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探索
2021-11-10孙宇
孙宇
[摘 要]科学课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思维能力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科学探究为主的科学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最为有效的途径。教师在引导学生亲历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着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也一定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科学探究;思维进阶;创造性思维;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23.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30-0081-02
高阶思维中最高层级的思维即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反对墨守成规,追求多变,旨在以富有想象力的方式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或产生新颖独特、有意义、让人惊喜的想法。我们平日里就经常谈,要培养创造性人才,我们的中小学教育是要为整个国家和民族输送创造性人才的后备军。为了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笔者以《透明与不透明》一课为例,探索如何在小学科学课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一、创设游戏情境,找准学生思维起点
对于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而言,设计点燃思维的情境场,可以持续维持学生的学生动机。低年级的学生思维比较发散,思路不是很清晰,表达不是很完整,因此设置有趣的情境聚焦问题,找准学生思维起点,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教学《透明与不透明》一课,笔者是这样找准学生思维起点的。
教学片段一
师:小朋友们,老师的箱子里有三种颜色的球,黄色球代表一等奖、绿色球代表二等奖、红色球代表三等奖。我要请同学们来抽奖。看看哪些小朋友可以抽到大奖!(教师在PPT上出示三个球)
生抽到不同颜色的球。
师:看到同学们抽得这么开心,老师也想来试一试,你们看一看我能抽出什么颜色的球呢?(晃一晃、自然地将黄色的球抽出;再晃一晃,依然抽到黄色球)
生发出惊讶的声音。
师:告诉你们,老师不仅能抽到黄球,而且想要什么颜色的球,就能抽出什么颜色的球。(学生说颜色,教师抽到学生说出的颜色的球)
师:咦,老师为什么能百抽百中呢?这是怎么回事?
生:(思考回答)抽奖箱有一面是透明的,能够看到里面球的颜色。
师:(把箱子翻转过来)你们真聪明,居然发现了老师的秘密!那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防止老师作弊呢?
生:(思考回答)用书本挡着透明的一面可以防止老师作弊,因为书本是不透明的。
师:看来选择透明或者不透明的材料抽奖结果会很不一样。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透明与不透明相关的问题。
在本节课的开始,教师创设有趣的生活情境,从贴近学生的真实情境——“抽奖”的活動出发,调动学生积极性,激活学生思维,让每一个学生快速成为探究者去思考问题。学生在探寻抽奖箱秘密的过程中,充满了好奇心。经过思考,学生发现抽奖箱有一面是透明的。当教师提问“那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防止老师作弊呢”,学生会想出用不透明的物体来防止“作弊”。通过这个有趣的抽奖活动,找准学生思维起点——透明与不透明有哪些不同呢?将学生带入透明与不透明的学习中来。
二、设计探究活动,促进学生思维进阶
科学探究是获取科学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多种方法寻找证据,它有一个基本规律:疑—思—解。疑是未掌握的知识或提出的问题,思则是考虑、观察、实验、探究,解是问题得到解答,掌握了新的知识。
在《透明与不透明》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对于什么是透明、不透明已经有了朦胧的生活感知,但并没有一个明晰的概念。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亲自去探究,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对材料进行分类,概括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物体的特性。
教学片段二
师:同学们,老师手里有木板、毛玻璃、玻璃杯(透明的)、1号垫板(不透明的)、2号垫板(半透明的)、3号垫板(透明的)这6种物品。如果隔着这6种物品分别去观察老师手中的小木块你们会有什么发现呢?请以小组为单位,根据你们的发现将这6种物品按透明度进行分类。
生尝试分类。(可以和小组成员讨论,也可以和其他组成员讨论)
师: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说一说你们是如何分类的?
生:我们将这6种物品分为了3组,木板和1号垫板是第1组,毛玻璃和2号垫板是2组,玻璃杯和3号垫板是3组。
师:这样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呢?
生:隔着木板和1号垫板我们完全看不到小木块,我认为它们是不透明的。
隔着毛玻璃和2号垫板,我们能看到小木块,但看得不是很清楚。所以我们认为它们介于透明和不透明之间。(师补充:像2号卡片这样,能看到被它挡住的物品,但比较模糊,我们就说它是半透明的。)
隔着玻璃杯和3号垫板我们看到的小木块很清楚,我认为他们是透明的。
师:分类就是把具有相同或相似的事物组合在一起。刚才同学们将这些材料按透明度不同,分成了三类。通过分类,可以使物品更加整齐、有序,也方便了人们的认识与使用。
从科学探究角度看,在把6种物品进行分类的环节中,学生经历了“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的过程,其外在的学习活动是操作、观察、描述,而内在学习活动则是比较、分类、归纳等思维活动。可见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是思维展开的过程。分类是一个高阶思维活动,在学生将6种物品分类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要观察,而观察后的讨论、归纳相较于分类来说是低阶思维活动。由于完成一个高阶的思维活动,每个学生花费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因此这个环节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方能让每个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思维进阶。
布卢姆认为以认知为目标的教学最明显的特征是强调记忆的心理过程,这种教学水平显然是比较低的。而更高一级的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记忆,还通过对已记住的知识进行分析和综合,并应用这些知识去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比分类更高一级的思维活动。科学课是一个让学生的思维水平由低阶思维向创造性思维不断提升的过程。为了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发生,笔者做了以下探索。
教学片段三
师:最近老师家里要装修新房,但不知道选哪几扇门好(PPT展示5扇门),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两人为一组,来当一回小小设计师,帮老师家的阳台、书房、卧室、淋浴房选择合适的门。如果你有新的想法,也可以自己设计新的门。
生进行设计,教师巡视。
师:哪位同学愿意带着实验记录单到前面来展示一下你们组的设计?
生1:我选择4号门作为卧室门。它可以保护隐私。而且晚上睡觉时,如果有人在客厅打扫卫生,不透明的门也可以阻挡光线透进屋子,避免打扰他人休息。
生2:我想在卧室门中间装一块透明玻璃,这样其他人不用打开房门就可以知道里面的人有没有踢被子。
生3:我选择2号门作为淋浴房的门。卫生间属于私密空间,同时也需要一定的透光性。
生4:我可以把衛生间的门改造成中间区域是半透明的磨砂玻璃,上下区域是透明玻璃,可以很清楚地知道里面有人,但又可以保护隐私。
生5:我选择1号门作为阳台的门。这样门不会阻挡光线,可以使客厅更加明亮。
生6:我想将阳台的门改造成半透明的磨砂玻璃门,上面还有花,这样既美观又透光,还能具有隐私性。
生7:我选择4号门作为书房的门。因为我不喜欢看书时被人看见,可以在里面记日记。
生8:关于书房的门我想把5号门上的磨砂玻璃换成透明玻璃,这样可以让人知道里面的人在认真看书,从而不被打扰。
该环节教师给了学生5扇门,让学生为房屋选择合适的门,让学生获得灵感。然后学生进行思维迁移,最后设计出新的门,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设计问题骰子,促进学生思维反思
反思即自我监控、调整、总结经验教训的过程。在探究活动结束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其中提问的形式能使反思更具有目标性。教师可以设计问题骰子,让学生通过掷骰子来回答问题,进行思维反思。
如教师引导学生回答:
1.在这节课中取得成功的重要技能、方法或者其他特别的地方是什么?
2.探究过程使用了什么方法?
3.今后你会如何使用今天学习的知识?
4.你能回答我们今天研究的问题了吗?
5.还可以用其他材料进行实验吗?”
6.对今天的课,还有什么疑问吗?
在逐渐开放的探究活动中,教师的提问频率会逐渐降低。学生在反思的过程中,也会进一步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科学课中,可以创设情境,找准学生思维起点;通过科学探究实现学生低阶思维向高阶思维转变,实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生;通过问题骰子,让学生在反思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创造性思维。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一个长期过程,在平时的科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努力体现“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理念。如此,基于高阶思维培养的科学课一定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责编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