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激发智障儿童的数学学习兴趣
2021-10-30夏鹏飞
夏鹏飞
【摘 要】智障儿童在认知、思维、兴趣、表达等方面不同于正常学生,而且智障儿童之间也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所以,教师在生活化教学实践中仍应重视生活化题材的融入与智障儿童认知、智力的契合性。在课堂教学中,要将数学教学内容生活化,引导智障儿童走进现实;将数学学习活动的生活化,帮助智障儿童构建思维框架;将数学知识呈现形式生活化,丰富智障儿童的课内生活,这样才能激发智障儿童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学好数学。
【关键词】生活化情境;智障儿童;数学;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29-0006-02
Create a Living Situation to Stimulate the Mentally Handicapped Childrens Interest in Mathematics Learning
(Wushan County Special Education School, Tianshui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XIA Pengfei
【Abstract】Mentally handicapped children are different from normal students in cognition, thinking, interest, expression, etc., and there are also great differences between mentally handicapped children. Therefore, teachers should still pay attention to the integration of life-oriented themes with the cognition and intelligence of mentally handicapped children in the practice of life-oriented teaching. In classroom teaching, the content of mathematics teaching should be brought to life to guide children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into reality; mathematics learning activities should be brought to life to help children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build a thinking framework; mathematical knowledge should be presented in life to enrich the classroom life of children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 so as to stimulate the learning interest of mentally handicapped children and help them learn mathematics well.
【Keywords】 Living situations; Mentally retarded children; Mathematics; Interest
智障兒童作为特殊群体,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较正常儿童而言,在认知、思维、兴趣、表达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基于此,笔者将智障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围绕数学学习,针对生活化情境的创设展开分析,致力于激发智障儿童的学习兴趣,帮助智障儿童更好地理解知识,感知数学。
一、数学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引导智障儿童走进现实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内容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那么学生对于知识内容的记忆则属于短暂性的记忆,需要通过反复的复习和巩固才能达成掌握知识的目的。智障儿童因先天性的智力水平、认知水平缺陷,其记忆知识的能力更为薄弱,所以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有必要关注这一差异,帮助智障儿童更好地掌握知识,走进数学,走进现实。数学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主要是指,教师基于教材内容,联系生活中所蕴含的数学知识,基于生活开展教学。例如,在“认识时间”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向学生展示钟表事物,通过调整钟表上的时针、分针、秒针,与智障儿童开展抢答游戏,调动智障儿童参与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其次,向学生展示日历,通过生活性的问题引导智障儿童思考,如:“小朋友们有谁可以告诉老师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有谁可以告诉老师今天距离自己的生日还有多久”等。教材内容的生活化其重点在于数学知识与生活经验的高度融合,在教育实践中具备较大的随意性,但为了更好地引导智障儿童走进现实,提高智障儿童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将教学内容制作小视频,且需保证小视频具备一定的故事情节。例如,在“认识人民币”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考察智障儿童所喜爱的动画人物形象,如小猪佩奇、功夫小子等;其次,结合数学内容编辑制作动画视频,帮助智障儿童认知人民币。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不应拘泥于教材,教师要从智障儿童身边所发生的问题出发,通过数学学习帮助智障儿童解决生活问题。
二、数学学习活动的生活化,帮助智障儿童构建思维框架
数学学习活动的生活化,是激发智障儿童数学学习兴趣的关键环节,科学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有助于智障儿童思维框架的构建与完善,儿童的认知规律大多为经验认知,智障儿童也不例外。所以,在参与学习活动中智障儿童的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均会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笔者基于数学学习活动的生活化创建,以小学数学教材内容为基础,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教师可组织智障儿童开展实物演示游戏,强化智障儿童对数学知识内容的感知。例如,在学习“加减法”的知识点时,教师可应用苹果、橘子等水果,为智障儿童进行实物演示,并以问题作为引导,逐步拓展智障儿童的思维,问题1:“小朋友们谁能告诉老师一下,老师手里的是什么?”问题2:“现在我们来一起查一查老师的桌子上摆着多少个苹果?”儿童:10个。问题3:“老师今天想吃掉两个苹果那桌子上剩余几个苹果?”儿童:8个。随即教师相继板书10-2=8。同样将此方法应用于加法的教学演示中,教师更换实物为橘子,并不断地更换橘子的数量,逐步引导智障儿童跟随实物演示各环节。在此环节中,教师要重视的是当班级内的某一智障儿童回答正确后,教师需及时地给予其言语鼓励,以增强智障儿童学习数学知识的自信心。
第二,教师可基于教材知识内容,酌情开展游戏性质的学习活动。例如,在学习“正方形”知识点时,首先教师针对教学任务确立教学目标,①智障儿童能够认识正方形;②智障儿童能够明确正方形的边长相等,角相等;③智障儿童能够寻找到身边的正方形物体。其次,教师为保证游戏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做好教学前的准备工作,笔者建议教师为每一个智障儿童分发正方形形状的小毛巾,若条件不允许,可应用正方形纸片替代,同时教师可准备一些正方形的饼干、糖等。而后在游戏环节中,教师询问智障儿童毛巾或纸片的形状,引导智障儿童对角对折、两次对折,询问对角对折与两次对折后毛巾或纸片的形状。必要时,教师可组织智障儿童用直尺测量毛巾或纸片每条边的边长,通过亲自动手总结出正方形边长相等的性质,并应用同样的方式应用三角板测量正方形内角的度数,总结正方形内角相等且均为90°的性质。教师此时相继板书,强化智障儿童对正方形的认知与正方形性质的记忆。最后教师询问智障儿童身边的正方形物体。
由上述两个学习活动可以明确,教师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常见游戏,是提高学科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而对于智障儿童而言,多样化的学习活动不仅可以强化智障儿童的知识掌握程度,还能够驱动智障儿童输出知识,感知知识的兴趣,以游戏和活动经历为起始点,构建起数学思维框架。
三、数学知识呈现形式的生活化,丰富智障儿童的课内生活
数学知识的呈现形式一般为教师讲授、板书、教材三种形式,基于生活化的数学知识呈现可拓展为图片视频、问题、常识等。生活化形式的呈现,不仅能够调动智障儿童的学习兴趣,同时有助于丰富智障儿童的课内生活。智障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趋势,所以教师在数学知识生活化呈现的过程中,应重视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由简至难地呈现给学生。例如,在“长方形”的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儿童手中的橡皮,将其作为载体去呈现数学知识,并引导智障儿童通过观察自己手中的橡皮,归纳总结出长方形的特点。在学习“正方形”的过程中,教师可将“魔方”作为载体,与智障儿童共同研究探讨魔方的每个面都有多少个小正方形,每个正方形的长和宽均相等。此外,在学习“加减法计算”的过程中,教师可将枯燥的数字计算转换为生活中的商品购买情境,如:“小明手中现有两个5元钱,两个1元钱,到商店中想要购买一袋白糖,已知白糖的价格为7元钱,问小明剩余多少钱”。
通过上述的知识呈现形式可知,生活化的知识呈现形式其本质目的并未发生改变,依旧是智障儿童即将要学习掌握的数学知识,但呈现方式的转变可最大限度地优化课堂学习氛围。为智障儿童创设更丰富的课内生活环境,在和谐有趣的環境下,智障儿童则更易于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学习,从而促进教师顺利达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王佩.信息技术让智障儿童数学学习能力焕发新机[J].教育教学论坛,2014(34).
[2]杨嘉辉,杜丽明.激发智障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新课程学习(中旬),2014(07).
[3]林达辉.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激发小学智障儿童的数学学习兴趣[J].华夏教师,2016(01).
(责编 张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