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课程边缘化问题研究
2021-11-12李文浩李慧娟湖南科技大学
■李文浩 李慧娟/湖南科技大学
大学语文是普通高校面向除汉语言文学专业外的各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2006年9月,《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自此,大学语文正式列入高校公共必修课程体系。2007年3月,教育部下发《关于转发〈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的通知》,明确要求各高校积极推进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工作,在众高校内掀起了一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浪潮。
大学语文课程的地位经由政策文件得以确立,但各高校对于大学语文的政策落实程度以及实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大学语文课程的发展呈现出边缘化趋势。除开课率不理想以外,大学语文课程的边缘化危机还表现在课程定位模糊、师资队伍弱化和非专业化、教学模式陈旧、教材质量参差不齐等方面。大学语文课程承担着传授语文知识、传承民族文化、弘扬人文精神等多项重任,是集实践、人文和审美三重价值属性于一体的特殊学科。如何针对大学语文课程的边缘化态势,思考应对措施,使其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与社会的人才需要?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探讨。
一、大学语文课程的价值定位
大学语文课程作为高校公共必修课,能通过普及人文知识,提升文学修养,培养审美能力等方式对各专业的课程学习进行合理补充,具有独特的实践价值、人文价值和审美价值。
(一)实践价值
语文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学习知识的工具,大部分专业课程学习的开展都建立在语文学习的基础之上。大学语文教材中选择的篇目通常是中国文学经典篇目,如2001年徐中玉版本的《大学语文》,中国文学作品占教材作品总数的96%,深入学习中国语文课程,对于大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语言应用能力和写作能力均有帮助。其作为通识教育的人文教育属性,也跟近年来教育部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培养目标高度契合,能为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和输出持续助力。
(二)人文价值
“大学语文教育的根本出路,在于重建大学语文教育的人文维度。”文学本质上是“人学”,人文教育强调的是如何“做人”的问题。《大学语文》教材中的选文内容大多重视弘扬民族文化和人文精神,如《诗经》《论语》《史记》等经典文学作品几乎成为各个版本《大学语文》教材内容收录的首选。《大学语文》教材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选择对应的恰是进入消费社会以来,国人人文精神的普遍缺失。如何帮助学生树立真善美的理想追求,培养健全的人格操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大学语文》中可找到答案。
(三)审美价值
文学的审美作用在于通过生动的语言、立体的形象、优美的意境给人以精神上的愉悦和情感上的满足。《大学语文》教材中选取的经典文学作品具有跨越时空的不朽魅力,能带给人们一种阅读的审美快感和精神力量。无论是唐诗的典雅,宋词的意蕴,还是明清小说的世态人情,现代戏剧的悲欢离合等,无不以美取胜,给人以韵味无穷的美感享受。
1978年,苏步青和匡亚明在提出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时明确了四个目的,即提高汉语运用能力,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精神文明,以及在改革开放背景下用中国文化影响世界。这与大学语文课程的三重价值定位是契合的。令人遗憾的是,在渐趋功利的教育环境中,多元文化不断消解母语文化,学生对待大学语文的学习积极性并未高涨,“母语教育在高校的地位自二十世纪初以来差不多是渐次下降的。”高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面临着“边缘化”危机。
二、大学语文课程边缘化的表现
大学语文课程边缘化趋势最突出的表现即由非中文专业的公共必修课向选修课转变,甚至直接被取消。除此以外,课程定位模糊、师资队伍薄弱、教学模式陈旧等问题也影响和制约着大学语文课程的发展。分析高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中存在的边缘化问题,对于加强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对大学语文课程重视不够
目前高校对大学语文课程并未形成统一的定位,由于院校类型、专业性质、学生需求等方面的差异,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是模糊的。一是在课程性质定位上,大学语文课程应该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辩证统一。而目前部分高校的大学语文课程过度偏重工具性,必然无法满足大学生对于自身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要求。二是在课程类型的定位上,文学是“人学”。大学语文课程能将对人的关注渗透到研究之中,应该是其他学科研究的基础。目前部分高校将原本作为公共基础必修课设置的大学语文课程改为公共选修课,压缩课时甚至取消大学语文课程,这都会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造成影响。
(二)师资队伍薄弱及教学模式陈旧
一是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大学语文很少像大学英语和思政类公共课一样成立专门的教师系部及教研室,其授课教师多由各中文专业教师兼任。课程教师的非专业化不仅影响了大学语文师资队伍的稳定性,还影响了课程的教学效果。二是教学模式陈旧,一些大学语文教师仍采用传统的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产生厌烦和冷漠情绪,学习效果不理想。“学生混学分,老师混课时”,成为了部分大学语文课堂的写照。
(三)教材繁多,质量参差不齐
“没有高水平的教材,很难让学生接受大学语文课程”。据不完全统计,市场上的《大学语文》共有1000余种,其中可供全日制本科教育使用的教材有100多种,教材版本林立,统编与自编共存,且大学语文课程没有统一的马工程教材。面对版本繁多的教材,如何选择合适的教材成为了一个难题。若不能选取较高质量的《大学语文》教材,将难以达到大学语文课程目标的预期效果。
三、大学语文课程边缘化的解决措施
大学语文课程理应是高校基础理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作用于学生的灵魂,绝非可有可无的“墙角课程”,但目前大学语文课程面临着理论地位与现实地位的失衡。低质量的开设和其他课程的排挤只会将大学语文课程推向边缘,改善大学语文的现状迫在眉睫。
(一)明确教学目标和课程定位
系统把握大学语文课程的内在逻辑和课程定位,明确人才培育目标,构建有特色的课程体系,是有效应对大学语文课程边缘化趋势的重要措施。高校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应实事求是,应结合学校的定位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明确大学语文课程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例如工科类、医学类、研究性大学因培养目标的不同,其目标定位也可有所差别。同时应考虑到学生主体的差异性,可以参照英语和计算机入学等级考试的方式,将大学语文水平分为初、中和高三个等级,做到因材施教。
(二)重视大学语文课程建设
一是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高校应优化大学语文师资队伍,任用高水平、高学历、专业化的大学语文教师;构建大学语文教师职前培训体系,定期对教师进行技能培训和指导。二是革新传统的教学手段,例如利用幕课等形式将大学语文与中文专业课程衔接;构建以大学语文课程为主,文学类选修课程为辅的“大学语文课程链”;结合大学语文的课程特色,以名家讲堂、话剧、演讲比赛、诗歌朗诵等多种方式丰富课程形式等。
(三)优化教材
一是教材的编写者要有独到的编写视野,应追求教材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教材选文和高中语文内容应有所区别,避免知识的重复性。编写者要根据大学语文课程的价值定位,从实际教学目标切入。二是教师应善于取舍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全面的眼光对待市面上出现的大学语文教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根据课程定位以及学生的需求灵活取舍,确定教学内容。
作为高校发展通识教育的一环,大学语文课程的发展状况极具代表性,从其边缘化的趋势可窥见其他通识课程的发展趋势。如何有效破解大学语文课程的边缘化危机,对高校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应秉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建设既尊重课程特色,又满足学生需求的大学语文课程,使大学语文课程成为学生审美的对象,成为学生感悟人生、感受生命的重要渠道。
注释:
①张福贵.大学语文的学科定位与功能性[J].中国大学教学,2014(1):48~69.
②赵敬立.重建大学语文教育的人文维度[J].现代大学教育,2010(1):93~99.
③王步高.大学母语教育的现状及其研究对策[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④徐维彬,杨晨光.“语文”重回大学必修课堂 师资不稳与教材无序尚待解决[N].中国教育报,2007-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