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肘部静脉进针角度对无偿献血者采血疼痛的影响

2021-11-17周思莹辽宁省大连市血液中心辽宁大连11600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21期
关键词:针尖进针献血者

周思莹(辽宁省大连市血液中心,辽宁 大连 116000)

血液是宝贵的生命资源,临床实践中常遇到患者需要输血。然而,目前人类仍无法合成血液替代品,临床输血所用血液或血制品均是从健康献血者体内采集所得。采血操作是否规范,不仅关系到采集血液质量是否合格[1],而且关系到献血者对献血体验及对医疗服务的评价。静脉穿刺采血属于有创操作,具有刺痛感。如何减轻献血者穿刺痛,提高采血效率及血液质量,成为血站采血护理人员亟须解决的重点课题。有报道显示,采血时进针角度与穿刺疼痛程度及穿刺成功率等相关。本研究通过对比不同肘静脉进针角度下献血者疼痛程度,以期探究血站采血最佳穿刺角度。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本血站献血的300例健康志愿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便利法对其分组,即单日为对照组,双日为实验组。纳入标准:初次献血者;凝血功能障碍;精神正常;上肢静脉粗直且不易滑动。排除标准:无法正确表达自我感受。对照组134例中男性83例,女性51例;年龄19-53岁,平均(38.92±4.71)岁。实验组166例中男性101例,女性65例;年龄20-50岁,平均(38.56±4.77)岁。两组献血者基线资料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研究方法 两组入选者均取坐位,采血部位为前臂肘正中静脉。选择好穿刺部位,碘伏对局部皮肤消毒。对照组以传统的15°-20°角进针,针尖向上,皮肤下平行推入血管。实验组则以40°-45°角进针。采血完毕,叮嘱献血者按压穿刺部位2-5min。所有采血操作由同一组经验丰富的护士进行。

1.3 观察指标 ①疼痛程度 依据MeGill疼痛评估法,统计两组献血者自觉采血疼痛程度:0级=无痛、Ⅰ级=有痛感但不严重、Ⅱ级=疼痛导致轻微不适、Ⅲ级=疼痛导致痛苦、Ⅳ级=剧痛。②统计两组1次穿刺成功率,即第一次进针后即可顺利采血。③计算两组采血血液流速,秒表详细记录采血时间,精确测量献血量,计算采血流速。④统计两组献血后局部血肿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例(%)]中,一般数据组间比较使用Fisher精确值/χ2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选择Mann-Whitney U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用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水平均为α=0.05,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两组献血者疼痛体验结果比较 实验组献血者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U=4.762,P<0.01),见表1。

表1 两组献血者疼痛体验结果比较[例(%)]

2.2 两组1次穿刺成功率比较 实验组1次穿刺成功率与对照组比,差异无显著性(χ2=1.199,P>0.05),见表2。

表2 两组1次穿刺成功率比较[例(%)]

2.3 两组血液流速及局部血肿发生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比,实验组采血时血液明显加快,献血者事后局部血肿发生率明显下降(t=3.852,χ2=7.977,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血液流速及局部血肿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疼痛是机体局部神经末梢受外界刺激所引发的不良感觉,是一种生理和心理综合作用的体现,可有效刺激机体逃避有害刺激。通常认为,皮肤及其他组织中分布的神经末梢是机体内痛觉感受器[2]。外界刺激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刺激受损部位释放乙酰胆碱、组胺、P物质、5-羟色胺等致痛物质,大量致痛物质神经末梢,从而产生疼痛冲动,后者通过传入神经穿入脊髓,之后又通过脊髓网状束和丘脑束传至丘脑,最终是机体感受到痛觉[3]。因机体不同部位痛觉感受器分布密度不同,导致其对疼痛刺激的敏感度亦不同。皮肤表面是神经末梢分布相对较密集的部位,因此对疼痛较为敏感。静脉穿刺是一种破坏局部皮肤完整性的有害刺激,会对神经末梢产生刺激,从而引发疼痛,同时局部组织释放的致痛物质会使疼痛加剧[3]。

有研究指出,疼痛强度不仅与刺激强度有关,且与刺激作用面积和持续时间有关[4]。传统的10°-20°角进针,针尖斜面对局部皮肤所造成的机械性损伤创面相对较大,针尖所遇阻力较大,进针速度较慢,针尖作用于周围皮肤时间长,刺激周围组织释放大量致痛因子,导致献血者自觉痛觉程度增加;同时,进针角度小,针头在皮下潜行,刺激皮下组织部位神经末梢,同样会导致穿刺痛觉强度增加。而一定程度上加大进针角度,可更好地利用针尖刃面进针,针尖和局部皮肤间接触面积缩小,减轻针尖对局部皮肤的刺激作用,降低局部组织对致痛因子的释放,减轻穿刺痛觉程度;同时,加大进针角度,可减少穿刺时空气微粒的带入量,不仅能减轻空气微粒对穿孔的刺激,且针头不易堵塞,血液流速快,针头在组织内停留时间缩短,从而减轻疼痛。此外,进针时的紧张、恐惧等心态会导致局部血管收缩,血管收缩导致穿刺痛产生,且血管收缩会降低血液流速,延长针头在局部组织内停留时间,增加疼痛感觉。本研究中选择40°-45°角进针,护士握住针管的手势类似于部分人握笔角度,可一定程度上消除献血者紧张、恐惧心理。因此,与传统小角度进针的对照组比,实验组献血者血流速度明显加快,自觉疼痛程度明显减轻,事后局部血肿发生率明显下降,而两组1次穿刺成功率间差异无显著性。表明,以40°-45°角进针可有效提高采血效率,缓解疼痛,避免局部不适。该结果与严金秀等在足背动脉采血进针角度中的研究结论相吻合[5]。

综上所述,血站采血中选择40°-45°肘静脉穿刺进针,可有效减轻献血者疼痛感觉,提高护士工作效率,提升献血者献血体验。

猜你喜欢

针尖进针献血者
肌骨超声引导针刀进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对初次献血者献血反应的影响
[聚焦6·14]世界献血者日来临前,了解一下无偿献血流程吧
献血过程中对献血者实施全程护理的效果分析
缝衣针
血站采血护理人员与青年献血者沟通技巧研究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纳米级针尖制备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针尖和笔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