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医学院校生物化学课程思政建设实践

2021-11-12林晓晖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19期
关键词:生物化学思政课程

王 鹤,林 凡,林晓晖,陈 俊

(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 福州 350122)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极其重要的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等会议上多次强调,要发挥高等院校立德树人的作用,使各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2]。2020年6月8日,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接受专访时提到,高校学生学习时间的80%是专业学习,80%的大学生认为对自己成长影响最深的是专业课和专业课教师[3]。因此,对于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医学院校既有和普通高校相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又肩负着培养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具有人文精神的医务工作者的重任[4]。教育部于2020年5月28日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医学类专业课程要在课程教学中注重加强医德医风教育,着力培养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5]。生物化学是医学院校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从课程发展史到课程内容,都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高的情感价值。然而,如果仅仅开展以讲授为主的教学,在课堂上以举例方式引入思政元素,存在教学设计不够系统的问题,并且学生接受程度比较浅层,认可度不高,不能真正做到“入耳、入脑、入心”。

新时代高校学生善于利用网络资源随时随地学习,线上线下学习已成为一种重要趋势。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特别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这为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引。

1 生物化学课程思政建设措施

1.1 设计课程主线,融入课程思政教学内容

在课程思政理念的指导下修订教学大纲,确定教学目标,注重思想和价值引领,在总体上奠定生物化学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基调。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系统性规划课程内容,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主线,将思政元素和价值观教育合理融入课程教学。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1)唯物辩证法:作为主线贯穿始终。利用哲学与自然科学的联系形成知识框架,联系各知识板块,帮助学生明晰生物化学课程体系[6]。利用生物化学知识中蕴含的科学原理启发学生的辩证思维,形成正确的方法论。(2)医学人文及医德医风:通过临床病例分析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爱伤观念;模拟临床问题,结合课程知识进行职业道德、医学伦理等方面的探讨[7];在疫情期间联系现实素材,将病毒检测、疫苗研发等医学问题与生物化学课程内容相结合,并且以本校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的医者仁心引领和激励学生。(3)爱国主义精神:通过介绍老一辈科学家爱国奉献、敢为人先的精神,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将中国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融入具体章节知识学习中,增强学生对祖国科学发展的认同感,提升文化自信。(4)科学素养:结合专业相关知识点的背景及科学探索过程,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学习其中蕴含的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各知识点和上述思政元素的合理结合,在内容上做到无声融入,在结构上做到各章节有所呼应,从而避免生搬硬套,使课程思政能够像盐溶于水一样渗透到教学中。

1.2 丰富教学手段,优化课程思政教学方法

(1)课堂上利用混合式教学法增加师生互动,调动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结合课程思政元素和相关知识点开展课堂提问、线上抢答、投票、随堂辩论等线上线下教学活动,加强师生互动,让课程思政案例“动起来、活起来”。比如,根据2018年的“疫苗事件”与疫苗运输过程中蛋白质的变性问题设计投票,让赞同方与反对方进行讨论,使思政教育不再是教师直接的单向传输,而是学生在互动中积极思考,潜移默化中接受知识蕴含的价值理念。

(2)课后开展线上学习,引发学生讨论。基于SPOC等在线课程,将部分课堂上没有展开讲解的教学内容转入线下自主学习环节。学生通过阅读教师提供的人物事迹、医学文献、拓展文献等资料,进一步理解课程教学内容,并且通过在线互动交流进一步探究知识背后的故事和道理。比如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布置线上小组作业,引导学生分析新冠肺炎病毒的遗传特点、核酸的分子生物学检测及药物治疗机制,并且讨论医学研究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的作用,从相关知识和临床问题入手,既将知识学习与应用联系在一起,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专业认同感。

(3)增加CBL+PBL教学板块,基于相关案例,以师生协同合作方式,实现精神价值层面的引领。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基于案例式学习(CBL)和问题式学习(PBL)的教学[8]。具体流程为:教师给出具体案例—学生讨论—师生共同参与提问—讨论问题—学生汇报—书面总结—师生共同评价。教师将教学案例进行人文化改编与设计,加入医学伦理、人文关怀等方面内容,并在问题提出和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使学生在掌握生化机制与临床知识的同时形成思想的碰撞和交融,通过科学性探索来达到精神性呈现,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作用。

1.3 注重教学评价,反思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利用问卷在线调查,在课程教学的前、中、后期进行评价反馈,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动态及存在的问题,在教学全过程及时反思、及时改进。学期末进行总结性调查,通过问卷和量表评价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因为专业基础课课程思政是隐性的,因此调查过程中巧妙设计题目,不出现课程思政等专业性描述,而是切换提问的角度,如“是否通过该课程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考评相结合的方式,体会到了公平公正和规则的重要性”。通过问题设计和量化评价,使评价和反馈也能“隐性而有效”。

2 生物化学课程思政建设效果和经验

我校生物化学课程思政建设经过近3个学期的实践,教学对象涵盖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药学等多个专业学生,并且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成功应对了全过程在线教学和课程思政教育兼容的挑战。从学生课堂互动、PBL汇报、课后阅读和评价反馈中发现,学生可以利用生物化学基础知识指导临床知识的学习,并且应用于日常生活,而思政内容的融入也引发了一定的人文思考,收到学生的积极反馈。在针对临床医学等5个专业共393人的匿名问卷调查中发现,学生对于生物化学课程思政给出了较高的评价(见表1)。

表1 393名学生对生物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评价

在生物化学课程思政建设中,我们提出了“构建有温度的课堂”这一理念,并将“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贯彻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在疫情期间,我们进行了全程线上教学,根据学生需求调整课程资源,设计互动与讨论,利用后台数据督学,优化课程管理与运行;教学全过程与学生实时交流反馈,力争做到与学生“同频共振”,在全民防疫期间打造了温暖的线上课堂,收到了学生的良好反馈。课程思政实践不仅仅是“育人”,也是“育己”,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教师的思想道德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教学理念不断更新,实现了师生共同进步。

3 结语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大学生思政教育极其重要。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对于强化高等学校思想教育,培养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人文素养的医务工作者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结合信息化时代的特点,合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生物化学课程思政。而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团队将秉承教育初心,将思政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培养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新时代医学人才。

猜你喜欢

生物化学思政课程
我校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22年活动计划表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生物化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效果分析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