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毫针扇形滞针法治疗面肌痉挛疗效观察

2021-10-26欢,沈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面肌经筋频度

朱 欢,沈 萍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人民医院,江苏 常州 213125)

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又称面肌抽搐,是第七对(Ⅶ)脑神经病变产生的以一侧面部肌肉反复发作间歇性、不自主抽搐为特征的兴奋性功能障碍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为单侧眼轮匝肌、口轮匝肌的无痛性、间歇性和无意识抽搐,严重者可影响同侧颈阔肌等[1]。本病迁延难愈,易造成患者焦虑、抑郁及睡眠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笔者采用毫针扇形滞针法治疗面肌痉挛,观察其治疗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8 年1 月至2020 年10 月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人民医院中医针灸科门诊就诊的60 例面肌痉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 例、对照组30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患病侧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

组 别n 性别(例)患病侧(例)年龄(岁) 病程(月)治疗组对照组30 30男性12 14女性18 16 42.90±11.46 43.73±11.04 22.40±8.49 23.83±6.30左侧11 17右侧19 13

1.2 诊断标准 参照《神经病学》[2]制定:发病多在中年以后,病程早期多表现为一侧眼轮匝肌阵发性不自主抽动,后可逐渐扩散到同侧面部、口轮匝肌甚至颈肌;抽搐程度不等,精神紧张、劳累后加重,无法自主控制,进入睡眠后缓解或消失;头部CT、MRI 等影像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神经系统查体无特殊阳性体征。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面肌痉挛诊断标准;②发病年龄18~70 岁;③愿意参加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面部皮肤破损或严重皮肤病患者;②继发性面肌痉挛,如外伤所致或颅内占位病变所致者;③严重高血压、心脏病、血液病及肝肾功能不全者;④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⑤精神及心理障碍者;⑥畏惧针刺,依从性差,不能配合治疗者。

2 方 法

2.1 治疗方法

2.1.1 治疗组 采用毫针扇形滞针法治疗。患者仰卧位,在患侧面部额肌、颞肌、眼轮匝肌、颧肌、口轮匝肌、咬肌、胸锁乳突肌、斜角肌及颈阔肌上用拇指进行触诊,以循、触、摸、切等手法,查找患侧局部僵硬发紧、滑溜、条索以及触诊时患者局部酸胀不适处为治疗点,每次不宜过多,以3~4 个为佳,颈部治疗点需避开颈动脉血管。予75%酒精常规消毒局部皮肤,采用0.30 mm×40 mm 华佗牌一次性针灸针平刺进针,在该针左右两侧分别再平刺两针,达皮内0.8~1 寸,三针针尖汇聚呈扇形展开,均指向该点。然后缓慢行单方向捻转90°~180°,使肌纤维缠绕针体,以感觉针下沉重捻之不动、提之不出为度,留针30 min。出针时反方向捻转针柄,待针下有松解感后缓慢抽出,以无菌干棉球按压针孔,防止出血。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2.1.2 对照组 采用常规取穴针剌治疗。参照《针灸治疗学》[3]中面肌痉挛选穴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取患侧攒竹、太阳、四白、翳风、颧髎、迎香、地仓、颊车,双侧合谷,太冲。常规针刺,捻转泻法,留针30 min,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2.2 观察指标

2.2.1 面肌痉挛强度分级 按照文献[4]面肌痉挛强度等级标准分级。0 级:无任何痉挛;1 级:外部刺激可引起面部轻微痉挛;2 级:在静止状态下可见轻度面肌痉挛,无功能障碍;3级:在静止状态下可见比较明显的面肌痉挛,有轻微功能障碍;4级:重度面部痉挛并出现视物模糊、影响讲话等功能障碍,影响工作及生活。

2.2.2 面肌痉挛频度积分 按照文献[5]制定标准,分为 5 级:0 级,无痉挛;1 级,刺激可诱发中度、轻度痉挛;2 级,痉挛发作每小时少于 1 次;3 级,痉挛发作每小时多于1 次;4 级,痉挛发作每小时多于10次。分值分别为 0~4 分,其中 0 级记 0 分,4 级为 4分,分值越高说明痉挛程度越重。

2.3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评定疗效。治愈:患侧面部无牵拉抽动;显效:面肌痉挛症状明显减轻,面部肌肉或眼睑牵拉、抽动基本消失;有效:面肌痉挛症状减轻,痉挛强度及频率均减少;无效:面肌痉挛症状无改善甚或加重。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

2.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其中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等级资料组内比较采用Wilcoxon 符号秩和检验,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 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 果

3.1 两组痉挛强度分级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痉挛强度分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均衡可比性。治疗组治疗后痉挛强度较治疗前下降(Z=-2.021,P<0.05),对照组治疗后痉挛强度与治疗前无差异(Z=-1.387,P>0.05)。两组治疗后痉挛强度分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101,P<0.05),见表2。

表2 两组面肌痉挛强度分级比较 (例)

3.2 两组痉挛频度积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痉挛频度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面肌痉挛频度积分比较 (分,)

表3 两组治疗前后面肌痉挛频度积分比较 (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组 别治疗组对照组n 30 30治疗前3.20±0.85 3.17±0.75治疗后1.90±0.61①②2.33±0.80①

3.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治愈7 例,显效13例,有效5 例,无效5 例,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治愈 3 例,显效 12 例,有效 8 例,无效 7 例,总有效率为76.67%,两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017,P<0.05)。

4 讨 论

面肌痉挛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国内外多数学者认为面神经根部出口区的神经血管压迫是该病的主要病因,可能是由于血管(动脉或静脉)压迫、蛛网膜增厚或桥小脑角占位性病变等因素导致面神经损伤所致[1]。国外研究调查其发病率约为10/10 万[7],女性高于男性,我国目前尚无面肌痉挛的流行病学调查,仅有局部地区研究报告该症患病率和发病率逐年递增[8]。目前治疗方式多样,疗效不一。指南推荐有药物口服、肉毒素局部注射及手术等[9],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是目前临床针对病因治疗的有效方式,但由于其侵入性操作方式、术后诸多并发症及高复发率,限制了临床应用及发展[10]。

中医学认为面肌痉挛属于“瘈疭”“面痉”“筋惕肉瞤”等范畴。《张氏医通·瘛疭》曰:“瘛者,筋脉拘急也,疭者,筋脉弛纵也,俗谓之抽。”多由外邪侵袭面部经络导致经脉运行不畅、气血痹阻,经筋拘急不调;或劳倦过度、年老体虚以致经络空虚、肝血亏虚或肝肾阴虚,不能濡养经脉,虚风内动;或肝气郁结,经络通利失常;或肝郁化火,热极生风,使之拘急而痉[11]。从经络分布来看,手三阳经筋起于手指,结于角,足三阳经筋起于足趾,结于頄,因此,面肌痉挛的病变主要是面部太阳、阳明、少阳经筋的局部拘挛造成。《灵枢·经筋》提出经筋病治则“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腧”,然并不拘泥于此,符中华教授创立的浮针理论提出许多病症的产生与其相关肌肉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可通过治疗患肌,改善肌肉结缔组织空间构型,调动人体内在抗病机制[12],消除临床症状。

扇形针刺法类似古典刺法中的“扬刺”,正内一针贯穿病灶核心,傍二针,针芒汇聚,针尖达“横络”,相互协同激发经气,既增大了刺激面积和刺激量,又具备“扬刺”深入的效果,从而达到祛瘀散结、解挛镇痉的目的[13]。历代医家古籍中并无直接论及“滞针法”,但其操作方法类似“搓法”,明代汪机《针灸问对》曰“下针之后,将针或内或外,如搓钱之状,勿转太紧,令人肥肉缠针,难以进退……搓以使气”。操作时肌肉纤维组织缠绕针体,拉扯针感组织,从而激发经气[14],且针刺手法使机械能转化为热能,加速局部血液、淋巴循环,增加组织氧供给及神经营养,起到改善新陈代谢的作用[13]。

综上所述,毫针扇形滞针刺法能有效缓解HFS患者面肌痉挛强度及频度,总体疗效优于常规针刺,可能是通过改善相关痉挛肌肉供血供氧而达到养血润筋止痉之效,其为治疗面肌痉挛提供了新思路,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面肌经筋频度
膝骨关节炎经筋辨证的研究进展
面肌痉挛如何护理
火针经筋点刺配合针刺治疗Megie综合征验案1则
面肌痉挛最常见的问题
眨眼频度可判断烟瘾大小
壮医针刀经筋解结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面肌痉挛,试试微血管减压术
铜绿假单胞菌MIC分布敏感百分数与抗菌药物使用频度相关性研究
根管治疗意外治愈面肌痉挛1例
“在外者不能俯,在内者不能仰”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