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态心电分析联合心电信息管理系统在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21-10-23谭志安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10期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

谭志安

摘  要: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联合心电信息管理系统在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8月~2020年8月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甘美医院接诊的160例疑似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分别给予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及心电信息管理系统诊断,将冠状动脉造影作为本研究的金标准,对比两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和疾病总检出率。结果  冠状动脉造影确诊157例,动态心电图和心电信息管理系统确诊155例,常规心电图确诊140例。动态心电图+心电信息管理系统诊断准确率(96.88%)、灵敏度(97.45%)、特异度(66.67%)合总检出率(96.88%)均高于常规心电图(87.50%、88.54%、33.33%、8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心电信息管理系统对室性心律失常、短阵室上速、房性心律失常、房室阻滞的检出率分别是23.75%、26.25%、19.38%、27.50%;常规心电图分别是20.00%、25.00%、17.50%、25.00%。结论  动态心电图+心电信息管理系统可有效提高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诊断准确率,指导临床制定治疗方案。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心电信息管理;冠状动脉造影;冠心病;心律失常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10-0135-03

冠心病心律失常是指由于心脏活动的传导、起源障碍,引发心脏搏动节律、频率异常[1]。冠心病心律失常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如果诊断、治疗不及时,延误治疗,容易引发急性心肌梗死等并发症,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2]。心电图是当前临床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常用技术,有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两种,动态心电图的准确率更高,心电信息管理可满足疾病诊断对快速、高效、准确的要求。基于此,本研究选定160例疑似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8月~2020年8月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甘美医院接诊的160例疑似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男88例,女72例;年龄在62~79岁,平均(70.62±5.34)岁;病程在3~15年,平均(9.26±3.11)年;NYHA心功能分級:Ⅰ级18例,Ⅱ级82例,Ⅲ级60例;体质量49~82 kg,平均(65.82±5.43)kg。本研究已得到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①年龄≥60周岁;②无器质性病变;③均知情,已签署相关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近期接受过强心等对症治疗者;②处于哺乳及妊娠期女性;③合并恶性肿瘤者;④近期存在重大手术史、创伤史者;⑤合并帕金森病、人格分裂症者;⑥中途退出此项研究者;⑦合并免疫、血液系统疾病者。

1.3  方法

(1)常规心电图:采用型号为GE-1200ST的12导联心电图,在安静状态下检查,告知患者全身心放松,协助患者采取仰卧位,连接检测器,增益10 mm/mv,纸速是25 mm/s,详细记录检测结果。(2)动态心电图+纳龙心电信息管理系统:采用型号为百慧CT-083S的12导联动态心电图仪,对患者进行连续24 h心电监测,与医院信息系统(HIS)、影响归档和通信系统(PACS)和体检系统做接口,完成数据交叉,在信息系统中呈现检测结果。告知患者就医之前,提前网上挂号,同时对心电图检查进行预约,缩短检查时间,将检查中的电轴、心率和幅度等利用信息系统写入电子病历,通过信息系统将诊断结果发送于诊疗医师,科内进行集体讨论。(3)冠状动脉造影:采用“Judikins法”选择进行左冠状动脉造影、右冠状动脉造影,常规多体位投照,以计算机辅助图像密度法、目测法综合分析冠状动脉血管,以狭窄直径减少的百分比判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狭窄50%以上即可判定为狭窄。

1.4  观察指标

将冠状动脉造影作为本次研究的金标准,对比两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和疾病总检出率。准确率(%)=(真阳性+真阴性)例数/(真阳性+假阳性+真阴性+假阴性)例数×100.00%。敏感度(%)=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之)×100.00%;特异度(%)=真阴性/(假阳性+真阴性)×100.0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诊断效能对比结果

冠状动脉造影确诊157例,动态心电图+心电信息管理系统确诊155例,常规心电图确诊140例。动态心电图+心电信息管理系统诊断准确率(96.88%)、灵敏度(97.45%)、特异度(66.67%)均高于常规心电图(87.50%、88.54%、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2.2  疾病检出情况对比结果

动态心电图+心电信息管理系统总检出率(96.88%)高于常规心电图(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推进、人们饮食结构变化,冠心病的发生率明显增高[3]。冠心病心律失常主要是由于窦房结激动导致传导速度减慢或通道传导异常,具体表现为心悸、胸闷等。随着病情的进展,会引起脑动脉、冠状动脉等供血不足,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方法不当,会累积肾、脑、心等器官,增加患者病死率[4-5]。及早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病情做出准确的诊断,给予对症治疗,是遏制疾病进展、改善病情的关键。

常规心电图操作简单、无创伤,但仅能捕获患者一瞬间的心电情况,容易漏诊、误诊。动态心电图可以对患者24 h的心电情况进行连续监测,可捕捉到患者24 h阵发性的心律失常,包括活动时、休息时的心电情况,检测数据更为全面、准确[6]。心电信息管理系统可缩短患者就诊时间,提高检查效率,降低检查成本,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诊疗服务,满足患者对检查结果快速、高效、准确的要求。本研究显示,动态心电图+心电信息管理系统诊断准确率(96.88%)、灵敏度(97.45%)、特异度(66.67%)、总检出率(96.88%)均高于常规心电图(87.50%、88.54%、33.33%、87.50%)(P<0.05)。表明动态心电图+心电信息管理系统在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中准确率更高,主要是由于两者联合,可以集中分析、审核、回传动态心电图诊断结果,弥补了常规心电图的不足、缺陷。在冯琴昌等[7]研究中,动态心电图+心电信息管理系统诊断与冠状动脉造影的总符合率是93.55%,与本研究结果接近。但目前关于动态心电图+心电信息管理系统在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中的报道较少,且本研究样本容量较小、研究时限较短,对结果的普遍性、一般性有所影响,故仍旧需要临床进一步扩大样本容量、延长研究时限,为评估动态心电图+心电信息管理系统在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提供更多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采纳动态心电图+心电信息管理系统诊断,可提高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度,为临床医师提供更为科学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随胜月,胡晓晴,郭素华.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前后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作用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14):219-220.

[2]王蕊.動态心电图检查在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0,26(2):64-65.

[3]侯雨,张杨,关群,等.分析12导联动态心电图对诊断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的价值观察[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0,26(2):43-44.

[4]李连海,褚怀德,刘建伟,等.12导联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对老年冠心病病人无症状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17(5):787-789.

[5]孙凤荣,陶洪夏,金立伟.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的价值比较[J].黑龙江医药,2019,32(3):673-674.

[6]谭仕芸,任雪丽,张妙丽.12导联和3导联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老年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14(5):135-138.

[7]冯琴昌,阮炳新,覃志明.动态心电分析联合心电信息管理系统在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医疗装备,2020,33(14):1-3.

猜你喜欢

冠状动脉造影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
动态心电图及心脏彩超与冠脉造影对冠心病的诊断分析
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分析
中药芒硝冷敷对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血肿的应用效果观察
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比较
全方位深层次冠脉介入培训探讨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分析
更年期女性动态心电图ST—T变化的临床意义
动态心电图应用于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