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家校共育的优化策略

2021-10-21刘冰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2021年8期
关键词:共育家校家庭

刘冰

在智慧教育背景下,学校要积极依托智慧教育平台,拓展教育的途径,争取到更多的家庭教育协助,使家庭教育从“被动找”变为“主动配合”,以形成智慧化机制下的指导目标,创新家校共育机制。

一、家校共育机制的现状问题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产生的合力作用在智慧教育背景下有着明显的优势:沟通更快捷、目标更清晰、互补互助性更强,对学生的发展有着较强的推动作用。但是,理想中的家校合力在现实生活中并未能完全形成,主要原因在于学校和家庭对于自己的定位不够准确,“想要的”与“能做的”不平衡,两者合作的方式缺乏多样性,双方的评估能力都不足以反映孩子的真实状况等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构建高效家校共育机制的绊脚石。

1.边界不清、分工不明,家校合作初衷难以实现

不少家校合作往往是最初热情高,逐渐悄无声息,或者起先互相吹捧,后期互相看不顺眼,导致家校共育存在口号响亮、行动力差的现象,大多无疾而终。原因之一就是学校和家长都认为自己才是这个“共同体”中的权威,都希望占据主导地位,对于对方的想法、做法都持怀疑态度,都想借用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否定对方、引导对方。另外,学校教育主体与家长在社会阅历、交往人群、教育理念、教育眼界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比如何为“人才”这一观点,学校寄希望于培育出“对社会有用的人”,即只要能靠一技之长对社会做出贡献的皆为“人才”;但是在大多数家长眼中,从事带着“公务员”“国企”“高薪职业”等这样字眼的工作才能称之为“人才”,除了致力于考高分,其他方面的特长发展都是“不务正业”。这样的观念,带有片面性、狭隘性,导致家长忽视孩子的品德发展、体育技能养成、审美观确立、劳动力形成,从而不愿意配合学校在德育方面对孩子加以要求。如学生参加校级合唱团,经常要抽时间排练,不少家长便会选择退出,理由是“耽误学业”,站在了学校的对立面,家校教育观难以统一,更别提合作。此外,教师与家长之间甚至存在互相不认识或完全不了解的情况,没有深入的沟通交流,家校合作的首要条件就不具备。

总而言之,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目前尚未站在同一立场上,双方的认同感都很低。学校对一个学生的评价是站在与其他同学相比的横向面上的,挖掘到的学生之间的差异也就较多、较明显;家长的评价基本是基于对一个孩子的纵向觀察上的,只跟孩子自己比,看不到与其他孩子之间差异,接收到学校的反馈时就会形成两个极端:极力偏袒孩子或是暴力压制孩子。这样一来,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矛盾丛生,难以调停,与“共育”的理想还有一段距离。

2.能力有限、隔阂无形,家校共育事与愿违

也有部分家长愿意积极投身与学校的沟通,希望进入家校共育机制,但是智慧教育时代的教育现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每天都在增加、都在变化,如果还用传统的教育模式,尽管投入很多人力、物力、财力也难逃被淘汰的宿命。这就要求学校和家庭都要提升自身能力,顺应新时代发展,开创新时代合作方法。

如:教师希望家长对一切都第一时间积极回应,若感觉家长态度冷淡、存在异议,便主观认为家长“素质跟不上”,习惯性将学生身上的问题归结于“家长不给力”;部分教师遇到学生成绩不佳等问题时,会利用家长会、晨会、少先队课等时间集中“整改”,并将不达标的同学名字公布或在家访、电话中指出,导致这一部分学生自卑、不合群等等,家长们便会责难学校不会“因材施教”……长此以往,学校与家庭之间的信任荡然无存。家长自认是“督学”,学校多少有点高高在上“统治者”的意味,家校共育力的下降,又进一步加剧“不屑合作”,甚至出现相互拆台的情况,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影响。

二、优化家校共育的操作策略

在新时代背景下,构建新型家校合作关系,是完善家校共育机制的重要内容。学校和家庭都要准确把握存在的现状问题,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升教育合力,加强协调沟通,优化家校共育机制。

1.统一思想、精准定位

学校和家庭首先在教育理念上要保持统一,一切“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不再“唯分数论”,双方处于平等地位,没有谁应当“领导”谁,只有沟通与交流。再者,教师在面对孩子暂时存在的问题时,要用一颗平常心与家长沟通,棘手的问题及时寻求家长的合作,共同引导、修正,与家长一起客观分析原因,增强家庭对学校教育的认同,学校对家庭教育的宽容。第三,家长心中需要树立认真教育孩子的观念,意识到教育孩子责任重大,不溺爱、不攀比、不放纵,以学校教育为孩子成长的重要依托,努力寻求教师的支持,及时了解孩子成长情况,面对问题、接受问题、解决问题,成为学校教育的“盟友”,主动积极配合学校的各项活动,既可以帮助孩子找自信,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孩子的情况。

2.量力而行、互相信任

学校与家长之间的隔阂想要消除,二者就要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教师不要总是质疑家庭教育的能力,家长也不要总是怀疑学校教育的公正。同时,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要降低期待,根据学生心理年龄特点适可而止,多进行正面沟通,共商解决问题的办法。

总而言之,为了孩子的发展是家庭和学校的共同目标。只要双方紧密合作,强化沟通,厘清各自的教育边界,就一定有效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共育家校家庭
谈如何有效的开展幼儿园家校共育工作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校携手,共促发展
家庭“煮”夫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恋练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