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021-10-21杨阳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2021年8期
关键词:导师制家校心灵

杨阳

一个学生在思想上是否应该具有对社会的责任感,是一个人的身心素质成熟发展的标志,也是一个合格公民诞生的标志。一个虽然拥有渊博的专业知识,掌握了最前沿和最高新技术的年轻人,但他并没有充分地尊重别人的生命,不能明白为何要对这个社会承担起责任,那他就不能被认为是一个合格的公民。但责任感从来不是与生俱来,它来自于人的综合素质。而这种综合素质却渗透在学生日常的生活和学习的每一个细节之中。对于一些高中生,他们的价值观、道德观、世界观已经初步形成,如果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上都得不到正确的指导,所造成的损失和后果往往是永远也无法挽回的。基于对学生终身学习及自我发展的需求,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的教育措施,特别是家校之间的互动,为其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社会责任心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以生命教育为契机,关注学生热爱生命

作业一名生物教师,我认为触及我们身体和整个心灵的教育实际上也就是真正的一种心灵教育,能够真正接触和感到我们整个心灵的就是对于一切事物的亲身体验感受。在学生中开展的生命教育不仅需要不断培养每个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习惯,还要不断促使每個学生学会热爱自己,而且还同样需要不断教育每个学生学会热爱他人,热爱生命。让学生接受教育生命从一定的程度上说来也就是一种通过学会得到爱和被接受爱的一种方式接受教育。在这样的一个世界上,除了你自己,没有谁可能将你全部的人生放弃,唯有这样的教育,才能真正帮助我们的广大青少年尽快地学会关爱他人。如让生命教育走进课堂,像开展德育教育一样,渗透到生物的教学当中。我根据自己所在的生物专业特点,充分运用了现有的教材中所渗透的生命知识,家校互动,使得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与对待生命的意识。我在课堂上,从了解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入手,开展了一系列的生命教育活动:例如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环境知识宣传教育活动、生理卫生健康教育活动等,使学生能热爱生命。在课外,与家长密切配合,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老师成为了学生学习引领者,心灵的培养和塑造者,人格的树立者,情操的培养和陶冶者,家长也成了课堂教育实践活动的校外主持人,学生生活方式的指导者,心理的疏导者,习惯养成的监督者。

二、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实现教师导师制

高中这个年龄阶段已经成为了我们每一个人在校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阶段, 也如同学习走路的过程,要求自己能够真正地走自己的正路,不完全依赖于教师、父母的引导。这一阶段,光靠调动老师教书育人的智慧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一个有效的制度。这个制度要针对全体学生,不让每一位学生掉队。基于这样的观点和思考,我结合了学校所开展的“全员育人”导师制,所谓“全员育人”导师制,作为一项常规工作和制度,导师必须要严格地履行好教书和育人两项工作的双重责任。导师需要在认真完成学科课程教学的同时,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在日常生活中对所指导的学生给以生活关心、学习引领、心理疏导、品德陶冶。

导师要求我们在教育和教学活动中能够自觉地承担一个三重的角色。我们像是父母,在生活上要去体贴和关爱;要当好良师,在学业、品德、心理等各个方面给予激励和引导。具体来说,就是教育导师可以通过和学生日常互动,为学生“诊断”“把脉”“开方”“领航”。例如,我们班还有一位同学,觉得高考时生物课只是一门考查课,高考时生物不记总分,所以上课常“拖沓”,上课时往往要有意无意地引起其他同学们的注意力,不是为了引得其他同学们哄堂大笑。自从拥有了导师制以后,我经常去他家里找他谈心,根据他热爱劳动的优势,让他先后担任了班级里的劳动委员。放手让他负责学校的健康和卫生。于是,他先从建设班级洁净环境入手,再带着同学们到包干区打扫卫生,工作做得有声色,经常受到德育处的表扬。特别是通过暑期学习活动跟踪和自我教育,他把自己良好的自律行为习惯完全带到了家里,他还经常在家里主动帮助自己的父母,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学习成绩也在不知不觉中逐渐提高。他的家长每次到学校来,总会夸奖学校这样的导师制有针对性,帮助他们解决了困扰他们多年的问题。

三、学生学习生活习惯养成的思考及建议

作为一名生物教师,学校的各个班级里,每一名学生都可以在明媚阳光下努力地去追求科学真知,奉献自己的一颗爱心,实现自我,感受成功,是我最大的心愿。每个学生都应该希望自己能以一颗乐观宽容的心态,去正确对待别人的每一次重大错误和小小过失,用一颗永远充满无限期待的良好心态,去欣赏别人的每一点小小改善和进步。只有在这样的教育氛围中,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因此,学校首先需要明确做到的就是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进行入手:

一个是建立家校互动平台,让每位家长都能够参与到学生自己的成长中来。老师已经成为学生自主发展的引导者,心灵的培养者,人格的树立者,情操的培养和陶冶者,让家长也成为教育实践的参加者,学生日常生活的引导者,心理疏导者,习惯形成的监督者。

二是构建学生习惯养成档案,让师生与家长共同见证学生的成长。老师要密切关心和注意保护广大学生的精神心理健康,注重他们的思想人格道德修养,倾听每个优秀孩子的真实合理心声,成为优秀教师和广大学生的一个知心人和好朋友,见证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

三是学校还适时地开展了对外开放日,邀请各位家长们走进我的课堂和孩子共同参加这一活动,通过我们的家校互动平台,使得家庭、社会与学校之间形成一个立体交叉的家庭教育环境和氛围,将孩子的学习与生活完全交融在一起,让孩子深刻体会到生活中的一点一滴都值得学习。

猜你喜欢

导师制家校心灵
谈如何有效的开展幼儿园家校共育工作
精准导师制对学生的影响和帮助
面向新工科的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证研究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校携手,共促发展
高职生导师制内涵研究①
我国本科生导师制的应然取向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冬日苏格兰 震撼心灵的美
美味下饭剧,胃与心灵的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