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民族高校教学实习基地建设的思考

2021-11-13黄可兴

广西教育·C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民族高校

【摘 要】本文分析民族高校建立相对固定的教学实习基地的意义,以广西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提出民族高校在民族地区建设教学实习基地的措施:不定期开展校长和骨干教师的培训,提高实习基地学校的管理和业务水平;加强科研合作,促进民族高校及实习基地学校教学的理论研究;邀请实习基地学校骨干教师到校讲学,指导学生做好实习前的准备工作;推荐实习基地学校的名师担任学科教育专业硕士的导师,共同培养语文学科的实用型人才;充分挖掘民族高校的教育资源,切实为实习基地学校培养不同层次的实用型人才。

【关键词】民族高校 教学实习基地 汉语言文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7-0011-03

教育实习是民族高校师范类专业十分重要的一门实践技能课程,而教学实习基地则是教育实习、见习等实践教学的主阵地。教学实习基地建设的状况直接关系到民族高校教育实习、见习等实践教学活动的质量。因此,在民族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改革、教学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教学实习基地建设的问题。然而,目前国内教育界主要关注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而对民族高校师范类专业的特殊性认识不足,对其教学实习基地建设的重要性没有进行深入研究。面对这种状况,本文以广西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探索民族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实习基地建设的意义和措施。

一、民族高校建立相对固定的教学实习基地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师范专业学生的教学实习效果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每年都组织学生到各地进行教学实习,但过去由于教学实习地点不固定,跟实习学校联系不紧密,对各地区学校教学情况也不了解,给教学实习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最近十年来,学校集中在都安瑶族自治县、大化瑶族自治县、马山县、上林县、田东县、隆安县、横州市和南宁市武鸣区等建立了相对固定的教学实习基地,与这些地方的中学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各中学领导对学校的教学实习也十分重视,安排有經验的教师指导实习生,教学实习取得良好的效果,实习生在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就基本掌握了一定的教学方法,教育实习的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二)有利于实习生实施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有相对固定的教学实习基地,就可以让实习生事先了解实习基地学校生源的基础水平、学校的管理方法、教学的基本理念,以便更快地融入实习基地学校的教学氛围。可以让实习生事先查阅有关实习基地所在地区的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的特点,以便有针对性地实行因材施教。比如纠正民族地区汉语普通话经常出现的b—p、d —t、g—k、j—q、s—c不分的问题,告诉当地学生哪个字是送气音,哪个字不是送气音;帮助他们正确区分z—zh、s—sh、c—ch等卷舌音与非卷舌音。可以指导实习基地学校学生在欣赏诸如郁达夫《故都的秋》、老舍《济南的冬天》所描写的北方的景色时,明确作者抓住哪些意象来表现北方秋天、冬天的特点,同时引导学生在描写家乡的景色时该抓住哪些意象进行描写,诸如都安瑶族自治县的“会开花的河”、大化瑶族自治县七百弄地质公园奇特的喀斯特地貌风光、南宁市大明山的雾凇、横州市的茉莉花海。实习生通过这样举一反三的因材施教,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还能迅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有利于促进实习生对民族地区的了解,播下民族团结友谊的种子

广西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他们当中有相当多的人没有到过民族地区,对广西民族地区缺乏了解。民族高校在民族地区建立实习基地,实习生在教育实习中,一是可以了解民族地区的风土人情,二是可以了解少数民族的生活环境和传统教育情况,三是可以了解实习基地学校师生的精神风貌。实习生近距离地接触少数民族学生,更进一步了解少数民族文化,了解少数民族学生坚韧的民族品格及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从而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为中华民族播下民族团结友谊的种子。

(四)有利于培养实习生扎根边疆、服务社会的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地区民风淳朴,热情好客,这给参加实习的广大师生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实习生在实习基地进行教学实习时,得到当地政府部门人员以及学校领导、教师的热情接待,他们不仅想办法解决实习生生活上的困难,而且在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的指导上也尽心尽责。民族地区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关心、无私的奉献精神,深深感染了实习生,他们感受到民族团结的温暖,与当地师生结下深厚的情谊,并产生扎根边疆、服务社会的意识,毕业以后有不少品学兼优的学生以选调生的身份到民族地区工作。在教学实习的过程中,实习生不仅传播了民族团结的理念,提高了自己的道德修养,同时也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民族高校在民族地区建设教学实习基地的措施

(一)不定期开展校长和骨干教师的培训,提高实习基地学校的管理和业务水平

中学校长是学校发展的领路人,骨干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帮助实习基地学校提高管理和业务水平,是民族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民族高校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该组织精干的力量,举办不同形式的培训班,诸如“校长培训班”“骨干教师培训班”等,邀请区内外著名学者前来授课,切实提高实习学校的行政管理水平和骨干教师的业务水平。

中学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学校发展好不好,校长是关键。在民族地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过程中,学校担负着非常重要的责任。因此,民族高校应注重提高实习基地学校领导班子的专业水平,造就一支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治校有方的少数民族校长队伍。民族高校可以利用假期不定期地为实习基地学校举办“校长培训班”,围绕教育体系建设、育人方式变革、考试评价改革、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治理现代化等专题进行培训,切实提高校长队伍的专业化管理水平。

骨干教师是学校的中坚力量,对骨干教师进行不定期的培训,对学校未来的发展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许多实习基地学校的教师由于许多客观原因的限制,工作以后很少有机会重返大学校园学习,对现代教育理念理解不足,很难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民族高校可以根据实习基地学校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举办“骨干教师培训班”,围绕诸如“中学生心理核心素养和主题班会的设计”“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辅导”“班主任工作的艺术与方法”“智慧教师与智能教学”“基于大数据的中学语文精准教学的实践研究”“学校人文资源的开发与德育管理”“中学语文精品课程建设与学校品牌建设”等专题,邀请区内外著名专家授课。通过灵活采用面授学习(包括理论讲解、现场指导、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线上学习(包括录播、直播等相结合)和混合式教学(面授学习与线上学习相结合)等方式,提高实习基地学校骨干教师的业务水平。

(二)加强科研合作,促进民族高校及实习基地学校教学的理论研究

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是相辅相成的。教学工作做得好,积累大量的教学经验,就能为科研工作提供坚实基础;与此同时,科研工作做得好,又可以在理论上指导教学工作,使学校的教学工作迈上新的台阶。因此,民族高校要加强与实习基地学校的科研合作,不定期地出版一些有关教学实习研究的论文集或教学参考资料,促进双方学校教学和科研的发展。

首先,民族高校的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研究工作需要实习基地学校的支持。民族高校培养的学生主要为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服务。因此,民族高校在课程设置和专业设置上有不少与中学课程教学有关。比如,广西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开设有“中学语文课程教学论”“中学语文教学技能训练”“语文新课程课标与教材分析”“中学课堂观察与教学方法研究”“中学作文教学艺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艺术”等课程,研究生的学科教育(语文)专业开设有“学科课程与教材研究”“学科教学设计与实施”“语文教育测量与评价”“语文学科基础与前沿问题”“中学文言文教学研究”等课程。民族高校开设这些课程,必须结合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特点,尽可能将少数民族社会历史文化与语文教材的内容相融合。而要实现教学目标,就必须进行教学研究,编写符合民族高校使用的教学参考资料。而这些教学科研活动需要得到民族地区实习基地学校教师的支持。因为实习基地教师一直生活在民族地区,而且他们当中有不少是少数民族出身,非常了解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传统习俗,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也积累了很多经验,与他们合作进行教学研究,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民族地区实习基地的学校在教学研究中要与时俱进,也需要得到民族高校有关专家的指导。民族高校专家在教学理论研究方面积累了十分深厚的理论知识,他们相对于中学教师来说更了解教育科学研究的前沿动态,了解学界和业界最新的研究成果。实习基地学校应该加强与民族高校合作,围绕诸如“中学语文课程融入思政教育方法”“少数民族地区中学语文教学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与探索”“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教学与学生家国情怀教育”“少数民族语文教育改革与发展”等论题进行研究,促进中华民族大团结,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服务。

(三)邀请实习基地学校骨干教师到校讲学,指导学生做好实习前的准备工作

实习基地学校骨干教师工作在教学第一线,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有丰富的教学经验,邀请他们到大学课堂讲学,有的放矢地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可以很好地指导学生做好教学实习前的准备工作,使学生在教学实习中少走弯路,较快地走上教学实习的轨道。同时还可以加强民族高校教师与实习基地学校教师之间的交流,增进双方的感情。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在每年教学实习之前,经常邀请实习基地学校的教师前来指导。比如围绕“班主任工作艺术”和“教师职业压力应对策略”两个方面,实习基地学校的教师分享多年的工作体会,深入浅出地指导实习生如何当好班主任,如何减轻教师的职业压力,消除大学生在教学实习之前的紧张情绪;又如围绕如何制作教案,如何钻研教材,如何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如何安排课时等,实习基地学校的教师指导大学生进行实习前的准备工作。总之,邀請教学实习基地学校骨干教师到校讲学,不仅可以增进双方学校的感情,而且也能为大学生尽快进入实习教师角色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推荐实习基地学校的名师担任学科教育专业硕士的导师,共同培养语文学科的实用型人才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目前已经获得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的硕士、博士点,此外还有1个美学学科的硕士点以及2个专业硕士点。其中,2个专业硕士点分别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和学科教育(语文)专业。而这2个专业硕士点与中学语文教学关系比较密切,许多研究生毕业后大部分在中学担任语文教师。因此,这些学生在校期间需要一批有经验的中学资深教师的指导。目前,广西民族大学在学科教育(语文)专业执行“双导师”制度,第一导师由文学院导师担任,第二导师在实习基地的学校聘请有高级职称的名师担任。研究生在实习阶段就到第二导师所在的中学进行教学实习,让学生一方面(下转第23页)(上接第12页)积累教学经验,另一方面与第二导师探讨教学方法,为撰写毕业论文收集实用的素材。

(五)充分挖掘民族高校的教育资源,切实为实习基地学校培养不同层次的实用型人才

近年来,广西民族大学发展迅速,已经拥有预科、本科、硕士和博士等多层次人才培养资格。例如,文学院目前设有3个本科专业,即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和汉语国际教育。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拥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和1个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还有1个二级学科硕士即美学学科授予权;另外,还拥有汉语国际教育和学科教育(语文)2个应用型的专业硕士授予权。民族高校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教育资源,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为实习基地学校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比如,每年邀请实习基地学校的骨干教师来校进修学习,旁听本科、硕士甚至博士层次的课程,提高专业水平;同时鼓励年轻教师直接报考民族高校的硕士、博士学位,民族高校可以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给予优先照顾(比如对实习基地少数民族籍的考生,可以按照国家划定的分数线录取)。

广西民族大学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是国家一流学科建设专业,拥有众多的知名教授、博士,他们在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双语教学研究方面都取得丰硕的成果。民族高校可以整合力量,争取自治区语委的资金支持,为实习基地学校举办一些民族语言(如壮语、瑶语)培训班,为民族地区双语教育培养实用型人才。

总之,民族高校在民族地区建立教学实习基地不仅非常必要,而且具有深远的意义。一方面可以促进民族高校学生了解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对少数民族的感情,培养学生扎根边疆、服务社会的意识。民族高校应该加强与实习基地学校的合作,充分挖掘优质的教育资源,与实习基地学校建立“合作共赢”的协作关系。

【参考文献】

[1]张学敏.民族教育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20.

[2]张俊豪,丁月牙,苏红,等.中国少数民族教育探索[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7.

[3]韦兰明.广西民族教育发展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注:2021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21JGA166);广西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中心项目;广西民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项目;广西民族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课题(gxun-chxjg 201604)

【作者简介】黄可兴(1964— ),男,广西都安人,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国与东南亚文学交流。

(责编 黎 原)

猜你喜欢

汉语言文学专业民族高校
文化多元视野下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民族高校公共体育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高脚竞速运动引入民族类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能力培养体系建设探究
民族地区高校体育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内涵研究
文化多元视野下吉林省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文化多元视野下吉林省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素质教育视角下的民族高校逻辑学教学探索与实践
民族高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就业导向下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