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识行为模型循证实践模式结合聚焦心理护理模式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

2021-10-20秦阳阳

河南医学研究 2021年28期
关键词:结肠镜循证受试者

秦阳阳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肛肠科,河南 郑州 450000)

结肠镜检查是通过纤维内窥镜,由肛门进入的一种检查方式,可清晰地观察到肛管、直肠、结肠、回盲部黏膜状态,对结肠炎、肠梗阻、结肠息肉等疾病的诊治具有较高临床价值[1]。多数检查者因对结肠镜及疾病相关知识匮乏,检查前常因未知而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导致对检查配合度低,影响检查结果及后续治疗[2]。聚焦心理模式最初用于心理咨询及干预中,该模式充分尊重患者,相信患者自身潜能及作用保持,近年来在临床护理实践中也有一定应用[3]。知识行为模型(knowledge to action model,KTA)循证实践模式由Graham提出,分为证据生成及转化两个步骤,可有效促进知识的整合、传播及应用,将其用于临床护理中,可显著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4]。为安抚受试者心理,顺利进行肠道检查,本研究通过对接受结肠镜检查者给予KTA循证实践模式结合聚焦心理护理模式干预,观察其检查前心理状态及应对方式的变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8例接受结肠镜检查的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男27例,女22例;年龄19~63岁,平均(43.86±8.35)岁;其中结肠炎12例,肠梗阻14例,结肠息肉11例,大肠疾病普查12例。研究组:男25例,女24例;年龄18~64岁,平均(44.13±8.52)岁;其中结肠炎11例,肠梗阻15例,结肠息肉12例,大肠疾病普查11例。两组受试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选取标准(1)纳入标准:①符合结肠镜检查适应证[5];②年龄≥18周岁;③本研究经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2)排除标准:①结肠镜检查禁忌证;②既往有精神疾病史;③神志意识不清。

1.3 护理方法

1.3.1对照组 接受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包括检查前遵医嘱进行肠道准备等。心理护理具体为:(1)入院时护理人员对受试者进行结肠镜及相关疾病知识宣教,使其对检查具有一定程度的了解;(2)与受试者进行充分沟通,态度温和,可播放受试者喜欢的音乐,安慰并鼓励其释放及宣泄负面情绪,以消除其紧张、焦虑等心理;③检查前通过与受试者交流如询问其业余爱好、鼓励其深呼吸等方式使之进一步放松。

1.3.2研究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KTA循证实践模式结合聚焦心理护理模式干预。KTA循证实践模式具体如下。(1)确定问题。分析既往结肠镜检查病案,确定结肠镜检查前存在的问题,包括受试者心理过度紧张、心理准备不充分、肠道准备不充分等。(2)构建循证实践方案。以KTA循证实践模式为指导,通过检索资料库,筛选结肠镜检查前护理指南、肠道准备评价指南等文献,结合具体临床情况、受试者需求、医护人员专业知识水平等方面因素,制定结肠镜检查前护理循证实践方案。(3)评估方案促进及阻碍因素。分析受试者、家属、医护人员对结肠镜检查的认知、影响度及支持度,确定影响结肠镜检查循证实践方案实施的促进因素及阻碍因素,并对促进因素进行强化及助力,最大化发挥其影响力。通过科室医护人员会议讨论,拟定针对阻碍因素的相关应对措施。(4)KTA循证实践方案实施。①于科室开展KTA循证实践方案动员会,详细阐述该方案推进的目的及临床意义,带动医护人员积极性。②入院时对受试者进行饮食宣教,指导其进行易消化饮食,避免高纤维素、高渣食物,适当摄入肉类。检查前一晚禁食,适当饮水,检查前6 h禁食禁饮。③评估受试者年龄、饮食结构、血糖、便秘情况,分析影响肠道准备质量的不利因素,并给予针对性干预。④对受试者进行肠道准备方案讲解,并发放纸质方案材料,使其对准备及检查过程具有初步印象,以缓解紧张情绪。⑤准备期间指导受试者进行腹部按摩,以软化大便,加速蠕动肠道,减轻检查时胃肠道不适。(5)质量控制及结局评价。建立KTA循证实践质控小组,拟定KTA循证实践方案审查方法及标准,每日督促方案实施情况,并评估受试者心理状态、肠道准备质量及舒适度等。聚焦心理护理模式具体如下。(1)针对性心理护理。受试者入院后,医护人员掌握其基本临床资料,如年龄、学历、工作及生活环境等,并以此为依据制定针对性护理计划方案。(2)尊重受试者。采用温和的语气及表达方式与受试者进行充分沟通,倾听受试者心理及肠道准备需求,解答受试者对结肠镜检查各方面的疑惑,给予受试者充分鼓励,帮助受试者建立战胜恐惧的信心。(3)保持病房及结肠镜检查室光线充足、温度及湿度适宜,保持空气流通,为受试者营造舒适的检查环境。

1.4 评估标准

1.4.1结肠镜检查认知水平 参考《大肠癌高危人群结肠镜检查知信行调查问卷》[6]对受试者进行调查,包括认知、态度及行为3个项目,每项5个条目。完全不知道计1分,不知道计2分,说不清计3分,知道计4分,完全知道计5分,得分越高表示认知水平越好。

1.4.2心理状态 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te-trait anxietyinventory,STAI)[7]对受试者进行调查,包括40个题目,前20题为状态焦虑量表(state anxiety inventory,S-AI),可对受试者短暂性情绪体验进行评估,完全没有计1分,有些计2分,中等程度计3分,非常明显计4分,最低20分,最高 80分。后20题为特质焦虑量表(trait anxiety inventory,T-AI),可对受试者人格特质焦虑倾向进行评估,几乎没有计1分,有些计2分,经常计3分,几乎总是如此计4分,最低20分,最高 80分。得分越低,表示患者心理状态越好。

1.4.3应对方式 通过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edical coping modes questionnaire,MCMQ)[8]对受试者进行调查,该问卷由面对(8项)、回避(7项)、屈服(5项)3个条目问卷组成,受试者按指导语自行填写。分值越高表明受试者越趋于该方面进行应对。

1.4.4肠道准备质量 采用Boston肠道准备量表(Boston bowel preparation scale,BBPS)[9]对受试者进行调查,将结肠划分为左半结肠、横结肠及右半结肠,对肠道清洁程度进行0~3分评分,分数越高代表肠道准备质量越好。

1.4.5舒适度 采用患者舒适度量化表(nurse assessed patient comfort score,NAPCOMS)[10]对受试者疼痛状态及镇静效果进行评分。疼痛程度共3项,每项0~3分,总分9分;镇静程度共1项,0~3分,得分越低表示患者舒适程度越好。

2 结果

2.1 结肠镜认知水平结肠镜检查前,两组受试者《大肠癌高危人群结肠镜检查知信行调查问卷》评分均较入院时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受试者结肠镜认知水平比较分)

2.2 心理状态结肠镜检查前,两组受试者S-AI及T-AI评分均较入院时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受试者心理状态比较分)

2.3 应对方式结肠镜检查前,研究组受试者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回避及屈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应对方式比较分)

2.4 肠道准备质量结肠镜检查前,研究组受试者3段结肠BBP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受试者肠道准备质量比较分)

2.5 舒适度结肠镜检查时,研究组受试者NAPCOMS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受试者舒适度比较分)

3 讨论

结肠镜检查在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中具有较高临床价值,应用广泛。多数受试者因缺乏结肠镜检查过程及疾病的相关知识,对检查具有恐惧、焦虑心理,且因结肠镜由肛门进入,受试者难以接受,因此产生抗拒、抵触等负面情绪,以消极的态度应对肠道准备及检查,从而造成肠道准备质量过低,导致检查失败、漏诊,影响检查结果,还可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不利于后续治疗及预后[11-13]。

既往临床常于检查前给予受试者心理护理,通过对受试者进行知识宣教等方式,使其对结肠镜检查具有一定了解,从而消除其紧张、焦虑等心理,但此模式宣教形式较为单一,不具备针对性,不能适用于每个受试者[14]。KTA循证实践模式首创于加拿大Graham,该模式以30多种理论计划及框架模式为基础,通过证据生成及转化,进行知识的整合、传播及应用,将其应用于临床护理中,可有效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提高护理质量[15]。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受试者结肠镜检查相关知识水平及肠道准备质量均高于对照组,表明KTA循证实践模式结合聚焦心理护理模式干预可有效提升结肠镜检查受试者相关知识水平,提高检查前肠道准备质量。分析认为,本研究中KTA循证实践模式通过分析既往结肠镜检查病案,检索资料库,筛选结肠镜检查前护理指南、肠道准备评价指南等文献,结合具体临床情况、受试者需求、医护人员专业知识水平等方面因素,确立了结肠镜检查前存在的问题,并以此制定了本土化的结肠镜检查前护理循证实践方案,对方案实施中利益相关者进行充分分析,评估实施过程中的促进及阻碍因素并拟定针对性措施,通过质量控制及评价,进行汇总分析,并实时更新方案不足之处,形成一个完整的循证实践闭环,不仅可有效提高科室医护人员及受试者结肠镜相关知识储备,还可规避如受试者心理过度紧张、心理准备不充分、肠道准备不充分等常见问题,从而减轻受试者心理负担,提升肠道准备质量。

聚焦心理护理模式是一类新型护理模式,以尊重患者为基础,根据其心态及需求制定针对性护理计划,为患者提供最大化利益[16]。本研究中,护理人员通过倾听及语言交流,掌握受试者心理状态,了解其心理及护理需求,在解答受试者对结肠镜检查各方面疑惑的同时给予受试者充分鼓励,帮助其建立战胜恐惧的信心,采取积极的心态应对检查。此外,护理人员还通过保持病房及结肠镜检查室光线充足、温度及湿度适宜,保持空气流通等方式,为受试者营造舒适的检查环境,有效地提升了受试者舒适度。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受试者心理状态、应对方式及舒适度均优于对照组,进一步证实KTA循证实践模式结合聚焦心理护理模式干预可有效减轻结肠镜检查受试者心理负担,提升其舒适度,与多项研究报道[15-16]具有一致性。

综上所述,KTA循证实践模式结合聚焦心理护理模式干预可改善结肠镜检查受试者心理状态及应对方式,增加其结肠镜检查相关知识水平,提高肠道准备质量及舒适度,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结肠镜循证受试者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老年结直肠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
心理行为干预和技术配合在电子结肠镜检查中意义评价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诊烧伤患者中的价值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是否做结肠镜可以挽救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