤重药物的炮制、配伍、煎法、服法。其中,张仲景所列的方中,用“姜”极多。用生姜者,在《伤寒论》有37方,在《金匮要略》中有31方。总计68方用到姜,占总数113首方剂的一半以上。方剂名称中有生姜的,《伤寒论》就有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栀子生姜豉汤,生姜泻心汤,黄芩加半夏生姜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金匮要略》中有橘皮枳实生姜汤,桂枝枳实生姜汤,当归生姜羊肉汤,生姜半夏汤等。
仲景根据“辛甘发散为阳”的经旨,提出甘草干姜汤以复阳气,方中干姜炮用,重在温中,取其守而不走,所以《伤寒论》说:“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方中甘草补中益气,干姜温中复阳,炮用守而不走。中阳得复,脾气健运,则厥愈足温。《金匮要略》亦有“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臃,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方中炙甘草重在补土,炮干姜重在温中,亦即“虚则补其母”的方法。生姜汁的运用,见于《金匮要略》的生姜半夏汤,方中用生姜汁取其辛散之力,以奏散寒逐饮之效。仲景除上述二方分别使用炮姜和生姜汁外,其余都是采用生姜和干姜。
生姜味辛微温,在运用上随着配伍不同而作用各异。仲景著述中,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第一,解表散邪。麻黃汤、桂枝汤等发散风寒剂,均取生姜辛温发散之力。如桂枝汤中,生姜佐桂枝以解肌,配大枣之甘,以行脾之津液而调和营卫;越婢汤中,生姜佐麻黄以发越水气;射干麻黄汤中,生姜配细辛散寒行水以治咳而上气;小柴胡汤中,生姜配大枣助少阳生发之气以和解少阳;大柴胡汤中,生姜配半夏扶胃阳止呕以表里双解。第二,降逆止呕。取生姜辛散,配降逆和胃药物,以治呕秽、胸痹、噫气等证。如橘皮竹茹汤中,生姜配橘皮以和胃降逆;吴茱萸汤中,生姜散逆止呕,升清降浊,使胃浊随茱萸而下泄;旋覆代赭汤中,姜枣和脾养胃,安定中州;其他如小半夏汤、橘皮汤、橘枳姜汤等方,皆能降逆蠲饮,和胃止呕。再如真武汤,本为温阳散水之剂,但方后说:“若呕者,去附子,加生姜,足前成半斤。”又通脉四逆汤方后说:“呕者加生姜二两。”栀豉汤中亦有呕加生姜的记载。第三,补虚益血。取生姜辛通卫气,配甘药治虚劳虚寒里急的腹痛。如温建中脏的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之类;配伍温补之品,以治血虚寒结的腹痛。如温血散寒之当归生姜羊肉汤;配伍炙甘草、大枣以温养胃气,资营血之源。而治气血不足、心力不继、脉结代、心动悸之炙甘草汤,以生血复脉。
在干姜的运用方面,也非常严谨。干姜性味辛温,在诊疗中可因配伍不同而功效不一。仲景所述,可大致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阳虚阴盛。这两者本是互为因果的。由于阳气虚,所以导致阴寒盛,阴寒盛,亦可致阳气虚,但毕竟以阳虚为主,因此当以回阳救逆为急务。如因中寒阳微,脾肾阳虚,致现四肢厥冷、脉沉微而细、下利清谷等脉证,甚至出现阴盛于内、格阳于外的证象,治当回阳救逆,通达内外之阳气。四逆汤中用干姜配附子回阳救逆,温中散寒,佐炙甘草甘温补中,则逐阴回阳之力尤著。而通脉四逆汤中倍用干姜,以大剂辛热,急驱在内之阴寒,使格拒于外之阳气得以内返。因阴盛于下、格阳于上出现的脉证,治用白通汤以宁上下阳气。方中干姜配附子以回阳散寒。再如阳虚阴盛之脉证,用干姜配附子组成干姜附子汤,以胜阴复阳。第二,寒热错杂。当证情寒热混同出现时,治当寒热并施。如上热下寒证类:热邪扰于胸膈,阴寒胜于肠中,致蚘动扰膈之乌梅丸证;呕吐腹痛之黄连汤证;呕而自利,食入即吐,气味酸臭混浊之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证;上焦留热、寒气留中之栀子干姜汤证,这些方剂皆以干姜温中焦脾胃之阳,以祛寒邪。又如泻心汤证:生姜、甘草、半夏三泻心汤,都是因于误下后,热与无形之气相结而成痞的。生姜泻心汤中,干姜与生姜并用,取干姜以温中,生姜配半夏以降逆散水;甘草泻心汤中,取干姜温中而散痞;半夏泻心汤中,取干姜配人参、甘草以温中补虚,配半夏降逆止呕。第三,温中祛寒、止血行瘀。如理中汤治中阳虚寒诸证;大建中汤治心胸中大寒痛;干姜人参半夏丸治妊娠呕吐不止,皆取干姜配人参以温补中焦。桃花汤治虚寒滑脱的便脓血,亦取干姜之辛,温暖下焦气分而补虚。以上均为补虚温中之属。而小青龙汤治咳逆倚息不得卧;厚朴麻黄汤治咳而脉浮;半夏干姜散治干呕、吐逆、吐涎沫;甘姜苓术汤治肾著,皆取干姜温中祛寒而蠲水邪。再如柏叶汤治吐血不止;王不留行散治金疮,亦属取干姜以止血而助行血瘀。
在姜的配伍应用方面,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也多次讲到,比如姜配半夏降逆止呕。
生姜辛温通阳,半夏化饮燥湿,姜、夏同用,既可制半夏的毒性,又加强半夏化饮燥湿作用,故多同时运用。仲景在《金匮要略》中用姜和半夏二味所组成的三方,在配伍运用时,更具特色。
小半夏汤治“诸呕吐,谷不得下者”,由生姜半斤、半夏一升组成,煎服法是“右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有个古今剂量折算:汉代的一两,折合中药秤十六两制剂量为一钱(3克);一升折合为六钱至一两(18克—30克);一方寸匕为6克—9克。
生姜半夏汤治“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愦愦然无奈者”。方由生姜汁一升,半夏半升所組成,煎服法是:“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半夏取二升,内生姜汁,煮取一升半,小冷,分四服,日三夜一服;止,停后服。”
半夏干姜散治“干呕、吐逆、吐涎沫”,本方由半夏、干姜等分所组成,煎服法是:“右二味,杵为散,取方寸匕,浆水一升半。煮取七合,顿服之。”
上述三方,因姜的制法不同,其作用有降、散、温的区别。小半夏汤证和生姜半夏汤证,均为饮邪内结,难以骤消,故取分服以缓解胸中寒饮。服时需待“温”和“小冷”,是因为寒饮内停,对热药可能起抗拒作用,极易引起呕吐。而半夏干姜散,因呕吐剧烈,故需“顿服”,才有足够力量以制止呕吐。
另外,生姜配大枣益脾和营。
仲景用生姜者68方,其中姜、枣合用者计47方,多数是助桂枝、白芍和营解肌。因生姜性温,大枣甘平,合而用之,既可温行脾胃之阳,又可滋养肺胃之阴,故《本草纲目》曰:“姜与枣同用益脾胃元气。”成无己谓:“姜枣味辛甘,专行脾胃之津液。”从临床应用上看,姜枣合用,一可协助桂枝、白芍和营解肌,二可协助柴胡、黄芩和解少阳之邪,三可防麻黄黄、桂枝发汗太过而伤阳损阴,如书中大青龙汤之用姜枣,即本此意。
生姜配橘皮宣发胃阳。
生姜散寒止呕,橘皮理气降逆,合而用之,则宣发胃阳,如用橘皮汤治“干呕哕,若手足厥者”,此手足厥冷,病机在于胃阳不展,与阴盛阳微的厥逆不同,故用之有效。
生姜配紫苏开郁散气。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用半夏厚朴汤治“妇人咽中如有炙脔”者,生姜、紫苏合用,旨在宣通郁气。这里所说的“咽中如有炙脔”者即是现在所指的“梅核气”,女性多见,喉中似有物阻,吞之不下,咯之不出,随情绪波动而有改变,今人用半夏厚朴汤治之屡验。《本草求真》亦谓开散郁气是生姜的功效之一。
生姜配栀、芩除烦止呕。
生姜与山栀、黄芩合用,乃中医所说的“辛开苦降”之配伍,如栀子生姜豉汤、黄芩加半夏生姜汤,均寒热互用,以除烦止呕。
干姜配附子回阳救逆。
干姜善除里寒,以温脾胃之阳,附子长于温壮肾之阳气,干姜配附子,既助附子逐阴回阳,又取其一走一守,动静相合,共温脾肾之阳,如干姜附子汤、四逆汤、白通汤等。
《本草求真》云:“干姜,大热无毒,守而不走,凡胃中虚冷,元阳欲绝,合以附子同投,则能回阳立效,故书中有附子无干姜不热之句。”就这么几句话,简单明了,但讲得非常清晰。我们的古人,多么有智慧。你看看当下,由于电脑普及,码字变得相当容易,有人一天轻松码一两万字(我们看看几种古代经典书的字数:《老子》5000字,《论语》13700字,《尚书》25800字,《孟子》35000字,《诗经》39000字)。如今,有了先进的排版与印刷技术,每天可以印刷数以万吨的书籍。如今阿猫阿狗都在出书,每当听到说某人有多少作品时,我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有多少真正有价值?有多少是垃圾?先不说思想,最起码你写的书要带着感情吧,和读者有“共情能力”吧?可事实上,真不是每个写书的人都有这个“共情能力”的。如果一个作家或者学者,他的思维非黑即白,还自以为是,极度缺乏共情能力,我觉得他首先要做的不是写作,而是去看心理医生。
扯远了,咱们接着说张仲景是怎么用“姜”的。他用干姜配参术温中止痛。干姜之辛热,能升能降,如理中汤等伍以健脾守中之人参(或党参)、白术,则能温运中阳,补益脾胃,共奏温中止痛之功。
干姜配柏叶,可以温通清降。
干姜温守,柏叶清降,温通清降并行,则脾脏虚寒可去,得以摄血而上血。《观聚方补要》亦将干姜与柏叶同用,治吐血、便血;《医学三字经·血证篇》治吐血之凉泻、温摄二法,实渊源于《伤寒论》之泻心汤与柏叶汤。
仲景用姜有至妙,应用范围广,在姜的炮制、方剂的配伍,以及煎法、服法上都有一定的法度,值得后人借鉴。
大家看,张仲景用“姜”,多么严谨。就这么一味普普通通的“姜”,居然有这么多用途。说到这里,我想,有心人大概就能够明白“龙门药方”的价值了。
“龙门药方”值得我们好好研究。事实上,关于“龙门药方”,还有很多谜底有待揭开。
“在龙门石窟的奉先寺和古阳洞之间,有一个特别的洞窟,叫药方洞。药方洞因刻有许多古代药方而闻名。
“从位置上来看,药方洞是有些尴尬的。古阳洞开凿于北魏时期,留下了书法瑰宝《龙门二十品》;奉先寺开凿于唐代,有举世闻名的卢舍那大佛。药方洞位于二者之间,看上去很普通,很容易被游人忽略。它被开凿的时间也不太好确定。
“药方洞高约4米、宽3米多,正壁造像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这些造像身躯硬直、敦实厚重,与北魏和唐代的造像风格均不相同,倒具有河北响堂山石窟造像的基本特征。响堂山石窟是北齐石窟的代表,因此,可判定药方洞正壁的造像为北齐造像,这在龙门石窟中不多见。
“除正壁外,药方洞内还有许多风格各异的佛龛。从造像题记的年号看,这些佛龛的雕凿年代不一,从北魏、北齐一直延续到唐代。其中,雕凿于北魏永安三年(公元530年)的陈晕造像龛年代最早,说明当时洞窟已经开凿,而大型造像等主要是在北齐年间完成的。
“药方洞内的唐代佛龛数量较多,唐高宗和武则天时期的尤其多,如永徽四年(公元653年),有‘王师亮造阿弥陀像记;显庆元年(公元656年),有‘王贵和造阿弥陀像记;麟德元年(公元664年),有‘张君宝造地藏菩萨记……
“一般认为,药方洞始凿于北魏末年,到武则天当政时才基本完工,历时近200年。在这段漫长的时光里,药方是何时刻下的呢?
“在药方洞口的北拱壁上方,一块‘道兴碑为人们提供了线索。
“所谓‘道兴碑,就是《都邑师道兴造像碑》,刻于北齐武平六年(公元575年)。碑文中写道:‘自非倾珍建像,焉可炻(shí)彼遗光?若不勤栽药树,无以疗兹聋瞽(gǔ)。大意是说,出资开龛造像,好比勤栽药树,可以解除耳聋、眼盲等疾病带来的痛苦。
“这能证明药方刻于北齐年间吗?不一定。
“因为‘道兴碑,人们一度认为,药方洞石壁上的药方是北齐年间刻下的。
“后来学者通过研究得出结论:这些药方不是刻于北齐,而是刻于唐代。其证据主要有两个:一是药方布局,二是药方本身。
“从布局来说,在药方洞的洞口石壁上,140多个药方刻得密密麻麻。其中,‘疗癖方和‘疗失音方刻得稍乱,明显是为了避开二菩萨龛和七佛龛。这两个佛龛雕凿于初唐,可见药方应是刻于初唐或初唐之后。
“从药方来说,药方洞石壁上刻有利用葱管导尿的方法,这种导尿术的首创者,正是初唐名医孙思邈。
“孙思邈活了100多岁,一生勤于著述。他的两部重要医书《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均完成于唐高宗时期。清嘉庆年间,金石学家王昶(chǎng)著成160卷的《金石萃编》。他在书中说,自己曾将《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与药方洞石壁上的药方进行对比,发现‘针灸法同者五处,药方同者六处。也就是说,部分药方可能出自孙思邈的医书,即药方刻于两部医书刊行之后。
“如果药方刻于唐代,那么是何人所刻?这也是一个谜。
“通常认为,可能是龙门的僧人刻下了这些药方。唐代有不少僧人在龙门寺院修行,他们收集了许多药方,时间久了,就想把这些药方公布出去,救治更多的人,可是用什么办法呢?大家一时拿不定主意。
“他们商议的时候,有人想到了北齐的‘道兴碑。既然碑文中提到‘若不勤栽药树,无以疗兹聋瞽,何不把药方刻在旁边的石壁上,让它们得到长久保存?
“大家对这个办法一致赞同。于是,经过精挑细选,一个个药方被刻了上去,这个洞窟也被命名为药方洞。
“当然,说这些药方为唐代僧人所刻,目前只是一种推测。也许随着时间推移,人们能找到更多的线索,弄清楚这些药方的来龙去脉。
“如今,龙门药方洞已走过千余年沧桑岁月。在风雨的无情侵蚀下,刻在石壁上的药方变得残缺不全、字迹模糊。不过,从被刻在石壁上的那天起,这些药方就获得了强大的生命力。不少有心人将它们抄录下来,广泛传播,并称其为‘龙门方。比如,北宋雍熙元年(公元984年),宋太宗赵光义在位期间,这些药方就漂洋过海,流传到了日本。当时,日本医学家丹波康赖在他编著的《医心方》一书中,收录了‘龙门方95个。《医心方》是一部重要的医学典籍,丹波康赖对于收录的药方均标明出处,这为人们辨识药方洞的石刻药方提供了极大方便。
“从总体来看,这些药方以单方为主,绝大多数只用一两种药物,用法简便,所用药物也比较常见,如苍耳、马齿苋、猪胆、石灰等,对古人来说,得来并不费力。这些药物可制成丸、散、膏、汤等,通过内服、外洗、熏、敷等方法施治,必要时配合针灸,以收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据统计,在这些石刻药方中,用到的药物有100多种,以植物为主,也有动物、矿物等。这些看似普通的药物能治疗近40种疾病,包括疟疾、狂言乱言、呕吐反胃、喉痒、瘟疫、癌症等,涉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肿瘤科等。其中,有些是常见病,有些则属于现代人眼中的疑难杂症。
“清代以来,金石学家对药方洞的石刻药方多有关注。如毕沅的《中州金石记》、孙星衍的《寰宇访碑录》等,都对药方进行了著录。不过,这些金石著作多将药方与‘道兴碑视为一体,合称‘都邑师道兴造石像记并治疾方。对传统中医药文化来说,药方洞的石刻药方是瑰宝。不过,这些药方的‘身世之谜,有待人们进一步解开。”[13]
“我国石刻历史悠久,品种繁多,数量巨大,内容宏富。其中石刻药方目前发现有河南龙门石窟药方洞药方、广西南宁(邕州)宣化厅范质子刻《疗病方书》、广西桂州馆驿陈尧叟刻《集验方》、广西桂林刘仙岩吕谓刻《养气汤方》、陕西耀县药王山郭思刻《千金宝要》、陕西华山莲花峰无名氏刻《固齿方》等六处,其中龙门石窟药方洞药方刊刻时间最早、内容最丰富、流传最广、影响最大。
“药方洞位于龙门石窟的古阳洞与奉先寺之间,洞高4米、宽3.6米、深4.3米,因洞窟两侧刻有古代药方,所以称为‘药方洞。据洞内北魏永安三年(530)陈晕造像题记,此时药方洞主体工程已经完成,此后经北齐直至唐景龙四年(710),近200年间断续雕造,反映出不同时代的多种艺术风格,可以窥见北魏晚期到盛唐时期佛教艺术发展的脉络。而主像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具有明显的北齐造像风格,呈现出由北魏‘秀骨清像型向唐代‘褒衣博带式转化的一种‘过渡型,是龙门石窟中唯一具有北齐风格的大型石窟。
“药方洞刻有140首药方,其中药物治療方117首,灸法治疗方23首,可治疗疟疾、狂言乱言、呕吐反胃、发背、漆疮、上气咳嗽、腹满、心痛、消渴、遍身生疮、五痔、疔疮、反花疮、金疮、瘘疮、恶刺、上气唾浓血、胸癣、失音不语、皴裂、瘟疫、恶疰、黄疸、腹部痞坚、遍身红肿、小便不通、五淋、霍乱、赤白痢疾、鱼骨鲠喉、呕哕、癫狂、噎嗝、喉痒、瘢等近40种疾病,涉及内科、外科、儿科、妇科、肿瘤科等科目。治疗工具有针、钳、绢、竹筒、渔网、葱管、铛等。治疗方法有口服、口含、漱口、闻气、灌注、漫渍、冲洗、针刺、温炙、外敷、导尿等。制剂方法有丸、散、膏、汤等。所涉及的药物达120多种,多是民间常见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大多数沿用至今。这些药方不仅可以治疗常见疾病,还能治疗疑难杂症,如:疗噎方可以治疗食道癌。
“关于药方刻制年代,历来说法不一,有北齐、北齐至唐代、唐代三种观点。持北齐说者认为刻制于北齐武平六年(575)的《都邑师道兴造像碑》与石刻药方有着密切的关系。碑文明确记载刻药方动机是‘自非倾珍建像,焉可炽彼遗光?若不勤栽药树,无以疗兹聋瞽,证明两者是同时镌造。持唐代说者认为,《造像碑》字体工整,药方笔画粗重,两者显然不是同时设计刻制;《造像碑》下药方部分文字刻在《造像碑》的岩面上,说明药方刻制时间晚于北齐武平六年(575)的《都邑师道兴造像碑》;药方洞前壁左方岩面下方‘疗癖方和‘疗失音方的布局明显躲避唐代初年雕造的‘二菩萨龛和‘七佛龛,说明这两个药方应刻于初唐或初唐以后;药方中利用葱管导尿,而孙思邈为导尿术首创者,故药方的刻制年代当在初唐之后。持北齐至唐代说者认为药方刻于北齐武平六年以后、唐麟德元年以前。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刻于唐代。
“龙门药方洞把中医文化与佛教石窟艺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是中华医学宝库里的一块瑰宝,在世界医学史上也占有一定地位。日本圆融天皇永观二年(984),日本古代医学家丹波康赖辑录中国医学典籍与非医学典籍达204种,编著《医心方》30卷,其中收录药方洞药方95首,并将其称为‘龙门方。药方洞药方跨越国境漂洋过海,流传到日本,足见其价值和影响。”[14]
“这些石刻药方,初刻于北齐,完成于唐初。此窟以这些石刻药方而著名,因此称之为药方洞。在药方洞南侧上方,有唐代《北市香行社造像题记》。题记中提到的安僧达、史玄策等均为西域人,此题记是研究唐代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资料。
“过去人们认为,龙门药方为北齐道兴所刻。但是现代研究认为,龙门药方主要是龙门僧医所刻。从北魏到隋唐,龙门寺院众多,有一大批僧医。《高僧传》记载,唐代智晖禅师曾在龙门建温室院,‘日以施水给药为事,提供人们澡浴和医药。僧医不仅为僧俗信徒治病,还致力于药方的传播;不仅编集方书,还将药方刻石作为修福德的方法之一。……近几十年来,对龙门药方的研究是一个热门课题,出版了很多专著和论文。但是,龙门药方还有很多未解之谜,比如道兴与龙门药方有无直接关系,这些药方究竟是谁刻的等”。[15]
在浩瀚的中华中医药学宝库中,虽然珍藏着各种瑰宝,但龙门石窟药方洞,无疑有它难以替代的价值。
深秋时节,黄叶满地,我的思绪仍然徜徉龙门药方中。
写到這里,听到楼上的邻居在播放一首老歌《在雨中》:
在雨中 我送过你/在夜里 我吻过你/在春天 我拥有你/在冬季 我离开你/有相聚 也有分离/人生本是一段戏/有欢笑 也有哭泣/不知谁能 谁能躲得过去/你说人生艳丽我没有异议/你说人生忧郁我不言语/只有默默地承受这一切/承受数不尽的春来冬去……
时光荏苒,沧海桑田。隽永的歌词和优美的曲调,让人听来觉得非常的情真意切、意味深长。歌曲表达的是人们对爱情的忠贞和对生活的隐忍。我想这就是最好的爱情了吧,既是通往光明的隧道,也是手握坏牌的赌徒。
事实上,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爱情,也许从来都不是主角,但是爱情永远是夜空中最明亮的星,照亮我们前行。
太阳从东边出来,露出了圆圆的笑脸。我就那么安静地听着《在雨中》,听着,听着,我觉得胸腔里溢满了温暖的感动。
参考文献:
[1] 吴翔.“龙门金刚”活了!河南卫视又破圈了[N].新民晚报,2021-08-14.
[2] [4] 郭歌.洛阳频频“出圈”的背后——点亮传统文化的现代“密码”[N].河南日报,2021-08-18.
[3]佚名.医学世家缘何越来越少[N].解放日报,2007-12-03.
[5][6][11]孙钦良,任丹丹.艺术的龙门和永远的龙门[N].洛阳晚报,2005-08-22.
[7]于茂世.“永远的龙门”系列之五 天国毕竟在人间(上)[N].大河报,2003-07-17.
[8]于茂世.“永远的龙门”系列之七 大美无言卢舍那[N].大河报,2003-07-19.
[9] 于茂世.“永远的龙门”系列之六 天国毕竟在人间(下)[N].大河报,2003-07-18.
[10] [12] [15]郑贞富.济世救人一“奇书”——龙门石刻药方浅谈[N].洛阳晚报,2018-03-20.
[13]张广英.药方洞:伊阙留胜迹,济世似良医[N].洛阳晚报,2019-08-06.
[14]林世田.善本掌故:龙门药方洞药方[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