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地区高校体育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内涵研究

2016-11-23谢岭华

东方教育 2016年17期
关键词:民族高校内涵

谢岭华

摘要:师德养成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过程。体育师范生作为未来体育教师的储备人才,在校学习期间就进行师德养成教育将有利于他们在向教师角色较快的转变过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对师德养成教育的内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把握,这是民族地区高校加强体育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必要前提。只有科学全面地把握师德养成教育的内涵,才能使体育师范生树立良好的行为规范,养成良好的师德品质。

关键词:民族高校;体育师范;师德养成教育;内涵

引言

师德是教师从事本职工作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随着多元化时代的到来,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以来,在校生所学专业并非就是他们未来要从事的职业方向。因此,民族地区高校在面临转型发展的压力时,基于学生就业发展角度,对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落实上难免会出现多重考虑。为了提高就业竞争力,完成就业率绩效考核目标,在师范生的培养上民族地区高校往往会偏重于专业素养培养而忽视了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师范生也因自己就业目标的多元化而放松了对自身师德素养的日常养成。近期网络报道山东乐陵某小学实习女教师体罚学生:全班70人63人被扇耳光的事件,再次敲响了加强在校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警钟。

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问题一直以来是国内学术界讨论的热点话题。从现有文献来看,国内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师德养成教育的目标、意义、重要性、方法和途径上,但专门针对民族地区高校师范生的师德养成教育的研究不多,特别是缺乏对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内涵研究,导致师范生对师德的认知和理解非常肤浅,不能形成真正的教师职业精神和从教品德。为此,本文着眼于民族地区高校体育师范生这一特殊群体,以加强师德教育、提升师德水平、突出教育效果为主旨,探讨体育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内涵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概念界定

词海把定义解释为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即揭示概念中所蕴含的事物的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逻辑方法。要探讨体育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内涵,必须先弄清楚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概念的定义。

学界关于“养成教育”的定义或含义,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来永宝、蔡立雄等人认为养成教育是单纯的行为教育,是“指导和训练个体并使其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魏莉莉等把养成教育等同于教育,认为是全面培养青少年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综合能力,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教育。闫玉等人认为养成教育是德育的一种方法或途径,是对学生进行伦理道德教育,提高其个人修养、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教育方式。 张帆等学者把养成教育看同于德育或者思想政治教育,或者把其看成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进或补充,认为通过行为训练、严格管理等多种教育手段,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的思维方法、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愈挫愈奋、百折不挠的毅力和勇气。④徐浙宁博士强调养成教育是一种“自我教育”,他认为养成教育的微观意义在于促进个体的自我发展,帮助个体实现自我整合。⑤雷道文等学者认为养成教育是一种习惯教育。⑥

综合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是指师范生在学校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其进行长期的训练与文化熏陶下,并在经过不断地实践与体验的基础上,将师德的要求标准、行为规范、职业理想等转化为师范生个人的需求、准则和信念,并用来支配自己的行动,自觉养成良好的品质与素养的过程和方式。

二、内涵阐释

师德是教师从事职业活动时应该遵守的职业道德。为了规范教师职业行为,国家先后出台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2014),明确了基础教育工作者应遵守的职业道德内容和底线。作为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办学的高校就读的体育专业师范生,是未来的教育者,他们所具有的师德素养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我国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师资整体素养的水平、质量以及未来的教育状况。因此,加强对体育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民族地区高校必须以教师的师德标准和要求作为重点和出发点。但因师范生毕竟还是学生,只是教师的后备军,不是真正的教师,除了在教学实习实训中有一些实践机会,他们还难以像一个真正的教师那样践行师德。因而,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不同于教师师德养成教育,只有正确、全面地认识和把握师范生师德教育的内涵,才能促使体育师范生尽快地树立良好的行为规范,养成良好的师德品质。

本研究认为体育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内涵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尊师重教行为的养成过程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民族文明进步的标志。历来凡有作为的我国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无不重视教育,尊重教师。但在改革开放迅速发展的今天,作为民族地区高校的体育师范生更应该把尊师爱校作为自己的自觉行动。可据我们调查,师范生遇见老师不主动问好的占80%以上;上课迟到,却不报告就进入教室的大有人在;在课堂上居然当众顶撞老师,更有甚者,讥讽自己的教师等等。在师范生的言行中都没有以一颗赤诚的心去理解和敬重教师,教师及教师职业在师范生心目中的地位并不重,他们何来教师职业理想和教师职业荣誉感,更不用谈他们会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

第二,遵纪守法行为的养成过程

遵纪守法是每个公民必须的道德品质,更是現代社会生活对每个公民的起码要求。可据我们调查,民族地区高校体育师范生有近三成以上的有上课迟到、旷课现象,有近四的不遵守作息制度,晚归醉酒现象也时有发生。所以,作为未来的教育者,如果在校期间自己都不遵守学校校纪校规和国家法律,何谈爱国守法、依法执教?自己都不能在遵纪守法上以以身作则和率先垂范,哪来体现为人师表这些师德品质?

第三,友善乐学行为的养成过程

友善就是与人相处友好、和善的意思。乐学,就是把学习当成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过程就是自我享受、自我快乐的过程。但从调查的情况看,民族地区高校有将近六成以上的体育师范生当初选择师范专业的原因不是因为喜欢教师职。所以体育师范生学习目标不明确,缺少动力,加上他们本身文化水平较低,有将近五成的学生有补考、重修现象;同学间打架斗殴现象也时有发生。师德是处理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校、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关系的准则,如果体育师范生对同学都不能友善对待,何谈体现师德品质中的关爱学生?学业是学生的本职,师范生自己学习都不努力,学业质量完成不理想,如何做到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和终身学习这些师德品质。

第四、吃苦耐劳精神行为的养成过程体育教学活动一般都在室外,教学条件相对较差,身为民族地区体育教师,在教学条件相对较落后的民族地区教学,光有教学技能和专业素养不够,还需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才能扎根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甘于为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事业作奉献。所以,体育师范生在校期间要加强吃苦耐劳精神行为的养成。

总之,民族地区高校要取得体育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突出效果,前提是必须加强对体育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内涵的科学全面的认识和把握。由于本人研究水平的有限,只从尊师重教、遵纪守法、友善乐学、吃苦耐劳精神等四个方面的行为养成过程探讨了体育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内涵,认为只有正确掌握了这些内涵,才能在师德养成教育过程中使体育师范生树立良好的行为规范,养成良好的师德品质。

参考文献:

[1]来永宝,蔡立雄.养成教育透析[J].龙岩师专学报,2002(l).

[2]魏莉莉.从养成教育之标准看学校教育[J].当代青年研究,2005(5).

[3]闫 玉.略论养成教育的内涵及实施途径[ 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0(6):70.

[4]张 帆.高师大学生养成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 [ 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2):10.

[5]徐浙宁.微观的养成教育:个体的自我发展与自我整合[ J ].当代青年研究,2004(5)

[6]雷道文.养成教育的内涵和意义[J].中国校外教育,2013,(S2).

基金项目:科研课题:2014年度广西教师教育立项课题,该立项课题属省级一般立项课题(课题编号2014JS068)。

猜你喜欢

民族高校内涵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略述《岁月生香》的壶中内涵
内涵漫画
“三网三屏”融合发展对构建民族高校新闻传媒新格局研究
民族高校公共体育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高脚竞速运动引入民族类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基于素质教育视角下的民族高校逻辑学教学探索与实践
民族高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