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瘤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肾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管生成相关指标和不同月经周期痛经情况的影响※

2021-11-18

河北中医 2021年7期
关键词:月经周期体征盆腔

余 震 柳 洲 王 鹰

(贵州医科大学2019级硕士研究生,贵州 贵阳 550004)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常见的女性多发性卵巢良性肿瘤,是一种激素依赖性疾病,可导致育龄女性出现不孕症或子宫内膜癌等,临床表现为痛经、性交痛、不孕等,严重影响女性健康及生活质量[1]。米非司酮片治疗EMs主要通过对孕激素受体进行竞争,而对雌激素受体位点作用较少,因此用药后要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服药周期较长[2]。EMs属中医学癥瘕、崩漏、痛经等范畴,病因为瘀血内阻,病机在于肾阳虚弱,而瘀血的产生与患者肝郁气滞、肾虚、脾肾失调等因素均显著相关[3-5]。2019年9月—2020年10月,我们应用消瘤方治疗EMs肾虚血瘀型60例,并与米非司酮片治疗60例对照,观察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管生成相关指标和不同月经周期痛经情况的影响,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1.1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参照《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6]中EMs的诊断标准。中医诊断参照《中医妇科学》[7]中癥瘕、痛经的诊断标准,辨证为肾虚血瘀型[7]。

1.1.2 纳入标准 符合以上中西医诊断标准及辨证分型标准;卵巢囊肿直径<5 cm者;无子宫手术史者;一般资料完整;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1.3 排除标准 入组前服用过激素药物;合并子宫或卵巢恶性肿瘤;伴盆腔手术史者;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

1.2 一般资料 全部120例均为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周浦医院妇科门诊患者,均已婚,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60例,年龄21~34岁,平均(27.42±2.48)岁;病程2~9年,平均(4.62±1.33)年;卵巢囊肿直径1~4 cm,平均(2.31±0.15)cm;孕次1~3次,平均(1.52±0.10)次;产次1~3次,平均(1.49±0.08)次。对照组60例,年龄22~34岁,平均(27.34±2.51)岁;病程2~8年,平均(4.43±1.12)年;卵巢囊肿直径1~4 cm,平均(2.22±0.17) cm;孕次1~3次,平均(1.54±0.11)次;产次1~3次,平均(1.50±0.09)次。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予米非司酮片(华润紫竹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003)12.5 mg,每日1次口服。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消瘤方。药物组成:菝葜10 g,水蛭10 g,土鳖虫10 g,党参10 g,炙鳖甲10 g,木馒头10 g,石见穿10 g,鹿角10 g,王不留行10 g,莪术10 g,炮姜10 g。日1剂,水煎2次取汁200 mL,每日1次口服。

1.3.3 疗程 2组均治疗6个月经周期。

胡宏关于“心体情用”和“心兼体用”的内容,与王阳明的“心兼体用”在理论内容和表达方式上相同。然而,胡宏心性论中的“心”必须与“性”连接起来且需要以“性”为基本才能够形成本心。由此可见,“心”和“性”并不为一,而且体用关系和尚未发生或已经发生的关系时“性”和“心”之间存在主要关系。站在思想发展历史的角度看,从“性体心用”到“心性为一”的转变是完全科学合理的。

1.4 观察指标及方法 ①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管生成相关指标变化。治疗前后抽取患者肘静脉血3 mL,室温静置15 min后,3000 r/min离心3 min,取上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试剂盒均购自上海酶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②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8]对患者月经期疼痛情况进行评价,总分10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痛经越剧烈。③治疗前后对患者主要症状、体征骶韧带触痛结节、性交疼痛、非经期盆腔痛、盆腔压痛进行评价[9],各项总分3分,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症状或体征越严重。

1.5 疗效标准 痊愈:患者症状完全消失,盆腔检测无肿块;显效:患者症状显著缓解,盆腔检测无肿块;有效:患者症状有所缓解,盆腔检测肿块减小;无效:患者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10]。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2组治疗前后血清血管生成相关指标比较 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血清血管生成相关指标比较

由表1可见,2组治疗后血清VEGF、TGF-β1、bFGF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

2.2 2组不同月经周期疼痛VAS比较 见表2。

表2 2组不同月经周期疼痛VAS比较 分,

与第1个月经周期比较,*P<0.05;与第2个月经周期比较,△P<0.05;与第3个月经周期比较,#P<0.05;与第4个月经周期比较,○P<0.05;与第5个月经周期比较,□P<0.05

由表2可见,2组不同月经周期疼痛VAS比较均有下降趋势(P<0.05),且治疗组下降趋势更明显(P<0.05)。

2.3 2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评分比较 分,

由表3可见,2组治疗后骶韧带触痛结节、性交疼痛、非经期盆腔痛、盆腔压痛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

2.4 2组疗效比较 见表4。

表4 2组疗效比较 例(%)

由表4可见,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EMs是一种好发于育龄期女性的慢性、难治性疾病,现代医学并不能完全阐述其发病机制。EMs可导致女性盆腔结构改变,引起卵巢功能障碍,降低子宫容受性,从而导致不孕症的发生,甚至发展为子宫内膜癌,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11-12]。米非司酮是P受体拮抗药,能通过抑制P与其受体结合而间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使肿瘤体积明显缩小,有助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13],但其单一用药在快速控制患者病情方面效果不佳。

中医学认为,EMs为本虚标实之证,肾虚为本,寒瘀为标,患者贪凉致使寒邪入侵,引起肾阳亏损,血滞成瘀,蓄积盆腔,瘀血阻滞胞脉、胞络,成瘕作痛,发为痛经[14],因此治宜温阳补肾,行气止痛,活血化瘀[15]。消瘤方中鹿角性温,通行散邪,补阳益气,炙鳖甲滋阴潜阳,祛瘀散结,软坚消癥,二者相伍为君药。水蛭、土鳖虫、木馒头、石见穿、莪术活血化瘀,王不留行、菝葜祛湿散结,消毒解肿,湿瘀同治,共为臣药,加强君药活血软坚作用。党参健脾益气,以“养正积自除”,为佐药。炮姜行气散寒,引诸药直达病所,为使药。全方共奏温阳补肾、化瘀止痛、活血消癥功效[16-17]。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说明消瘤方可有效控制EMs患者病情,提高临床疗效。

血管新生在EMs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VEGF可通过促血管新生作用促进EMs的发生和发展;bFGF可通过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分化,诱导毛细血管胚芽生长,进而促使EMs患者肿瘤细胞增殖;TGF-β1可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异位病灶微血管的形成,进而引起EMs患者病情加重[18-19]。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治疗组血清VEGF、TGF-β1、bF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消瘤方可有效抑制EMs患者血管新生,进而控制患者病情发展。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消瘤方中土鳖虫含有多种生物甙和纤溶活性蛋白,二者可通过对人微血管内皮细胞S期和G2/M期进行阻滞,进而干扰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周期,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抑制其增殖[20];莪术中的多种生物碱可通过调节VEGF受体的表达而抑制子宫肌瘤内部血管的生成,进而起到抑瘤、消瘤作用[21]。

痛经是EMs患者最重要也是最明显的临床症状之一,此外EMs还可导致患者性交疼痛、非经期的盆腔痛、盆腔压痛等,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不同月经周期疼痛VAS比较均有下降趋势(P<0.05),且治疗组下降趋势更明显(P<0.05)。治疗后治疗组主要症状、体征骶韧带触痛结节、性交疼痛、非经期的盆腔痛、盆腔压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消瘤方治疗EMs,可有效改善患者月经期疼痛和各种症状、体征。考虑其原因可能为消瘤方中党参含有皂甙和多种微量生物碱,水蛭含水蛭素,二者均可有效促进患者机体血液循环,发挥良好的镇痛效果[22];王不留行含王不留行皂甙、王不留行黄酮甙等活性成分,可有效改善子宫微循环,进而有助于缓解经期疼痛[22]。

综上所述,消瘤方治疗EMs肾虚血瘀型,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抑制患者子宫内膜血管新生,减轻月经期疼痛,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月经周期体征盆腔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女性怎么知道自己即将绝经
女性经期出现3种情况可能是早衰了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盆腔积液怎么办
月经周期短,绝经就会提前吗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