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政教育融入公共卫生导论课程的实践探索

2021-11-12张洪伟张夏男袁作雄肖焕波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19期
关键词:导论公共卫生思政

张洪伟,张夏男,袁作雄,龙 鑫,肖焕波

(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北京 101300)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要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问题,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我校开办的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北京郊区定向),目标是为北京市各区县卫生健康委定向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基层公共卫生专门人才。这需要在校期间稳固学生的专业思想,提高专业认同感和自豪感,使其毕业后愿意到基层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从而达到专业培养目标。

1 公共卫生导论课程主要内容及特点

公共卫生导论课程是预防医学或公共卫生专业学生入门的综合性课程,通过教学使学生全方位了解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相关法律法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进展。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预防医学专业在整个医学中的重要地位、在人群疾病预防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坚定自己的专业思想,树立职业责任感。

2 公共卫生导论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国务院于2016年10月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核心内容是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基层为重点,促进全社会广泛参与,落实预防为主,实现更高水平的全民健康[2]。这体现了预防医学的大卫生、大健康基本理论和观点,实现这一目标也与预防医学专业人才的实际工作密不可分。大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本课程恰巧安排在入学后的第一学期,因此在这一时期进行思政教育,引导学生坚定专业思想、重视专业课程学习,能为将来就业奠定坚实基础。

3 公共卫生导论课程思政的实践过程

3.1 挖掘思政元素

基于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为指导,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为契机,强调公共卫生的重要地位,弘扬公卫人的无私奉献精神和良好的工作作风。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6月2日的专家学者座谈会上特别强调,“要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健全预警机制,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国家层面对于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视,社会对公共卫生人才的强烈需求,都能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3.2 更新教学课件,加强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建设

本课程共设置27学时,其中理论部分19学时,现场见习8学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见习),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时事案例、真人事迹、文献分析等材料,具体安排见表1。

表1 公共卫生导论课程思政材料及目标

3.2.1 培养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公共卫生概述部分主要让学生了解公共卫生的概念、功能及意义,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公共卫生医师在疾病预防控制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在教学中导入两个视频。一个是纪录片《为了人民健康》第一集——“防病未然”,该片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摄制,通过讲述传统传染病、地方病的逐步控制经验,新发传染病、自然灾害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流程,为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公共卫生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的过程。另一个是2020年8月1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办的新闻发布会视频,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监察专员王斌女士将公共卫生医师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的作用刻画为参谋员、侦察员、勤务员、技术员、研究员和宣传员[3],对公共卫生医师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和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通过这两个视频材料让学生了解公共卫生医师的工作作风,认同未来工作的意义,具备为全民健康事业奉献的社会责任感。

3.2.2 引导学生感悟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在国内外公共卫生体系部分教学中,教师不再单一地讲解不同国家公共卫生体系的架构及工作方式,而是融入多篇文献资料,学生通过阅读文献,分析总结不同国家公共卫生机构的工作理念、工作方式及发挥的作用。通过分析讨论,使学生深刻感受我国疫情初期的局部封控措施为其他国家争取抗疫时间、后期对他国的人道主义援助等行为的担当精神,逐渐认识到我国政府在国内疫情防控中的快速响应、群防群控、应治尽治等政策体现了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信心。

3.2.3 提高学生基层公共卫生工作的使命感 我校预防医学专业(北京郊区定向)的办学宗旨是为北京市基层培养公共卫生人才,未来主要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单位从事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主的工作[4]。因此在课程教学中,我们引入北京市西城区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杜雪萍教授的事迹,她作为社区医疗的探索者和社区服务工作的开拓者,用自己高尚的医德、精湛的技艺、无私的奉献精神赢得了广大社区居民的爱戴,使学生认识到基层工作大有可为,意义重大。为更多地了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内容,特别安排了4学时的现场见习,通过识岗认岗活动,了解公共卫生医师在社区日常工作和应急状态时的主要任务,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专业知识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兴趣。

3.2.4 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奉献社会的动力 2003年SARS后,公共卫生医师的形象深入人心,在随后几年不断发生的传染病、自然灾害、中毒等事件中,人们对预防医学的认识和认可度逐步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要应用到文、理、医、工、政、经等多学科知识[5],同时也需要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当然更需要参与者具备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公共卫生导论课程教学中,除介绍我国应急体系建设及工作机制外,我们还引入我校毕业10余年的学生的抗疫事迹。该生在2003年SARS发生后,受医护工作者勇往直前的奉献精神感染而义无反顾地报考本专业,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社区工作的他不顾妻子有孕在身,主动请缨到隔离酒店一线工作,在他看来这不过是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做了自己该做的事而已。除此以外,我校2017级有学生也在北京新发地疫情发生后主动报名做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工作。这些身边的真人真事使学生感受到预防医学专业的重要地位和价值,也引导学生重视在校期间对其他公共课程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3.2.5 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加强法制建设是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公共卫生工作离不开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但是课堂上单纯讲授法规法条,学生很难感受到其应用价值。教学中,我们从本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的管理方案入手解释《传染病防治法》中对不同种类传染病的控制措施;通过引入时事新闻,如有人不遵守居家隔离要求私自外出甚至殴打社区工作者和公安干警最终受到法律制裁的事例,来强调《传染病防治法》的法律效力;在本次疫情中很多医护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遭遇感染,引导学生思考此种情况下发生的感染是否应该按照职业病来对待。通过这些案例的引入,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启发学生思考,培养思辨能力。

3.2.6 提升职业认同感 课程教学的最后一部分内容是对公共卫生学科和方法学的介绍。在流行病教学过程中,结合疫情热点,从疾病监测对新发传染病的及时发现、暴发调查的传染源追踪、密切接触者的排查到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等,阐述流行病学的作用。结合天津一座百货大楼疫情暴发“迷局”,讲解流行病学调查如何剥开层层谜团缜密分析,最后绘制出清晰的病毒传播链条,及时隔离密切接触者,感悟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在传染病预防控制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2020年10月黑龙江发生的“酸汤子事件”,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实际工作中需将方法学知识与营养食品卫生学知识及实验室检测工作融合到一起,及时发现病源,控制事件的发展,也可以为未来的预防工作提供指导。为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专业科室的实际工作,安排学生到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见习,并参观卫生检验实验室,增加感性认识。通过案例分析和实地参观,学生认识到在校学习理论知识的重要性,激发了学习动力,提高了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

4 实施效果评价

4.1 丰富教学方法,提升学生能力

结合公共卫生导论课程各模块内容以及思政元素,开展如视频教学、案例分析讨论、文献分析研究等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献处理能力和思辨能力。

4.2 激发学习动力,提升岗位认同感

通过个人事迹介绍、实地参观见习、案例分析讨论等环节,使学生了解未来的工作内容,培养专业思维,认识专业知识的重要性,理解公共卫生工作的意义,激发学习动力,提升职业自豪感和认同感。本次课程结束后,通过匿名投票方式进行调查,发现88.89%的学生对目前的专业很满意或比较满意,这对后期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以及未来到基层就业奠定了基础[6]。

4.3 注重与时事结合,培养法制观念

通过分析国内外抗击疫情的做法、结合国内疫情防控经验和教训,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引导学生明确不论在生活还是工作中都要遵纪守法,培养处处以大局为重的社会责任感。

5 结语

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契机,在全体教研室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公共卫生导论课程思政在不断推进,并将进一步完善。目前学生的专业满意度较高,但是远期效果如对专业课程的学习态度、学业成绩及专业技能的提升程度等,还有待于建立一套可操作的、准确的评价体系进行评估。有关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等方面还需与未来用人单位共同评价,专业教师团队也将对此进行持续研究,并进一步优化该课程的教学,以取得更好的课程思政效果。

猜你喜欢

导论公共卫生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评《工程管理导论》(书评)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启事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公共卫生服务怎加强
公共卫生监督不是“陪衬”
过度剖宫产背后的公共卫生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