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2021-10-15赵素云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1年37期
关键词:组织者设计者评价

赵素云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小组合作学习对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对构建“生命化、生活化、个性化”三化课堂,以及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很多时候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缺乏实效。笔者认为,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角色定位不准,没有很好发挥教师自身应有的作用,是小组合作学习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需要扮演好哪些角色呢?

一、在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首先要扮演好“设计者”的角色

小组合作学习目标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向,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灵魂。小组合作学习目标制定得科学合理是小组合作学习高效的前提。小组合作学习目标不是教师的主观臆断,而是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充分考虑教材所承载的学科核心价值,以及所任教学生的认知水平等综合因素制定出来的。并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适宜小组合作学习,精心设计难易适中,且有合作价值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前要发挥好“设计者”的角色,精心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确保小组合作的必要性、有趣性。这就要求教师做好以下两方面的沟通工作:

一是与教材沟通。考虑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与培养目标,本着“用教材教”的原则,确定准文本目标的核心价值。二是与学生沟通。教师采取多种措施及时沟通学生的主体需要,做好学情分析。教师做好以上两方面的沟通工作,设计的小组合作学习目标才有可能紧紧围绕学科核心素养,且能调动学生合作积极性,只有这样小组合作学习才不会跑偏。

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有效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充分发挥好“设计者”的角色,这是合作学习高效的前提。

二、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好“组织者”的角色

小组合作学习内容抛出后,小组合作学习开始,很多教师就成了“甩手掌柜”,没有很好地发挥组织者的角色,致使小组合作无序无效。

小组合作要想高效,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教师要发挥好“组织者”的角色,让每次小组合作尽可能有序展开,人人乐于小组合作。为此,教师首先要根据每个小组成员的知识层次、能力水平、个人特长、性格特点等有针对性地分配任务,在小组合作中担任不同的角色。此外教师要想真正组织好每次合作学习活动,就要预设好合作学习的方式方法及评价标准,让每个成员明确合作学习的具体要求,明确每个角色所应履行的职责。只有这样充分准备、有效组织,高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才有可能达成既定目标。

三、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好“参与者”的角色

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要从讲台上走到合作小组中去,从“看客”成为真正的参与者,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来,并及时纠偏、及时指导,随时调控节奏等,只有真正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来,教师才能及时捕捉有用的第一手教学信息:小组合作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学生思维的障碍点是什么?教师点拨的重点应放在哪里?只有具体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才能发现学生学习的真问题,为教师的点拨提供更强的针对性。这无疑大大提高小组合作的实效性,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

四、在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要扮演好“评价者”的角色

小组成员首先独立思考,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最后班内展示。班内展示完毕,并不意味着小组合作学习的終结,要想合作学习真正高效,作为老师此时还有一个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评价可以语言评价与分数评价相结合,一定要客观公正,要具体明确,以表扬鼓励为主,以评价小组团体为主,评价时尽可能规范学科语言,这样一方面容易调动小组合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让学生明确今后小组合作努力的方向,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

总之,在小组合作教学过程中,老师既要充分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时刻不忘自己是设计者、组织者、参与者、评价者,只有这样小组合作学习才可能更加高效。

猜你喜欢

组织者设计者评价
导演
浅谈如何创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
基于设计者竞赛平台的UG建模案例教学实践
庭审话语中法官“介入”的人际意义
严惩诱骗高校学生参与传销的组织者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责成而不劳 费事而不功