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妊娠中、晚期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研究

2021-10-21方祝英金燕芳赵雅萍

医学美学美容 2021年18期
关键词:骨量骨密度骨质

方祝英,金燕芳,赵雅萍

(萧山区一医院医共体总院益农分院护理部1,中医科2,妇产科3,浙江 杭州 311247)

2003年至2006年由卫生部科教司组织的全国的另一次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确定了中国人群的峰值骨密度和达峰年龄,女性在30~40 岁达峰值[1]。此阶段也正好是孕育的好时期,妊娠期孕母本身及胎儿都需要大量的钙,而钙的摄入不足、吸收不良、孕期的激素水平等多种因素均可导致女性骨峰值下降,增加了骨质疏松症发生的风险[2],同时,也会影响胎儿的骨骼形成及发育,因此,了解孕期骨密度情况,对早期预防骨质疏松症尤为重要。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12月份在杭州市萧山区益农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卡并规律产检的的萧山籍贯妊娠期妇女128例。纳入标准:①年龄20~40 岁,孕龄≧14 周;②无妊娠并发症,无糖尿病,无骨折及代谢性疾病;③无肝肾功能障碍等其他器质性疾病。排除标准:①年龄﹤20 岁或﹥40 岁,孕龄﹤14 周;②妊娠期出现严重并发症,或有其他系统严重疾病者;③配合度差或拒绝参与测量者。按孕周分组:孕中期(14-27周)68 例,平均年龄(27.2±1.4)岁;孕晚期(28-40 周)60 例,平均年龄(32.7±1.6)岁。

1.2 方法骨密度检测

采用韩国B.M.Tech.OsteoPro UBD 2002A 超声骨密度仪检测孕妇跟骨骨密度数值;其测量指标有:骨超声波传播速度(SOS,单位:m/s),即超声波在骨组织中的传播速度,可反应骨的弹性;T-score 值是将患者的BUA 值与预测的平均峰值骨密度相比较;Z-score 即将患者的BUA 与同年龄、性别、种族人群的平均BUA 相比较。WHO 对骨量的标准:骨量减少标准为T-score 在-1 和-2.5 之间,骨质疏松标准为T-score在-2.5 以下。

1.3 观察指标

测量研究对象的跟骨骨密度指标,包括SOS,T 值,Z 值。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或者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流程图

见图1。

图1 流程图

2.2 不同孕期骨密度水平比较

见表1。孕妇骨密度随着孕周的增加而下降,对照组>孕中期组>孕晚期组;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不同孕期骨密度水平比较(±s)

表1 不同孕期骨密度水平比较(±s)

组别对照组孕中期孕晚期n 60 68 60 SOS 1351.2±18.3 1340.4±19.1*1337.2±17.8*T-score 0.06±0.98-0.53±1.04#-0.86±1.12#Z-score 0.07±1.02-0.392±1.23△-0.709±1.17△

2.3 不同孕期骨质情况比较

见表2。通过两组不同孕周比较,我们发现,孕妇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发生率随着孕周增加无显著差异,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3];但随着孕周增加,呈逐渐减少的趋势。

表2 不同孕期骨质情况比较[n(%)]

3 讨论

骨质疏松症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骨病,骨组织有正常的钙化,钙盐与基质呈正常比例,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认为内分泌因素、遗传因素、营养状况、物理因素、生活方式及心理状况等与其密切相关[4]。雌激素能抑制骨吸收,妊娠后的女性因激素水平的变化而会在孕期出现骨质减少,甚至骨质疏松。在正常妊娠时,随着孕周增加,胎儿对钙的需求逐渐增大,其80%的骨量是从母体获得,因此孕妇不仅要满足自身需要的钙,还要满足胎儿的所需。尤为重要的是,由于钙对新生儿的智力与神经系统发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缺钙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缺钙的新生儿免疫系统差,出生后易体弱多病。所以孕妇的骨质疏松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对孕妇本身的危害,下一代的正常发育也会受到很大影响。

目前,测定骨密度的方法有多种多样,如X 线光密度法,单光子吸收法(SPA),双光子吸收法(DPA),双能X 线吸收法(DXA)等[5],其优势是精确度高,劣势是具有一定放射性;而超声骨密度是通过被测物体对超声波的吸收,振幅衰减以及超声波的反射来反映骨含量多少、骨结构及骨强度的情况,可较全面地客观评价骨的营养状况,其特点是无创伤性,无辐射,操作方便简单,且可重复进行,易于被接受。

3.1 此次研究对比了不同孕期的骨密度检测结果

根据结果显示,孕中期、孕晚期女性的SOS、T-score、Zscore 指标较对照组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解左平[6]通过测定200 名孕妇不同孕期的超声骨密度,结果发现妊娠期妇女随着孕周的增加振幅衰减明显下降,至孕晚期最为明显,呈明显负相关关系。张红[2]等认为,孕期女性QUI、BUA、Z-score值越小,提示孕期母体钙用于提供胎儿的生长发育,随着孕龄增大,胎儿所需营养越多,如果摄入不足,会导致母体负钙严重。武亮[7]等的研究结果阐述了孕中期开始骨密度逐渐降低,其原因是在妊娠中期胎儿开始全面发育,随着孕周增加,雌激素不足以影响钙的代谢,为了满足胎儿的需求,甲状旁腺分泌增多,降钙素分泌减少,破骨细胞增多,骨钙进入血液进行供给,另外,由于子宫的不断变大,影响肝功能,导致其25 羟化酶系统活性下降,使维生素D 合成的中间产物生成减少。张晓静[8]等的研究结果表明:妊娠期BMD 呈明显下降,且随孕周的增加,各孕周之间的BMD 呈明显负相关。

3.2 孕晚期骨质异常及骨质疏松患病率比孕中期高

孕中期骨量正常的42 人(61.76%),骨量减少的21 人(30.88%),骨质疏松的5 人(7.35%);孕晚期骨量正常的36人(60%),骨量减少的19 人(31.67%),骨质疏松的5 人(8.3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有下降趋势。这与部分研究结果相吻合。赵银花[9]等对不同孕期孕妇进行骨密度测定,结果显示随着孕周增加,骨密度相关指标SOS、T 值、Z 值水平会逐渐降低,在孕晚期达到最低水平。尽管在孕早、中、晚期,孕妇的骨质变化率差异无统计学差异,但依旧存在一定幅度的下降。张欣[10]的研究认为与孕早期妇女比较,孕中期以后的孕妇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的发生率提高;而中孕、晚孕及足月孕之间差异不明显,但骨质疏松发生率有随孕周增加而增加的趋势。

近年来,对妇女妊娠期骨骨质疏松相关性的研究日趋增多。随着三台政策的开放,未来将有更多女性愿意多次妊娠,同时也会有更多大龄孕产妇,增加了骨量减少,甚至骨质疏松的风险。因此,在此阶段对女性进行超声骨密度的监测,提倡早发现,早干预,可防治胎儿先天性缺钙的发生,降低围产儿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减少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发生的危险性,提高妇女生活质量,对保证母体健康及胎儿的正常发育至关重要。

猜你喜欢

骨量骨密度骨质
预防骨质疏松,运动提高骨密度
骨密度水平分三级
关注健康 远离骨质疏松
天天喝牛奶,为什么骨密度还偏低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的“专利”吗?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25-(OH)D3水平与骨密度的关系
营养影响骨骼强度
骨量测定,走在骨质疏松前
吃洋葱防骨质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