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1+X”证书制度的反思与策略探索
2021-11-13杨龙平赵丽丽熊娟
杨龙平 赵丽丽 熊娟
【摘 要】本文阐述“1+X”证书制度的落地实施是一项系统性工作,针对“1+X”证书制度落地实施中遇到的问题,提出“1+X”证书制度实施策略:加强制度的顶层设计,发挥行业的指导作用,增加“1+X”证书认可度,提升“1+X”证书含金量,强化考核的激励机制,重构人才培养方案,深化“三教”改革,以此推进“1+X”证书制度真正落地实施。
【关键词】“1+X”证书制度 国家资历框架 国家学分银行 “三教”改革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7-0007-04
随着社会的发展、行业结构的变化以及企业用人需求的变化,中国职业教育一直在积极寻求变革,争取为社会提供更加符合时代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职教20条”)正式明确提出,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首次将国家资历框架、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1+X”证书制度三大建设工程同时提出。其中“1+X”证书制度的实施作为资历框架教育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应用实践和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的运行基础,其落地实施是一项系统性工作。
一、“1+X”证书制度的落地实施是一项系统性工作
2019年4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明确指出,从2019年起,要大力推进“1+X”证书试点工作,标志着“1+X”证书制度正式启动、“1+X”证书正式诞生。2019年9月,教育部又出台《关于做好第二批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两批试点院校的正式启动,标志着“1+X”证书的真正落地。2020年9月,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再次明确,要深入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及时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做法,推动更多职业学校参与“1+X”证书制度实施,标志着“1+X”证书制度已正式运行,并不断总结完善。2021年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讨论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把“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完善职业技术教育国家标准,推行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写入规划。
“1+X”证书制度的实施除了职业学校作为实施主体,从内外部实施环境以及利益相关方角度考虑,至少涉及国家及地方教育、财政、发改、人社等政府部门和社会、行业、企业、培训评价组织,以及参与“1+X”证书制度落地实施的学校及师生群体等多个利益主体,需要相关利益主体方统筹规划、系统部署、明确权责、协同推进,其系统关系详见图1。
二、实施“1+X”证书制度的意义
自实施“1+X”证书试点工作以来,无论是国家的顶层设计,还是地方的推动实施、各职业院校及培训机构的积极践行,都在稳步推进并取得非常显著的成效。
(一)“1+X”证书制度是职教改革三大工程之一
“职教20条”明确指出,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借鉴国际职业教育培训普遍做法,制订工作方案和具体管理办法,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试点工作要进一步发挥好学历证书作用,夯实学生可持续发展基础,鼓励职业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通过“X”证书,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某一岗位的就业技能,拓展就业创业本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也就是说,“1+X”证书制度的出现是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的产物,是符合社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新举措,也是进一步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发展战略。
(二)“1+X”证书制度是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最重要标志
高职教育是类型教育,是一种跨界教育,既属于教育的范畴,也属于职业的范畴。人才培养方案以及课程内容的设计,既要尊重教学规律,又要符合职业成长的規律。同时,高职教育还要符合“高”的特点,即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的要求。因此,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在设计上难度比普通教育的难度要大,不但要考虑将来工作的内容,还要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个人的价值追求与社会的共同理想融合在一起,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征程上实现个人的人生目标。“1+X”证书制度是职业教育体现职业属性和教育属性相结合的重要载体,也是职业教育的根本属性。“X”证书是由企业主导负总责,根据工作岗位所要求的技能设计典型工作任务,按照工作的模块设计所需要的知识点,体现完整的实践体系,是企业的真实要求,是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依据。因此,“1+X”证书是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最重要标志。
(三)“1+X”证书的应用实践有效支撑资历框架建设
“职教20条”明确指出:健全国家职业教育制度框架,国家资历框架主要侧重于分类和分级,其“资历”是指资格和经历,主要以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证书以及继续教育结业证书等形式体现。目前“1+X”证书制度的实施是国家资历框架在职业教育领域最好的应用实践。“1+X”证书作为国家资历框架的基础,其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资历标准的组成部分,资历标准为全国各地不同职业技能设定标准、划分等级,保证其统一性和科学性,同时推进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职业院校对取得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社会成员,支持其根据证书等级和类别免修部分课程,在完成规定内容学习后依法依规取得学历证书,对接受职业院校学历教育并取得毕业证书的学生,在参加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时,可免试部分内容,探索实施试点工作,通过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开展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体现的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即社会人员可以通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来获得免修部分课程,学校的学生获得学历证书可以免修部分课程获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实现证书之间的互换,从而实现证书之间的横向贯通,为资历框架的构建打下坚实的基础,有效支撑国家资历框架建设。
(四)“1+X”证书是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的运行基础
“职教20条”明确指出: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实现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是指能够存储职业教育领域各种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成果的学分银行,目前只有“1+X”中的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作为学分银行可存储的成果。因此,“1+X”证书制度是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的运行基础。主要体现在:第一,“1+X”证书制度的学习成果是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学分的基础;第二,“1+X”证书制度融入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的工作经验,成为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持续开展更多类型学习成果认证的基础。
(五)“1+X”证书制度是“三教”改革的重要实施依据
“职教20条”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走特色化发展的道路。同时,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以企业为主导,经过企业、行业、教育的专家共同研究,制定同岗位工作相一致的工作内容为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标准。这样的标准是以工作任务为基本单元,它具有2个鲜明的特征:一是具有完整的实践知识体系,但是理论知识体系碎片化;二是以完成岗位上某一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据,将此转换成学习领域中的知识,具有模块化的特征。这样的特征与“职教20条”中强调探索组建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教师分工协作进行模块化教学的理念相一致。因此,必须在实施以专业课程建设、教学组织实施、教师实践能力提升为主的“三教”改革这个基础工程中,把“1+X”证书制度作为落实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口。所以,“三教”改革的逻辑起点是职业技能。
三、“1+X”证书制度落地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鉴于“1+X”证书制度落地实施是一项系统性工作,目前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总结和反思。
(一)寻找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平衡点比较困难
学校和企业之间由于一方是培养人才、一方是使用人才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但是因为两者追求利益的不同,学校和企业始终是两个不同的利益主体。其中,学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企业主要是以营利为目的,追求利益最大化。在缺乏相关法律和政策的有效保障下,企业和学校合作是单一方向,难以建立规范有序、运行有效的合作机制。尤其在现有人力资源充足的情况下,大多企业不愿意投入更多精力和时间联合职业院校设定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标准,也不愿意提供必备的实训设备及考证资源来共同培养企业发展所需的技术技能人才。
(二)“1+X”证书培训组织缺少统一认定标准
自“职教20条”提出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以来,目前已发布4批次培训评价组织共计301家,涉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447种。从培训组织的单位属性来看,这些评价组织主要分为企业、行业协会、研究机构、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等五大类,其中企业283家,占总数的94.02%,其开发的证书共425种,占证书总数的95.08%。这些以企业形式存在的培训组织中既有华为这样在行业具有领先地位的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也有一些之前很少听说的小企业,给学校带来选择的困惑。同时,有些企业过于追求经济的效益而忽略了教育的社会公益性要求,导致一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成本很高,提高了获取的门槛和难度。另外 ,每个企业都按照自己的工作岗位设定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标准,企业之间的通用性不够,缺乏统一的认定标准。
(三)“1+X”证书因缺乏公信力还未得到社会的认可
当前存在着多种类别的证书,而且分属不同的部门来管理,例如,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教育部门牵头,由企业组织实施的工作。职业资格证书是由人社部门组织实施的工作,同时还有一些知名企业设置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如华为工程师认证华为HCIE、HCIP、HCIA。职业资格证书是进入某一行业的门槛,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华为的工程师认证在市场得到行业企业的认可,这两类证书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广泛的市场。但是,也不乏一些知名度不高的中小型公司和机构。因此,还没有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学生的广泛接受。
(四)“1+X”證书含金量尚不确定学生参与性不高
毫无疑问,“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是以学生的利益为出发点,从根本上说是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使其成为产业发展需求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加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一个新生事物,还未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在就业方面还未能为学生带来明显的竞争力。另外,由于“1+X”政策宣传不到位以及学生对自己的未来职业规划不清晰,拥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在就业中到底能发挥什么作用、具有多大优势和价值,都不如职业资格等级证书那样清晰明朗,再加上考证还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经费,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考证的积极性。导致学生平时只重视人文素质证书(英语等级、普通话等级、计算机等级证书)的获取,没有真正认识到“X”证书的意义及重要性,导致参与积极性不高。
(五)“1+X”证书还未完全融入专业建设
从“1+X”的实施过程来看,有一部分学校还没有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融入专业教学标准,仍然采用比较传统的教学方式推进“1+X”证书的试点工作,即课程的学习内容与“X”证书的内容没有融合在一起。在考证之前,再开设3~4周的培训专题课程,专业课程的教学与“X”证书中的内容融合度不高,还存在课程体系与“X”证书“两张皮”的现象。同时,为了考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另外还要建设实训室,且实训设备的价格比较高,给学校的专业建设带来很大的困难。
(六)“1+X”证书制度实施过程中师资力量不足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更新步伐日益加快,尤其是“1+X”证书制度的实施,更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传统的理论知识,还需要掌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需要的核心知识和技能。也就是说,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的关键要素之一是拥有一支具备理论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但是,目前“双师型”教师和教学团队明显短缺,不足以支撑“1+X”证书制度落地实施,所以“职教20条”也明确提出,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四、实施“1+X”证书制度的策略探索
自“1+X”证书制度落地实施以来,无论是从为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角度,还是从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角度,抑或是从推进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的角度衡量,都发挥了巨大作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还只是刚刚开始,远未达到预期目标。以下是根据在“1+X”证书制度实践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进行的探索。
(一)加强制度的顶层设计
鉴于“1+X”证书制度落地实施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其中涉及较多利益相关方,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各利益相关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能否被打破是试点工作能否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国家应该通过相关政策对政府、行业、企业、院校以及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等参与主体明确职责和利益的划分。另外,“1+X”证书制度与国家资历框架、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作为实施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三大工程,在运行过程中是相辅相成、协同发展的。其中,资历框架作为顶层制度设计,为学习成果分类、分级的确定标准,具体有职业标准、职业能力标准、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等。学分银行作为“1+X”证书制度实施提供学习成果积累、转换的管理信息平台,两者分别为“1+X”落地实施提供标准和平台。因此,从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体系的角度出发,要想顺利推进“1+X”实施,必须加强国家资历框架和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的体系建设。
(二)发挥行业的指导作用
试点证书既要百花齐放,也要优中选优。也就是要鼓励企业参与培训评价组织,同时要避免同一岗位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由不同的培训评价组织申报,职业能力的标准要求完全不一样。这样造成学校选择证书的困惑、学生考取证书的代价太高。要避免这一现象,最好的办法是发挥行业协会的主导作用,把岗位职业技能分解成为“公共+专业+特色”的知识模块。同一行业同一岗位的“公共+专业”模块的知识都完全相同,由行业协会牵头组织制订标准。而“特色”模块由培训评价组织根据不同的企业岗位的特色进行增加补充,由培训评价组织负责组织。这样既可以提高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权威性,也可以充分调动培训评价组织的积极性,保证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具有更广泛的社会认可基础,保证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可持续发展。
(三)增加“1+X”证书认可度
“职教20条”明确提出试点实施“1+X”证书制度以来,国家相繼出台《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关于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印发〈“1+X”有关经费使用情况座谈会会议纪要〉的通知》《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遴选与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等一系列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的重要文件。但是,目前实施情况证明,“1+X”证书试点工作无论是在学生层面还是企业层面,都还没有被广泛接受。
实践证明,推进任何一项改革工作,都必须把握好政策、宣传好政策、贯彻好政策。因此,要打破目前的困境,职业院校必须学通、弄懂、吃透文件精神,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各种场合向学生宣传,帮助他们正确认识“1+X”证书的意义及作用,并通过职业规划帮助学生明确走向社会、不同岗位需求的各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参与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取,从而不断增强就业创业本领,获得更多人生出彩的机会。在企业层面,职业院校要根据自身办学特点,积极与具备条件的企业深入开展合作,双方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发满足企业生产需求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养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实现双方共赢。
(四)提升“1+X”证书含金量
要制订培训评价组织的考核标准,定期对评价组织进行考核,实行优胜劣汰。考核的标准可以从社会的认可度、学生的认可度、学校的认可度出发。社会的认可度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只有行业企业认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能够代表这一岗位领域所具有的职业能力,并且能够给予这一岗位上获得同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员工一定的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就有了发展的根基。学校的认可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根本保证,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标准能够融入专业建设过程中,从教师、教材、教法、教学条件等方面实现真正的融合。学生的认可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学生能够真正获得实质性的成长,能够在职业选择中带来竞争的优势,能够为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发展提供动力支持。因此,政府层面的监督考核不可或缺。
(五)深化“三教”改革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实施“1+X”证书制度的主要依据,职业院校应根据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要求,结合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规律和行业企业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将证书培训内容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制订教学计划、开发课程与教学内容、打造教师团队等诸多基本环节,体现在教师、教材、教法的改革中,将职业技能鉴定证书标准融入课程标准,真正将考证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融为一体,解决考证和教学“两张皮”的问题,减轻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负担。通过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编写新型活页式教材、工作手册式教材、项目式教材等形式将教学研究成果、企业实践成果最终以教材形式呈现,配套实训室等各类教学资源,更好地培养行业企业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同时,切实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顺利进行。
“1+X”证书制度落地实施以来,无论是从为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角度,还是从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角度,抑或是从推进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的角度衡量,都发挥了巨大作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只是刚刚起步。职业院校如何更好地推进“1+X”证书制度落地实施,还需要不断在实践中反思和探索。
【参考文献】
[1]李寿冰,高艳芳,杨兴芳.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试点的现状与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20(20).
[2]苏金英.系统论视域下1+X证书制度的理论建构与误区规避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20(12).
[3]刘阳,高树平.新时代1+X证书制度的价值意蕴、理论基础与实现条件[J].教育与职业,2019(23).
[4]程舒通.资历框架、学分银行与1+X证书制度的协同发展研究[J].职教论坛,2020(12).
[5]覃川.1+X证书制度:促进类型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保障[J].中国高教研究,2020(1).
[6]杜怡萍.资历框架、学分银行、1+X证书制度的关系解析及施策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20(25).
[7]冯娜.基于1+X证书制度的职业院校“三教”改革路径[J].山东教育(高教),2020(11).
[8]高科,梁晨.“1+X”证书制度下“校热企冷”的困境及对策[J].机械职业教育,2020(12).
[9]杜文龙,徐雪峰,乔琪.高职人才培养中1+X认证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20(12).
[10]王书润.打通职业院校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堵点[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20(6).
注:广西教育厅课题“基于信息化平台的高职院校内部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践”(GXGZJG2018A028)
【作者简介】杨龙平(1975—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职业教育;赵丽丽(1982—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战略规划设计;熊 娟(1982— ),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教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
(责编 黄桂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