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2021-10-19祝小潭

中学生学习报 2021年16期
关键词:人文素养高中历史培养

祝小潭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全面深化改革,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和核心素养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也提出了更加明确的目标,这其中,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是新时代背景下对广大高中历史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的教学要求。人文素养,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其本质是“人文精神”,或者“人文系统”。人文素养是学生处世的基本的品德“价值观”,探究精神、创新精神和品德精神均包含其中。在日常的高中历史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采取让学生充分了解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紧密结合教学内容渗透人文素养、依托多媒体教学技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以及营造良好的人文教学氛围等教学手段来实现这一目标。

关键词:高中历史;人文素养;培养

历史学科具备较强综合性,借助此学科的学习学生除可对人类发展历史加以了解外,还可推动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提升。历史教学同其他学科教学活动相较而言,将真实的史料作为教学活动展开的重要载体,所实施的人文教育同其他学科相比而言,具备更强的说服力。因此,教师需重视历史学科教育价值的充分发挥,推动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本文即围绕基于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展开探讨。一、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意义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活动中,着重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首先为新课改针对学科所提出的具体要求,新课改中提倡以生为本的现代化教育观念,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作为重点,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除应重视学生学科学习能力的提升外,还应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加以重视,借助科学有效的教学措施,为推动学生终身学习理念的构建及终身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此外,新课改针对高中历史学科加以重新界定,即高中历史学科需引导学生以全局视角出发,借助历史知识的学习对人文价值加以了解,同時,对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紧密联系加以梳理,推动自身人文素养的不断提升,借此帮助学生构建同时代发展特征相符的价值观。其次,与学生健全人格发展需求相符。教育自身即为推动学生不断完善自身、发展自身的过程。而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高中历史的学科要求即为推动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提高学生思维品质,此也为今后高中历史学科在教育过程中所需遵循的学科教育原则。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活动中,可借助历史学科的教育价值的发挥,引导学生结合所掌握的历史学习经验,分析学科中的历史问题,推动学生健全人格及良好价值取向的形成。最后,与同时代发展需求相适应。伴随时代高速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现已在人们生活中得以广泛应用,推动社会发展,然而分析现代社会的主旋律仍为以人为本的理念,社会基础构成单元即为人,时代无论如何变迁,人只有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及素质,方可推动自身的发展。教育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须将历史学科作用教育价值加以充分发挥,重视历史学科中所蕴含人文资源的挖掘,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2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

2.1结合所学知识,充分发掘历史课堂知识的人文内涵,让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进,高中历史教学书本中也越来越多的加入了人文主义精神教学内容,也越来越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在日常的高中历史教学活动中,广大高中历史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发掘高中历史教学知识内容当中所包含的深刻的人文主义精神,通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让学生充分体会历史人文精神,培养学生保护历史遗产、实事求是、热爱祖国等人文素养。想要从历史教学内容中充分发掘出人文主义精神,就要求教师必须充分掌握所要教授的书本知识,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起人文素养,真正实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的教学目的。

2.2灵活运用历史资料提升教学水平,提升学生历史视野,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手段,只是紧紧围绕书本知识展开教学活动,这种书本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满足当前新时代背景下对高中历史教学的教学要求,也不利于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因此,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广大高中历史教育工作者要充分结合教学实际,立足教学本体,结合历史文献资料延伸教学内容,增加历史教学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充分热爱历史学习,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历史,让学生借助历史资料充分接受人文素养的熏陶,进而实现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教学目的。历史这门课程的开设本身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历史价值观,让学生通过历史镜鉴现实和未来,因此,借助历史文献资料适当延伸教学内容是非常符合这种教学需求的。

2.3结合所学内容定期举办辩论比赛,培养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和辩证思维

历史是对人类文明进程的高度总结,通过学习历史,学生可以充分感受人类发展进程中的各种思想,让学生从这些思想中充分培养历史唯物主义观和辩证思维能力,能够让学生以史为鉴,借古警今。因此,教师在日常的高中历史教学活动中,不能仅仅让学生掌握书本知识,还要让学生通过历史这门学科的学习充分接触人类思想,汲取养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水平。定期举办辩论比赛就是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

2.4充分依托多媒体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也已经在高中历史教学课堂上得到了有效普及。教师在日常的高中历史教学活动中要充分重视多媒体技术的有效运用,充分借助于多媒体技术的教学特点,结合日常的教学内容,充分依托多媒体技术手段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培育。

3结束语

伴随素质教育理念的普及,在高中阶段的历史学科教学活动中,着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现已成为教师展开教学工作的重点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重视人文素养培养策略的渗透,全面推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本文首先针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加以阐述,其次针对高中历史学科中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提出几点建议,望借此可有效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吴波.高中历史学科中核心素养培养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0(36):105-106.

[2]王汝红.试论如何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开展育人教学[J].高考,2021(01):109-110.

[3]庄黎丽.融合反馈式教学,提升历史提问效果[J].新课程导学,2020(34):83-84.

猜你喜欢

人文素养高中历史培养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基于自我意识唤醒下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途径研究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