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多元视野下吉林省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2016-11-10金凤杰
金凤杰
摘要: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高师院校重点学科之一。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人才需求层次的提升,使吉林省高师院校该专业毕业生面临就业难、就业率偏低的问题。如何针对制约人才培养的瓶颈,重新构建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吉林省高师院校一直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高师院校 汉语言文学专业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9-0004-02
一、制约吉林省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瓶颈
从宏观上可以将中国高校划分为:以985、211为代表的重点高校,地方院校(不含高职院校),高职院校三个层面。从人才培养模式看,重点高校注重研究型人才培养,高职院校注重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而处于中间层次的地方院校长期以来参照重点高校,以研究型人才培养为重点,设置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2003年迎来了高校扩招后的第一届毕业生,毕业生数量的持续增长,加之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使地方院校呈现就业难、就业率低的状况。于是,如何调整办学定位,重新设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成为地方高校所面临的生存大计。探讨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地方高校关注的焦点。吉林省现有高师院校6所,其中东北师范大学是重点高师院校,吉林师范大学、通化师范学院、长春师范大学、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和白城师范学院等是省属高师院校。这里所提及的吉林省高师院校,指吉林省省属高师院校,即通常所说的“地方”+“高师”。从吉林省高师院校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看,存在两方面问题:
(一)学术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层次不高
作为处于中间层次的地方高师院校,师从于重点高校,偏重于学术型人才的培养。虽然同为师范院校,但是与重点高师院校相比,二者的差距还是不言而喻的。从师资配备看,重点高师院校该专业教师具有高职称、博士学位、硕博导师资格的比例,是吉林省高师院校所无法企及的。高质量的师资团队,为学术型毕业生的培养提供了高水准的教学资源。从生源质量看,重点高师院校与地方高师院校的录取分数的差距不是十几分的问题,一面是尖子生,一面是中等或中等偏下生,在接受知识和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上存在很大差距。在这种情况下,人才培养还要与重点高师院校相看齐,竞争力是可想而知的。
(二)技术技能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能力欠缺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高师院校老牌优势专业,专业设置历史久、录取分数高、专业优势感强,这都成为制约该专业发展的主观因素。向高层次院校看齐,成为专业发展的目标,忽视了技能的提升。从办学目标看,高职类的技术技能型院校注重以主干技术的熟练掌握为主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这就使得高职院校毕业生实践应用能力高于地方院校。
基于上述,吉林省高师院校在学术型与研究型之间摇摆的精英式教育模式,以及同层次院校同质化办学模式倾向严重,使其既竞争不过研究型高校,与技术技能型的高职院校比竞争优势也不强,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学术型层次不高、技术技能型能力欠缺的瓶颈。如何针对自身条件,结合地区社会需求,打开瓶颈,构建适合吉林省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成为寻求再发展的契机。
二、吉林省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
面对就业形势的转变,吉林省高师院校在构建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时候,应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1]的思想为指导,即吉林省高师院校应该对本校办学的实际情况有清醒的认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自觉,这种自觉并不是盲目的悲观,而是在充分认识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具有转型的自主能力和选择的自主地位。这里以通化师范学院(以下简称通师)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以通师汉语言文学专业2009年和2013年培养方案为研究对象,结合近十年来文学院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实践,研究构建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强调培养目标的应用型能力培养
培养目标是设定培养方案的前提和基础。1999年高校扩招之后,随着社会需求的人才类型的逐步转变,通师汉语言文学专业及时调整培养目标,尤其是经由2009年培养方案和2013年培养方案,逐步实现构建适合通师发展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1.强调专业定位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
通师汉语言文学专业将培养目标由单一教育人才培养转向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人才培养类别由教育行业,扩大到文化宣传等与汉语言文学相关的其他领域,使学生就业空间得到提升,为实现“多出口”就业提供了素质保证。
2.细化实践能力内涵
通师汉语言文学专业强调人才培养由“掌握基本技能”细化为“较强的语言表达、文字应用、文本阐释和教学管理等能力”。长期以来教育工作者一直强调“学以致用”,强调培养学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将抽象思想转化为实际成果的能力”[2]。但是这种过于概述性的表述,从学生学到教师教都会感到无从下手,而且还会存在因个体差异性所导致的理解的偏差、践行的偏差,不利于实践能力的培养。基于概念的过于笼统,通师汉语言文学专业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细化为“较强的语言表达、文字应用、文本阐释和教学管理等能力”,这样就能够使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能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专业问题,达到提升实践应用能力的目的。
3.重视培养人才的创新精神
通师汉语言文学专业立足专业特点,强调并细化实践能力的同时,在培养目标中增加了对人才创新精神培养的内容,从而建立了“强化专业知识——践行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三位一体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以往更多关注学习专业知识及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时候,忽视了学生运用已学专业知识,并在实践应用的基础上,会有新方法、新观点,并能以此进行创造革新的能力。在社会对人才需求标准不断提升的环境下,地方高师院校毕业生与其他高校竞争的不仅仅是学识水平、技术技能,更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种精神和能力能极大挖掘毕业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预测毕业生未来工作潜能的重要标准,从而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加强专项实践能力的培养
专项实践能力指的是“解决某一问题所需要的专门技能要素,实践者如果没有这些技能要素,问题是很难解决的”[3]。通师文学院坚持对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跟踪调查,通过《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和《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了解用人单位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满意度的总体情况,掌握影响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素质和能力因素。对历届调查归纳整理发现,学生的专项能力不强,即对专业知识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其他能力相比偏弱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从业质量。于是,通师文学院根据课程性质,加强对学生专项能力的培训。
1.充分发挥实践性强的课程优势
对培养方案中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根据教学内容有计划有针对性进行实际能力培养。以写作课为例,以往教学虽然也注重学生动笔能力的培养,但是存在质量不高、积极性差的情况。对此,课程组根据课程性质,将原有教学计划规定的每学期3—4次大作文(教师要详批)调整为每周一文。在周初由教师(或学生)根据本阶段学习内容确定写作内容,任务完成周期为一周,这样一学期下来学生能完成大约15次写作任务。针对学生写作积极性不高的问题,课程组通过学生习作优秀案例分析、优秀习作展、优秀习作推送《通化师范学院校报》等形式消解学生写作惰性、提高写作质量,同时通过诗歌朗诵比赛、鼓励参加全国各类征文比赛等形式增强学生写作积极性,实现由不愿写到乐于写。
2.挖掘实践性较差课程的实践潜能
对培养方案中实践性较差的课程,尽可能挖掘课程的实践潜能,多给学生提供能力提升的机会。通过国学知识竞赛,强化学生对古代文学、古代汉语的知识掌握;通过诗歌朗诵比赛,提高学生对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的兴趣。在这些过程中所学知识得到检验的同时,更能锻炼学生的临场能力。通过大学生科研立项、大学生参加教师教科研立项,使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转为解决问题能力,从而挖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提升学生情境实践能力
所谓情境实践能力是指“在具体真实的情境中,实践者根据自身能力和具体情境条件的相互关系,恰当地决定行动路线并付诸实现的能力”[3]。如果把专项实践能力看做是下军棋的话,那么情境实践能力就是实战,考验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呈现素质水准的实战能力。实践能力要在实践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所以实践过程的真实性对实践能力的提升具有极大作用。通师文学院通过《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和《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数据整理发现:65%的用人单位指出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存在就业能力和与学生沟通能力不强的问题,突显毕业生情境实践能力不强。据此,通师文学院围绕课程性质,强调以微格教学、教育实习和顶岗实习为主的情境实践能力培养。
1.发挥专项实践能力的基础作用
唐纳德·舍恩认为,专项实践是在情境和目标清晰的条件下,实践者运用科学理论和技术有效地解决问题。[4]强调实践者是“工具性问题的解决者”。真实的情境虽然具有种种不稳定因素,但是如果单看某一个点的话,还是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在相对稳定的情境中,对学生进行专项实践能力培养,是提升情境实践能力的基础。教育实习从我国创办师范专业开始就是课程设置中的重要内容,是检验学生对大学所学专业知识掌握和应用的必须途径,是评估学生专项实践能力的重要指标。通师文学院充分利用微格教学对情境的可控制性,训练模式由单一性转为多样性,利用教学实地观摩改进微格教学技能,在宽松氛围中训练创新思维,尝试“三段层递式”新模式。实现对学生教学技能和教学内容的集中掌握,从而解决教育实习和顶岗实习中对专项实践能力的要求。
2.关注反思性实践的创新作用
唐纳德·舍恩认为,反思性实践是在情境不稳定的条件下,实践者以一种不确定性和艺术的方式努力探究的过程,强调实践者在行动中反思。[4]这就使反思具有更多的创新价值。为了使实践主体能力水平与环境条件相匹配,通师文学院将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实习由8周调整为14周(2016年培养方案),为学生亲临教学一线提供时间保证。针对教育实习过程中学生登台次数受限的问题,通师文学院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的机会,使学生以在岗教师的身份参与实习学校的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费孝通.反思 对话 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1997,03.
[2](美)R·J·斯腾伯格.成功智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刘 磊,傅维利. 实践能力:含义、结构及培养对策[J].教育科学,2005 ,02.
[4](美)唐纳德·舍恩.反映的实践者——专业工作者如何在行动中思考[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