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龄化背景下护理学专业“1+X”人才培养路径探索与实践

2021-11-12余惠琴孙停瑞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19期
关键词:护理学专业课程职业技能

余惠琴,孙停瑞,叶 菀,林 梅

(厦门医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3)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快速到来,巨大的养老服务需求与专业化服务供给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失能、半失能老人有4 000多万,按照国际标准失能老人与护理员3∶1的配置标准推算,至少需要1 300万专业照护人员。我国老年照护人才培养现况是教育内容与养老行业实际需求脱节,人员学历偏低、素质不高,专业技术缺乏,职业认可度不够,能力水平无法评价等。

2019年2月13 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发布,“1+X”证书制度正式确立,学生在获取毕业证书的基础上,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更加全面地体现学生的个人能力及水平。因此,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具有老年照护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护理学专业人才,具有时代必要性和重要性。本研究以厦门医学院护理学专业为例,从专业课程与教学改革出发,对选取融合的课程群进行整体课证融通教学设计,旨在探索护理学专业“1+X”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实现课证融通。

1 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老年护理特色课程群

“1+X”证书制度是国家职业教育制度设计的重大创新,是一种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学历证书相互融通,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的制度设计。基于这一制度,在遵循护理学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基础上,探索“1+X”人才培养新模式。重新定位学历教育的培养目标,重构课程内容,打造以“专业核心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围绕“关注老年社会”开设老年照护、老年护理学、养老机构规划与管理、护理产品设计、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等课程,构建老年护理特色课程群,培养学生老年护理综合能力和养老机构管理能力,以满足老龄化社会对高素质应用型护理人才的需要。

2 改革课程体系,融合设计老年照护职业技能与护理学专业课程体系

老年照护技能等级证书分为初级、中级、高级3个等级,护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与老年照护证书融合度高,培养的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职业规划对接老年照护高级人才。基于“1+X”证书制度,将老年照护证书的职业技能培训内容有机融入学历教育方案。免修不免考,在课程融合基础上,结合不同等级技能要求,参照老年照护职业技能教材,分别采用免修、强化或能力转化方式进阶式将教学内容融入护理学专业课程群。改革教学模式,重构职业教育教学内容,将老年照护证书培训过程与学历教育教学过程统筹组织、同步实施。

2.1 初级老年照护职业技能与护理学专业课程的融合设计

初级老年照护职业技术人员是指能够为老年人提供饮食、排泄、睡眠、清洁等基本日常生活照护服务,并且能够应用基本照护技能进行安宁、转运、应急救护等专门技术照护服务的技术人员,涉及九大工作领域37项工作任务。九大工作领域为职业认知、安全防护、饮食照护、排泄照护、睡眠照护、清洁照护、冷热应用、转运照护及急危应用。经分析对比,护理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100%覆盖九大工作领域,91.89%的内容完全覆盖其中34项工作任务的相关知识点和技能点,采取免修不免考方式;仅有3项工作任务(素质要求认知、职业防护与压力应对及跌倒应对)在教学中需要针对老年照护的特殊性以及侧重点不同予以强化。参照“1+X”证书制度,免修不免考,结合考核要求,组织学生在第二学年基础护理学课程结束后,参加行业第三方组织的初级证书考核。

2.2 中级老年照护职业技能与护理学专业课程的融合设计

中级老年照护人员是指能够对老年照护全流程进行服务与管理,提供保证老年人人生连续性和个体特征性的健康照护,在维护老年人生命尊严、提升生命质量方面具有较丰富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涉及九大领域24项工作任务。经分析对比,护理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50.00%的内容完全覆盖12项工作任务的相关知识点和技能点,针对这12项,采取免修不免考方式;其余12项工作任务见表1,在教学中针对老年照护的特殊性以及侧重点不同对其中10项予以强化,另外2项为已有教学知识点,要结合养老实际变成运用能力,即能力转化。结合考核要求,组织学生在第三学年参加中级证书考核。

表1 中级老年照护职业技能与护理学专业课程融合方案

2.3 高级老年照护职业技能与护理学专业课程的融合设计

高级老年照护人员能够对老年照护服务全流程进行管理和监督,提高照护人员的专业服务能力,保障照护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能够针对初级、中级照护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提高照护队伍整体素质,涉及七大领域20项工作任务。经分析对比,护理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涉及的教学内容,仅完全覆盖2项工作任务的相关知识点和技能点,针对这2项,采取免修不免考方式;其余18项工作任务见表2,在教学中针对老年照护的特殊性以及侧重点不同,对其中的17项予以强化,另外1项为已有教学知识点,但要结合养老实际变成运用能力,即能力转化。结合考核要求,组织学生在第四学年参加高级证书考核。

表2 高级老年照护等级证书与护理学专业课程的融合方案

3 护理学专业课证融合教学活动设计

在“1+X”课证融通背景下,组织教学研讨和师资培训,做好对应课程的教学设计,在实现原有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拓展学生的老年照护知识和技能。在教学方法上,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课证融通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免修、强化及能力转化3个不同的教学要求,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

3.1 以自学和合作为导向的学习法

针对免修内容,结合老年照护对应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建设线上微课,拍摄操作示范视频,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原有知识的巩固学习,同时加强对老年照护特殊性和侧重点的认识。改革评价方式,搭建信息化平台实施考核评价。充分应用学习通等在线学习平台,利用在线作业和在线理论考核形式进行评价。校内实训中心为厦门市养老服务实训基地,依托基地组织线下自训,开放实训室,学生两人一组进行相关技能的模拟训练,并相互按考证Likert等级评定方式进行互评,侧重老年照护安全性评价,同时保证操作规范流畅,加强人文关怀与沟通。在采用合作学习法时,教师充当引导者、观察者,针对每个小组、每个学生的学习动态,适时给予引导并提出要求。

3.2 线上和线下混合教学法

针对需要强化的工作任务,修订课程教学大纲,采用线上录课教学与线下案例讨论演示法。优化线上线下教学设计,发挥线上和线下两种教学的优势,拓展教与学的时间和空间,重构课堂教学,促进线上线下深度结合,打造特色化教学资源。组织课程教学团队开发线上理论微课、拍摄老年照护系列规范操作视频和案例讨论视频,分配线上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课前完成。线下采用重难点归纳分析方式加强学生对相应知识点的掌握,采用学生操作演示和讨论方式提升学习成效,培养评判性思维。注重课程思政,从理性与感性两方面对学生进行专业技术教育和思政教育,通过分析老年人照护和养老机构运营案例,渗透老龄化趋势、国家养老政策、养老照护人员需求等,提升学生对老年照护的认同感,培养尊老爱老的职业情感,实现思政教育与老年照护技能培养的融合统一。

3.3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学法

教育部《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指出,“深化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充分利用院校和企业场所、资源,与评价组织协同实施教学、培训”。老年照护实践性强,服务对象具有特殊性,要加强校企合作,共同修订课程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针对需要能力转化的工作任务,采用理实一体教学法。以岗位任务为导向,整合资源,校企合作建设实训基地,将课堂设置在康复机构或养老机构,聘请行业企业专家为兼职教师,在教学实践基地开展理实一体教学,加强学生对从业环境和岗位的感性认知。课程教学和行业实践紧密联系,增进学生对专业特点及素质要求的了解,激发学习主动性,使其真正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从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技能水平[1]。

老年护理人才培养存在专业定位不清晰、专业课程特色不突出、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要求不匹配、学生从事老年护理服务意愿较低等问题[2]。通过统筹信息化教学、在线课堂、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理实一体教学等,提升学生服务老龄化社会的能力,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理念,提高老年照护和管理综合能力,培养“以老年人为中心”的安全操作、规范操作及人文关怀能力,促进人才与社会、用人单位需求之间的契合。

4 结语

我国老龄化社会问题日渐凸显,老年照护高层次人才严重缺乏,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迫在眉睫。“1+X”证书制度是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其精髓是书证相互衔接融通,即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各层次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相互对接;“X”证书培训内容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内容相互融合,培训过程与学历教育专业教学过程统筹组织、同步实施,职业技能考核与学历教育专业课程考试统筹安排、同步考试与评价;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实现了学习成果的相互转换[3]。因此,探索护理学专业“1+X”人才培养有效路径,从护理岗位胜任力出发,重构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突出老年护理方向特色的护理人才培养体系,实现课证融通,对提升护理学专业人才的综合能力、拓宽就业面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护理学专业课程职业技能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护理学杂志》稿约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试析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及落实方案
基于“互联网+”的应用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康复专业课程多媒体教学新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