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衰弱评估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2021-10-16郭洪花李敏香张彩虹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21年18期
关键词:效度信度条目

杨 婧,郭洪花,李敏香,张彩虹

(1.海南医学院国际护理学院,海南 海口 571199;2.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护理部,海南 海口 570311)

衰弱是一种由年龄增长或各种健康问题导致的机体易损性增加,机体抗应激能力减退的状态[1-3]。衰弱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之间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关系[4],COPD患者发生衰弱的风险高,而衰弱又可增加COPD患者发生跌倒、残疾、感染、再入院、死亡等不良结局的风险[5-9]。虽然COPD是不可逆的,但是衰弱具有可逆性,特别是在衰弱前期进行干预可延缓衰弱的进程,甚至逆转至无衰弱阶段,对COPD患者的预后具有促进作用[10,11]。因此,尽早对COPD患者的衰弱进行准确评估及干预尤为重要。但是,目前缺乏针对COPD患者的衰弱评估工具,国内外的学者只能采用现有的适用于老年人的衰弱评估工具,而这类评估工具均未结合COPD的疾病特点,评估条目中并未纳入COPD患者衰弱的敏感测量指标,从而无法准确全面地评估COPD患者的衰弱情况[1],导致评估结果异质性大,缺乏借鉴的现实意义。由此可见,亟需编制专门的COPD患者衰弱评估量表。因此,本研究在国内外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衰弱整合模式”,结合我国的文化背景,综合考虑COPD疾病特点,将COPD患者衰弱定义为:COPD患者合并存在的,由个人因素和疾病因素导致的,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甚至逆转的,并能影响COPD患者的预后及转归的复合衰弱状态,主要表现为生理功能减弱,呼吸道症状明显,心理情绪消极,以及社会适应不良。本研究以COPD患者衰弱的定义为操作性概念,编制适用于我国COPD患者的衰弱评估量表并检验其信度和效度。

1 资料与方法

1.1 咨询专家

符合专家遴选标准的专家参与专家咨询。纳入标准:工作10年以上;副高及以上职称;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良好的积极性,能完整参与3轮专家咨询;具有呼吸内科学、老年学、护理学等医学专业背景者;具有量表编制经验或衰弱研究经历者。剔除标准:第一轮专家咨询中专家权威程度低,积极性低,专家咨询问卷填写质量不高者。

1.2 调查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海南省3所三甲综合性医院符合纳排标准的COPD患者作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符合2017版GOLD指南中的COPD诊断标准[12];意识清楚;理解能力正常;语言表达功能正常;可自主或在研究员的协助之下完成问卷填写;自愿参与者。排除标准:合并精神异常及智力障碍者;体质过分虚弱不能完成调查者;个人要求终止调查或不愿意不配合调查者;合并严重躯体功能或神经系统损害者(如偏瘫、帕金森等)。

1.3 方法

1.3.1 量表条目池的形成 采用文献分析法组建条目池。衰弱整合模式指导了本研究COPD患者衰弱的界定,以及COPD患者衰弱评估量表的框架的构建。Gobbens等[13,14]在2010年研 发 的“衰弱整合模式”认为衰弱是一种动态的过程,衰弱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个人因素和疾病因素,在躯体、心理、社会方面表现出衰弱,个体的自理能力下降出现不同水平的下降,对医疗相关资源的需求进一步增加,最后导致了死亡风险的增加。通过对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COPD患者衰弱的影响因素,并参考国内外关于衰弱的评估工具,共提取94个条目,形成了COPD患者衰弱评估量表的条目池。

1.3.2 测试版量表的形成 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条目进行筛选,形成测试版量表。遴选了22名来自全国12个省、直辖市的医院或者医学院校且符合标准的专家,包括呼吸内科学、护理学、老年学等方面,其中10位专家具有编制量表的经验,12位专家具有衰弱研究的经历,于2019年4~9月共进行三轮专家咨询。

1.3.3 暂定版量表的形成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测试版量表进行预测试调查,形成暂定版量表。预测试的样本量需考虑是否适宜进行因子分析,故样本量应为条目的5~10倍[15]。本研究形成的《COPD患者的衰弱评估量表(测试版)》共27个条目,以量表条目数的10倍计算,考虑20%的样本脱落率,样本量为338。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9~10月,对符合纳排标准的COPD患者进行调查。对预测试调查的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决断值及其t检验、探索性因子分析,P≤0.05 视为有统计学意义。条目的删除标准包括因子载荷值<0.50 ,具有多重负荷且负荷值较接近,因子归类不合理,因子中不高于3个条目,公因子方差<0.30[16]。

1.3.4 正式版量表的形成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暂定版量表进行正式测试调查,形成正式版量表,并对其进行信效度检验。量表信效度检验时量表条目数与样本数的比例为1∶10[17]。本研究经过预测试后形成的《COPD患者的衰弱评估量表(暂定版)》共24个条目,考虑20%的样本脱落率,样本量为300。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11~12月,对符合纳排标准的COPD患者进行调查,对正式测试调查的资料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17.0 软件和AMOS22.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函询专家及调查对象的一般人口学资料使用频数、均数、标准差、构成比进行描述性分析。量表条目筛选采用相关性分析、重要性评价、临界比值法和探索性因子分析,量表的效度评价采用内容效度、结构效度、校标关联效度,量表的信度评价采用内部一致性和重测信度。

2 结果

2.1 德尔菲专家咨询的评议结果

专家年龄36~62岁,平均年龄46.35 岁,从事专业年限11~39年,平均23.20 年。三轮咨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0.91 %、100.00 %、100.00 %,说明专家的积极性高,专家对本研究的参与度高。综合分析专家意见,删除重要性评价<3.50 且变异系数≥0.3 的条目。第一轮专家咨询后,删除40个条目,将21个表达意思相近的条目整合为6个,并新增3个条目,最终形成38个条目。经过第二轮专家咨询,删除6个条目,将1个表达双重意思的条目拆分为2个,最终共有33个条目。第三轮专家咨询后,删除6个条目,将1个表述不当的条目进行了调整,最终有27个条目,形成了测试版量表。

2.2 预测试调查结果

采用COPD患者衰弱评估量表(测试版),对符合纳排标准的COPD患者进行调查。预测试调查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345份,其中无效问卷7份,有效问卷338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7.97 %。预调查数据用于量表的条目分析,并结合专业意义,最终删除测试版量表中的3个条目,保留了24个条目,形成了COPD患者的衰弱评估量表(暂定版),共5个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0.987 %,24个条目在因子上的载荷值介于0.517 ~0.841 。

2.3 正式测试调查结果

采用Tilburg衰弱指数(TFI)量表和COPD患者衰弱评估量表(暂定版),对符合纳排标准的COPD患者进行正式调查,排除已参加预测试调查者,共发放问卷320份,回收311份,其中无效问卷5份,有效问卷306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8.39 %,正式调查数据用于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2.3.1 COPD患者衰弱评估量表的信度 (1)内部一致性: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42 ,各因子的Cronbach′s α系数介于0.699 ~0.787 ,分别为0.751 、0.787 、0.738 、0.742 、0.699 。总量表的 前后分半信度系数为0.791 ,各因子的前后分半信度系数介于0.638 ~0.663 ,分别为0.709 、0.780 、0.779 、0.705 、0.672 。(2)重测信度:总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802 ,各因子的重测信度介于0.712 ~0.807 ,分别为0.807 、0.753 、0.712 、0.733 、0.764 。

2.3.2 COPD患者衰弱评估量表的效度 (1)结构效度:结构效度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因子间相关系数进行评价。量表的KMO值为0.809 ,Bartlett球形检验值为5274.076 (df=276,P<0.001),提示适合进行因子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5个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4.015 %,最终形成COPD患者衰弱评估量表(表1)。5因子模型的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卡方 与 自 由 度 的 比 值(χ2/df)为2.741 ,RMSEA为0.065 ,GFI为0.811 ,NFI为0.862 ,IFI为0.901 ,CFI为0.911 ,TLI为0.900 ,说明模型的各项拟合指数合理。量表各条目的偏度系数介于−1.917 ~−0.275 ,峰度系数介于0.165 ~2.291 (表2)。各因子得分与量表总得分的相关系数为0.606 ~0.710 ,各因子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607 ~0.774 ,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表3)。(2)内容效度:COPD患者衰弱评估量表的总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S-CVI)为1.00 ,24个条目的内容效度指数(I-CVI)均为1.00 。(3)校标关联效度:COPD患者衰弱评估量表与Tilburg衰 弱 指 数(TFI)量 表 的Kendall协 调 系 数 为0.647 (P<0.001 ),Pearson相关 系 数 为0.650 (P<0.001),说明校标关联度较好。

表1 探索性因子分析条目载荷Tab1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表2 量表条目的正态性检验Tab2 Normality test of scale items

表3 各因子间及因子与总量表间的相关系数Tab3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among factors and between factors and total tables

3 讨论

量表编制方法的正确性是保证量表可靠性的基础,COPD患者衰弱评估量表严格按照量表编制的步骤[18]。本研究借鉴“衰弱整合模式”,结合中国文化和COPD疾病特点,明确COPD患者衰弱评估量表的框架,主要包括生理因素、疾病症状、健康信息、社会适应、心理情绪。采用文献分析法,基于文献回顾的研究结果和现有的衰弱评估量表中的部分条目,对条目进行直接选用,或者进行一定的调整和修改,保证了条目的真实性与可靠性,拟定了COPD患者衰弱评估量表的94个条目,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筛选量表的条目,再通过两轮测试调查,最终形成量表。

效度是指量表测量结果反映被调查事物特征的准确性程度,准确性程度越高,则效度越高,反之则越低[19]。本研究通过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校标关联效度来评价COPD患者衰弱评估量表的效度。

内容效度可以反映某一量表的条目是否包含足够恰当的内容,以及内容配比是否合理[20],量表各个条目的内容效度指数均为1,总量表的内容效度指数也为1,均大于推荐的参考值0.800[21],提示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

结构效度可以反映量表测量对应的理论结构的程度,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和相关分析法来评价。若累计方差贡献率能解释50%以上的变异数时,则认为量表结构较为理想[17],同时要求每一个条目都应在其中一个因子上载荷大于0.5 而在其他因子上的载荷值较低,才能反映条目与因子的相关程度较好[21]。本研究的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5个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4.015 %,24个条目的因子载荷介于0.547 ~0.866 ,说明量表的结构效度较好。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χ2/df为2.741 ,RMSEA为0.065 ,说明模型的各项拟合指数是合理的,提示量表的模型拟合较好,进一步支持了探索性因子分析发现的5因子结构模型。此外,若条目得分与量表总分显著相关,条目得分与所属维度总分显著相关,且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大于与其他维度得分的相关系数绝对值,可说明结抅效度较好[20]。新编制量表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各因子得分与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介于0.606 ~0.710 ,各因子之间的相关系数介于0.607 ~0.774 ,且相关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COPD衰弱评估量表的结构效度较好。

校标关联效度是测评量表得分与校标量表得分的相关程度,相关系数介于0.4 ~0.8 时,反映测评的有效性程度较好[19]。本研究选用Tilburg衰弱指数(TFI)量表作为校标,计算COPD患者衰弱评估量表的得分与TFI量表得分之间的相关程度,用于考评COPD患者衰弱评估量表的效度。Tilburg衰弱指数量表是Gobeens等依据“衰弱整合模式”所研发的,与本研究新编制的量表具有相同的理论框架,此外,Tilburg衰弱指数量表的Cronbach′s α为0.686 ,具有较好的信效度。研究结果显示,COPD患者衰弱评估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得分与Tilburg衰弱指数量表得分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能较好地达到测量目的,校标关联效度良好。

信度是指测量结果反映被调查者的特征的可靠程度,通过测量随机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程度,可通过内部一致性和重测信度来评价。Cronbach′s α系数作为评价内部一致性的首选方法,用于检验量表的跨条目一致性,通常要求Cronbach′s α系数≥0.700[22]。同时,分半信度也是评价内部一致性的方法,它是将总量表及各维度的条目分成两半,计算这两半的得分的相关系数[23]。本研究的总量表及各因子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半信度均达到量表的标准,说明COPD患者衰弱评估量表的内部一致性较好,即量表跨条目一致性较高。此外,重测信度是在一定的间隔时间内,采用同一量表对同一调查对象进行测评,用于评估量表测量的稳定性[24]。本研究在正式测试调查的结束15d后,利用同一份问卷,随机选取其中的30名对象进行第2次调查,结果显示,总量表及其各项的重测信度均符合要求,说明COPD患者衰弱评估量表的重测信度较好。

目前,国内外关于COPD患者的衰弱评估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合适的衰弱评估工具。新编制量表为自评量表,为今后开展全方面多角度地评价COPD患者的衰弱奠定了基础,为临床护理提供了标准化的测评工具,有助于提高医务人员对COPD患者的衰弱现状的了解,为临床提供精准的干预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本研究初步完成了COPD患者的衰弱评估量表的编制,该量表为患者自评量表并采用二级计分方式,其信效度良好、实用性较强且易于推广,可用于COPD患者的衰弱评估。

猜你喜欢

效度信度条目
《广东地区儿童中医体质辨识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慈善募捐规制中的国家与社会:兼论《慈善法》的效度和限度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科技成果评价的信度分析及模型优化
体育社会调查问卷信度检验的方法学探索——基于中文核心体育期刊163篇文章分析
被看重感指数在中国大学生中的构念效度
外语形成性评估的效度验证框架
中文版脑性瘫痪儿童生活质量问卷的信度
复杂图形测验对区分阿尔茨海默病与非痴呆的诊断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