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96例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对淋巴瘤患者的临床有效性

2021-11-17录佳欣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洛阳47100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21期
关键词:比星脂质体淋巴瘤

录佳欣(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洛阳 471000)

淋巴瘤是源自于淋巴造血系统的一种恶性肿瘤,当前其发病机制尚无定论,临床只是认为其产生和基因突变、化学药物以及病毒感染等有关。依照其组织病理学改变,临床一般将其分为霍奇金及非霍奇金淋巴瘤。淋巴瘤通常表现为慢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部分患者还会产生盗汗、发热等一系列症状,其会对患者免疫系统造成侵袭,并且病情的恶化以及肿瘤体积的增加,导致其很容易产生周围转移,严重时会危及患者生命。因此临床需要及时对患者进行治疗,延缓病情发展,进而实现提高治疗效果以及提高生存率的目标。化疗是对该病症进行治疗的重要手段,其中最为常见的药物为吡柔比星,但是其远期疗效并不明显,并且多周期累积量则很容易引发蓄积性心脏毒性,严重的甚至还会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具有局限性[1]。而多柔比星脂质体是一种被聚乙二醇脂质体所包裹的阿霉素,将其与传统剂型相对比,该药物能够进一步提高药物的缓释性、靶向性以及生物利用度,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较少,治疗有效率高,可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因此本文的主要目标就是观察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对淋巴瘤患者的临床有效性,见下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淋巴瘤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48例。参照组患者中包括男性25例和女性23例,最高年龄者77岁,最低年龄者31岁,中位年龄为(51.27±2.05)岁,观察组患者中包括男性26例和女性22例,最高年龄者76岁,最低年龄者30岁,中位年龄为(51.64±2.31)岁。比较两组性别、年龄等资料未见统计学意义,存在可比性(P>0.05)。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确诊为淋巴瘤;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并且不存在治疗禁忌证和药物过敏史;患者存在肿瘤病灶;患者在入院前6个月,其并不存在不稳定性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并且不存在活动性心脏病,可以配合本次治疗研究。排除标准:将合并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以及其他疾病患者排除;排除严重精神障碍、智力障碍以及沟通障碍患者;排除严重中枢神经损伤以及近期存在恶性肿瘤病史患者;排除淋巴瘤细胞骨髓侵犯超出20%患者;排除存在皮质类激素治疗禁忌证患者;排除临床基本信息欠缺患者。

1.3 方法

1.3.1 参照组 该组展开常规吡柔比星治疗。治疗第一天,使用750mg·m-2环磷酰胺,1.4mg·m-2长春新碱,长春新碱的最大剂量为2mg,50mg·m-2吡柔比星,对患者实行静脉输注;患者服用醋酸泼尼松片,每次60mg,治疗时间为1-5天。

1.3.2 观察组 该组展开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治疗。将参照组吡柔比星更换为30mg·m-2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展开静脉输注,其他治疗同参照组。

1.4 观察指标 对两组的白细胞(WBC)及血小板水平(PLT)进行比较,其和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为反比例;观察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骨髓抑制、过敏反应、心脏毒性反应、贫血等,并对此进行仔细比较和记录;观察患者的治疗有效率[1]。

1.5 疗效评估标准 显效:患者病灶得到有效控制并且临床症状消失,生命体征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病灶显著减少,病情改善,生命体征稳定;无效:患者病灶未产生改变且病情逐渐恶化。

1.6 统计学分析 以SPSS20.0软件分析统计数据,(%)描述计数资料、(±s)描述计量资料,分别行卡方、t检验;若组间值P<0.05,则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白细胞及血小板水平变化 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及血小板水平明显降低(P<0.05)。详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白细胞及血小板水平变化[n,(±s)]

表1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白细胞及血小板水平变化[n,(±s)]

组别 例数 PLT(×109/L) WBC(×109/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参照组 48 93.12±14.12 65.20±2.26 9.30±0.31 3.50±0.32观察组 48 94.20±13.21 42.81±2.21 9.31±0.44 1.81±0.06 t 0.386 49.074 0.128 35.962 P 0.699 0.000 0.897 0.000

2.2 两组临床不良反应观察 参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0%(12/48),观察组为6.25%(3/48),差异明显(P<0.05)。

2.3 分析两组的治疗有效率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92%(47/48),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9.17%(38/48)(P<0.05)。

3 讨论

淋巴瘤是临床常见、多发疾病,为恶性肿瘤,其会对患者各器官、组织产生不利影响,同时还会伴随各种症状如发热、消瘦、瘙痒、盗汗等,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2]。当前淋巴瘤的发病机制尚无定论,一般和化学药物、基因突变、病原体以及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临床通常以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之后按照淋巴系统的主要分布特征遍及全身,会对患者的血液以及免疫系统产生严重影响,引起皮肤病变,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其身心健康。对于淋巴瘤,化疗治疗较为普遍[3]。以往临床治疗中,蒽环类药物极为常见,并且治疗效果显著,但是该药物的长时间应用,患者很容易产生各种不良反应,不管是对其身心健康还是治疗依从性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其应用受到了一定约束,尽管其治疗效果明显,但是其并不能长时间应用。这类药物的抗肿瘤载体主要为脂质体,其有着副作用少、疗效持久以及免疫原性低等优势,在淋巴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明显[4]。在脂质体中,其局部存在高分子聚乙二醇,亲水性良好,并且其衍生物能够对机体血浆蛋白吸附进行抑制,进而削弱网状内皮系统的吸收以及吞噬作用,不会受到免疫系统影响,能够提高药物疗效。多柔比星脂质体是一种全新的药物,其在临床中极为常见,主要载体为脂质体,但是其抗肿瘤机制尚不明确,一般认为该药物可以抑制DNA及RNA所合成的细胞毒作用。多柔比星脂质的血液循环时间相对较长,经过聚乙二醇修饰后的脂质体,其排泄以及代谢明显降低,能够有效减缓药物清除速率,增加药物对病灶的作用时间,其很容易通过肿瘤新生血管,并且脂质体制剂能够对患者的毒副作用起到缓解作用[5];此外,由于抗肿瘤活性提高,其靶向性相对较强,脂质体的直径约为100nm,其在穿过肿瘤新生血管之后能够进入到肿瘤组织中,对于临床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该药物还有着不良反应少的优势,脂质体的包裹可以将药物对正常组织所带来的损伤降到最低。治疗过程中,脂质体有着较高的水溶性,对于增加药物作用时间极为有利。脂质体的应用不会对患者心脏功能带来严重威胁,并且释放难度较高,心肌细胞吸收相对较小,所以心脏危害性较低。和传统注射液相比较,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的强化药物靶向作用、减少毒副反应以及提高药物溶解度效果明显,能够使药物在机体中的顺应性和稳定性得到有效确保。在细胞周期中,多柔比星是一种非特异性药物,通过对RNA转录过程进行干扰,能够使其药物疗效获得充分展现,进而对细胞分裂进行有效阻止,但是其并不能对正常体细胞和肿瘤细胞进行有效区别[6]。此外,脂质体载体会影响组织分布并且还会引起其他毒副作用。传统常规治疗中,患者病情初期,一般都是使用吡柔比星,但是研究发现多柔比星脂质体的远期疗效更为明显,所以治疗期间,临床通常是将其和长春新碱和环磷酰胺联合应用,并且静脉注射给药后,服用盐酸泼尼松能够稳定患者病情[7]。除此之外,该药物不会引起严重的消化系统毒副作用,在治疗前,要对患者展开化疗知识教育,增加巡视频率,以便发现异常可以及时处理;对患者实行全程心电监护,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进行严密观察,最大程度地争取抢救时间。停止输液、调整输液速率等都是对过敏反应进行预防和治疗的重要手段,而对于手足综合征患者,要切实落实好治疗和护理工作,缓解患者的紧张不适感,提高其治疗信心[8]。在对淋巴瘤所进行的治疗中,脂质体多柔比星的应用价值较高,将其和蒽环类药物相对比,该药物有着较强的顺应性以及有效性,适合在蒽环类药物不良反应严重以及年龄较高患者中应用[9]。分析研究结果可以发现,参照组的白细胞及血小板水平高于观察组;参照组和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5.00%、6.25%;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这表明对于淋巴瘤患者,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的应用,对于减少不良反应以及改善白细胞、血小板水平都是极为有利的,能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应用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在淋巴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不仅可以促进患者白细胞以及血小板水平的尽快改善,同时还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临床中存在较高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比星脂质体淋巴瘤
左旋棉酚通过下调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增强表柔比星抑制肝细胞癌的体外作用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多柔比星致小鼠慢性心脏毒性模型的构建及评估
以皮肤结节为首诊表现的滤泡性淋巴瘤转化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一例
伊达比星治疗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价值探究
PEG6000修饰的流感疫苗脂质体的制备和稳定性
DC-Chol阳离子脂质体佐剂对流感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高三尖杉酯碱类脂质体的制备及其稳定性
表柔比星膀胱灌注致过敏性休克一例
当心! 淋巴瘤会伪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