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期护士职业倦怠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
2021-11-12王宇龙薛承景李建民
杨 瑞,王宇龙,薛承景,李建民*
(1.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山西 汾阳 032200;2.孝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西 孝义 032300;3.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河北 唐山 063000)
2020年初新冠肺炎的流行,给社会公众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护理人员作为此次抗击疫情的重要力量,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挑战,极易出现职业倦怠。职业倦怠的概念于1974年首次由Freudenberger[1]提出,用来描述个体因工作压力引起的情绪衰竭、对工作冷漠及个人成就感下降等。我国护士职业倦怠相关研究起步较晚,目前正处于发展阶段[2]。探讨影响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的因素,对于提升其服务质量、维护护理队伍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某三甲医院临床护士为对象,调查其在疫情期的职业倦怠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以期为改善我国护士职业倦怠状况提供有针对性的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0年4月抽取某三甲医院临床护士397名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58份,其中男性20人,女性338人,年龄20~59岁。
1.2 调查工具
1.2.1 一般情况调查表 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3]自行编制问卷进行调研,包括护士的人口学资料和对疫情的认知情况,共两个主题21个条目。
1.2.2 职业倦怠量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 General Surveym,MBI-GS)[4]调查研究对象的职业倦怠状况。该量表适用于各个行业16岁以上的群体,包含3个维度15个条目,即情绪衰竭(1~5题)、工作态度(6~9题)和个人成就感(10~15题)。情绪衰竭主要反映因工作引起的如身心劳累、衰竭等不良情绪反应,工作态度主要反映对待工作对象的不良情绪反应和人际关系,个人成就感主要反映工作成就方面的自我评价。该量表采用5级评分法,每题从“从不”到“每天”分别计0~6分,分数越高提示倦怠程度越严重。
1.3 调查方法
调查前说明调查内容和目的,通过问卷星网站发布,于2020年4月21—27日通过微信向护士推送,采用自愿参与、手机在线填写方法进行调查。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和分析,研究对象的人口学资料和对疫情的认知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疫情期护士一般情况及职业倦怠量表得分情况
疫情期护士职业倦怠量表总分为(50.32±10.89)分,其中情绪衰竭维度得分(15.64±5.97)分,工作态度维度得分(9.64±4.55)分,个人成就感维度得分(26.04±8.06)分。具体见表1。
表1 护士一般情况及职业倦怠量表得分比较(±s,分)
表1 护士一般情况及职业倦怠量表得分比较(±s,分)
注:*表示P<0.05
项目 选项 职业倦怠量表得分(images/BZ_62_203_337_225_376.png±s,分)F值P值疫情初始的心理反应疫情流行期你的情绪是1.2470.289 1.5210.013*接触患者时你的情绪是1.1860.315经历此次疫情你职业态度的具体变化影响从事护理工作意愿的因素疫情无法控制很害怕正确防护多数可预防感染没感觉特别害怕有点紧张没感觉未接触过患者特别害怕有点紧张没感觉更愿意从事临床护理工作不愿意从事临床护理工作从事护理工作有生命危险从事护理工作能让生活得到保障从事护理工作心理压力太大从事护理工作更受人尊重从事护理工作能实现自我价值1.5230.012*是否愿意参与抗疫志愿者服务活动是否愿意参与抗疫一线工作是否参与过抗疫一线工作对疫情防控有没有信心防疫个人行为是否 是否是否有无选择护士[n(%)]4(1.12)350(97.77)4(1.12)10(2.79)321(89.66)27(7.54)121(33.80)6(1.68)198(55.31)33(9.22)233(65.08)125(34.92)71(19.83)98(27.37)112(31.28)208(58.10)235(65.64)327(91.34)31(8.66)47.75±2.75 49.26±10.86 57.50±16.94 52.10±7.94 49.97±10.46 52.48±15.65 48.71±9.16 52.50±6.47 50.10±10.75 52.36±16.66 48.94±11.29 51.04±10.10 50.06±11.06 50.34±9.69 51.43±10.59 48.33±9.39 49.93±11.43 49.19±10.74 51.74±12.15 6.766 0.415 3.694 2.546 2.313 2.126 0.010*0.520 0.015*0.028*0.044*0.014*外出戴口罩勤洗手个人物品消毒居住环境消毒减少或不外出很担心被感染有点担心被感染不担心被感染310(86.59)48(13.41)52(14.53)306(85.47)357(99.72)1(0.28)286(79.89)18(5.03)3(0.84)2(0.56)49(13.69)25(6.98)232(64.80)101(28.21)336(93.85)22(6.15)272(75.98)86(24.02)97(27.09)261(72.91)50.35±11.10 50.15±11.26 51.02±12.32 49.04±10.63 50.40±0.78 49.00±0.00 49.15±11.10 49.50±7.45 49.67±1.53 45.00±0.00 52.31±11.16 53.92±11.46 50.20±10.97 48.47±10.39 49.83±10.58 56.91±12.84 49.79±10.96 52.00±10.56 50.86±12.01 50.13±10.46 7.943 1.476 0.013 0.645 0.005*0.225 0.902 0.631本院收治患者时你的情绪2.5770.077家人支持你从事护理工作家人支持你参与抗疫一线工作是否轮转过疫情高风险科室是否是否是否11.713 1.542 0.316 0.001*0.010*0.574
2.2 不同人口学资料的护士职业倦怠量表得分比较(见表2)
表2 不同人口学资料的护士职业倦怠量表得分比较
2.3 疫情期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护士职业倦怠量表得分的因素包括疫情流行期的情绪(F=1.521,P<0.05)、经历此次疫情职业态度的变化(F=1.523,P<0.05)、认为从事护理工作有生命危险(F=6.766,P<0.05)、认为从事护理工作心理压力太大(F=3.694,P<0.05)、认为从事护理工作更受人尊重(F=2.546,P<0.05)、认为从事护理工作能实现自我价值(F=2.313,P<0.05)、是否愿意参与抗疫志愿者服务活动(F=2.126,P<0.05)、是否愿意参与抗疫一线工作(F=7.943,P<0.05)、家人是否支持从事护理工作(F=11.713,P<0.05)、家人是否支持参与抗疫一线工作(F=1.542,P<0.05,见表1)。
2.4 疫情期护士职业倦怠的多元回归分析
以护士职业倦怠量表总分为因变量,以表1中疫情相关影响指标为自变量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护士职业倦怠的因素包括认为从事护理工作有生命危险、认为从事护理工作心理压力太大、认为从事护理工作更受人尊重及认为从事护理工作能实现自我价值(见表3)。
表3 疫情期护士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护士职业倦怠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医院人员混杂,护理工作规章制度严格,工作对象较为特殊,不仅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也可导致职业倦怠的发生[5,2]。有研究表明,护士职业倦怠发生率为62.8%,轻度倦怠占13.7%,中度倦怠占40.3%,重度倦怠占8.8%[6-7]。此次研究结果显示,护士职业倦怠量表均分为(50.32±10.89)分,且有34.92%的护士经历此次疫情后不愿意从事临床护理工作,说明疫情期护士存有一定的职业倦怠。原因可能是日常工作中医护人员不足、劳动强度大、长期倒班、频繁考核,加之此次抗疫困难重重,防护物资紧缺,医疗救援工作繁重,医护人员奋战在抗疫一线,需要连续工作8~12小时。同时,穿戴防护设备不仅造成医疗操作难度加大,也导致医护人员出现多类型多部位的皮肤损伤;长时间处于高感染风险的工作场所,不仅使护士出现身体上的疼痛不适,而且心理负担重,影响睡眠和心情。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情绪、工作态度和个人成就感[8-10]。
3.2 护理管理者应采取干预措施,消除职业倦怠
护理管理者在倡导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同时,还应关注护理人员的职业态度,引导其转变观念,提升职业价值感和对工作的认同感;加强管理,提高护士待遇,完善绩效考核、薪酬分配机制,确保护士的各项权益得到保障,提升积极适应能力,帮助其更好地面对逆境和挑战[11-12]。此外,通过正念、冥想、线上线下团体辅导等心理干预方案以及交流谈心、组织各种文娱活动等方式,加强人文关怀,帮助护士放松身心,缓解职业倦怠。同时,将护理人员心理素质纳入考核,进一步维护其心理健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