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要素:有秩序的自由和有限度的建构

2021-11-12李杰熊正佼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1年10期
关键词:语文要素学情核心素养

李杰 熊正佼

[摘 要]语文要素的设置是统编教材的创新和亮点。基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编者将语文要素的各个训练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分布在各个单元和每一课的练习中。这些训练点,让单元与单元、单元与教材之间形成内在的逻辑整体。教学时,教师要以语文素养为先导,系统地把握语文要素的整体布局,细致辨析其关联性,逐层推进系列的教学活动,让语文要素切实转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统编教材的价值,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关键词]语文要素;核心素养;学情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28-0016-03

统编教材的语文要素由阅读和写作两部分构成,按照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顺序分布在教材的单元导语和练习系统中,形成一张语文要素的网,呈现出教学内容的螺旋式上升的特点。整体把握语文要素在教材中的分布特点及其内隐联系,建立对教材体系的宏观认识,有助于教师准确地把握阶段目标,更好地开展将语文要素转化为语文素养的教学活动。下面,根据自己的认识,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实际,对语文要素的编排特点及其转化进行论述。

一、有秩序的自由:前后关联,逐级推进

现代教学论认为,有效的教学活动与教学内容的性质、特征是分不开的。裴娣娜教授认为“只有那些能提供全面建构学生主体活动的机会的教学内容,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展开智力活动和非智力活动的教学内容,才是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材料。”统编教材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设置与之相应的丰富而又全面的语文要素,并由训练点连结成练习面,再由练习面生成素养层,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分布在每个单元、整册教材、学年教材中。

(一)单元语文要素:拾级而上,台阶式递进

统编教材的单元内容由单元导读、课文及其文后练习、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部分构成。单元导读由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构成,彰显了读写结合的理念;口语交际通过形象和直观的学习路径,让语文要素在实践中进一步得到落实;习作选材贴近本单元的学习主题,承担着写作要素落实的任务。整个单元的内容无一不是为语文要素的落实而精心设置。下面是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具体构成及价值分析(表一)。

从单元导读到语文园地的“日积月累”,有机地构成了逻辑推进的态势,诠释了语文要素在单元中呈现的状况,让学生从初步感受、形象体验到迁移运用最后综合提升,体现了语文要素的有效落实。

(二)整册教材的语文要素:前呼后应,单元式增进

语文要素在整册教材中的构成分为“初次提出的”和“承接上册的”两部分。后者是对上一册相关语文要素的继续和发展,包括增加语文要素的练习高度,形成一定的练习坡度,适当延展练习层面。表2是五年级下册语文要素的具体内容。

关于“写”的语文要素,通过表格可以看出,有以下内容:写一件事情、写读后感、写人物的内心、写一个人的特点、编写故事、写一个地方、看漫画写想法等,面广而量适中;再细化,写的内容分写人、写事、写读后感、写感受、写一个地方等五个方面。对写人的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发现它的要求不断地提高:

1.先写他人的内心和特点,如第四单元;再写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如第八单元。

2.先客觀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如第四单元要写人物的焦虑、喜悦、伤心等;再整理归纳,写出人物的个性特点,如生命力、灵活性等,这体现在第五单元。

3.先写关于人物的小片段,以人的外在表现来写人的心理活动,如第四单元;适当提高难度,用文学性的写作策略描写来写一个人的特点,如典型事例、侧面描写等。

总的来说,五年级下册写人的语文要素,遵循着先他人再自己、先人物心里再到人物特点、先表面观察写再到文学性描写的原则,呈现递进发展的特点。

(三)学年教材的语文要素:量积质变,学期式推进

统编教材以语文要素+单元主题的形式呈现,让教与学有了明确的方向,让单元与单元之间、单元与全册教材之间、不同册的教材之间产生前后相连、互为依靠的关系系。下面以五年级上、下册的第二、第七单元为例(表三),进行具体的分析。

1.搜集资料策略的学习要求变化。

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这样定位:“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情感。”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提出“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的要求。查找和阅读资料是阅读古典名著的有效策略。于是,“查找资料”的学习要求在五年级下册的目标定位是:深度运用策略,形成学习习惯,体现了学习要求的递进性。

2.景物的动态和静态描写的学习要求变化。

五年级上册的要求是体会什么是动态和静态描写,并尝试运用这样的方式描写景物的变化;五年级下册的要求是体会文中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上册只让学生初步体会这是属于哪类描写,下册则让学生体会动态和静态描写的美。这样的学习要求,从明确方法到体会方法的表达效果,让学生理解文本的意境美,形成学习的坡度。

放眼整个学年,上册初次提出某一语文要素,让学生进行理解,初步体验;下册则是让学生进一步体验这样的学习方法,形成学习习惯。这是认知本身的线性发展的必然,也是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内在需要。

语文要素这样内隐的秩序性特点对教学产生怎样的影响呢?我们下面以紧扣单元语文要素,有效开展转化活动为例进行论述。

二、有限度的建构:语文要素渐渐转化为语文核心素养

在课堂教学中,语文要素是对教学行为的指引。在落实语文要素过程中,既不能浅尝辄止,浮于表面,也不能拔苗助长,故意拔高,而是要前后关联,恰到好处。教师可按照明晰阶段目标—创设落实情境—设置落实活动的顺序进行教学。

(一)整体把握,明晰语文要素落实的阶段要求

在教学中,语文要素的学习要按照理解与体验、提高与运用、形成技能和养成习惯的过程进行落实。某个要素在这一学期首次提出来,是要求学生进行理解、体验、运用;到下一学期学习的层次要么是加深,要么是拓展。这样的编排特点决定着教学要瞻前顾后,统筹把握,明确该要素在这一学期的学习要求。我们教师在听课时,有时候感觉执教者似乎是教漏了,或者是教不到位,其实可能是执教者基于该学段的学习要求的准确把握,没有进行过多、过深的挖掘。下面以五年级上册、下册和六年级上册的“写人”的语文要素为例,进行分析。具体看表四。

可以看出,“写人”的要求呈现出这样的变化:从具体事情的整體性表达到细节场景的精细化描绘,最后融进自己的情感。为此,具体教学中,教师要进行整体认知,细致辨析,这样才能精准施教。

(二)基于学情,创设落实要素的情境

只有在真实的学情中,学生才能主动地进行学习,展开自我反思,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因此,语文要素的落实不能脱离具体的文本情境,不能离开学生的学情,而是在真实的学情中,让学生真正地学习。

如,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执教的《火烧云》一文,为我们展现了基于学情的对比性教学。蒒老师指名一个学生读自己写的家乡火烧云的片断:

师:他写得怎么样?

生:他用了三四个成语,写得挺好。

师:萧红是怎么写的?读读第三段,说说高明在哪里。

生:萧红写得很具体。

师:写出了哪些颜色,读一读,圈画出来。

生(齐读):“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

师:ABB式的词语透着喜欢,试着再读一读,读出喜欢来。

(学生读)

师:还高明在哪里?

生:“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

师 :这是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

生:“葡萄灰、梨黄、茄子紫。”

师:这是一种比喻色。

……

了解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说清楚一件事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通常教师会这样引导学生:“写了几种颜色?好在哪里?美美地读读。”然后总结写作特点。这是脱离学生自我经验,在陌生情况下进行的教学。学生的自我情感没能得到有效激活,他们的自我经验也没有主动参与,这样他们就难以产生情感共鸣、思维碰撞。

薛法根老师则聚焦语文要素,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他引入学生经验,让学生带着“熟悉的自我”走入文中,与文本进行对接、碰撞,这样学生产生了认识落差。不经意间,学生产生了探究的动力与兴致。于是,真正的学习开始了。可见,语文要素的有效建构要有学生的主动参与。

(三)设置活动,促进语文素养的转化

有效建构语文要素,不是蜻蜓点水式的轻描淡写,更不是束缚手脚的小心翼翼,而是要设置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并经历陌生到理解,最终到运用的过程,这样他们就能将课文中隐藏的静态的语文要素转化为自己必备的语文素养。如,河北泊头市教师发展中心张敏老师执教的《穷人》一课时,他针对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这样进行教学。

1.导入

课文用环境突出了穷人的穷。还有哪里也突出了穷呢?默读课文1~2自然段,说说课文是怎样写的。

2.体验理解

(1)品析关键词,探究心理描写的作用。

出示第2段,品读“沉思”部分,体会这段心理描写的作用。

(2)圈画、交流描写心理的句子。

默读3~27自然段,画出心理描写的句子,做批注,并交流。

(3)通过删换段落,体会文本表达人物精神的顺序。

A.出示第9自然段,思考:能不能去掉这段话,理由是什么。

B.读8~9自然段,思考这两段不能互换的原因(课文按照先做后想的顺序来写,突出安娜一家的善良)。

(4)辨析相似段落,深度体验人物心理。

辨析第2、第9自然段的心理描写的不同,进一步感受桑娜的善良。

3.运用提高

运用心理描写的方法写一个场景。

西蒙脸色苍白,神情黯然……她深思着:“

”。

面对篇幅长、表达内隐、意蕴深刻的文章,往往要精心设计递进式的教学活动来逐步落实语文要素。张老师紧紧围绕语文要素,按照文本的结构顺序,通过品关键词、交流关键语句、删减探究、辨析相似段等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渐渐地领会文章心理描写的准确性、深刻性。正如张敏自己所说:“这样的学习活动结构层次清晰,学习过程饱满,学生学得充分,目标达成度高,改变了语文要素呈现的机械化、程式化的状态。”这样的教学设计强调活动性,体现层次性,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高阶思维,使语文要素逐渐转化为语文素养。

总之,对统编教材的教学,我们要明晰语文要素的阶段性内涵,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这样才能让语文要素真正转化为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 参 考 文 献 ]

[1] 裴娣娜.现代教学论(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 张邦业.聚焦语文要素,展开深度学习——以薛法根老师执教的《火烧云》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2019(18).

[3] 张敏.架设活动台阶,落实语文要素[J].河北教育(教学版),2019,57(12).

(责编 韦 雄)

猜你喜欢

语文要素学情核心素养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浅谈一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基于语文要素优化教学路径策略的研究
正确解读课后习题 有效落实语文要素
在“双线并进”中落实“双线组元”思想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