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德育教育中的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探寻
2021-11-12蔡平剑
蔡平剑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电子计算机网络的不断更新换代,教育方式也逐渐变革,从之前的“填鸭式”“一言堂”教育,逐渐转化成为根据“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初中德育教育方式,对教育方式做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根本上探寻初中德育教育中的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
关键词:初中德育教育;人文关怀;心理疏导
引言:
中学时代正处于心理与生理双重发展的重要时期,且中学时代是学生从小学思想发展较为不成熟阶段过渡到高中思想发展较为成熟阶段的重要过渡阶段。但也由于初中时期正处于他们的心理生理双重发展的阶段,初中生对于其人生阶段规划迷茫,因此,对于初中生的德育教育是十分重要的。故本文将从初中德育教育中的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现状以及改善初中德育教育中的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的策略两方面探寻初中德育教育中的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
一、初中德育教育中的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现状
随着社会发展,时代进步,对于学生的教育也愈发受到社会的重视。但由于初高中升学压力等情形下,导致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心理这一社会现象。
(一)过分注重教师教学,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平时的初中教育教学中,由于初中升高中的升学压力以及教师父母的压力下,许多学校采用的教学方式仍为“单边教学”填充式教学:即在平日的教学课堂中,主要采用“教师主体”授课方式的教学模式,缺少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沟通,学生在课堂上主要属于“被动客体”的地位,学生缺少自主思考的思维,教师输出即学生接受的,学生在课堂上属于被动接受知识的“被动”地位,导致学生的自主学习思考能力下降,对于初中德育教育的兴趣大幅下降,进而影响初中德育教育思想课程的教学效果,违背了初中德育教育的初衷。
(二)知识教育大于对学生的情感关怀
在初中德育教育中,学生的思想、情感、态度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初中德育思想教育中,应当具体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思想情况以及不同的情趣爱好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具体考量实施教育以及不同程度的思想教育启迪。但由于现如今初中教育的局限性以及基于多门课程的压力,导致初中思想德育教育过分注重知识教育,德育教育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演变为知识教育考试课程,同语数英等课程同时为学生带来一定的学习压力,由此忽略了学生的情感关怀,导致教育部开设初中德育教育该门课程的初衷没有得到实现[1]。
二、改善初中德育教育中的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的措施
(一)以人为本,确立核心理念
“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是当今教育观念的核心理念,是进行中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教师应当根据中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案,这样的方式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于该科目的兴趣,还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做到寓教于乐,将真正的德育教育深入人心。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丰富有趣的课堂教学环节,结合生动实际的案例,吸引提高学生的课堂兴趣的同時,还有助于达到中学德育教育的初衷——帮助引导学生,排遣学生现阶段的迷茫,为学生今后自主选择未来方向奠定一定的基础。
(二)潜移默化走进学生内心
在初中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等潜移默化地走进学生的内心,让初中德育教育教学更加自然轻松,以实现初中德育教育中的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因此,教师在初中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的自我意识与学生的自我兴趣,根据学生的兴趣制定丰富有趣的课程教学计划,提高学生课程的参与感,使学生从以往“被动的客体”地位转化成为“主动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同时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也要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让不同性格的学生进行交流合作,从各方面角度渗透德育教育。
(三)根据思想教育本质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传统的初中德育教育中,往往由于初中各科学业的压力导致德育教育课程的时间被严重挤占,学生真正接受德育教育的机会大大减少,往往是“被动”地接受德育教育知识,更有甚者,是在期末考试或者期中考试的过程中,才“赶鸭子上架”式接受知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应当是“以人为本”、“因材施教”[2],根据学生真正的兴趣爱好,突出“平等、自由、公正”的教学本质,改变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方式,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思想政治交流,构建师生之间交流的桥梁,从而在初中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做到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尊严,做到有效的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对学生起到有效、积极的引导作用。
三、结束语
中学德育教育对于学生今后的长久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初中德育教育应当采用积极有效的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突破传统的初中的德育教育观念方式,根据 “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为学生今后的生产生活奠定良好的精神教育基础,建设和谐的教育环境,做好初中德育教育中的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
参考文献:
[1] 袁莉, 桑青松. 中学德育实施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的探究[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2, 000(004):112-114.
[2] 颜娟. 中学德育实施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的探究[J]. 中华少年, 201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