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X”证书制度下老年护理方向中医护理学模块化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1-11-12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19期
关键词:护理学模块化多元化

张 迪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为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要求,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简称“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1+X”证书制度是在传统职业学历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代表行业需求的内容,增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形成学历教育与多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联合与互动,拓展学习者的学习途径[1]。我国社会老龄化严重,中医护理方法和技术在老年人预防保健和病后调养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且不可替代。模块化教学(简称MES)是国际劳工组织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2]。在老年护理方向中医护理学教学中,引入模块化教学理念,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以期更有效地提高学生中医护理技术的操作能力和综合能力,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中医养老服务人才的迫切需求。

1 高职院校中医护理学教学现状

中医护理学是护理专业必修课程,根据行业调研结果我们发现,传统的中医护理学教学模式及方法不能满足社会及中医院、社区医院等用人单位的需求。主要原因为:(1)课时偏少。(2)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中医考点为依据确定教学内容,偏重中医学基础理论。(3)教学过程重理论、轻实践。课程教学以理论讲授为主,实践课时很少,且以视频教学为主,无法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4)教学效果欠佳,学生感觉枯燥,记不住,学不会,学习兴趣不高。因此,如何进行中医护理学教学改革,就显得十分重要。

2 对接行业需求调整教学目标

模块化教学根据教学目的将教学内容划分成不同模块,各模块之间相互关联、层层递进,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3]。由此可见,进行模块化教学的第一步是调整教学目标。对接行业需求和岗位能力要求,将中医护理学“合格、必需”的教学原则改为“实用+专长”。老年护理方向中医护理学的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学习,能树立整体护理理念,具备一定的临床辩证思维,并在辩证的基础上,应用多种中医护理方法和技术,开展老年人群的预防、保健、临床护理与病后康复调养工作。

3 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中医护理学教学目标突出了中医护理实践能力。基于此,对教学内容做如下调整:(1)中医护理学课时增加至48学时,其中理论、实践课时分别占50%。(2)压缩中医基础理论课时,增加经络腧穴、体质养生和疾病保健内容,因很多中医护理技术涉及经络腧穴,故适当增加这部分内容。老年人群注重保养,且慢性病患者较多,因此增加体质调护、疾病中医保健等内容。(3)增加诊断实验课时:中医四诊类似西医的健康评估或诊断学,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增加中医四诊、体质辨识的实验课时,强化学生临床技能,增强辨证施护意识。(4)中医护理技术安排有所侧重:临床上艾灸法、拔罐法、刮痧法、穴位按摩法和耳穴疗法应用较多,故设单项技能训练,增加实践课时;热熨法、熏洗法、贴敷法、涂药法较易掌握,无需技能训练,熟悉即可。

4 确立四大模块及其逻辑关系

改变教材的编排顺序,按照逻辑关系重新编排教学内容,整合成4个模块:中医基础理论模块、中医诊断模块、辨证施护模块和中医养康模块。这4个模块,对应中医护理学理念、方法、技术和功能的4个层面[4]。(1)理念上,把握整体观念,将人体自身的整体性(藏象学说)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阴阳和五行学说)统一起来。(2)方法上,采用辨证施护的方法,辨证是施护的前提,所以在第二模块将中医诊断的相关内容,如四诊、八纲辨证、体质辨识递进安排,为后续的辨证施护和体质养生奠定基础。(3)施护是辨证的目的,主要包括辨证施食(食疗)、辨证施药(用药护理)、辨证施术(传统中医护理技术)、情志调护(七情调护)、传统运动(五禽戏和八段锦)等方面,其中中医护理技术在健康养老服务领域发挥独特的作用,要求学生能够独立操作。(4)功能上,体现在临床护理、预防、养生、保健和康复等方面,服务对象包括健康人、病人和病后康复期人群,服务场所包括医院、家庭和社区(见图1)。

图1 中医护理四大模块

5 信息技术助力模块化教学

中医护理学模块化教学以任务为导向,借助信息技术和课程资源,探索出“学—教—练—评”的教学路径。以刮痧(2学时)内容为例,课前,教师在中医护理学学习通平台发布学习任务。学生领取任务,观看理论教学与操作视频,完成思考题并进行课前练习,对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予以反馈。教师根据学生反馈情况,提炼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课中,教师强调重点、破解难点。接下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操作练习,组内成员进行相互指导。教师巡视指导,就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再次总结。课后,教师发放病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病例进行实际操作,上传视频至学习平台,并完成实验报告。最后,师生进行评价打分。借助信息技术,突破学习的时空限制,将理论学习前移,让课堂有更多时间进行实践练习。除此之外,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App和短视频穿插其中,有效破解了传统教学中的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接受、乐于探索、乐于实践、乐于分享,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授经络时,3dbody App将无形的经络以有形的形式进行展示,经络循行走向看起来一目了然,更加直观。在练习穴位定位时,以灸大夫穴位App作为辅助教具,定位更加准确,学习更有成就感。在学习八段锦和五禽戏后,让学生在快手、抖音、微信朋友圈、QQ空间进行视频打卡练习,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利用花伴侣App进行药用植物识别,开展药用植物摄影比赛,普及中药知识,增加学习乐趣。

6 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

改变以往期中理论考试成绩(30%)+期末理论考试成绩(70%)的考核评价方式,建立中医护理学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1)评价主体多元化:以教师评价为主,组内自评、小组互评为辅。(2)评价过程多元化,平时综合表现占25%,点穴考试成绩占25%,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占50%。技能考试单列,考核范围是中医四诊和常用中医护理技术,技能考试及格方可参加期末理论考试。(3)评价内容多元化:不仅考查学生中医护理基本理论知识,而且考查中医护理技术及综合实践能力。

多元化的考核方式促进了师生多元主体共同参与,让课堂真正活起来、用起来。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更突出过程考核,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突出了实践能力,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点穴练习和技能操作,增加了彼此沟通交流的机会,有效提升了综合能力。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让学生更了解学习目标,提高了学生考核评价参与度,教学效果显著提升。

7 教学团队组建模块化

传统的中医护理学教学常按照行政班级安排教师授课。模块化教学打破了“一刀切”的师资配置模式,根据教师特长和模块任务的要求,组建教学团队。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选择最擅长的教学模块。例如,专职教师理论基础扎实,更擅长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讲授。兼职教师来自临床一线,疾病护理经验丰富,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娴熟。有的教师对经络腧穴感兴趣,有的教师则对中药、食疗颇有经验。不同专业方向的教师,共同参与课程标准制定,共同建设学习资源,共同开展教科研活动,共同参与评价考核,共同进行学习实习指导,充分发挥教学合力,取长补短,互促互益。此外,模块化教学团队的组建,使得团队成员在中医养老护理领域某一方向不断深挖,迅速从新手成长为骨干,直至专家。

中医护理学内涵丰富,外延广阔。针对行业对复合型养老护理人才的需求,顺应“1+X”证书制度发展,对老年护理方向中医护理学课程进行模块化教学探索与实践。中医护理学模块化教学,重塑课程新生态,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认识、喜欢、应用中医护理知识,在中医护理学课程学习中学有所获、学以致用,为涉老专业课程教学提供借鉴,为社区与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提供思路。

猜你喜欢

护理学模块化多元化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模块化自主水下机器人开发与应用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护理学杂志》稿约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模块化住宅
马勒推出新型模块化混动系统
ACP100模块化小型堆研发进展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