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的人才信息库系统建设研究

2021-11-07曾毅刚刘振章周子涵钟怡王元鸿朱诗怡

客联 2021年9期
关键词:系统建设互联网

曾毅刚 刘振章 周子涵 钟怡 王元鸿 朱诗怡

摘 要:本文提出了人才信息库的建设目标,明确了人才信息采集的信息集,设计了人才信息库管理系统软件功能。采用基于互联网的数据采集与协同管理模式,能够高效、准确地采集各类人才信息,实现人才信息库的动态管理,为管理部门制定人才政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互联网;人才信息库;系统建设

人才资源是最核心的创新资源,为了更好地服务组织部门人才工作,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体系,建设结构合理、学科完备的高层次人才队伍,提高人才管理信息化水平,通过网络化、信息化手段,建设人才信息库及人才信息管理平台,优化人才管理工作流程,实现人才信息资源共享,可以为各级领导掌握各类人才总量、结构及分布情况,制定人才政策、实施重大人才工程提供依据。

一、建设目标

(一)建立人才信息库信息采集与报送规范。按照中共中央组织部制订的《全国人才信息库信息采集与报送规范(ZB_209-2019)》要求,结合本地区人才管理实际情况,确定人才信息库采集与报送的信息集与信息项,明确人才信息的数据格式、数据内容及参照代码集,作为组织部门进行人才信息采集与报送、人才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以及与其它相关部门之间数据共享与交换的依据。

(二)优化人才信息库信息采集与报送工作流程。人才信息库建设涉及部门多、人员广,各类人才总量大,人才信息繁多,必须明确各级管理部门及各类人才在人才信息采集和报送工作中的职责,采用基于互联网的数据采集与协同管理模式,提高人才信息采集效率。采用分级审核方式,保证人才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支持定期或者适时的人才信息维护,使得各类人才的工作调动、职务调整、重大奖惩等重要信息变动情况能够通过人才信息管理平台及时更新和上报,保证人才信息准确及时,实现人才信息库动态管理。

(三)采用先进技术,开发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人才信息库管理系统。软件系统能够实现各类人才信息采集和分级审核功能,实现人才信息查询、统计分析和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共享。按照《全国组织系统信息安全总体要求(ZB 217—2017)》,采用严格的安全措施确保信息系统安全,通过严格的用户和权限管理保证人才信息的安全保密。

(四)通过人才库系统建设与实施,采集各类人才信息,建成本地区人才信息库。为人才引进、开发、政策制定、数据挖掘提供有力支撑。为后期各类人才相关业务,例如职称评审、各类人才项目申报等提供信息化平台入口。

二、软件系统功能设计

人才信息库系统主要面向二类使用者,第一类是各类人才个人,通过注册成为系统中的个人用户。个人用户职责包括:负责个人信息注册、个人信息更新維护等。第二类是各级人才管理机构,通过注册成为系统中的单位用户。单位用户的工作职责包括:负责本单位注册;负责下属单位审核、批量导入;负责本单位人员信息真实性审核。

(一)单位用户功能设计

(1)单位注册。人才管理单机构通过注册功能填报本单位相关信息,各单位负责指导、审核其下属单位注册。所有人才管理单位均需完成单位用户注册。单位用户注册信息包括:

单位名称:填写单位全称(以组织机构代码证为准)。

组织机构代码:填写本单位的组织机构代码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作为本单位在系统登录的用户名,务必准确。

上级单位或上级人事主管部门,要求上级单位已注册系统。

登录密码、联系人、联系电话、邮箱等信息:要求填写准确有效的信息。邮箱作为用户接收注册信息和找回密码的方式。

(2)下属单位批量注册。单位用户为了提高下属单位注册效率,避免下属单位注册过程中出现选错上级单位,可以统一为下属单位注册。可下载单位基本信息模板,将本单位所有下属单位信息整理到模板中,然后导入系统,为下属单位完成批量注册。

(3)下属单位审核。自行注册的单位用户需要上级单位审核通过后才能够开展业务。上级单位需要审核下属单位的注册信息及从属关系,符合要求的审核通过,不符合要求审核不通过,并给出不通过原因。

(4)个人批量注册。单位用户为了提高本单位个人注册效率,避免个人注册过程中出现选错单位等情况,可以下载个人基本信息模板,将本单位所有人员信息整理到模板中,然后导入系统,同时完成多个个人用户注册,之后个人从个人用户登录,补充、确认信息并提交单位审核。

(5)个人信息审核。各个单位负责审核本单位人才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审核内容包括个人信息和扫描件。

审核原则:所有信息均要求有据可查,即证书等内容均需要以原件为标准来进行审核,工作经历等内容均要求和档案保持一致。

审核(不)通过:个人完善所有信息核实准确并提交到所在单位,由单位管理员依据审核原则对个人信息进行审核,若审核无误,即可审核通过,若审核发现信息有误,要给对应个人审核不通过,并在审核意见中明确有误内容并退回信息。

提醒单位人员信息未填写完整或未核实准确,请勿提交信息,在信息审核通过后,发现信息有误需要修改的人员,需个人向单位提交申请,经过同意方可授权修改。

(6)综合查询。单位用户只能查询本单位及下属单位人才信息,非本单位信息无权查阅。具体查询功能包括:按单位查询人员信息、按人才类型查询人才信息、按产业类型查询人才信息、按高新技术领域查询人才信息按专业技术职务查询人才信息等。

(7)统计分析。单位用户只能统计本单位及下属单位人才信息,非本单位人才信息不包含在统计结果中。具体统计功能包括:人才基本情况统计、综合分类统计、行业人才统计、产业人才统计、高新技术领域人才统计、按专业技术职务统计等。

(二)个人用户功能设计

(1)个人注册。个人用户注册共有三种方式:个人用户自行注册、单位用户批量导入、单位用户逐个注册。

根据系统实施和应用阶段,个人用户可以选择其中任意一种方式进行注册,只要通过其中一种方式完成了用户注册,就不允许再用其它两种方式进行二次注册。个人注册信息包括:

身份证号码:身份证号码将作为系统登录用户名,一经注册无法修改。

姓名:以身份证姓名为准。

审核单位:选择个人信息将要提交到的人才管理机构。

登录密码、联系人、联系电话、邮箱等信息:必须填写准确有效的信息。邮箱作为个人用户接收注册信息和找回密码的方式。

(2)个人信息维护。入库人才的个人信息按照中共中央组织部制订的《全国人才信息库信息采集与报送规范(ZB_209-2019)》要求,结合本地区人才管理实际情况,确定人才信息库采集与报送的信息集与信息项。个人用户通过该功能填报的人才信息包括:个人基本情况信息集、教育经历信息集、工作经历信息集、专业技术职务信息集、学术组织兼职情况信息集、党政兼职情况信息集、工作成果基本情况信息集、获得奖励或荣誉称号信息集、重要专利授权情况信息集、代表性论著论文发表情况信息集、承担重大项目情况信息集、入选情况信息集、家庭成员情况信息集等。

(3)个人信息提交。个人用户输入或维护个人相关信息后,通过该功能,将个人信息提交给所属单位管理员,供单位管理员审核。提交后的个人信息个人用户无权修改,直到所属单位用户退回,或者获得所属单位用户授权时,个人用户才能修改本人人才信息。

(4)更换审核单位。如果因为工作调动等原因,个人需要更换审核单位,个人用户可以通过该功能更换本人所属的审核单位。

三、结束语

人才信息库的建设能够促进人才资源合理配置,提高人才资源开发和利用水平,为人才管理部门制定人才政策提供依据。本文提出了人才信息库的建设目标,明确了人才信息库需要采集的信息集,设计了人才信息库管理系统软件功能。人才管理部门和个人借助互联网协同工作,能够完成人才信息快速采集和分级审核,实现人才信息库的动态管理和查询统计功能。

猜你喜欢

系统建设互联网
浅谈高校经管类实践综合平台建设创新
电力企业运营监测系统建设与应用的探究
火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建设研究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浅谈我校教学质量标准系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