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思维导图单元整合教学研究

2021-10-21王建国

学生之友 2021年3期
关键词:单元整合思维导图初中数学

王建国

摘要:初中阶段的学生处在青春发育期,身心发育还不完善,在初中数学的学习时,缺少对知识进行总结和整理的习惯,随着对教材知识的不断学习,知识点逐渐的增多,倘若学生不会运用相应的数学学习方法,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会非常差。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点进行综合整理,使其形成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记忆和掌握,提升学生的创新水平和思维拓散的水平。本文主要阐述了将思维导图进行运用的方法,以及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学习中的主要意义。以期可以给广大教师给予教学方法上的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数学;单元整合

引言:

思维导图是将学生的思维进行发散,形成相关的图形的一种思考手段。在进行数学单元知识的学习时,就能够运用思维导图的方法把不同单元之间的知识进行相互的联系,使其形成一种知识体系,将需要重点学习的知识进行记忆的巩固,采用放射图形的形式将知识进行联结,互相串联起来,可以促进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体系,提高学生对单元知识的学习效率。

一、思维导图的运用方法

学生在进行初中数学的学习时,无法将教材中的所有知识都深深的烙印在大脑中,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讲授思维导图的方法,经过思维导图,将单元之间的知识形成知识体系,将知识点转换成图形,不再是枯燥的数学文字,这样的方法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初中生来讲,学生对于图形的感觉要比对于文字和数字的感觉更加灵敏,所以,可以运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帮助学生将知识点进行简单化的处理,提升学生的记忆程度。思维导图的方法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以及对教材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不断的总结和整理,逐渐将知识体系进行完善,经过这样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单元知识的思维导图时,需要先为学生整理这个单元的知识点,能够运用列目录的方法回忆所学的知识点,经过对教材知识点的整理以及课堂笔记的整理,将单元知识的主要脉络弄清楚,从而将其他知识点都和主要脉络进行联系,然后再结合课上进和课下,学生之间对知识点的交流和沟通,依据自己的兴趣画出具有个性的思维导图,对各个知识点进行系统性的认识。学生在经过这样的学习过程之后,可以对这一单元的内容产生新的认识,不断的实现巩固和复习的最终目的。

采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对单元知识进行学习,需要讲究一定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给学生进行一定的示范,引导学生与单元目录相结合,将单元的每个知识点进行整理,结合自己的课堂笔记,找到章节的主线等。尤其是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给学生设计不同的思维导图让学生进行模仿,再让学生依据自己的思维导图,将重点放在对学生进行评价上,尤其重视对学生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进行点评,重视对学生的肯定,运用正面的激励来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经过长期的研究实践证明,学生都对思维导图这样的方法持有肯定和认可的态度,而且已经可以熟练的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单元知识的整合,可以根据每个章节的内容制定出自己的个性的思维导图。学生经过不断的联系,会对每个单元的知识内容进行更深入的记忆和掌握,可以由点及面的进行回忆,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成一个整体。

二、思维导图用于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将思维导图运用到初中数学的学习中到底有什么样的意义呢?思维导图不仅可以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整理成一个整体。思维导图是对人的大脑的结构的一种模仿,人们热衷于对生动形象的知识进行记忆,因此,在设计思维导图时需要将知识点设计的更加简单形象,与学生的认知能力相结合,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单元知识的整合效果。此外,作为一种新兴的学习方法,学生们在好奇心的引导下,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求知欲,真正的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行调动和刺激。

1、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运用思维导图对单元知识进行整合,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对整个单元的知识进行回顾,还能够帮助学生发现知识之间的关系,把零散的知识点整合成一个单元体系,由点及面[1]。比如,在进行《整式的乘法》章节知识的整合时,不但可以使学生将同底数的乘除法、整式的乘除法、幂的乘方等知识点进行整合,还能够使学生将之间的运算关系进行联系和区分。在实际的动手操作中,学生不但可以将知识点进行点点的复习,还可以将知识点进行由点及面的联系。所以,思维导图可以促进学生将知识整理成一个知识整体,从整体面上将知识进行回忆和掌握。

2、可以将思维导图中贯穿数学思想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往往需要结合一些数学思想,比如归纳思想、分类思想、类推思想等。这些都能够在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进行贯穿。学生对单元知识进行整合时,可以运用思维导图,将其分成知识小组或者知识板块,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些优秀的思维导图示范,让学生在模仿中不断的进行学习绘制,尤其是在刚开始学习时,需要知道学生运用类比的方法对自己的思维导图进行创作,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对知识进行整合的时候就是运用归纳思想的时候,学生将教材中的知识点转化成自己所熟悉的语言表达方式,形成具有自己特点的思维导图,就是进行转化的过程[2]。例如,在进行《二元一次方程》的学习时,就可以将之前学习的一元一次方程的相关知识也进行总结,这样的过程就是运用了数学思想进行归纳的过程。

3、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进行数学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将所学习的数学知识经过自己内在的转化,形成符合自己学习特点的思维导图,这就是学生在对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行实践的过程。这样的实践能力,不但可以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将学生进行整理的过程进行生动形象化,学生可以不断的积累更多的数学知识,让学生真正的爱上数学课。

結束语:

综上所述,单元的整合需要学习方法和策略,有效的学习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快的掌握数学知识。教师需要不断的开拓自己的思维,创新更多有效的学习方法,运用思维导图的方法指导学生进行单元整合的学习,使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将已学的单元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温故而知新,把新旧知识之间形成一个结构体系,巩固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记忆。

参考文献:

[1]亓越.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复习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4}(12):55-56.

[2]陈淑琴.信息技术背景下运用思维导图整合初中数学核心知识点的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4}(07):89-91.

猜你喜欢

单元整合思维导图初中数学
促“合”融“通”,阅读教学读写结合的新视角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构建“单元整合、主题牵引”诗歌鉴赏“深度学习”课堂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