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观照下的生命语文课堂追求
2021-11-12沈霞
沈霞
[摘 要]生命语文的教育观强调语文课程既要面向学生的生命体验,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也要契合语文核心素养的本质要求。在生命语文课堂中,教师应从文化滋养、活动育人、审美品评三个角度,引导学生展开生命体验、理性思辨、熏陶感染,使学生对文本的内涵理解更加深刻,获得文化修养、审美能力等方面的提高。这样的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能有效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生命语文;核心素养;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28-0021-02
生命语文教育观源于熊芳芳老师在2001年撰写的一篇同题论文。熊老师基于对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一书的深度阅读,生发了“真正有意义的教育,必须指向生命,指向心灵,指向人类的终极问题”的生命语文教育观。这一理念恰恰契合了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目标。而语文核心素养涵盖了语言的学习与运用、思维的提升与发展、审美的鉴赏与创造等多个层面的内容,直接指向学习个体的生命发展。笔者尝试从文化滋养、活动育人、审美品评等方面,谈谈自己对生命语文课堂的一些探索与认识。
一、文化滋养:丰富学生个体生命的感性体验
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是一门人文气息更加浓郁的学科,語文学习的过程更能凸显走进生活、贴近生命、深入心灵的力量。教学中,笔者重视语文教材的人文要素,尊重语文教学的根本诉求,让人文思想润物无声,促进学生发现自我、提升自我。
如,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的《北京的春节》一课,作者老舍先生以时间为序,描绘了春节前后具有典型老北京民风民俗的忙碌与热闹、温馨与美好的各种场景,再现了他对春节的美好追忆,同时也传递着老北京人追求幸福生活的情感。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先初读课文,用结构图梳理出课文的脉络,整体感知全文;然后,重点围绕老舍先生详写的第一个风俗——“熬腊八粥和泡腊八蒜”,体会详细描写的方法;最后,让学生感情朗读,感受人们的情感变化,学习文本语言的形象、简洁的特点。如此,学生对春节气氛、对传统节日文化、对语言文字的表达就有了丰富的感性体验。
在按照梳理脉络—抓关键词体会—感知详写的方法和意义这样的思路,完成了腊八节这一部分的赏读后,学生感悟到人们在腊八这一天的忙碌和思想上的重视,体会到人们对生活的热爱。然后,笔者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独立阅读除夕、初一、元宵节这三个详写的部分,使学生在举一反三中学会抓住关键词对文本进行感悟、体会,最终习得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
在这样的类似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中,学生从除夕、初一、元宵节三个详写的部分,深深体悟到北京春节的忙碌、热闹、喜庆的特点。最后,再让学生比较:“这样的详写和略写,好处是什么?”学生体会到详与略的安排,能让需要重点说的内容更加突出,而略写的部分能让人一目了然,这样使整篇文章更清晰、有层次。
二、活动育人:促进学生个体生命的理性思辨
苏霍姆林斯基将教育技巧的特点归纳为教育过程中“教师对人的精神生活的过问”。这是将对人的生命关怀视为教育的灵魂。面向人,面向人的生命体验的阅读与表达实践,是对学生个体生命的尊重,对生命价值的启蒙认识。目前,阅读课堂倡导师生双主体的教学理念,改变了以前教师居高传话的教学形式,形成了师生平等、互动交流、相融相生的课堂形式。在教师的主导和鼓励下,学生自由表达,抒发情感,生成富有个性生命色彩的文本意义。
仍以《北京的春节》一课的学习为例。本课中,老舍先生运用了不少的如“玩意儿”“杂八碎儿”等富有京味儿的语言,使全文洋溢着浓郁的地方色彩。在品读体会这些京味儿的词语的好处之后,笔者让学生交流我们本地的具有形象感的方言,试着在一段话中用一用。这样,学生就能感受到老舍用上这些具有北京地方特色的语言,让读者倍感亲切。在日常写文章时,如果能将那些不难理解的、具有画面感的方言运用到其中,就能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形象性,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根据单元语文要素“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笔者引导学生去阅读、思辨,发现老舍将各个节日场面写得丰富多彩的窍门。首先,笔者出示老舍《怎样写文章》中“写文章必得抓牢每篇的重点,没有重点,就不能成为文章”这句话;然后,让学生思考:“老舍详写的四个热闹的场面,写法一样吗?”通过阅读、交流、讨论,学生发现老舍的写法是不同的。对腊八这一天的描写,重点围绕煮粥用的食材多,显示出人们祭神的用心,以表达对来年丰收的渴盼;写除夕的热闹,则通过通宵达旦和不管远近人们都赶回家团圆来体现;正月初一的描写,则选择了男人和女人、大人和小孩、小贩和骑手这些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对象,表现出所有人的闲适和放松。同时,作者还通过不同地点、不同活动来体现处处都是一片欢乐祥和的景象。如此,学生渐渐地悟出作者抓住特点、采用多种叙述方式进行详细介绍的语言形式。
三、审美品评:熏陶学生个体生命的人性光辉
对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承载民族优秀传统因子的文学作品,我们唯有展开各种有效的教学活动实践,才能发挥其内在的审美价值,才能让学生在感知、思辨、共鸣中趋于认同。教学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就要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让他们受到熏陶、感染,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追求真、善、美的人生态度。
如,教学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的沈从文先生的《腊八粥》一文,围绕这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感受传统风俗的特点”以及语文要素“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笔者重点从下面三个角度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情感。一是从八儿等着吃腊八粥的过程,引导学生感受节日给他带来的快乐;二是从腊八粥的食材、熬制以及人们津津有味地品尝,体会节日的丰富内涵;三是从母亲对八儿的有求必应中体会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
与前一课《北京的春节》描述的视角相比,本文更加具体化、个性化,对重点的刻画,更易打动人心。如,八儿在等待熬粥时的兴奋,通过“快要发疯”“进进出出”“碗盏都已预备整齐”等描写,表达出他的喜悦心情;“眼睛可急红了”“要到什么时候”则表现他急不可耐的心情;最让读者满足的是,八儿心中对锅内腊八粥情形的猜想,如“栗子稀烂”“饭豆肿胀”“花生仁面面的”“枣子大了三四倍”“起锅巴”……都得到了验证。这样的不谋而合,与小说“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的情节有所不同,更让读者有一种轻松、自然、和谐之感。
徜徉在充满爱意的字里行间,学生收获的不仅是字面的情感、文字的温度,还有思维审美的提升、个体生命的同化、价值认知的发展。这样,学生爱生活、爱语文、爱一切美的事物的情感在不经意中得到净化、升华。
四、激励评价:促进学生个体生命的主动发展
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他们思维具有多样性,对同一文本他们会有不同的看法、见解,这样让文本解读变得异彩纷呈。对学生的表达,教师要捍卫他们言说的权利,赋予他们表达的自由,从而唤醒他们的思维,激励他们深入探究,进行多角度、有创意的解读,形成属于自己的阅读与表达策略。
还是以《腊八粥》一课的教学为例。在引领学生品读课文语言,体会沈从文先生通过人物对话、心理、动作把八儿等粥的样子写具体的方法后,笔者让学生迁移运用这种写法,介绍自己熟悉、喜爱的一种美食。一开始,学生打不开思维,放不开手脚,三言两语便介绍完了。笔者没有指责他们,而是从他们的选材、描述、情感以及运用的对话、心理、动作描写等角度加以肯定,引领大家共同欣赏。如,一个学生这样介绍过桥米线:“妈妈先将一团米线放入沸腾的开水锅里,煮上一会儿后,用漏勺捞起,倒入碗中。然后,淋上香油、生抽、辣椒油,撒上葱花、香菜,放入牛肉片,一碗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就完成了。”
显然,这样的叙述是笼统的,课文中运用的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等都没有在这里得到体现。笔者将这份习作投影到大屏幕上,然后在“先、然后”下面画上两道横线,将“沸腾、淋、撒、放、垂涎欲滴”这几个词语画上波浪线,并告诉大家:“老师最欣赏他的这些词语了。你看,‘先、然后的使用,讓表达的顺序清清楚楚;‘淋、放、撒这一系列的动作不重复,有非常符合实际;‘沸腾写出了水的特点;‘垂涎欲滴写出人的情态。从他的描写中,你们得到什么启发?试着改一改,让这段文字更加详细、更加具体。”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2011年)》明确指出:“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日常表现,应以表扬、鼓励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从正面加以引导。”教师热情的肯定和鼓励会让学生思维激荡,灵感不断产生。在笔者的鼓励下,学生个个跃跃欲试,尝试修改。一个学生这样修改:“当泡过的米线滑入沸腾的水中,那千丝万缕的银丝便随着翻滚的水花上下翻腾,拱起又落下……经历了沸水的抚摸,这一根根米线一定变得胖胖的、韧韧的了吧?我伸出一根筷子,瞄准一根浮起的米线,将它挑起。果然,煮过了的米线胖起来了,透明了……”没有刻意的指导,没有硬性的灌输,学生的练笔,无论是情感上还是语言上,都变得细腻了,更能打动人心了。
总之,只有用心、有智慧去培养学生,他们的生命才会充满灵性。在教学中,我们应时刻以饱满的热情去唤醒、激励、鼓舞学生,以不断地促进学生语用、思维、表达与审美等核心素养的发展。这样的课堂,是焕发生命的语文课堂!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