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初中数学教学新途径

2021-11-14邹丹

学习与科普 2021年34期
关键词:数学能力教育理念初中数学

邹丹

摘要:数学科目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与传递性,初中数学科目是小学数学的拓展与延伸,并且是高中数学的基础与前提,因此为了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并且为深层次高难度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初中数学教师应重視教学进程。初中数学与数字及图形具有紧密联系,具有较强的规律性,并且在过程中涉及较多的思考过程以及运算过程,因此其内容相较于其他科目具有一定难度,为此,教师应保证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熟悉,以求避免学生因跟不上学习进度而造成的兴趣丧失的现象。因此,初中数学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探索教学新途径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能力;教育理念;教学新途径

在长久的小学数学教学进程中,教师采用的方式较为传统,并且因为教师担心学生无法掌握课程内容,所以过于注重知识的讲解过程,由此便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进度的掌握情况,从而造成了学生学习进度逐渐落后于教学进度的情况。新课程改革进程不断加快,教育各方要求教师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并要求其加快探索教育新途径,以求为数学课程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因此,教师应顺应新课改的要求,结合初中生群体特点及学习现状,不断创新教学形式,从而不断提升教学效率。

一、推进小组合作,加强群体探究

在目前的初中学习过程中,学生主要采取两种学习方式,一是听教师的课程讲解,二是自主思考及练习课程知识,此两种方式虽可保证学生全面学习知识以及推进自主学习,但长此以往,学生思维容易僵化,从而显现片面性与单一性的特点,进而影响学习效率的提升。小组合作形式强调在学生自主思考的基础上实现平等地沟通与交流,从而促进不同思维角度间的碰撞,进而学生可学习借鉴他人的思考方式,不断丰富思维角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推进小组合作,可有效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群体探究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解“有理数”时,首先教师要求学生提前预习课程内容,并总结知识中的重点与难点,其次教师在课堂中给予学生十至十五分钟的时间,要求学生自由结组并展开讨论,并将课程内容以知识框架的形式展现,最后教师要求组内推举一名学生发表组内观点,并在其发表结束后带领学生对讨论结果进行查漏补缺。由此可见,教师推进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在平等基础上进行知识讨论活动,有助于学生群体探究活动的开展,从而促进学习效率的不断提升。

二、加强师生互动,强调学生主体

在过去及现在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多采用“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坐”的教学方式,即教师的教学活动仅局限于知识的讲解过程,此种方式导致了师生关系的单向性,师生互动较少,从而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距离感,进而教师无法从学生处获得反馈,教师无法改进教学模式。师生间的互动强调双向性,即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进程,学生主动向教师反馈,该做法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其自主学习意识的深化。因此,教师应寻求合适方式加强师生互动,例如,教师在课程教学时,首先对学生每节课程的掌握程度以及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并记录,其次教师将学生每次考试成绩记录,并记录其在考试中出现的错误及难点,由此可建立反映学生学习状态的追踪记录,最后教师结合记录与学生的自述情况开展一对一指导,并且教师可了解学生对课程的建议。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通过记录及时并持续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并且还可从学生处获得教学反馈,因此可从两方面推动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由此可见,教师加强师生互动,有助于学生“主人翁”意识的形成,从而提升其学习主动性。

三、适时总结回顾,加深课程理解

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不断发展,以及社会各界对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视,教师有意识创新教学模式,推进课堂教学效率稳步提升,但目前教师普遍忽略总结与回顾这一教学环节,并且该环节可有效促进学生构建知识框架,深入理解知识,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重视课程的总结与回顾,并且将其固定成为必要的教学环节。因此,教师应深入挖掘总结与回顾的意义,并将其运用至教学进程中,例如,教师在讲解“直角三角形”时,首先教师在知识讲解过程结束后,引导学生自主回顾课程内容,如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等,从而初步搭建知识框架,其次教师带领学生回顾课程中的重难点,即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以求加深学生对其的理解与掌握,最后教师在次日课程最初的五分钟内,再次带领学生回顾课程知识,以求增强学生记忆,从而可加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宏观把握。由此可见,教师注重课程的总结与回顾,有助于学生梳理知识脉络,并且多次深化其对课程的理解,从而不断增强学生的记忆,进而保证课程效率的持续性提升。

综上所述,在初中阶段,首先数学科目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其对于未来数学科目的学习具有重要影响,其次数学科目的难度较高,且因为其运算过程繁复,学生易产生“厌学”情绪,最后新课程改革进程要求教师推进课程改革与创新,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加快探索教学新途径,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以及课程教学成效的提升具有深刻意义。

参考文献:

[1]杨成辉.初中数学教学的新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2016,574(29):22-22.

[2]吴知李.浅议新形势下初中数学高效教学的新途径--合作学习[J].都市家教月刊,2015.

猜你喜欢

数学能力教育理念初中数学
构建“卓越课堂”,提高数学能力
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数学课堂教与学研究
如何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新形势下数据库原理的双语教学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创设初中数学实验课的意义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