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课程重修管理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021-11-12戴世英

关键词:重修学风教学管理

戴世英

(沈阳工程学院 教务处,辽宁 沈阳 110136)

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各高校实施了学分制管理。学分制下课程重修成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由此“清考”也存在于一些高校的重修考核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在2019年颁布的《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严格教育教学管理,切实加强学风建设,激励学生刻苦学习,“严把毕业出口关,坚决取消‘清考’行为”。这为高校解决学生重新修读和课程重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指明了方向,为高校课程重修管理改革提供了机遇,对提升重修质量有现实意义。

一、课程重修管理改革必要性

重修又称重新学习,一般是指某门课程学习结束后,未达到该课程最低考核标准的学生通过重修的方式再次学习该门课程以取得相应的学分。各高校的重修制度基本相似,即学生如果所学的课程期末考试不及格,可参加下学期期初学校统一组织的补考,补考不及格者,应重修该课程,成绩合格后取得相应学分,学分修满方可毕业。[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专业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2]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许多高校面向全国招生,各高校学生数有较大的增长,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由于学生生源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基础及学习环境差异较大,使得部分学生学习困难,成为重修学生。因此,大学课程重修已成为高校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3]重修学生通过课程重修,对没有掌握的知识点进一步学习,弥补不足,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同时,高校通过重修教学管理,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使教师回归本分,提升整体教学效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重修是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规定的实行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但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实行的是学年学分制,个别学生在毕业前虽经多次重修仍有未完成的学业,毕业前“清考”应运而生。在实践过程中,清考的存在不利于学风建设,影响了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为此,教育部提出了取消“清考”,杜绝学生投机取巧、懒怠学业,以提升人才整体质量。

取消清考不仅是高校课程重修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而且对树立良好的学风有重要作用。优良的学风是学校的灵魂,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高校在取消清考之前,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把主要精力用在学习上,他们认为,即使学习不努力,因为有毕业前的清考,也能通过考试而正常毕业。这种不良的学习风气会一届传一届,严重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因此,清考的存在,客观上为对自己不负责任的学生提供了滋生懒惰怠学思想的“温床”。取消清考对这部分学生无异于“当头一棒”,让他们清醒地意识到,如果再像以前浑浑噩噩、不思进取,不仅学不到知识、虚度光阴,而且很有可能拿不到毕业证和学位证,更谈不到就业和成长成才。

取消清考是课程重修管理改革的基石,也为树立良好的学风创造了必要条件。学生回归本分,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采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把学习作为自己的第一要务,刻苦学习,有益于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二、高校课程重修的主要形式及存在的问题

1.高校课程重修的主要形式

目前,辽宁省大部分高校重修的形式基本相似,主要以人数的多少确定采用何种形式,分为以下几种形式:①集中组织重修辅导。通常情况下,公共基础课程不及格人数较多,所以参加重修辅导的学生较多。如果重修学生人数达到开班要求,则学校统一安排教师授课,组织学生重新学习,时间大多安排在双休日和学生非正常上课时间。②单独辅导。如果参加重修的学生人数较少,比如专业基础课程或专业课程,则采用任课教师单独辅导、答疑的方式进行,或采用论文、答辩、大作业的方式组织考核。③插班学习。符合学校相关规定,需要插班学习和延长学制的学生,如需重修课程或者需要刷新绩点,可以跟随对应专业的下一年级插班学习,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重修考试。

2.高校重修课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1)重修形式单一。目前重修的三种主要形式,都是建立在重修人数的基础上,多采用教师和学生面对面授课的方式,形式比较单一。而且重修学生在辅导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参差不齐,教师授课学时有限,不能照顾到每一名学生,基础差的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重修效果不佳。如公共基础课程,重修学生人数较多,一门重修课程的重修班包括几个年级的学生,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单一的重修方式不能达到理想的重修效果。

(2)上课时间冲突。在实施课程重修过程中,无论采用哪种重修形式,都不可避免地存在重修课程与非重修课程上课时间冲突的问题。单独开班辅导的课程,上课时间只能安排在重修学生无课的时间。但有的学生会同时有其他学习班,如考研班、四六级辅导班、计算机等级考试辅导班、招聘考试辅导班等,仍会出现时间冲突。插班重修的学生,因自身有本专业的课程学习,而重修需要插入下一年级对应专业的班级上课,两个班级的课表也会发生冲突。重修学生基本都会选择本专业正常课程学习,重修课程“重而不修”。[4]

(3)过程管理有待强化。过程管理是各高校共性问题。一是重修过程管理模式以教学管理部门为主、二级教学单位为辅,辅导员基本不参与管理。重修过程管理,如教师是否按时辅导,学生出勤情况、学习状态等,由教学管理人员负责检查,二级教学单位只负责将教学任务落实到任课教师,按照教学管理部门安排的课表组织教学活动,缺乏管理联动机制。二是教学管理部门缺乏对重修学生学习状态的掌控。一门重修课程可能涵盖几个年级的学生,学生的学业水平参差不齐、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同一门课程或许已经是第二次甚至是多次重修。如何加强重修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树立其自信心,教学管理部门在实施强化管理过程中应予以关注。

三、高校课程重修管理改革的具体措施

1.利用网络资源,丰富课程重修形式

2021 年3 月,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通知》提出,建设“互联网+教育”平台,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教育管理信息化。高校应本着“以生为本、以学为中心”的原则,开辟重修网络课堂,增加重修形式。通过重修网络课堂,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网络平台自选课程、有针对性地自主学习。也可采取课后教师将重修教案、课件等上传到重修学生群,便于学生在线反复观看学习。网络课堂不仅能提高学习效果,而且能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增强自律性,发挥学习潜能,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和障碍,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实现自我超越。

2.探索完全学分制度,解决上课时间冲突问题

完全学分制是以学分衡量学生学习质量和数量,为学生提供更多课程选择的教学制度,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5]完全学分制的优势:一是选课制度,鼓励学生根据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等实际情况,按照学校开课计划进行选课,选课数量应符合学生的学习能力;二是建立“课程超市”,满足学生修读需要,为学生自主选择授课时段提供条件。实施完全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重修课程与正常课程上课时间冲突问题。

3.强化重修过程管理,建立联动管理机制

强化重修过程管理,一是建立涵盖教学管理部门、二级教学单位及辅导员在内的联动管理机制,提升管理实效。特别是要充分发挥辅导员与学生、教学管理部门沟通和联系的桥梁作用。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和辅导员联系比较紧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可以通过辅导员与教学管理部门、二级教学单位、任课教师沟通和联系,共同解决存在的问题。二是教学管理部门组织专家听课,督导任课教师上课情况,督查学生学习效果。通过学生对任课教师教学效果的反馈,使任课教师了解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教学手段是否适合重修课程的教学,重点、难点是否阐述清楚,从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任课教师也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研,了解学生的需求,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共同提高重修效果。

4.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加强学风建设

高校的教学模式与管理模式相较于中学阶段明显不同,大学学习环境相对宽松,学生没有升学压力,学习自由度较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要求在主观上降低了标准。但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以培养专业人才为目标,因此,学业标准要求更高。为使新生尽快适应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在新生入学伊始,便对其进行《学分制学籍管理实施细则》解读,使学生了解学校在学业方面的要求,熟知考试的相关政策,包括重修制度,以使学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课程重修,认识到重修的严肃性。同时,要加强学风建设,同学生管理部门一道,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和就业观,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弘扬勤奋学习、拼搏向上的精神,在良好的学风环境中成长成才。

四、高校课程重修管理改革实践

2016 年8 月,沈阳工程学院(以下简称“学校”)课程重修管理施行了一项重大变革,率先在辽宁省高教系统进行了取消毕业清考制度的探索与实践,出台了《关于取消毕业清考(毕业前重修考试)的通知》。《通知》决定:学校逐步取消毕业清考(毕业前重修考试)。自2016—2017 学年第一学期开始,所有的考试科目不再组织毕业清考。这一改革措施已在全校顺利实施,改革成果已初见成效。

1.学风建设成效显著

表1 沈阳工程学院取消清考后历年考试调查

由上表数据得知:取消清考后,2017 届至2020届,毕业班学生重修人次和学生作弊人数虽有反弹现象,但呈逐年下降趋势,学风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2.重修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

出台了关于重修的相关文件,如重修范围、单学期或双学期不及格的课程,要分别在单学期或双学期参加重修;体育课和实践课不及格必须重修,公选课不及格可重选,也可改选其他课程;增加现场报名环节,允许漏报名和存在特殊情况的学生现场报名。重修辅导和考试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考前组织学生备考、答疑,对学生进行考风考纪教育;实行试卷印刷保密制度,考中严肃考风考纪,考后组织阅卷、提出成绩录入要求等;对转业复员学生和在籍军人严格执行国家政策;延长学制学生可参加任何一次课程考试。重修制度的完善,使管理更加程序化、规范化、科学化,进一步提高了学校教学管理水平。

3.微课试点课程已经上线试运行

微课作为一种网络资源和新教学模式,给现代教育带来了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它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以《大学外语》课为例,学校外语学院组织十余名骨干教师,创建了英语语法系列微课资源库,微课课程累计时长200 余学时。建设语法微课资源库的主要目的是帮助英语学习基础比较薄弱和准备参加补考、重考的学生复习使用。在课余时间,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时间,自主对语法知识查缺补漏,不仅解决了英语基础薄弱学生学习语法的难题,而且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目前学校师生可以在校园网外语学院网站下载并学习该微课资源。专业课《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采用SPOC 方式在超星平台实施教学,重修学生可随时登陆进行自主学习。《高等数学》课程学生通过教学视频回放,可以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反复学习知识薄弱部分。

高校课程重修管理改革,为高等教育提供了新型教育教学管理模式。重修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高校应强化学风建设,丰富课程重修形式,建立联动管理机制,提高重修教学质量,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猜你喜欢

重修学风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学分制下高校重修工作持续改进路径研究
辅导员视角下的“抓学风”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敦煌写本《曹议金重修开元寺功德记》考释
莫高窟第61窟甬道北壁西夏重修供养人像蠡探
高职院校大学生学风考风作风的建设
心情
学风就是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